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养成一个大唐 > 第四百一十三章:双李氏的结果

养成一个大唐 第四百一十三章:双李氏的结果

作者:三悔人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3 06:27:11 来源:笔趣阁

一时之间杜如晦满怀心事,表情也是时而变换不停,有忧心忡忡,也有如释重负。

没错,北伐大军长达两个月没有回来正是为了当初策划袭击姜云明的那两拨人。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赵郡和陇西两家在长安的官员不是被限制自由就是被传以命令去做别的事情,而远在草原的李靖则是玩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先是被派到幽州东北区域负责监视契丹各部的薛万彻被调回,大势已定,契丹各部自然是没有了监视的必要,现在的他们没有了突厥这个领头羊,即便是发动兵变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紧随其后的就是远在灵州的李道宗所领的军队也被调集到了朔州,突厥的降众太多了,需要有足够的人进行看守,不然的话很容易发生意外。在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李靖和李勣兵分两路,一个负责赵郡李氏,一个负责陇西李氏,两路兵马如同当初夜袭阴山一般玩儿了个突袭。

其实按照姜云明鹅想法最初是想让秦琼和程咬金去草原那边接管军队的控制和指挥权,因为毕竟即将要面对的两家都姓李,李勣倒是无所谓,他是被赐姓的,但是李靖可是正儿八经被承认的陇西李氏组人。

让李靖去覆灭自己的组人?姜云明不知道李靖会怎么想,但是他还是觉的不要这么做的比较好,但是最后老丈人拒绝了他的建议,由李勣主面对陇西李氏,李靖主面对赵郡李氏,兵分两路一同发动攻势。

在姜云明的心中赵郡李氏不过是小喽啰罢了,最重要的还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本就是所有世家中实力最低的,也是最早接触姜云明的,他们和陇西李氏不一样。

在李渊一脉成为这中原的主人之前陇西李氏就是相当强盛的世家了,而在李渊当上了皇帝之后声势更是被人吹捧了起来,不过这些并不都是好事,就和当初姜云明忧心自己的时候一样。

名望越来越高,还是当今皇上的祖脉,陇西李氏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别人所没有紧张感。如果这次只是姜云明自己回来的话或许事情还不会闹到这个地步,他老丈人李世民肯定会估计陇西李氏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声望而让姜云明宽容一些,甚至仅仅是拖出几个替罪羊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事情永远都不会像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姜云明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让李世民都无比紧张的东西。

传国玉玺,和氏璧!

从贞观元年开始,在姜云明的辅助和李世民的不懈努力之下,到了贞观四年的今天大部分的百姓们都认同的李唐皇室的正统统治地位。以前的百姓们在看到李唐皇室的人时一样会俯身行礼,但是心中所想的和表面所做的一不一样就不一定的,但是在经过这两年的努力之后,大部分的百姓们都会认为李世民是一个合格的君主。或许在短时间内他们的生活还没有大的改变,但是他们有盼头了,而且不是像以前那些统治者和官员们所画的虚无缥缈的大饼,现在他们是真的能看到未来的好日子。

李唐皇室被百姓们发自内心的认可,陇西李氏的声望自然也就是水涨船高了,但是现如今的他们却因为心中的不满而参与了针对姜云明的袭击。或许不管是从表面还是从内里看着都是针对姜云明个人的事情,但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情就会有着不同的解读。

在李世民的角度看来,你们针对姜云明这事儿可以和解,但是谁知道你们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你说你的目的不是传国玉玺就不是了?

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领取!

和当初的姜云明一样,累累的声望害了陇西李氏。他们没有得到和氏璧,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想法,但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是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的,哪怕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虽然出身陇西李氏的李靖去面对赵郡李氏了,但是李勣会不会顾及李靖的面子留下什么一个半个的火种也不能肯定,但是在姜云明看来这是老丈人故意的。毕竟是自己这李唐皇室的祖脉,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会多少在惩罚方面放松一些,更何况当初做出那个决定的又不是整个陇西李氏的族人。

陇西李氏如果是由李靖去面对的话姜云明还会放心一些,李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姜云明觉得李靖不会因为陇西李氏而搭上自己的全家,更何况李靖本就是陇西李氏出身,他留下来不就代表着陇西李氏并没有被灭吗?

“如此说来之所以大军回来的这么晚,是因为那事儿耽搁了是吗?”杜如晦面无表情,他突然有了一种物伤其类的感觉。

“嗯,如果小侄所料不错的话,这次被押解回来的人中肯定有着那两家的人,但是肯定不是比较重要的,那些人是留不下来的。”

听了姜云明的话后杜如晦长叹一声,虽然知道陇西李氏他们是自己作死,但是他多少有点儿联想到自己了。

同样是出身世家,虽然从武德年间到现在京兆杜氏都没有陇西李氏那般实力强劲,但是同样是为李唐效力让他多少有了一些一样的感觉,他朦胧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家族的下场和陇西李氏一般无二,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感到物伤其类的原因。

可惜的是杜如晦的这些心理活动并没有说出来,所以姜云明也无从得知,如果姜云明知道的话一定会给杜如晦竖个大拇指。

不愧是一代名相,看的真准。

“您也不必这样,您是最早跟随父皇的那批人,从晋阳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了,或许除了母后之外没有人比您更了解父皇了。至于承乾我也很了解,可以说如果没有什么大变故的话我们就没什么,只要我们自己在做事之前想清楚利害关系就好了。”

从杜如晦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他心中的一二事,但是姜云明却不是很担心,大唐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走的路也很远。

而姜云明他自己,也要走很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