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九十三章:悲哀

养成一个大唐 第九十三章:悲哀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6:27:11 来源:笔趣阁

姜云明本想等蝗灾过去之后用书籍打倒世家,但是却没想到会是如今的这个结果。

教司坊人满为患,男丁被抓走,剩下来的女眷按例被充入教司坊。教司坊是什么样子的姜云明并不知道,但是从后世了解的那些片面的资料也能知道起码不会过得很好,甚至是很糟糕。教司坊是官方的J院,能过得有多好?

大理寺的牢房很快腾出了地方,因为那些新进来的没过几天就被带了出去。

玄武门外再次染上了鲜血,远远比户部那次的人多。姜云明没有去看,但是从坊间传言能知道那天的“盛况”。村长听人说鲜血的气味吸引了很多乱七八糟的动物,即便是士兵们用水冲洗过也让它们足足聚集了好几天。

没有告诉任何人,姜云明让人去教司坊赎出了十几个婴儿,她们被送到了大唐各个不同的地方交与人家抚养。姜云明觉得自己不是个小人,但是也绝对算不上是圣人,没有去赎那些已经记事了的孩子而全部都是婴儿,他不像冒任何风险,他知道人心中的仇恨会让人迸发出多大的力量。

长安城外的蝗虫越来越少了,姜云明甚至觉得剩下的蝗虫只不过是平常水平,或许还要多一点。李靖和程咬金还没有回来,不过想来也快了,贞观二年这么大的人事变动让所有的官员都如坐针毡。

看着面前的大棚姜云明不禁庆幸,自己早早的让李二修建了这些大棚才能使得今年新粮的播种没有收到影响,如果没有这些大棚怕是光秃秃的后山就是榜样了。

“村长,村里的青壮都在吧?”姜云明扒拉开田垄上的土看着下面极具规模的红薯,该收了,现在收获或许在明年开春之前还能再种一季。

“在呢,多亏了明子你今年村子里的人才都没有出徭役,这些蝗虫还没过去,粟和高粱都还不能种,村子里的人都能过来。”村长感慨着,他知道今年要是没有姜云明的话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喊大家过来吧,这红薯能收了。罗三林,你让人去报告一下。”罗三林是当初龙武卫的那个校尉,跟随着姜云明经历了崔世明和朱雀大街上的两次惊险,现在简直成了姜云明的贴身护卫。

“是,侯爷。”

田家村很快就忙碌了起来,从宫里来的龙武卫和田家村驻守的龙武卫合力把大棚都围了起来,村子里也有人不停的巡逻放哨。贞观二年的关中地区或许是第一次的收获开始了。

第一次种植之后的五百多斤红薯当初基本全部都做了种子,除了极少数没有发芽的之外,至于原因姜云明也不清楚。五百多斤的种子,两万多斤的收获,红薯的产量再次令人咂舌。虽然没有到第一次种植时那高达五十石的产量,但是四十石绰绰有余,两万多斤的红薯堆放起来所造成的的冲击力是当初那五百多斤远远不能比的。

这次的收获李二没有来,但是李孝恭来了。看着眼前那堆成小山的红薯李孝恭的笑容让他脸上的褶子一览无遗,看着李孝恭满脸的痴汉笑姜云明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郡王能不能别这么笑,让人感觉像是进了青楼的P客一样。”拍了拍身上的鸡皮疙瘩姜云明嫌恶的说着。

“嘎...”李孝恭的笑声戛然而止,那表情仿佛吞了屎一样的难受。

“陛下当真是说的一点儿没错,你泾阳候真的是一点儿礼仪都不讲。”难受的李孝恭反口怼了一句。

“规矩规矩,既然是规矩就是为了限制人的,我又没有什么所求干嘛要限制自己,外人的看法是很重要,但是我不介意啊。”姜云明的坦然让李孝恭又难受了起来,他感觉姜云明就是个刺猬,逮着谁都扎刺儿。

“罢了罢了,不同你一般见识。这些红薯你打算放到哪里?田家村的仓库能存的下吗?”眼见着说不过姜云明,李孝恭赶紧转移了话题。

“能放下大半,没地方就让人再建,我不想放进国库里,在云明看来户部能让人相信的就只有戴胄戴大人,但是总不能让阎王爷看门儿去吧?小鬼儿有不能信,就只能这样了。”要是一般的粮食也就算了,大不了你敢贪我就敢抄你的家,到时候怎么也能找补回来,但是红薯不一样。

李孝恭知道姜云明的话说的没毛病,即便是年初时候的杀鸡儆猴能让不少的官员不敢伸手,但是谁又能百分百肯定呢?总有冒险而为的。

“也行,那回头就这么和陛下说了。”

“对了,郡王没吃过这红薯吧?”事情谈完了,姜云明又开始惦记烤红薯的味道了,这次还想拉着李孝恭下水。

“嗯?”李孝恭诧异的看了一眼姜云明。“不会吧?你也不是不知道陛下把红薯看的有多重。”

“没事儿!两万多斤呢,少几个不妨事。”姜云明贼眉鼠眼的四下看了看,捞起几个大小合适的红薯就揣进了衣服里,还给李孝恭的怀里也顺带着揣了几个。

一个郡王,一个侯爷,两个人揣着红薯跑进了姜府。

李丽质看着跑进来的自家夫君还带着河间郡王,还没来得及见礼就被姜云明抖出来的红薯惊住了。她没想到自家夫君上次红薯收获的时候就偷了一些这次又偷了一些,而且远远比上次多。

“夫君,你这......”李丽质扯了扯姜云明的衣袖,眼神不住的看向李孝恭,意思很明显。

看着李丽质看向自己的颜色李孝恭也知道她是在顾忌自己,于是李孝恭也把怀里的红薯掏了出来。李丽质看着李孝恭掏出来的红薯瞪大了眼睛,她没想到自己的夫君把河间郡王都拉下了水。

“没事没事。”姜云明拍了拍手上的土。“快,找人把炉子抬过来。”

有段日子没用的炉子再次被抬了上来。开炉点火加碳,姜云明无比娴熟的操作着,看着火升起来之后就把红薯扔在了下面接碳灰的地方,还留了一些准备晚上做红薯粥。

生好火之后姜云明就拉着李孝恭走到一旁的石桌边,侍女很快送上了茶具和炒栗子,自从有了炒栗子之后姜府就再也没有出现黄豆的身影。

给李孝恭倒了杯茶,剥了个栗子扔进嘴里。看着面前简单的茶水和零食,姜云明不禁想起了后世。这没有手机没有电的大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了,就连烟都被迫戒了,好怀念后世那塔山不倒我不到,雪花不飘我不飘的日子。

说起雪花,啤酒怎么搞的来着?

看着姜云明愣神的样子李孝恭一个板栗扔到了姜云明的头上把他打回了魂,口中不满的说道:“小小年纪那么多心事?”

“什么心事啊。”姜云明大喇喇的说着。“就是想到了一些东西而已,不过不知道怎么搞。”

“什么东西?”李孝恭来了兴致,姜云明手里出来的东西就没一个是简单的,没见程杜房长孙四家都赚得盆满钵满嘛。

“咋?郡王想要掺一脚?”姜云明看着李孝恭提起兴趣的模样不由得笑了笑。“是一种酒,不过看大唐现在这光景是别想了。”

蝗灾还没彻底过去就想搞啤酒?怕不是要疯啊,没见程家酒坊都停了吗?

“也是。”李孝恭叹了口气,但凡是酒就得用到粮食,现在这情况要是敢动粮食李二怕不是要提着刀去砍他家大门了。

“不过现在有个东西倒是能让郡王分点儿利。”姜云明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之前李二扔给自己的那一船海鲜,现在眼前的这位不就是金主儿吗?

“哦?什么东西?”

“之前在醉云楼推出的新菜不知郡王听说过没?”

“听说过,反响挺不错,不过后来好像是不太好,你怎么弄的?”李孝恭自然知道那醉云楼是长孙交给姜云明的,不过他有些好奇姜云明当初是怎么搞的,明明前期很火爆但是后期就没动静了,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那醉云楼交到我手里之后就不是奔着赚钱去的。最早推出的新菜都是鸡鸭为原料做的,目的是为了如今的蝗灾,后来的则是为了推广猪肉的。”

“鸡鸭?”李孝恭坐直了身子。“你是说当初?”

“对啊。”事到如今也没有了隐瞒的必要,蝗灾都要过去了,想指望蝗灾发国难财的早就晚三秋了。“一早就知道,陛下也知道,难道郡王不觉得这次朝廷应对如此大规模的蝗灾动作有些快的反常吗?”

“怪不得,管不得。”李孝恭喃喃着。“但是你怎么知道的?”

“这您就别管了,反正结果是好的,起码少让百姓们挨饿了不是么?”

听了姜云明的话李孝恭也没有继续追问,谁还没有点儿自己的秘密?

“这是今年的新茶?”喝了口茶,品着口中的香味,李孝恭看向了姜云明。

“嗯,明前的,最好的那一拨。”

“可是当初不是都抛出去了吗?”

“就不兴自己留点儿啊?”姜云明翻了个白眼,他知道李孝恭又打上了这茶的主意了。“谁家的粮食会全卖了不留点儿吃的?”

“那一会儿拿一点儿。”

“想都别想!雨前的可以,明前的不行!”

李丽质看着瞪着眼的两人像极了抢玩具的小孩子,不由得捂嘴娇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