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诸天:从四合院治禽开始 > 第264章 急转直下

诸天:从四合院治禽开始 第264章 急转直下

作者:香煎鸡蛋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4:48 来源:笔趣阁

腊月初二,大寒。

鹅毛般的雪花下了一夜,直至卯初方停。

看着窗外一片素白,林黛玉起了诗兴,但是没等落笔,秦可卿就请她过去吃茶赏雪。

林黛玉幽幽一叹,自从杨庆和她表明心意之后,每次和秦可卿、王熙凤在一起,她都感到有些不自在……好像自己也和她们一样,已经和杨庆有了私情似的。

“别忘了手炉。”

把手炉递给林黛玉后,紫娟又忍不住说道:“姑娘,你有没有问过老太太?”

她此前试过宝玉,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可是她万万没料到,一向表现得像个木石党的老太太,居然在这么要紧的时候放弃了自家姑娘。

林黛玉摩挲着暖呼呼的手炉,笑着反问道:“问老太太什么?”

紫娟小声道:“老太太她肯定知道你和宝二爷……”

林黛玉打断了她,叹息道:“事到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

虽然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因为元妃病重而暂停,但不久之后,他们肯定还是要成亲的。

而林黛玉依然是一点儿机会也没有,说这些只是自寻烦恼。

紫娟也是一叹,旋又说道:“不管姑娘以后怎么样,嫁人也好,做姑子也罢,我都永远陪着你。”

嫁人?做姑子?

林黛玉登时想到杨庆对她说的话,脸上不禁一红。

到了秦可卿屋里,林黛玉发现王熙凤正对着自己笑,也不感到意外。

因为昨天晚上,林黛玉就是和她们婶侄两个一起泡的澡,还被她们欺负了一下,所以知道王熙凤没回去。

“啧啧啧,颦儿这模样,真是越长越美了,连我看了都要动心。”

王熙凤拉着林黛玉在自己身边坐下,然后蹭了蹭她的脸。

秦可卿闻言,笑着打趣道:“颦儿仔细,以后莫要和你凤哥哥单独相处,万一被她坏了清白,可就嫁不出去了。”

王熙凤故作正经道:“我要是个男人,除了要想办法把颦儿娶回家,还要把可儿你也娶回去……到时颦儿织布做衣,可儿你就去挑水种地,我这个做相公的,就整天游手好闲,勾搭良家女子……”

听了这话,秦可卿登时捧腹,林黛玉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

腊月十九,元春汤药不进,昏迷两次,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贾母、王夫人等入宫见最后一面。

次日卯时一刻,元春薨逝。

消息传来,贾家两府哭声震天。

往后半个月,贾母、王夫人等日日入宫哭临,王熙凤帮忙照看家事。

至元春丧事毕,已经过了正月。

而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还得往后推迟一年。

“杨总管,西府政老爷请你过府一叙。”

杨庆之前忙忙忙碌,难得空闲。

现在稍微清闲了下来,那边又请他去给贾宝玉讲课。

贾政并不迟钝,他能感觉到元春去世对贾家的影响。

所以,他也有了一种紧迫感,希望贾宝玉早日成人,不要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

进了梦坡斋,杨庆就看到贾宝玉一脸苦恼地翻着书,贾环也在他旁边写字。

而贾政和其他清客,正在里间叙话。

杨庆跟着小厮,先到里面见了礼,然后回到贾宝玉身边和他说话。

他手边放着秦钟用过的试卷,上面还有杨庆留下的批注……

如今族中有志于科举的子弟,都会到贾兰那里抄录学习资料。

贾环也不例外。

这不单是贾政的要求,赵姨娘也要求他上进,最好和贾兰一样,去杨庆那里补习。

她倒不是不恨杨庆了,只是秦钟中举,还有贾兰前几天中了县试第三名,小小年纪眼看着就要考中秀才,给了大家一种错觉,似乎只要有杨庆帮忙补习,就能轻松取得功名一样。

甚至,就连贾政的那些清客,都借着学术讨论的幌子,向杨庆请教学问……

给贾宝玉和贾环讲了近一个时辰,杨庆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去了李纨那里。

当然,李纨不便与他见面,只好让贾兰来招待他这个老师吃茶。

吃完茶,杨庆又给贾兰上了会儿课……这小子天赋比秦钟还高,让杨庆和李纨都挺省心的。

晚上,杨庆在贾琏那里,和薛蟠、贾芸他们吃酒。

吃完了酒,各回各家。

本来还准备打麻将的,奈何贾琏、薛蟠这俩家伙喝的多,醉醺醺的连牌都看不清……

其实,这是杨庆故意灌醉了他们,毕竟比起和他们这些老爷们儿打牌,还是跟王熙凤、平儿她们打牌更有意思。

“一身酒气,讨厌死了。”

王熙凤嘴上说着讨厌的话,心里却是高兴得很。

“要不是我把他们灌醉,这会子还到不了你这儿呢!”

杨庆躺在床上,笑着对居高临下看着自己的王熙凤说道。

“宝玉学得怎么样,他以后能考取功名么?”

“他非常抗拒这些仕途经济、功名利禄的学问,虽然空有不俗的天赋,但以后未必能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唉……也是老祖宗太惯着他了。”

“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他要是能做一辈子富贵闲人还好,可万一以后有了什么变故,宝姑娘怕是都要跟着他受罪。”

“我也是这么想的。”

作为脂粉堆里的英雄,王熙凤能看得上贾宝玉,那才是奇事。

“你们打算说一夜的话么?”

平儿料理完外面的事,走过来打趣道。

“你这么心急,我偏要让你慢慢等。”

王熙凤白了她一眼,然后把帐子放了下来。

***

四月初五,卯初。

照顾贾蓉的丫鬟,发现他陷入昏迷,忙去秦可卿院里通报。

林黛玉也听到动静,起来陪秦可卿一起过去。

经过大夫检查,贾蓉已经死亡。

杨庆也看了一下,发现贾蓉死于全身器官的功能性衰退。

老实说,他能活这么些年,真的得感谢丫鬟们的辛苦付出,如果不是她们用心照顾,贾蓉早死于肺炎、褥疮这类感染的并发症了。

秦可卿早就对他没了任何感觉,但她身为名义上的妻子,多少还是要挤出一些泪来……

由于元春刚死不久,贾蓉这里就一切从简。

到了四月底,他的遗体被送到铁槛寺,以后再择机迁往南方祖籍。

连续经历两场白事,贾母的心情很差,好在贾兰争气,轻松通过了四月份的府试。

接下来,就是八月份的院试了。

贾政老怀大慰,命人送了一堆东西给杨庆,请他再接再厉,把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培养成才。

至于贾宝玉那里,贾政虽然失望,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从小到大,贾政该说的都说了,该打的也打了,却从来得不到正面的反馈,因此也实在没之前那样的动力,去管束于他了。

王夫人也差不多。府里的亏空太大,每天维持正常的开销,就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

只盼望着薛宝钗早点嫁进门,既帮她分担家务,又能帮她管一管贾宝玉。

只能说她是想多了。

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管不住,宝姐姐就更不可能了……不被贾宝玉气得少活二十年,都算是佛祖保佑。

***

大房那边。

贾赦又动起了鸳鸯的主意,吩咐邢夫人去办。

邢夫人畏贾赦如虎,自然不敢拒绝。

不过她还是稍微有点儿脑子,没有直接去找贾母要人,而是先叫了王熙凤过来商量……

说是商量,其实就是让王熙凤想办法,毕竟她聪明,又讨老太太喜欢。

“太太,还是不要去碰这个钉子的好。老祖宗离了鸳鸯,连饭也是吃不下去的,哪里舍得把她给人?况且老祖宗平时说起闲话,都说老爷上了年纪,还左一个小老婆又一个小老婆的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又说老爷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去好好做,成日里和小老婆喝酒取乐。”

王熙凤顿了一下,继续道:“太太你听听这些话,老祖宗难道很喜欢老爷找小老婆么?这差事回避还怕来不及,你反倒想拿草棍儿去戳老虎的鼻子眼儿了……说了太太别恼,我肯定是不敢去和老祖宗说这事的。”

又劝道:“老爷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你也该多劝劝他……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要是在老祖宗那里闹了个没趣,以后可怎么见人呢?”

能劝的话,我还来找你做什么?

邢夫人心里生气,于是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她作房里人,老太太也未必就不答应……再说了,我叫了你来,不过是商议商议,你倒先说了一通不是?横竖不叫你去!你又说我不劝老爷,难道你还不知道他的性子?劝了成不成,都是要和我恼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王熙凤也就知道劝不了她了,于是陪了笑脸,顺着她的意思往下说。

王熙凤先说自己不懂事,老祖宗应该还是疼爱老爷、愿意把丫头给他的,又说老祖宗今天高兴,自己先过去把人引开,让太太你去和她说。

邢夫人这才欢喜起来,又想了个主意,要先去和鸳鸯说,只要她允了,老太太肯定也不会多问强留。

王熙凤还能怎么说呢,只好恭维她足智多谋,又说每个人都想着巴高望上,鸳鸯也不例外,做半个主子,总比以后拉出去配小厮好……

邢夫人越听越受用,于是让王熙凤先过去,但要不走漏风声。

王熙凤多精明的人,知道如果鸳鸯答应还好,若是不答应,这个蠢笨的婆婆,肯定就会怀疑自己走漏风声,到时怕是又要埋怨,还不如骗她先过去,教她去自个儿去碰钉子。

于是王熙凤一顿忽悠,便成功让邢夫人先过去了。

邢夫人去贾母那里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借口去王夫人那里,偷偷去了鸳鸯屋里。

鸳鸯正在做针线,不知邢夫人来意。

得知贾赦要自己做小老婆后,鸳鸯心中万般不情愿,争奈邢夫人是主子,不敢直接拒绝,只好沉默不语。

邢夫人以为她有老子娘做主,所以自己就算心动了,也因为害臊而不敢说出来,便去王熙凤那里,商量着让人去叫她的老子娘。

然而他们二位在南边,当下只有鸳鸯的哥嫂在府里。

于是就请她嫂子过来劝说。

鸳鸯啐了她嫂子一通,死也不去贾赦那里。

邢夫人无计可施,只好回去告诉贾赦。

贾赦就喜欢强扭瓜来吃,立刻让人去南边叫鸳鸯的老子金彩过来。

然而南边之前来信,金彩已经不中用了,而他老婆也是个聋子,不顶事。

贾赦只好让人再去找鸳鸯的哥哥金文翔。

金文翔不敢不答应,准备明天接鸳鸯回家,好好地劝一劝她。

然而鸳鸯已经打定了主意,就是不愿意去老贾那里。

贾赦得知后,气得不轻,觉得这小蹄子一定是看上了宝玉,嫌自己年纪大,又或者是仗着老太太疼她,想嫁到外头去做正牌夫人……

贾赦让人告诉她,凭她嫁给谁,都难逃自己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自己才会服了她。

鸳鸯气极,干脆去找贾母做主……发完了毒誓后,就拿出剪刀,要把头发剪了去做尼姑。

其他丫鬟忙把她拦下来。

元春、贾蓉刚死不久,贾赦又闹出这个幺蛾子……贾母气得浑身乱颤,连忙把邢夫人叫过来一顿批评。

说着说着,贾母又想起她没及时劝贾赦,害得贾琏被打成瘫痪的事,于是没能忍住,掉了一些眼泪。

贾赦得知后,也不能再装鸵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过来请罪……他还是觉得母亲偏心,有什么好的都会给二房,却连个丫头也不愿意给自己。

这个闹剧之后,两府又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农历九月十三,霜降。

有御史具本上奏,参贾赦、贾琏弄权枉法,害死多条人命。

紧跟着,又有御史参奏荣国府窝藏包庇江南甄家钦犯,图谋不轨。

皇帝说贾妃贤德,她娘家应当不会知法犯法。

但御史言之凿凿,且有证人,以及书信等证物。

于是皇帝下旨彻查。

一时间,荣国府的形势急转直下。

而宁国府却由于贾敬不管事,贾珍和贾蓉早早扑街,只剩下了孤儿寡母,而暂时免于弹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