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91章 反攻

朕乃一代圣君 第491章 反攻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石奉这个时候回到京师入宫陛见皇帝,根本就是为了请罪而来。

他奉命增援紫荆关,结果手下之兵几乎损失殆尽,紫荆关也让于敌手。

按照正常的逻辑,这是应当杀头的。

所以朱厚照问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这一点。

“朕与诸位爱卿,都以为石卿已经以身殉国,只要是为国赴难,朕便不会忘记这份忠义。正常来说,你可隐姓埋名,为何还要入宫?”

“回陛下,罪臣想再杀鞑靼!”

王炳启奏说:“丢了紫荆关,陷京畿之地于危险之境,陛下,此罪,应罚!”

朱厚照仔细看了一眼石奉的侧脸,那里有一道血红的月牙弯形伤口。

“事可从轻,亦可从权。朕以为,鞑靼兵犯京师,正是用人之时。石将军的确吃了败仗,该罚的,朕不会不罚。但朕在战事之初就说过,此战为我大明与鞑靼之死战。

既是死战,则一切愿意杀敌之人皆可为我大明之兵。石将军的罪,不轻,就是砍了头也不能说过分。但是当此之时,留着他哪怕再杀一个鞑子,那也是有益的。石奉,朕问你,你可愿再提刀杀敌?哪怕仅仅当一名兵卒。”

“臣愿意!”石奉心中生出希望,喊出来声音都大了许多。

朱厚照扫视了一圈大臣的脸色,看他们还是有些不松口的样子,便轻轻哼了一声,“朕当皇帝,就是这么个当法。石奉敢引兵出关与敌人短兵相接,此等悍勇之气,朕还未见多少将军有过!

现在大明的国号为正德,所正的也有这份刚猛的武德!朕不管其他的,凡我大明将士,敢于亮剑,就是打败了,朕也不会杀头,为何?因为他是为了大明、为了朕在拼命!没拼成不要紧,朕陪着他们紧衣缩食、积攒军需,再拼一次!

说到这里,他声音陡然提高:“伱们再看看石将军,他身上的伤是为谁所受?身上的血又是为谁所流?!难道让他挨了鞑靼人一刀,回到宫里还要再挨自己人一刀!绝对不行!

天子为九五之尊,要担天下之责,朕今日就要为天下人留下这一名败将!至于是非功过,千百年后,留待后人评说!”

石奉听完以后大受感动。

这便是英雄气概般的帝王。

“罪臣谢陛下不杀之恩!石奉在此立誓,此生此世,必为陛下肝脑涂地,为大明杀尽北虏!”

当李东阳和谢迁都走了以后,朝堂之上不会再有人在这种关口反对他了。

实际上,王鏊、闵珪等人都是认同皇帝的人。

皇帝有这番担当、有这番胆魄,这没什么不好。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当年正统皇帝要能像今天这样,待在宫里,把该安排的大臣安排好,何至于会有土木堡之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最后就是化成了一句三呼万岁。

不过关于石奉的处置,还是要继续。

他现在的官位是保不住了,毕竟打了败仗,如果没有一定的奖惩机制,那打败仗都成了无所谓的一件事也不行。

“石奉,虎贲卫还有约一半的人,这些人也都是经历紫荆关惨败的你的旧部。朕还是将他们交给你,你降为指挥使,朱凤降为指挥同知。你,可愿领命?!”

“臣愿领圣命!”

“好。此刻,易州和涞水都有大军驻守,临时调动是为大忌。所以,你便去良乡县。这个时候,百姓抵抗鞑靼尤为积极,你到了良乡以后,朕允你招募乡勇,连接民兵,并与他们共同作战。望你不负虎贲之名!”

“微臣,谢陛下隆恩!”

……

……

石奉当时虽然昏迷,但他是力竭,身旁的属下一直护他周全,所以仅仅有些轻伤。

从宫里出来以后,他便带上虎贲卫指挥使的令牌找到了朱凤。

朱凤当日作战也算尽力,他被从紫荆关背面攻击的鞑靼军阻隔在外,但是没有逃跑,而是汇集虎贲卫所有士兵连续攻打了几次,最后实在是寡不敌众,他自己也受了点伤,头上也还包着纱布。

也许男儿就是容易被军旅之中、同生共死的气氛所感染,朱凤在亲眼见证身边的人战死之后,性子也有些改变。

他倒不是那种突然开窍,他只是想报仇、雪耻。

石奉还好,他还有身为成国公之子这种面子上的东西在呢。

祖宗大杀四方,子孙慌忙突围?

说起来就是个笑话。

“石指挥,什么时候出发?”

“朝廷给了三日时间挑选虎贲卫中能战之兵,三日后午时出发。”

“末将一定到!”

按理说,石奉应该规劝他,虽说不是什么致命的伤,但至少要把伤先养好。但作为同样经历过紫荆关之战的人,他理解朱凤的心思。

所以规劝的话他一句没讲。

……

……

而这个时候的紫荆关,鞑靼大营。

达延汗让他的部队获得了两日奢侈的休息时间,

提这个建议的,还是马益谦。

他认为像也先一样,马不停蹄的奔向京师不是什么好选择,

他对达延汗说:“大汗尚有五万兵马,其中精骑仍有三万余,只要军心士气可用,兵为气足之兵,将为敢战之将,大明并没有能力击败大汗。除非像当年的也先太师一样,把一支精兵,跑成一支疲兵。与此相比,早两日到京师与晚两日到京师,又有什么打紧?”

达延汗一听颇为有理,此外,紫荆关一战也确实太过艰苦,战士们不可能连续作战。

现在经过两日休整,情况便好上了许多。

但休整太多时间则不行,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快跟不上了。

换句话说,到了出击的时刻了。

另外,这两日,达延汗也没有完全的撒手不管,外出探寻的斥候,一个没少派。

有些情况,他也了解了。

“易州和涞水,都来了守军,这事你觉得要如何应对?”

马益谦不以为意的说:“紫荆关都挡不住大汗,两座县城能挡得住?”

这倒有道理。

“但有个奇怪的现象。”达延汗也是头一次遇到,“本汗派出去的打探消息的人,总是有回不来的。这做何解?”

马益谦也是知道的,“明军黔驴技穷,在鼓动民间百姓对抗大汗。”

“百姓?哈哈哈。”达延汗和帐中各将军都哈哈笑了起来,“百姓安能抵挡住本汗大军?”

这些人在笑,但是马益谦没笑,

“此时说来确实滑稽,但问题在于,这是大明天子所定之策。”

“所以呢?”达延汗不以为然。

马益谦却心有余悸,“天子谋事,从来都是思虑周详的。”

“他当真那么厉害,为何还会在紫荆关吃了败仗?!”

“哈哈哈!”

帐中又是狂笑。

只有马益谦心中嘟囔,要不是我提醒,你们还在紫荆关前耗呢,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耗的,人家在等援军,你们在等什么?

哪里像现在,虽说有些伤亡,但局势打开,比被堵在紫荆关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换句话说,明朝这位天子的安排其实都没有出错,只是多了自己这一个变数。

“传令!开拔行军!”

呜!呜!

军号的声音响彻山谷,轰轰隆隆的马蹄声能传至十里之外。

这里一动,易州、涞水就开始收到消息,鞑靼行军较慢,所以紫荆关一失之后,两座县城里的百姓就大多逃亡了出去,几天的功夫,走了七八成,留下的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听了朝廷的旨意,选择了杀鞑子!

所以当达延汗领兵抵达易州县城的时候,发现这是一座空城。

“空城计?”达延汗也是知道些汉人历史的人。

马益谦也搞不清楚什么状况,他是有些才学,但又不是不出世的谋士,不能做到事事尽在掌握。

他只是有一种直觉。明军一定准备了进攻的手段。

“这城,不能进!”

巴尔斯大骂,“放屁!就是满城有守军都拦不住我们!一座跑空了的城有何不能进?!”

达延汗则多些谨慎,“库台,你带一路人马去城中搜寻些粮食,其余人就驻城外。”

“是!”

这样一直到傍晚,其实也没什么异常,虽然马益谦很紧张。

但到了暗夜之后,情况开始变得不一样。

咻~嗙!

一道烟花升空,随后就是突然乍现的呼喊声。

“冲啊!!”

“杀敌领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