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87章 太子怎会有如此疏漏?(二合一,求订阅!)

在京城的皇宫内院,朱厚照撞见了雍王,想来他也是为自己的那件事,多番觐见。

雍王身着蓝色四爪袍,十八岁的少年,又是皇室,自然是一个风流少年。

当然了,见到朱厚照,他还是要主动迎上来拱手见礼,

“见过太子殿下。”

“雍王叔不必多礼。”因为之前过年时见过,所以朱厚照是认识的,“这是刚见了父皇?可是为就藩衡州之事?”

雍王回道:“确如殿下所说。三月开春,天气日暖,按制已定了就藩地的亲王不能在京中久留。”

“这样说来,以后想要见到雍王叔怕是也不容易了。”

“殿下要保重自己。”

朱厚照心想,我有什么好保重自己的,你要保重自己才为要紧。

“雍王叔,”

太子殿下要说话,虽然他是长辈,但是雍王只能以臣子论,“臣在。”

朱厚照边走边说:“父皇夙夜辛劳,如今不过青壮之年,两鬓已有白发。现在朝廷北边要打仗,各省灾报又不断。父皇什么性子,雍王叔也明白,他肯定想照顾周到,不过若有不如意之处,还是请雍王叔多多体谅。”

他这个话是替亲爹说的。也是替自己说的。

到时候真的就不给他们土地,这些藩王有什么怨言过来,弘治总归是会难受的。

他一难受下一个藩王再奏乞,谁还能拦着他?

那到时候不就是增大了朱厚照的‘工作难度,。

所以说可以请他们体谅一下,那就最好。不行也无所谓,反正就是动动嘴巴,万一有用呢?

这叫一本万利。

雍王不敢多言,演出了份惊慌惊恐,“殿下哪里的话。臣的一切都出自君恩,无论如何都是以皇兄为先。”

朱厚照看了眼他,

这人现在大概还不知道弘治皇帝已经改了主意。

所以讲起这话来一点儿都不心疼,就是不知道真的‘不从所请,的时候,觉悟还有没有这么高。

“谢雍王叔。以后若得空,侄儿还是要请您回京团聚的。”

雍王自然是谢恩。

恰此时,

宫廷廊柱的拐角处,走来一个步履颇快的宦官,这是东宫的人,他到朱厚照的跟前跪下:“启禀殿下,内阁刘阁老、李阁老、谢阁老,詹事府吴大人、程大人请见殿下,已经在候着了。”

雍王眼见有此状,心里突突了一下,

有什么事,能让这么多重臣一齐去见东宫?

该不会是自己的事?

正所谓关心则乱,而与这些鸿学大儒相比,雍王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孩子,

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考验,他的身份也注定不会有什么政务历练,年龄、心智、经历都支撑不住他说出口的话的有足够的合理程度。

刚刚那些与东宫的对答都是重复了许多遍的客套话,不难。真涉及到利益时,他的脑子便不太够用。…

因而朱厚照还没来得及抬脚,

他便耐不住性子,开口说:“殿下,他们如此阵仗,想来是因臣……臣斗胆,敢问殿下,不知欲如何答复他们?”

朱厚照皱了皱眉头,怎么这么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桉,这什么嘴脸。

“雍王叔,大明朝的天在乾清宫坐着呢,事涉朝政,我又能决定什么?”朱厚照心里有些看他不起,张口就是一句泥鳅般滑得不能行的话。

主要是他现在不能说,

说了支持皇叔所请,那臣子们不就觉得他心中无百姓?

说了不支持,那就是变成大臣和东宫一起力

荐皇帝,这两者都不是他想要的,非得有人先给他一个台阶,他才走下来说不支持。

所以说这个话怎么能给他一个确定的答桉?

看着他是太子,身份尊贵,想说啥就说啥,其实并非如此。

要想让人敬,那么你就不能笨。这和身份无关,如果别人认为你太蠢、好湖弄,那么就会有想要湖弄你的冲动。

退一万步讲,雍王若要旁人支持他,总该说出要付出什么,哪里会这么简单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话。

说完之后,朱厚照也就走了。

刘瑾还是照礼拜了一下雍王,但他是看得明白的。

这位雍王实在不是对手,殿下随意一句话就让他抓也抓不着。

更为关键的是,刚刚殿下叫他体谅皇上的话估计也没听进去,

这样的才智……还这样的贪心,往后怕是不好收场。

却说东宫这边,这些文臣们心焦的很,

皇帝怎么都不同意驳回岐、雍二王的奏乞,他们的心中可是忧着靠那些土地生存的百姓呢。

皇太子走到殿里,虎虎生风的模样。他其实在想,徐溥在的时候,有些事就不会闹到东宫来,到底还是刘健刚直,眼里揉不进沙子。

“给先生们看座吧。”

“谢太子殿下。”

“今儿个这么些人,可不是我上午习课时犯了错吧?”

刘健领头回话,他那个胡子又长,又多,两边鬓角都是,脸上蜡黄蜡黄的,又不苟言笑,总是看着怪吓人的。

“殿下天资聪颖,求学心切,何言有错?”

朱厚照虽然有些思路挺奇,但他上课的时候确实是认真的。如果真的不想去,那可以想法子。他不会去了还不认真,浪费自己时间。

“那是为了什么?”

秋云上了茶,一般而言她都是在边上做,安静的来,安静的走。

“回殿下的话。”刘健堂堂正正,中气十足,“臣等是因杨廷和参齐宽之奏本,特来奏请殿下。”

这话其实是给东宫面子,还不是因为杨廷和是你东宫的人,我们这些人才来的?

“奏疏呢?”太子皱起了眉头。心中则肯定了一下杨廷和,三五日的时间奏疏就到了。

对面,刘健从袖口里翻出东西来往前递上。…

刘瑾接了东西,脑子里则在想:他们这一行人,看起来是给太子面子,还特意来问太子怎么处置自己人,可他们什么时候这么好心过。

杨廷和参的是侵占百姓土地之桉,和眼下岐、雍二王之事多么相像?

太子若想保自己人,处理齐宽,那么自然就是说不能随意侵占土地。有了这一茬,太子就被他们争取过来了,不可能双重标准,转脸再说两位王爷的行为是正当的吧?

这样皇家的脸面何在?

若不保自己人,以后的威信就没有了。谁还跟你干。

吴宽其实都慢慢要成瘾了,他开始期待,这种局面,皇太子又能如何处理。

“杨廷和,本宫是了解的。”朱厚照边翻边说,“如果齐宽没有奏疏所述种种罪行,他必不会如此言辞激烈,也不会上这样的疏自找麻烦。”

“殿下所言不错,臣等也以为理当如此。”

“那么,就派人去查吧。小民之家靠得就是几亩薄田,叫他们侵夺了去,如何还能活命?对错不在官职大小。本宫相信,各位阁老也不会让欺压百姓之官逍遥法外。”朱厚照把奏疏还了回去,还特意问道,“这事儿自有朝廷律法作为凭据,为何还要奏请本宫?难不成,齐宽有什么背景?”

几位臣子一听,殿下这话的意思:

是怕他们压下此事,冤了杨廷和,保了齐宽?

那怎么会,他们的真实目的,是要殿下对岐、雍二王的一个态度,并裹挟殿下一起促成此事。

吴宽却眉头一皱,皇太子竟会出此疏漏?难道会忘记两王奏乞田亩一事?

“在太子殿下面前,齐宽何谈什么背景?”程敏政忽然站了起来,正儿八经的说:“启禀殿下!近日有岐、雍二王奏乞田亩事,因陛下不准。臣已上疏,恳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驳回二王所请,还田于民!殿下既知百姓无田,不可活命。必定也知赏赐藩王太甚,于民之害不浅!”

这样一下,还真给太子架在这里了,除了同意他们似乎就只能同意他们。

说出去,皇叔们应该也能理解,这是他们逼的。

朱厚照站了起来,背过身去,叹息说:“这样的话,本宫……也只能去勉力一试了。”

刘健和李东阳相互对视一眼,

东宫就这般合了他们的意?

有些奇怪啊。

不止他们这样想,几乎没人会觉得今日来东宫会如此顺利。

该不会,又有什么坑吧?

哪怕是程敏政这样做梦都希望皇太子能坚定他的人,也觉得此刻的太子和之前的凌厉似乎不太一样。

“殿下,”

太子坐在主位上,望向声音的来处——是刚刚还激动的程敏政。

“怎么了?”

“殿下恕罪,殿下说的勉力一试是…向皇上奏请,不准岐王和雍王的土地?”…

他们这几个,看起来放松,但笑得都不是很畅快的样子。

但这话问得朱厚照真想给他一个白眼,“我大明朝如今是这种风气?皇太子给百姓做主,在你们臣子的心中是意外之事?”

此言怼得犀利!

众人头一低,“臣等不敢!”

程敏政心里头则宽慰一些:还是熟悉的感觉。

“这几日……先生们教了我许多道理,本宫是太子,因而吃穿用度自不必愁。可天下万民并非如此。对了,还有那晋惠帝,竟有何不食肉糜之语。可见历代皇族时间久了,都会不知民间疾苦。”

“本宫……不想成为那样的皇子。如今天下百姓本就有青黄不接之苦,再夺他的田,就是要他的命啊。”

朱厚照这几句话,是出自他的本心,

也是儒家臣子对皇帝(储君)最大的期待之一,

现在说出口,

那么殿里的臣子自然是全都跪了下来,诚心摇拜,“殿下宽仁爱民之心可追尧舜!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还有程敏政程先生……”

“臣在!”

朱厚照走过去扶住他的胳膊,“这次还好有程先生不顾生死,直言力荐。本宫先前还以为程先生……哎,那也都是一番误解了。”

程敏政傻了眼,他们的关系至于转眼就到这样士为知己者死的程度吗?

但不管是真是假,他这个戏要演下去,

“殿下哪里的话,为人臣子,即便是误解,亦不曾更改臣忠君报国之心分毫!”

“好!”朱厚照大声喊了一声,“对了,这奏疏父皇看了没有?”

“回殿下。”刘健执礼,“陛下已然看过了。”

“可有旨意?”

“未有。”

朱厚照一副思考犹豫之状,等了一会儿后说:“那,本宫去一趟乾清宫。”

“臣等代奏乞土地上之百姓谢殿下宽厚之德,怜苍生之念!”

不过他们这边还没商量完,

外面就有小宦官快步冲进来跪下,

“殿下,阁老。皇爷有口谕!”

朱厚照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起身和众人一起领旨。

“圣上说:朕读程敏政之为民请田疏,其中一句讲,皇帝不独为一家之父,乃为天下百姓之君父。此言,深得朕心。故而准从内阁所请,驳回岐、雍二王所奏乞之田亩。另有山东按察使齐宽,侵夺民田,丧尽天良,令尔内阁会三法司立即审查此桉,不得半点包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治皇帝是脾气还不错的皇帝,

现在他的亲弟弟要田拿不到。

却出个山东按察使抢田之事,

那皇上能忍?

不过这旨意来得突然,叫众人都有一阵恍忽,

先前一直叫内阁重拟,没有人会预料到皇帝竟会就这样同意。

但圣旨当前,

就算有疑虑也先放在心中再说。

“臣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站起来的第一句话就说:“父皇既有如此旨意,那么齐宽之桉,阁老们也不必请示我了。从严从重办理即可。”

忽然间一切明朗了起来。

接下来要说什么,是不是得各自打道回府了?

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原先皇帝可是和内阁较着劲呢,怎么现在东宫接连陛下全都认了他们的谏言?

这样的话,心里头总是打鼓的。

但是也不好反问,圣旨都有了,你还反问,这是大不敬。

“各位先生还有什么事吗?”朱厚照发出了逐客令。

额……

三位阁老和程、吴两位大人想了又想,也没什么好说的,请了礼便离开。

到了宫外,

吴宽才和程敏政说出心中的疑问:“杨廷和是东宫的人,这个时候上此疏应不会没有东宫的授意才对。”

“应是有的,但刘阁老那边,无论如何都要达成今日这般目的,杨廷和是奏疏是故意的又如何?结果上还不是齐宽和二王的事一起办了?”

所以说吴宽才忧心,这样吃牢刘健的阳谋才更像他啊……

w.,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