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诸天:从四合院治禽开始 > 第249章 琏二爷喜当爹 刘姥姥二进府

因差事办的好,贾琏从他老子那里得了一百两银子的赏赐。

若是没有挣过数千两银子,贾琏或许还挺高兴,现在只得了这点银子,满心不是滋味。

好在贾赦还要用他,没几日又赏了一个自己房中的丫头给他做妾。

这丫头名字叫秋桐,就是原书中被王熙凤挑唆了去斗尤二姐的那位泼辣少女,今年也才十五岁左右。

贾琏素来与她有旧,只是未曾得手。

今番得到,自然是如胶似漆,差点把锦娘忘在脑后。

秋桐有些小聪明,不敢去得罪王熙凤,只把锦娘当成了对手。

她仗着自己是老爷的人,又得贾琏宠爱,自然也不退缩,一有机会就对她明讥暗讽,想着最好能气死她,以后自己也好专宠。

然而锦娘能带着儿子住进荣府,又哪儿是好相与的?

她也用不着其他手段,只要带着儿子往贾母、大太太那儿一顿哭诉,秋桐就招架不住了。

毕竟她不像原书里的尤二姐,她出身寒微却很清白,且进府后就渐渐收了妖冶妩媚的模样,开始经营起贤妻良母的人设,深得贾母等人之心,秋桐这小蹄子,就算背地里说坏话,也没人会信她……

这日晚上,贾琏从他老子的书房出来,回自己和锦娘的小院子。

却在半路遇见平儿,说王熙凤要请他回去吃酒。

贾琏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虽然对王熙凤感情澹了不少,但偶尔换个口味,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一路雀跃着穿堂过院,径至王熙凤房中,里面早已摆了一桌好酒菜。

王熙凤让他先喝了三杯,之后也没有直接软语相待,而是要问他的罪。

贾琏忙不迭地全部认下,还说要把锦娘和秋桐都赶出去,以后就住到家里,天天陪着她。

王熙凤自然不信,继续罚他吃酒。

贾琏虽算不得海量,却也不容易醉倒。

只是今晚不知怎得,才喝了一壶不到,就渐渐迷湖了起来,隐约听到王熙凤吩咐平儿把他抬到床上去。

等他第二日醒来,发现自己换了身衣服,又见王熙凤容光焕发的,要他兑现诺言。

贾琏已经断了片,记不得昨晚的事,就问王熙凤自己说了什么?

王熙凤见他真的想不起来,登时‘大怒’,把‘赶锦娘和秋桐走’的话,都一股脑儿地告诉了他,又把他打出去,让他不办完这事,就不要再来找自己。

贾琏哼了一声,也生起气来,说她有本事就一个人过,别再请自己来吃酒解乏。

他把嗓门叫得很大,很多丫鬟小厮都听见了,知道是昨晚王熙凤耐不住寂寞,主动请他这个爷们儿回来的。

王熙凤捂脸大哭,去找贾母告状。

老太太得知这事后,好好安慰了王熙凤一番,又把贾琏叫过去一阵好骂。

贾琏虽然记不清楚,却也知道王熙凤已被自己狠狠收拾了一通,以后怕是还要来求自己,所以挨了骂也不难受,反而十分得意。

王熙凤见他不知悔改,一气之下,就去秦可卿那里住了几天。

会芳园,湖心亭。

天气清爽,凉风习习。

秦可卿薄施粉黛,简绾青丝,身着一件浅紫色绣花窄袖束腰襦裙,脚上一双轻薄透气的软布鞋,整个人慵懒地侧身卧在躺椅上,一脸笑意地看向身边的王熙凤。

“婶子,二太太今天着人来请,你也该回去了吧?”

王熙凤也是差不多的打扮,她听了侄儿媳妇这话,便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不满道:

“这才几天,哪里就能累坏了他?只要我有了身子,往后十个月,他都是你的人,你又急什么!”

秦可卿脸红地啐了一声,道:“急的人不是我,是那个中午不睡觉,偷偷去小书房听曲子的人……”

听了这番打趣,饶是以王熙凤泼辣的性子,也忍不住红了脸。

***

日子一天天过去。

贾宝玉的棒疮也好了起来,又有贾母给他打圆场,说他得多多养一些时日,要过了八月份才能出门,让贾政不要再叫他会客、或是考校功课。

如此一来,贾宝玉便终日在园中闲逛,自得其乐。

薛宝钗、袭人等劝他上进,反令他倍感不爽,说她们染了功名利禄、仕途经济这些个不良风气,实在不美。

倒是林妹妹从不劝他,令他深为敬重。

这日午间,王熙凤到王夫人房里交代,见到了薛家母女,林妹妹,史湘云,还有迎春姐妹几个,手上都捧着西瓜在吃。

她也没回避,直接问王夫人房里要不要再添一个丫头,之前金钏儿投井,还没人来补上。

王夫人自然是‘慈悲’的性子,叫她不用补人,把那份例银给金钏儿的妹妹。

之后,两人又聊起老太太房里的事,谈到袭人的月例如今还在走老太太那里的账后,王夫人想了一下,让王熙凤从自己每月二十两月例中,拿出二两一吊钱给袭人,以后也不要动用官中的钱。

她当着宝姐姐和林妹妹的面,告诉王熙凤,以后袭人的待遇向周姨娘看齐……赵姨娘犯了事,不提也罢。

王熙凤答应下来,又向薛姨妈显摆自己的先见之明,即袭人会被抬为姨娘。

林黛玉心中一痛,面上却依旧假装无事,只是薛宝钗约她去藕香榭时,她以立刻要洗澡的借口拒绝了。

后面她又遇到史湘云,对方约她去给袭人道喜。

想了一下,林黛玉也就同意了。

谁聊来到窗外,黛玉就看到薛宝钗坐在午睡的贾宝玉身边,帮袭人做针线活。

这个针线活,是贾宝玉要穿的绣着鸳鸯戏莲的肚、兜儿。

黛玉心里不痛快,觉得一向端庄自持的宝姐姐做出这种事,殊为可笑,却不想惊动里面,忙招湘云来看。

也让她看看她口中那个宝姐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湘云看了也想笑,却只是想取笑,并不觉得宝姐姐人品有问题。

不过一想起两人的矛盾,史湘云又怕黛玉真的进去取笑,把姐妹关系搞僵,便拉着她离开了。

史湘云告诉林黛玉,说袭人中午去池子边洗衣服,要去那里找她道喜。

林黛玉一听,心下顿时就明白了,应该是袭人看中薛宝钗,故意离开,让她和贾宝玉独处……

七月初,王熙凤被查出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子。

贾琏得知后十分欢喜,忙到王熙凤院子里关心,却被她骂了出去。

因她有孕在身,贾琏也不敢耍横作色,讪讪的离开了。

眼见别人都有,单自己没有……秋桐这丫头便坐不住了,天天去缠着贾琏,也要给他生一个儿子作为倚仗。

然而琏二爷又不是个长情的人,好好受用了几次之后就嫌她烦,另寻新欢去了。

自从有了身子,王熙凤干脆就把内务大权交出去,安心养胎。

有秦可卿时常过来陪着,倒也不觉无聊,甚至还会请黛玉等姐妹过来,教自己看书写字。

“凤姐姐,福缘善庆的这个庆字,你写得极好。”

林黛玉有点好为人师的倾向,她愿意教香菱作诗,教王熙凤自然也很用心。

“是妹妹你教的好……说来也是奇了,你自小吃药长大,忽然不吃了,反倒又好起来。”

被杨庆治愈之后,林黛玉的身子一日好过一日,如今全然没了那副病美人的模样,但魅力却又并不稍减几分,越发得清丽动人了。

“是呢,早知停了药就能好起来,我又何必吃那些苦药。”

林黛玉没有说实话,因为她答应了不把杨庆会医术的事说出来。

“你的身子好了,老太太那里也能宽心,说不得就要你做我们家的媳妇喽!”

王熙凤搂着林黛玉,笑着打趣道。

她这话一出,林黛玉顿时抵不住羞,却又怕挣脱的时候伤到她,只好低着头、红了脸,不发一言。

旁边的平儿劝道:“林姑娘不要当真,二奶奶是说笑呢!”

王熙凤笑道:“我怎么就说笑了?先前我就说了,林妹妹和宝兄弟样样都配得上,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呢?老太太也一定是同意的。”

话虽如此,王熙凤却知道王夫人那里,怕是不会同意宝黛二人的亲事。

“不跟你说了,我要回去洗澡。”

林黛玉脸皮子薄,除了‘坚定’的木石党杨庆以外,和别人实在聊不来这个话题,被王熙凤放开后,就提出了告辞。

其实,林黛玉也不知王熙凤说这话有几分真心,但她能开这个口,就已经很好了。

“早些儿回去也好,再晚某些人可要急着找上门来了。”

说笑了一句,王熙凤又发出邀请:“明儿早上到我这里,蓉哥儿媳妇到时也来,我请你们吃茶。”

林黛玉应了,出门和丫鬟雪雁一起回到了潇湘馆。

***

过了中秋节之后,贾政便打点行装,于二十日出门,调任外省学政。

临行前,因秦钟年纪轻轻,便已经中了秀才,于是贾政又把贾宝玉训斥了一通,要他用心上进,不要再贪玩惹祸。

贾宝玉喏喏应了,等他老子一走,便又故态复萌,越发肆意起来。

尤其是秦钟有了时间,两人时而一起外出游玩,更加深了许多兄弟感情。

而因老娘出了事,探春尽管在王夫人那里还受看中,却不免常有郁闷之心。

原书由她提议的诗社也就没能组织起来,而亦曾有此心的李纨,也因秦钟得了秀才,正考虑托秦可卿的关系,把儿子贾兰送去杨庆身边补习功课。

因此,她也没有提议起社。

听了李纨的想法后,秦可卿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问过杨庆的意见后,才把贾兰领了过去。

杨庆检查了一下这小子的学习情况,就把提前给自己儿子们编的启蒙教材,还有布置给秦钟的那些题,以及各种解题思路,都纂成了册子,直接让他带回去看。

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就让他用笔记下来,约了时间再给他答疑解惑。

李纨陪着儿子,把那些教材都一一的看了,见里面的内容由浅入深,娓娓道来,甚至还兼顾了趣味性……她感觉这个人情,欠的着实不小,须得找个机会报答一番才是。

这日午间,王熙凤和秦可卿、李纨三人正在用茶,忽闻平儿来报,说刘姥姥和她的孙子板儿又过来了。

王熙凤忙让刘姥姥进屋,又把秦可卿、李纨给她介绍了一下。

刘姥姥磕了头,被平儿扶起来后,说了几个乡下的新闻,把三个年轻妇人逗得花枝乱颤,十分开心。

听到王熙凤有了身子后,她又是一阵恭喜,好话说了一箩筐。

正说笑间,贾母带着一众姐妹过来看王熙凤,正巧遇到了刘姥姥,两个老太太登时就聊上了。

刘姥姥讲了个偷柴草的故事,只是尚未讲完,外面忽然就一阵混乱,说南院马棚走火,把贾母吓了一跳。

直至火焰熄灭,她才反身回屋,和刘姥姥继续聊天。

刘姥姥再不敢讲这种故事,就说了个老太太信佛得好报的故事,把贾母和王夫人听得甚为满意。

只是贾宝玉上了心,缠着刘姥姥,偏让她告知那个在大雪天里穿着红袄白裙、偷人家柴的女孩子的底细。

刘姥姥只得现编了一个给他。

贾宝玉果然当真,次日一早还叫小厮茗烟去打听。

贾母有心请刘姥姥逛园子,便和孙女媳妇们商议,在园子里摆了一场好宴。

来荣国府的第三日,刘姥姥终于看了园里的大好风光,又在席间投其所好,把贾母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

至晚间,刘姥姥醉酒醒来,去见过王熙凤,说她明早回乡。

王熙凤让她给女儿取了个名,又送了一堆东西。

银子自然也有,除了她送的二十两以外,还有王夫人给的一百两,叫她以后做个买卖,或是买几块田,不要再求亲靠友的。

而平儿也私下送了几件衣服给她。

次日,刘姥姥至贾母院里告辞,又得了一些礼物。

秦可卿也着人送了不少,把她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心里直念了几千声佛,保佑她和两位公子一生无忧无灾,平安喜乐。

这日早饭过后,姐妹们回园子休息。

分开前,薛宝钗喊住林黛玉,要她跟自己回蘅芜苑,有话要问她。

林黛玉不明就里,听她提到昨天行酒令,立刻就想起自己当时说了一些《牡丹亭》《西厢记》里的句子,脸上不禁羞得绯红,连忙央告宝姐姐千万别说出去。

薛宝钗自然不会说,还把自己小时候也看过这些书的事,告诉了林黛玉。

这么一来,同样干了坏事的两个女生,不免就亲近了几分。

与此同时,李纨也琢磨起诗社的事,着素云去请了姐妹们一起过来商量。

大家整日无聊,都有此心。

偏惜春没有时间,她得了贾母的差,要画一幅大观园行乐图。

李纨提议给她一个月的时间,惜春嫌少,于是又让姐妹们评理,问这一个月的时间到底够不够?

林黛玉心情不错,先是取笑惜春拖延症发作,又取笑了一番刘姥姥,说她是‘母蝗虫’,引得众姐妹大笑。

惜春闻言,干脆拉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壮丁,说她们两个也都曾学过杨总管的高明画技,应该来帮自己完成这幅行乐图。

贾宝玉十分赞同,还说要请杨庆做个顾问,争取把这幅画变成一副传世珍品。

见话题歪到作画上去了,李纨连忙拉回来。

一番讨论之后,大家终于把诗社的章程定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