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32章 退田活命?田就是命!

朕乃一代圣君 第532章 退田活命?田就是命!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14 02:50:13 来源:笔趣阁

张璁的一番话有软有硬,那些侵占屯田、战力下降等等弊端其实并未入人人心中,关键还是西接甘肃、北临朔方。

当然,还有一些心理因素。

譬如正德皇帝威名在外,关于他的各类事迹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了,若是主少国疑或是主弱臣强,反正随便来点什么标志着中央不稳的情形,那也还能有些其他的心思。

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来硬的而后能活的几率实在不高。

除非是落草为寇,从此逃避朝廷追捕,那还有些机会。

然而那种绝望的日子有什么好过的。

这顿饭,是谁也没有吃下去,就张璁喝了两杯酒。

然后回到给他安排的行辕,大门一关,谁也不见。

日期,定好了。

九月一日,限期交田。

这道令要是违了,就是违反圣旨。

宁夏中卫指挥使左真、后卫指挥使范成生、前卫指挥使葛柠等人都从驻地赶至庆阳城。

便是在他们商谈之际,还有镇守太监李增暗中来访。

姜汉不知其意,对着杨英等一众属将说:“你们先到后面去,听听他怎么说。”

屋里摆了个屏风,自可藏人,只要不出声,外人是听不到的。

李增有几分憨厚像,脸宽而肥,一看就是日子过得不错。

“李公公请坐。”

接待之间能见两人的熟悉。

“接钦差这一趟咱家没去,听闻那个御史当席宣了圣旨,还要限期退还。”

姜汉点头,“不错。李公公那边……”

“嗯,宫里也来了旨意。”

“刘公公那边是否有其他的消息?”姜汉问得暧昧。

文官那边他是不指望了,大明的文官一向压制武官。所以张璁那句正德皇帝优待武将,他是认的。

因为他妈的原先做得差,哪怕表现成正常,那都是优秀了。

“交田。”

李增讲完这句,屋里有一阵的沉默。

良久,姜汉才说:“那个御史有一句话是对的,今上优待武将。不过尽管如此,这些田亩都交出去以后,平日的花销也难以维持。”

在李增面前哭穷,这老太监马上就懂了。

就是给他的银子便少了。

但李增也有难言之隐,宫里来了信儿说交田,但明年的银子要还是不要、如果要能不能少一点却什么都不讲。

到时候万一孝敬不到位,平白惹了麻烦,丢了脑袋可怎么办。

对于姜汉来说倒简单,他可以直接当面就说明清楚。他这个宁夏镇守太监还能冲到宫里去么?

所以这个口他不肯松。

“姜总兵,咱家知道的,钦差可没说陛下要堵死咱们的路。”

姜汉心中大骂,那不就是用我的命给你开路嘛!到时候出了事,银子被你拿走,砍得则是我的脑袋!

死不要脸的太监!

“本官是觉得,陛下之言也不无道理。而且圣旨已下,还有什么可说?本官还在想,要上疏一封,自请罪责,并将那千余亩地分了就是。”

千余亩?李增心中不信。

姜汉的这番话,他也不信,谁这么舍得,这么轻易就将口袋里的银子交出去了,还要上疏自请罪责,一个闹不好皇帝真的治你的罪,又要如何?

所以姜汉这番话完全就是回击他的要求。说白了就是再要银子,那就摊牌吧。

唉。

老太监拇指摩挲着杯沿,轻笑出声,“圣旨当然是不能违抗。咱家本就是个无根之人,年岁本来也大了,不行的话,就去说说软话,换个舒服的地儿养老去。姜总兵要带武将的头儿,那咱家就东施效颦一回,带一次官宦的头儿,说不准也能领着一点赏。”

姜汉暗暗‘嘁’了一声。

正当两人这么谈的时候,外面又有人进来禀告。

“什么事情?”姜汉问。

“禀朱总兵,巡抚王中丞派了不少人到宁夏镇。”

“干什么的?”

“说是……奉旨,度田。”

听到这四个字又是一块巨石压在心头。度田,就是要量出来这块地多大、是谁的。你总不能不去认吧?要是这样倒好了,无主之地,朝廷直接领走了。

再者,对方必定是有备而来,宁夏镇那么大,肯定不是哪里都度,而是先从关键人物度起,比如总兵、副总兵以及王府。

这些办法,就是他们这些大老粗都想得到。

至于这个陕西巡抚王廷相的来路,他们也是清楚的,内阁杨阁老的人。

“知道了,下去吧。”

“是。”

人走以后,屋里的两人都急了。

“李公公,这阵仗不小,巡抚衙门那边必然是内阁打的招呼。”

“是。我们还是该怎么做,便怎么做。”

李增说的很肯定,但听得人很糊涂,这特么不和没说一样么?那具体是要怎么做?

“公公的意思是退田?”

“怕是不得不退了,司礼监打了招呼,内阁也打了招呼,钦差还来了,这事已然定论。”

就是皇帝一定要如此,除了皇帝,又有谁能让司礼监和内阁都认真对待此事。

李增是看明白了,文官可以相互斗、武将也可以各种不满意,唯独他们,是根本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镇守太监看似位高,其实就是宫里的一条狗,狗不听话了,宰了换一条一点儿区别都没有。

那便让他们去斗便好了,斗不出个东西,丢脑袋的不是自己,斗出个东西,他们自然也会见风使舵。

……

……

“朝廷派了钦差,钦差奉得是圣旨,圣旨开路,现在宁夏城中没有一个敢明面上抗旨。不过要说开开心心接旨,那必然是不会的。等到真的开始度田、退田,不满之人必定会更多。”

说话之人是一个叫孙景文的生员,也就是所谓的秀才,此人面皮倒是嫩的,双颧突出,宽大额头,正经来说算是个奶油小生,只可惜也只是中了个秀才。

口才尚不错,到了王府里,还挺受信任。

不过这个时候,他奉承的这位王爷却在逗弄一只身绿嘴红的鹦鹉,“说话,再说一句。”

鹦鹉确实听话,一扭头就喊:“老天子,老天子。”

这是巫师王九儿献给他的,说是神鸟,一开口就会说老天子。

“殿下。”孙景文在旁等候,有些尴尬。他对巫师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但奈何王爷喜欢,实在这鸟儿比人还会拍马屁。

“殿下天庭饱满!殿下天庭饱满!双臂过膝,日后必当大贵!”

“哈哈哈!”

年轻的王爷乐得哈哈大笑,一甩袖子转身道:“孙先生,你刚刚说到哪里了?不满是不是?”

“正是。”孙景文赶紧跟上,“周昂又去劝说了宁夏卫的指挥使何锦义。那个钦差说的好听,只要退田便能活命。可他哪里知道,田就是命。便像何锦义这般的人,平日里占田两万余亩,一切的开销便是跟着这两万亩的田来的。没有田,留下他的命,又有何用?”

“不错。周昂已经劝说了几次,此人也该早点识相才对。”

“即便他不识相,他的属下们亦不会跟着他了。下官刚刚的话没说完,眼下是没有人敢于第一个反对这清退田亩的恶政,下官敢说,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全城军民皆会欢呼而从之!”

“那就再等等,不是说九月一日是最后的日子么?到时候看看那些个总兵如何自处,也看看钦差还有什么招数没有。”

……

……

“城中,有些人心惶惶。”易敦彦到张璁的身边,把今日在外的见闻说了说。

“是得人心惶惶。百户在找千户,千户再找指挥使,可他们最后要找的人,总兵官姜汉都没拿定主意,下面的人自然更加六神无主。”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下官是说,宁夏镇各卫都有些不安,街上的人明显增多,一个边关之城哪里会这么热闹。姜总兵或许还能一退了事,但有许多人怕是退不了。而且,此事传播极快,下官怀疑有人在散播消息、挑动人心。”

张璁眉头一挑,挑动人心,意欲何为?

“上差,若是九月一日到了,却有许多人退不了田,怎么办?”

“按大明律办。”

易敦彦不知道面前这个弱弱的读书人做不做得到这一点,宁夏这地方,天高皇帝远,本身就让那么多人不满意,如果还要在这里抓人、杀人……这很容易会乱的。

巡抚担心的也是这个事,所以才让他打听此次清理屯田的范围。

“上差……”

“敦彦兄,你觉得他们无路可退。然而你仔细想想,你、我包括中丞,我们有路可退吗?杨阁老为何要写信给中丞?张某又是为何不远千里来到宁夏?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我们才是无路可退。”

易敦彦不理解,现在城中的气氛明显不对,“难道上面真的不担心,会有不测之事发生吗?!”

“发生了,又如何呢?”

“还有一点。王府的地,度不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