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四百四十二章:利剑真正所指的方向

程咬金所分析的和姜云明自己想的差不多。

室韦和靺鞨虽然也是占地面积不小的国家,但是如果真正的按照实力来说的话他们可能还不如高句丽。

地广人稀,这个词用在现在的室韦和靺鞨的身上姜云明觉得无比的恰当。

这个时代的人们目光所向皆是富庶的江南,而室韦和靺鞨那种苦寒的地方在人们看来和江南是云泥之别,甚至如果不是气候所阻挡的话突厥或者前隋早就把他们收了。

但是现在又有谁知道,这个谁都瞧不上的苦寒之地,日后却是天下第一的粮仓?

虽然嘴上说着要开始鼓励商业的发展,但是姜云明知道这个时代还是以农为本的。开垦程度不如后世,科技发达不如后世,就连种地这个最原始的生产项目也差的太远了。

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申斥农药、化肥的坏处,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它们的出现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而那些说化肥农药坏处的人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在吃饱之后想要吃点儿有品质的。

可如果没有化肥农药保证两市最基本的产量,你还追求个屁的品质?

不管是什么时代,粮食永远是最中心的东西,只有在粮食能满足百姓温饱的时候才能着手去开发别的东西,不然的话人家饭都吃不饱,还有心思跟你去搞别的?

“两位伯伯的担心高远知道,但是可能要让两位伯伯失望了。今天高远要告诉您二位,这室韦和靺鞨,大唐是要攻打的,而且是一定、肯定、必须拿下来!”

看着笑吟吟的姜云明,程咬金没什么反应,如果真打起来他要负责的就是调度和指挥作战;杜如晦也没有什么反应,姜云明的话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不理智,但是他相信姜云明一定会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室韦、靺鞨两地人烟稀少,气候苦寒,那里的人们世代以游牧为生,但是世事都不能看外表,谁能知道那么一个苦寒且地广人稀的地方,粮食的产量却能超过富庶的江南呢?”

“什么!?”

程咬金和杜如晦惊呼出声,满脸的不敢置信。

姜云明能理解,这不是见识的问题,而是已经突破了二人的逻辑框架。这就好比你跟一个人说沙漠里的含水量其实比大海都高,这谁能相信?

刻板印象是很难抹除的,现在的杜如晦和程咬金二人就是受了刻板印象的迷惑。在世人的眼中,室韦和靺鞨都是苦寒而贫瘠的土地,这种印象一时之间是很难改变的。

“小时候高远曾经听长辈们谈论过那个地方,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黄土地不同,那边的土地都是黑土,只不过现在还未被开发出来罢了。”

“高远你确定?这可不是小事情,如果真确定了的话可能是要以举国之力去实行的。”杜如晦的面色很严肃,是姜云明从未见过的严肃。

粮食的产量能超过富庶的江南?那倭国的银矿还算个屁!这是杜如晦内心真实的想法。

虽然有些偏差,但是不可谓不对。这个时代的粮食永远是最重要的,石见银山的银矿储藏量的确是世间罕见的,但那只是银子,只能用,不能吃,如果在粮食短缺的年头,你有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一碗饭。

“高远这里有两句民间的顺口溜,说出来两位伯伯应该能对那片土地有个新的认识。”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这两句顺口溜在后世很多人都知道,人们就是用这两句话来形容那片黑土地的富庶的。江南的气候温暖湿润,所以自古以来都是粮食的富产区,很多地方还有鱼米之乡的称呼。

但那是因为黑土地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如果完全开发出来的话鱼米之乡这个称呼可能要换一换了。

杜如晦和程咬金一脸的神往之色。第二句是形容黑土地的肥沃的,暂且抛开不论,姜云明说的第一句比第二句有冲击力得多。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该是一片多么富庶的景象?虽然这俗语可能免不了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豹,能让人用这样的话形容,那片土地的富饶也不是江南能比的。

“室韦和靺鞨现在还未开发,大片肥沃的黑土地在隐藏在森林和雪地之下,但是如果开发出来的话肯定会让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再上一层楼,最起码翻上一番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真的像高远你说的那样......不,只有一半就足够了,那么相信以举国之力拿下那里也是不亏的。”杜如晦轻抚胡须,发表了他的看法。

“不,杜伯伯,您可能对那里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姜云明笑了笑,整个中原大地就只有东北方那里有黑土地,所以人们对于黑土地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嗯?”杜如晦愣了一下。“你是说,为伯想的有些......浅了?”

“不是有些,是非常。”姜云明指着羊皮地图上的那一小片区域说道:“现如今两位伯伯应该都知道土地肥力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吧?黑土地和黄土地是不一样的,黑土地的肥力远超黄土地,甚至可以用几倍来形容!”

“土地对于粮食来说就好像是食物对于我们人,只有吃的好才能长得好,长期吃谷物的人和长期吃肉的人能比吗?”

“真的有如此效果吗?”杜如晦似是喃喃自语,但是他无意识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很小,程咬金和姜云明都听清楚了。

“具体能达到什么程度高远还不敢下定论,但是如果开发出来的话鱼米之乡之称就该换地方了,而我们大唐的粮食产量提高一倍不敢说,但是提升个三两成是轻轻松松的。”

“陛下同意了?”

“不,儿臣还没有跟父皇说。”

“为什么?”杜如晦和程咬金二人都是一脸不解之色,在他们看来这种事关天下民生的事情是不应该藏着掖着的,最起码不应该对皇帝这样。

“我们大唐刚刚击败了突厥,虽然战损不大,但是不论是粮食储量还是将士们都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最起码一年之内不能有大的动作了。再者说了,高句丽还未除,如果我们不清除掉高句丽就出兵去占领室韦和靺鞨的话风险太大了。”

姜云明看了看杜如晦和程咬金二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室韦和靺鞨都在高句丽的北方,如果高句丽趁着我们举兵攻打那边的时候断了我们的后路和粮草供应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