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四十章:夙愿达成

养成一个大唐 第四十章:夙愿达成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6:27:11 来源:笔趣阁

刘伯向姜云明告罪,说外面的人是他的儿子。

龙武卫押着刘伯的儿子走了进来,姜云明看了一眼。年约三十,长得不算很高大,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个有力气的人。

让龙武卫放开他,刘伯赶忙上前给儿子介绍着姜云明。

三十多的人,应该经历过不少事情,生活将他不少的菱角打磨圆润,刘伯一说,男人很快就向姜云明行礼赔罪。

刘伯的儿子叫刘翰林,起了个文人的名字,但是因为是崔氏的下人,是贱籍,所以没有学堂要他,最终跟着刘伯南下,做了这茶园的看门人。一生未再娶,因为崔氏的人多对下人苛刻,再者是因为这贱籍,所以托人介绍了多次之后刘伯也就放弃了。

讲明了身份,刘翰林也就安静了下来。刘伯向姜云明介绍了这茶园,姜云明才知道捡了大便宜了。

崔氏给的地契姜云明并没有仔细看过,期初就是认为是西湖边上的茶园,现在听刘伯介绍才知道不止是茶园,更是连带着西湖周边无人的山区。以钱塘江向北的山区多产野茶树,无人居住,又因为大唐的煎茶喜好的人并不多,是以崔家的人用了不大的代价拿下了西湖以西,钱塘以北的大片山区,其中一半的地方都是后世出名的茶叶产区。

不过虽然前景美好,但是现在因为煎茶并不风行,只有那些文人士子才会享用,所以开发的力度并不大,这大片的山区开发也是个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第一批茶叶搞出来,到时候再让李二给带带货?大唐皇帝亲自带货了解一下。

刘翰林搀扶着他的父亲,带着姜云明来到了茶园。现在的茶园和姜云明后世在网上看到的图片有很大的差别。后世的茶园管理规范,因为每年采摘嫩叶再加上时常修剪,所以茶树并不高,但是很整齐,让人看着很舒服。

唐初时期的茶叶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所以产出量也不高,茶树多显现出原始的风貌,虽然没有后世那整齐的茶园,但是看着很有自然的味道。

看着这一棵棵茶树,姜云明眼睛都在放着光。现在还是离清明节还有几天,嫩叶生的很多,但是姜云明已经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急切了。

亲自上手,姜云明挑选了一些几近长成的嫩芽,想着后世无所不知的网友们说的话,连指甲都不敢用,小心的用手指肚挤断。带着一小兜嫩芽火急火燎的跑回刘伯住的院子里。

刘翰林找出了往年用来摇茶的竹筛,把姜云明采摘回来的嫩叶开始摇起来。刘伯说刘翰林是制茶的好手,从小就在园子里看他制茶。

看着摇完的茶也,姜云明阻止了刘翰林想要按照煎茶的方式加工的想法,找了个四面通透的屋子,望进去晾了起来。

茶叶的晾干需要时间,第一次制茶的姜云明本来想用火来加快这个过程,但是最后还是算了。坐在院子里,远远的看着屋子里的茶叶,心中满是期待。

阻止了刘伯给他煎茶的想法,拉着刘伯坐在院子里,和他聊着这些年的西湖茶园。刘伯算是这批茶园最老的人之一了,崔氏离开的时候带走了大部分人,不愿意走的也都在西湖边上安顿了下来,唯独他放不下后山的那个人,再加上他觉得茶园就这么荒着太可惜。若不是姜云明来得早,刘伯就准备自己和儿子动手,采摘茶叶制茶了。

姜云明也感觉到有些庆幸,还好因为占城稻的事情要南下,不然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来看看这茶园,自己只是想着清明前的茶最好,虽然也想喝到后世盛传真正的西湖龙井,但是因为每到清明,所以也不是很着急。想到这里姜云明拍拍胸口,差点就把这贞观初年的头茬龙井给丢了。

看着站在刘伯身后,时不时地续水的刘翰林,姜云明开始和他说话。

“翰林哥,你还想在这茶园呆着吗?”

“主家,可不敢这么叫我,您叫我翰林就成。”解释清楚了最初的误会,刘翰林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对姜云明的称呼感觉有些不自在,甚至是惶恐。

“嗨,没事儿。你这年纪其实都是我叔叔辈儿的了,叫您一声翰林哥还是我占便宜了。”姜云明对这些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在他看来刘伯和刘翰林都是很好的人,所以才不端架子。

“翰林哥要不您就陪着刘伯在这帮我看着茶园吧?我主要都在长安,这里我没什么熟人,别人我也不放心。就冲着您和刘伯在崔氏走了以后还帮着打理茶园,我就觉得你们父子靠得住。”说完看着刘伯,安抚着。“刘伯您也别担心,您放心,我保证不出三年,这西湖茶园能成为人人神往之地,到时候有的是人想来。等过几天太子推广粮种的事情弄完了,我就让他差人去官府,给你们父子的贱籍抬上来,到时候那小姑娘不得哭着喊着要进你们家门啊。”

看着一脸不好意思的刘翰林,在看着满是感动的刘伯,姜云明揶揄这他们父子俩。

刘伯激动的拉着刘翰林就要给姜云明下跪,吓得姜云明赶紧给二人搀起来。

“这可使不得,刘伯您这年纪,翰林哥也能当我叔叔了,你们这不折我的寿嘛。”

“主家啊,您是好人啊。我给崔家兢兢业业的做了这么多年也就有个温饱,您这一来不仅不赶我们走,还要给我们抬籍,这大恩怎么报啊!”刘伯情绪激动,老泪纵横。

“刘伯要是觉得好啊,就好好给我看着茶园。我可跟您说了啊,别人我可不信,您和翰林哥可得卖给我了啊,我可不想放你们走啊。”

“诶,诶!”刘伯用力的点着头。

穷苦人家的感动就是这么简单,对着姜云明千恩万谢之后,刘翰林手忙脚乱的进了山,说是家里没什么东西,要给姜云明整点新鲜的。

小小的院子住不下这么多龙武卫,姜云明只留下了五个人保障基本的安全,让剩下的龙武卫回去找李承乾报道了。

喝着刘翰林从山里挑回来的的山泉水,看着院子外的青山,这是后世的时候姜云明想要过的生活,不过因为母亲一直想让他在城里生根扎下,所以他自毕业之后就没有再见过那个生自己养自己的小山村的青山绿水了。

喝着杯中甘甜的泉水,姜云明好像蓦地想到了什么。手忙脚乱的翻找着,随即想到这不是他的伯府,于是火急火燎的冲进了厨房,吓了刘翰林一跳,随即就把姜云明往外赶。

“哎哟,我的主家诶,您来厨房这地方干什么?这不是您该来的地儿,您要什么和我说就行。”

“翰林哥,有没有瓷杯瓷碗之类的东西,啥样的都行。”被刘翰林拦着的姜云明急的直跳脚。

“哎哟,就这点儿事,你等着啊,我去给你拿,你别进来啊。”刘翰林和姜云明说着,从另一边的小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碗。

“您看这行不?”

“行行行。”姜云明又火急火燎的凑了。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冲回厨房里,刘翰林没反应过来,姜云明就舀了一瓢水跑了。

把碗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姜云明小心翼翼的往里面倒着水。另一边听到声音的刘伯和林馨怡也过来了,想看看姜云明鸡飞狗跳的在干什么。

看着瓷碗里渐渐满上来的水,水位越来越高,姜云明停了下来,让林馨怡掏出一把铜钱,一个一个的慢慢放进碗里。

碗里的水越来越高,但是仿佛有一层膜包着,水面高出瓷碗也不流下来。看到这一幕的姜云明兴奋的跳了起来。

“哈哈,捡到宝了捡到宝了。”

姜云明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还能捡这么大个漏,打赌赢了一片茶园,还附带了个虎跑泉。

虎跑泉在后世的知名度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是喜欢龙井茶的人一定知道。虎跑龙井配虎跑泉水,虽然不是最适合的,但是很有趣味。

虎跑泉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出名的,但是姜云明之前询问过很多人,只知道西湖有茶园,但是都不知道有泉水,没想到刘伯家里日常用的就是这虎跑泉水。

虎跑泉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水满碗口而不溢。这是姜云明知道的唯一辨别虎跑泉水的方法,可能别处也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泉水,但是这西湖边上的泉水能符合这些条件的就只有虎跑泉了。

姜云明没想到后世有着西湖双绝之称其中一个的虎跑泉现在还无人发现,当真是捡了大漏了。

和刘伯父子解释过原因以后,刘伯立马拍着胸脯保证以后一定把这泉水保护好,不让别人靠近。

刘翰林也没想到自己在山中偶遇的泉水会让姜云明如此重视。当初只是觉得这泉水甘甜清冽,就想着带回来给父亲饮用。

姜云明看着屋子里的竹筛,上面的茶叶青翠欲滴,幻想着这明前龙井配上虎跑泉水的滋味。

现如今这好茶有了,好水也有了。等到时候炒青茶一出,不仅仅是那些贵族老爷的钱包要瘪,还得狠狠的赚突厥以及那些及其喜爱炒青茶的西方人的金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