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101章 没有低头的人

朕乃一代圣君 第101章 没有低头的人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2 09:28:18 来源:笔趣阁

太子驾这次再出宫,比前两次排场更大,锦衣持刀、五步一人,一路过桥至学宫外时,车马才停了下来。

刘瑾在马车外,“殿下,到了。”

“到了?叫张天瑞出来。”

刘太监马上明白了,不过也不及他嘱咐人进去喊,张天瑞自己已经领了一帮工匠在门口排排下跪。

“臣张天瑞,参见太子殿下!”

以往这里是喧闹之所,但此刻除了张天瑞这声叫喊,则安静许多,只有吐绿的老树叶随风沙沙作响。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就要入夏了。

朱厚照从马车里掀帘而出,他一身圆领红钗龙服,标准的太子服饰,腰间系着玉带,自信而威风。

他是后世灵魂,不是讲究人。

但,皇室威信降低,以至于弘治开口都要叫他躲上几分,真是可笑。不讲究是他的选择,不是不能讲究。

今天车马就这样出来了,又能如何?

“该干活儿的人,都去干活儿。你陪着本宫就可以了。”

张天瑞又磕了一个,“是,谨遵殿下旨意。”

于是他起身让身后出来一起见驾的人全部回去。

朱厚照就在马车上看了

一眼这地方,门脸儿已经起来了,一路过来地面也是平整石砖,张天瑞说:“照殿下所说,臣分几期建设,后续再行扩大,便是想早日投用,现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归是见到了成果。”

“既是为百姓,百姓可等不起。”朱厚照指着那空着的匾额问:“上次,本宫让你为这学宫起个名字。你可想好了?”

“启禀殿下。臣以为,书院二字,恰好。”

“哪里恰好?”

“殿下置这所学宫乃是为天下百姓,殿下有此心,乃是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不管叫什么书院,后世人自己去填。咱们,便只叫书院。”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朱厚照算是认可了张天瑞,这个胆小的家伙和自己接触时间长了之后,终于知道脑袋……太子是不会轻易要他的,只要想明白这一节,他一个进士也是极聪明的,“张天瑞,你这个想法好。”

“谢殿下赞誉。”

随着太子往前走,张天瑞也换了个方向俯身跟随。

他现在也算得意之人了,

原本一个中允官,如今却能被太子得用,

真叫时来天地皆同力。

京里那些同僚,哪怕不在嘴上说艳羡,但心里头也要有几分

酸味。

入内之后是一座大讲堂,讲堂两边通透,里面设了屏风,过去即可出屋,随后一片开阔,左右两边各有偏房。

形容起来可一说是没什么建筑美感,但这是太子的要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要出不来什么有用的思想,那么建得越是豪华,越是浪费民力。搞成个阿房宫,国家都能亡了。

要是能有思想、高人降世,再普通也会变得不普通。…

“张天瑞,你没有什么谏言要对本宫说吗?”朱厚照边走边看,还随口问了这么一句。

张天瑞听着奇怪,但还是摇头,“臣愚钝,并无一言一策以献殿下。”

太子听完反而开心了起来,“那看来,他们没有说服你。”

“殿下恕罪!”可怜这位张大人,又是给吓了一跳,急忙跪下。

便是因为太子这话,就表明他知道自己与京里反对东宫建造学宫的官员有接触。

“起来。”朱厚照抬了抬手,“你一个六品官说是东宫府臣,但到底权力不大,朝里多的是大员、要员,他们找到你,你也不能不见。”

“殿下明鉴

臣官阶虽低,但从不敢忘殿下嘱托,不论如何都要建完学宫!只是……正如殿下所说……”

“本宫知道,本宫知道。”朱厚笑了笑,倒是也神情轻松的说:“你可不要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本宫可没有派人日日盯着你。之所以那样问,是你起了这名字。”

朱厚照没有和张天瑞提过仰不愧天这类事,

只能是张天瑞从其他官僚那里听到了很多反对声。所以才能投其所好,用这八个字,点中太子心思。

“殿下之英睿卓识,臣心中感佩。”

到了屋里,朱厚照坐上主位,刘瑾站身侧,张天瑞则面向他。

“……这样的话,招纳学生之事,也该有个说法。这事儿,你想过没?”

“殿下,这是否有些急了?臣还需些时日……”

“不急。”朱厚照摆摆手,“本宫招的是穷苦的人,不要说像这样能遮风挡雨的屋子,就是一间破庙,那都得抢。”

“那么……只招学医之人?”

“医学当然重要。但学医救不了天下人啊。本宫看里边儿还有个小屋,在那边设一个

往圣绝学吧,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朱厚照意味深长的说:“两京一十三省没有哪一省是没有灾民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哪一天是不饿死人的。国事如此,到底应当如何,读书人要给本宫一个答桉。也就是你们说的,要为往圣继绝学。这算是分院,等王鏊回来,叫他任这个院长。至于管大夫的院长,张天瑞,你去找。”

“臣遵旨!”张大人又一次跪了下来,“殿下天纵英才,实我大明江山之福!天下百姓之福!”

“可惜,有些人不这么认为。但天下的理,不能都叫他们讲去。”

“理当如此!”接着,张天瑞又说:“殿下,往后学宫各类事务越发增多,臣想和殿下荐一人。”

“说。”

“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费宏。”

费宏,成华二十三年殿试第一名,状元及第。中状元时,他不过二十岁。

这样的人,只要苦熬,按照过往经验必是出阁入相,似乎根本不必在这个时候跟随太子和文官们搞得太僵,除非他和王鏊一样,是带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所以这个人,朱厚照还需要时间确定。

“为什么荐他?”

“费宏年少成名,兼有文才,娴于政理,办事练达。是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之人。”

朱厚照想了想说:“费宏的名头本宫听过。二十岁的状元,人生何等得意啊。他是太子府属官,也身在翰林,往后升谕德、做日讲官,是前途不可限量之人,本宫虽未召见过他,但他若胸中有策,到东宫请见,亦非难事。要你荐什么?”

张天瑞心一抖,“殿下恕罪!臣只是想为殿下举贤名之臣、”

“不准。这里一应事务,无论大小,全部由你负责。做好了功劳都是你的,做不好,本宫是找你还是找费宏啊?!”太子这话说得是有强压的命令意味。

这让张天瑞很是不解,……费宏不论是出身、能力、品德都没什么瑕疵,由他这个人们口中的太子红人推荐,竟然不准?

这就是考虑的角度和层次不一样。

朱厚照考虑的是,哪怕学宫只有张天瑞一个人,那也就是他累一点嘛,怎么了?但眼下这个关口,文官在酝酿对他的不满,朱厚照也不会像弘治那样,认了这些不满。朱元章、朱棣,他们哪一个认过?

不要说没错,有错都不认!

严格说起来,这也叫祖

制。

所以说他要有这种姿态,以往类似费宏这种出身显赫的进士、按照常理就能熬上去的。现在?

不跟我搞好关系,你想上去?你哪怕能动一步,我都跟你姓!至于什么翰林清流、上位者眼中没有什么清流浊流。浊流太多了要治,清流太多了一样要治。

倒是那些本就有意见的大臣,见太子这样堂而皇之的出了宫,还是在安向伯上疏之后,这不就是……完全都不鸟他们吗?

收获这个消息的李东阳紧急出门请见太子,他看出了一些不妙的迹象,以往如果是弘治皇帝,这事儿好摆平,两方有一方低个头事儿就过去了,

可现在没有这个低头的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