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诸天:从四合院治禽开始 > 第262章 秦钟中举

诸天:从四合院治禽开始 第262章 秦钟中举

作者:香煎鸡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7-07 16:25:36 来源:笔趣阁

吃茶叙话之后,杨庆便和妙玉一起研究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经文。

这是今天要做的正事。

妙玉收藏的几片贝叶,上面都是用梵文书写的,杨庆在技能卡的强化下,也相当精通这种文字。

于是一点点讲给妙玉听,自然也会夹杂着一些有趣的比喻和玩笑,把这思凡的小师太听得娇笑不已,一双美目紧紧地盯着他的脸。

杨庆明知故问道:“我脸上可是有什么东西?”

妙玉脸上一红,摇头道:“没有……我只是奇怪,你为何会懂这个?”

懂梵文是一回事,明白经文的意思、并翻译成极具深意的汉字经文,又是另一回事。

妙玉跟着师傅,其实也学过一些梵文,却没法像杨庆这般信手拈来。

杨庆解释道:“那自然是因为我不喜欢念经,却喜欢研究汉译经文的行文方式了。”

妙玉轻笑道:“怪不得你敢编出那些笑话,一丝敬畏也没有。”

杨庆喝了口茶,说道:“若佛真的存在,我感知不到,自然不会敬畏他。若佛不存在,我又何必敬畏!”

妙玉又问:“若是如来佛出现在你面前,你怎么说?”

杨庆笑道:“别人喜欢成佛作祖,我却没有兴趣。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倒要替你问问,你多早晚才能修成正果?”

妙玉流露出似喜非喜的眼神,语气嗔怪道:

“你这么问,佛祖一定会把你压在五指山下,教你五百年不得翻身!”

杨庆和她对视,直把她看得含羞低头,这才打趣道:

“到时,还要劳烦妙玉师父你替我揭去山顶佛偈,带我去西天取经。”

听了这话,妙玉和一旁的丫鬟都笑了。

申初一刻,杨庆回到宁国府,还带了妙玉送的一些点心回来,让人转交给林黛玉。

得知杨庆去牟尼院见妙玉后,林黛玉实在好奇,她很想知道两人都聊了些什么?

于是在次日午后,她去了杨庆小书房,却没有遇到人。

因为今年八月乡试,他中午没有过来休息,而是在办公室里给秦钟进行考前特训。

贾兰也在这里,提前感受一下备考时的紧张气氛。

其实,贾宝玉也想过来,然后去见林妹妹。

贾政一听他要上进,登时高兴得什么似的。

然而他的这点心思,王夫人怎么会看不穿?

当即要求他乖乖呆在家里,如果真的想要读书,再请杨庆过来便是。

贾宝玉心说请人来也行,可以让他给林妹妹带话。

然而,现实跟他想的不一样。

杨庆人来了,也给他解了惑,可惜他还是没机会让杨庆给他带话……因为贾政当时也在书房里盯着。

在他闷闷不乐地离开后,贾政问起了秦钟备考的情况。

杨庆认为秦钟学问已经足以应付考试,只要临场发挥正常,中举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贾政感慨不已,既对杨庆的学问十分佩服,又惊讶于秦钟的年轻,又恨贾宝玉不争气,天天只知道和姐妹们厮玩,白白把学业荒废了。

他是真的后悔,也有些埋怨老太太,如果她不那么护着贾宝玉,让这小子用心进学,那么自己没有走上科举一途的遗憾,或许就能得到稍稍的弥补和慰籍。

杨庆能理解贾政,别说这个年代,就算是后世,宇宙的尽头也是那啥。

此外,后世解读红楼梦,都认为宝黛爱情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可细细想来,你贾宝玉好像也享受了封建礼教带来的好处吧?

光要好处,不要坏处,这可是违背了客观规律啊!

三月初一,王夫人生日。

在贾母的要求下,大家给她凑份子过生日,也多少有点给元春的冲喜的意思。

其实,如果结合元春那句‘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的判词来看,她可能会死于今年腊月十七的立春,至正月十八的惊蛰这一个月的时间里。

当然,由于解读不对,又或是蝴蝶效应的存在,她也未必就一定死在这个时候,提前一些,或是晚一些,都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怎么死的,杨庆感觉应该就是病死。

像什么造反被赐死,实在不合逻辑。

如果贾府真的参与造反,那他们家落得一个抄家的下场,又有什么可惋惜的?也不值得用这一部古典小说史上的高峰,来描写这一家的兴衰起落……

话归正传。

在王夫人的生日宴上,贾宝玉终于找到机会,偷偷去见了王熙凤。

他本想请王熙凤帮他带话给林妹妹,可是腹中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又一句都说不出来。

说什么好呢?

我永远喜欢你,只是身不由己,无能为力,只能娶宝姐姐?

“宝兄弟,别的我也不劝你,只是宝丫头从来没做错什么,你无论如何,不要迁怒到她的身上。”

王熙凤觉得既然已经定了这门亲事,贾宝玉以后和薛宝钗好好过日子就得了。

在王熙凤眼里,贾宝玉比贾琏还不靠谱,而薛宝钗又不比林黛玉稍差……如果撇开家世不谈,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那还是委屈了她呢!

贾宝玉自然不会生薛宝钗的气,他哀求道:

“你帮我劝一下太太,就说我喜欢的是林妹妹,我配不上宝姐姐,让她把亲事退了吧!”

王熙凤见他悲痛至极,也不禁有些动容,但她在这件事上实在没有发言权,只好同他实话实说:

“这门亲事是娘娘、老太太、太太定下来的,我实在帮不了你……今儿是太太的生辰,你也不要胡闹。你越胡闹,你林妹妹、宝姐姐的脸上,就越不好看。”

听了这些话,贾宝玉失魂落魄地离开了。

纵观全书,他也就敢在丫鬟和姐妹们跟前闹一闹,面对王夫人和贾政的时候,他一贯都乖得像鹌鹑一样。

摇了摇头,王熙凤继续去忙了。

虽然很想吃现成的,但老太太钦点她主持王夫人的生日,她也不好明目张胆地摸鱼……说起来,摸鱼这个词,还是从杨庆那儿听来的呢!

两日后。

王熙凤过府,把贾宝玉请她带话,却又无话可说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黛玉,让她又哭了一场。

***

几天后的清明节。

杨庆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去铁槛寺给老贾家烧纸。

西府那边,是贾芸带着贾琮以及贾环、贾兰去烧纸,分别代表了大房和二房。

贾宝玉生了病,不能出门。

秦钟也跟着去了水月庵,和智能互诉衷肠。

智能清楚秦可卿的意思,因此不顾浓浓的思念之情,硬是拒绝了秦钟的亲近,要他专心备考,别为自己分心。

烧完纸,杨庆也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带着哥俩儿逛了一回街,买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去。

秦可卿有些埋怨:“你也太惯着他们了,没一点当爹的样子。”

杨庆吐槽:“这也没什么要紧,以后我还要给他们哥俩下跪呢!”

秦可卿柳眉一挑:“我看他们谁敢?”

王熙凤也是直摇头:“老子跪儿子,这可是要天打雷噼的。”

秦可卿抓着杨庆的手,认真道:“等他们懂事了,我就把事情跟他们说清楚,绝不能让你这个当爹的,给他们下跪。”

王熙凤也是这么想的。

杨庆搂住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的两个女人,心满意足道:“真不知道我前世得修多少功德,才能在这辈子遇见你们。”

秦可卿轻哼道:“你是不是少说了几个呢?”

王熙凤也帮腔:“不说别人,就说上个月的二十二,你出门去牟尼院,见的是哪一位师太?”

在她们跟前,杨庆的人设是老实人,于是就坦白了自己去撩妙玉的行为。

秦可卿气得打了他一下,“我是不是要在园子里修个小庙,然后下帖请妙玉住进来?”

王熙凤也咬了他一口,对秦可卿说道:“不妥,万一这思凡的小姑子住进来后,意外有了身子,那咱们府里的名声可就毁了……依我看,还是让她还俗的好!”

秦可卿却没接这个话题,而是责怪道:“婶子,你打他也好,拧他也罢,以后莫要再咬他了,万一咬伤了,心疼的还是我们两个。”

王熙凤当即反驳:“要说心疼,也该是晴雯那丫头心疼才对,你又不是他的婆娘,心疼个什么劲儿?”

杨庆笑道:“你们都是我儿子的妈,心疼我是应该的。”

这话一出,两女都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过了一会儿,杨庆问道:“对了,贵妃娘娘最近如何?”

王熙凤叹气道:“太监说她气色好了一些,只是仍不能下地。”

杨庆又问:“想必这些太监又讹了不少银子去?”

王熙凤点点头:“嗯……不知道宫里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老太太、太太上个月进了一回宫,也没能见到娘娘。”

秦可卿秀眉微蹙,好奇道:“娘娘患的是什么病?宫里那么多太医,竟然都治不好?”

王熙凤摇头,老太太和太太没告诉她,她自然也不会多问。

杨庆觉得自己应该警惕起来了,等元春一死,王子腾出事,其他世交故旧人走茶凉,贾府也就到了悬崖边上。

到时候,上面可不会像续作中那样还给贾家一条出路,肯定是连根拔起,来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时间飞逝。

转眼间已是八月,正是各地生员最紧张的时节。

秦钟顺利地通过了科试,拿到了顺天府乡试的入场券。

他这次考试,不但宁国府在关注,荣国府那边也在关注。

贾政更是命贾宝玉、贾环以及贾兰他们叔侄三个陪同送考,让他们感受那种氛围。

贾宝玉对此毫无兴趣,但秦钟是他好友,自然也要送上祝福。

贾环恨屋及乌,不喜欢秦钟,不过他老子有命,他也不敢造次。

贾兰经常和秦钟一起交流,觉得他学习用功,是自己的榜样,也衷心的祝愿他能够考中。

乡试一共分为三场,分别于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在顺天贡院举行。

经过几年专业的应试训练,秦钟尚显稚嫩的脸上,不自觉地流露出自信的神色。

不少生员,都对他感到好奇,因为他太年轻,也太俊秀了,让那些三、四十岁才考上秀才的老生员,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你多想想你姐姐,想想水月庵里的那位……对了,还有你宝叔。”

杨庆拍了拍秦钟的肩膀,对他作最后的激励。

贾宝玉勉强笑道:“好好考试,考完了再想我也不迟。”

原书中,贾宝玉看到迎春嫁人,晴雯、芳官、司棋等丫鬟被撵出园子,可是自我放飞过一段时间。

如今痛失了黛玉,他万般无奈之下,更是有种万念俱灰、自暴自弃的心理。

也就是黛玉尚未出嫁,他还能有个念想,不至于一下子承受不了,导致心理崩溃。

送秦钟进去后,杨庆几个回府等待……如是接送三次,才算把这事了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秦钟偶尔出去与同年应酬,沟通关系。

等到九月初二,王熙凤生日这天,有消息说明日放榜。

宁、荣两府的期待感,顿时就被拉满了。

秦可卿更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搞得比秦钟本人还上心。

值得一提的是,两府里似乎还开了赌局,专门赌蓉大奶奶的兄弟能否考中。

三日上午,顺天府署外照壁放榜。

报捷如今也是一门生意,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在人群拥挤着观榜的时候,就骑马飞奔,往各位新科老爷的家里报信去了。

当然,去晚了也是有钱拿的,没人会在这个时候计较。

就算家里穷没钱给,那也不用担心,街坊邻居们会康慨解囊的。

就在秦家被报信的快马,还有一群邻居水泄不通地围观时,荣、宁二府的小厮们,也疯了似的往家里赶。

秦可卿正在厅上翘首以盼。

除了她以外,还有王熙凤、林黛玉,以及晴雯。

忽然听得外面响起热烈的欢呼,一个婆子连滚带爬的跑进来,兴奋地大叫道:

“中了,中了!蓉大奶奶,秦大爷高中第三十六名!”

虽然考完乡试,杨庆判了秦钟的答桉之后,就告诉秦可卿能中,但直到今天听到消息,她那颗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放了下来。

她兴奋地说道:“赏,晴雯,快赏!”

晴雯也有些懵逼,但她很快反应过来,然后满脸开心的走到外面,招呼那些丫鬟婆子,把已经准备好的礼物,有序地发放下去。

林黛玉听着外面的嘈杂声,不由想到前几日在杨庆书房里看到的那篇有趣的《范进中举》,里面活灵活现的刻画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尤其是那句‘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最是令她捧腹。

这时,王熙凤不讲武德,偷偷拧了一下她的俏脸,笑道:“颦儿在想什么,竟然笑得这般开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