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652章 李东阳病书(补更)

朕乃一代圣君 第652章 李东阳病书(补更)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07 15:04:31 来源:笔趣阁

“中丞,王阁老和杨阁老来了。”

下属这样禀报,宋衡不敢托大,连忙安抚住里面的人,他自己迈着四方步迎上行礼。

结果还没来得及,略微有些急性子的王炳就摆摆手,他是一点儿都不耽搁,甚至都懒得到里面坐,直接就问:“外面一个敲鼓的都没有,这个事现在究竟要如何办?”

宋衡有些发怔,这是怎么了,稳重的阁老都这样急切。

王炳身后的顾佐抬起袖子,一边虚点,一边也说得很快,“陛下龙颜大怒,至今仍然不愿见阁老。宋衡,你这里务必加快。”

“陛下是生下官的气?”

杨廷和也加入进来,“倒也不能这么说。不过你告示既然都贴了出去,这件事无论怎样也要给陛下一个说法。”

“不要说那么多。宋衡,本官问你,你现在具体要怎么做?”

“下官已经派人去抓了。抓几个典型。”宋衡也知道着急了,但是他有些无奈,“但是这件事三天五天必然是做不成的,贴上告示要等各地的百姓都知道,这总是需要时间的。”

这确实是个理由。

毕竟这个年头的信息传递速度有限。

但这种时候,王炳才不管他那么多,“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还有各府、州、县的衙门都贴了这样的告示吗?”

“贴了!”宋衡点头,“下官不敢有半点耽搁,令都已下了。”

杨廷和想着说:“为今之计,只能先抓上几个突出的了。”

“给本官在巡抚衙门搬个凳子!老夫不走了!”

众人一听这也没必要吧。

知道你王炳喜欢‘逢迎圣意’,但也不必到这样的程度。

不过王炳坚持如此,顽固的像个石头,他在这里官最大,其他人也就没办法了。

杨廷和还劝,“以阁老之尊,坐在巡抚衙门,这事情不免就要闹大了。”

王炳不管,“你们还不懂么?陛下就是要闹大。”

否则干嘛发这顿脾气呢?

其实这种事情毕竟不光彩,虽然不是要粉饰太平,但是皇帝来了一趟没看着好的,尽是出这种案子,这叫什么事?

对于宋衡来说压力就更大了,这不显得他治理地方不力么?

“杨阁老。”宋衡眼神里有求助的意味。

杨廷和也没办法,“搬!给本官也搬一个!”

宋衡差点没一个踉跄倒在地上。

就这样,王炳和杨廷和都离开后堂,往前衙去了。

等到人走,刚刚躲在屋子里的人屁滚尿流的跑了出来,他脸上有个大痣,本身还是着官服,但此时已经形象全无,哭诉着道:“宋中丞,下官求求你,一定要救犬子一命啊!下官是三代单传,上上下下就指望着这么一人,他要是出了什么事,下官也就不活了。”

宋衡本来就恼怒,这种家伙竟然还敢来找他求情。

刚刚是那几位都不进屋的,要是进去了,他就是黄泥巴粘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滚!!你那个败家子,老子警告过几次了?你不是都说他已经一心向学了吗?现在你自己管不住,这个当口谁又能救他?!”

“中丞!”老家伙惊惧慌乱,全然不顾礼仪,竟跪着要去抱宋衡的腿,“中丞,下官求你了。下官跟了你这么多年,别无所求,可中丞不能让我徐家绝后哇!”

一个老父亲这样哭出来其实也比较可怜。

但现在的这个形势,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

“来人!拖徐立给本官拖下去!”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这就是真实的体现。

或许是以前没有做过这件事,所以巡抚衙门最初的反应有些慢,本身臣子也把握不准皇帝究竟要做到什么程度,现在明白过来了,于是衙门所属的千户、百户等武官也都出动起来。

一扇扇门被强行踹开,那些往日里恶名在外的大鱼最先倒了霉。

“徐松云,巡抚衙门参议之子!你自恃身份,到了淮安府以后常常当街调戏良家妇女,犯在你手里的人,没有三十也有二十了!带走!”

何为典型?

这就是典型?

找几个员外的麻烦当然也可以,但皇帝态度都亮明了,这种时候不抓几个宦官子弟难道能绕得过去?

本身,似顾人仪这种正直之臣也很难打招呼。

外面的这些情况,其实朱厚照都清楚。当皇帝这么些年,对于自己说过的话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哪里会不了解。

但哪怕外面哭声震天,他也依然在尤三春准备的雅致别苑里煮茶听琴。

茶香随着升腾的热气弥漫四溢,如果以同样的时间来论的话,或许他在这里每斟好一杯,外面就多一个人被抓入狱。

期间尤址也过来禀报过,他说:“巡抚宋衡已经在遣卫所之兵大索全城了,老百姓受了惊吓,不少人家闭了户。”

“动静不小。”

“是的。”

“可不要胡乱抓一些人来充数。”

“陛下放心,王阁老、杨阁老都看着呢。”

“抓人不是小事。再说,应该被抓起来的这些恶徒,个个都是自家的心肝宝贝,否则也不会任他们胡来。想来各种小心思也多得很。”

尤址又说:“就算这样,也只会抓错一小部分,奴婢听他们说,这次抓人也是为了给百姓壮胆,叫老百姓都知道,皇上是真心要为他们做主的。因此后面等百姓鸣鼓告发的,那些应当就假不了了。而如果都抓百姓充数,这个目的便达不到了。”

朱厚照若有所思,随后点点头,“你这个脑子,有的时候也挺管用的嘛。”

“跟了陛下那么久,总归也能和陛下学到一些皮毛。”他憨憨笑了起来。

朱厚照故意调笑他一下,“你这话什么意思,朕平常很会算计人吗?”

“奴婢哪敢有这份心思。奴婢是说,天下再大,也都在陛下掌心之中呢。”

也就是他,因为离皇帝很近,时间也长,所以大概知道什么时候朱厚照是真的生气,什么时候是假的生气。

正聊着的时候,外面忽然有人急急禀报。

“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陛下稍待。”

朱厚照重新坐下,不一会儿尤址就捧了份奏疏进来。

“从哪里来的?”

“回陛下,是南直隶来的疏。”

“喔,拿来。”

皇帝接过以后,才看一两眼脸色就有变化,随后不禁锁眉……

尤址知道,这和刚刚与他笑谈可不同,于是立马站得小心起来。

“唉。”朱厚照深深叹气,“李东阳身体不好了。”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今年六十八岁,历史上就是在正德十一年病逝的,年近七十,其实也是高寿了。

朱厚照记不住这些名人具体去世的时间,所以忽然间看到这样一份奏疏心情还是有些沉重的。与刘健和谢迁相比,李东阳是比较惨的。

因为他几个儿子都先他而去,现在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养在膝下。

所以明史上有记载,正德七年的时候,李东阳致仕,皇帝准许,并赐敕褒誉李东阳,恩荫其侄李兆延为中书舍人。

因为他已经没有儿子了,只能恩荫他的侄子。

尤其是他的长子李兆先,颖敏绝人,有一目数行之资,写文章下笔立就,文名甚高,时人称其比李东阳还要厉害。

但是他年仅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去给王炳和宋衡传个旨意,朕再给他两天时间,如果到时候仍然拿不出说服朕的东西……”低着头的皇帝眼皮一抬,“那就让锦衣卫和东厂接手。”

尤址心中一顿,“奴婢遵旨。”

===

这章算在昨天。昨天更得有些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