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371章 抄银、花钱

朕乃一代圣君 第371章 抄银、花钱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除了杀人,还抄没钱财。

白银、黄金、银票、珍宝、古玩字画……这些东西应有尽有。

财富跟着权力走,紫禁城是天下权力中心,即便是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诸物的酒醋面局那也不是一般的地方。

皇上、妃子吃的糖酱、面豆那能是一般的品质?

采买的过程中不知道多少利益往来呢。

所以这一顿钱财抄没得也多,便是最少的人也有几百两银票,大部分集中在几千两,若是位置高的,算上古玩字画折现的话,那十几万两的身家也是有的。

而且其中虽然有冤杀,但大部分人都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又能穷到哪里去?

关键是数量上去了,几百个几千两,再加上些有钱的,最后搜搜刮刮应该有数百万两银子。

只这样简单的一算,账目已经有个大概了。

刘瑾来禀报的时候,说了315万两这个数字。

朱厚照恢复了些,不过食欲依然不振,因为药实在太苦了,喝得他嘴巴里全是苦味,吃啥都是苦的,所以精神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好了一小半。

一直咳嗽还让他声音有些哑。

此时只能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对着旁边跪着的刘瑾说:“银子,都归入朕的内帑。等将来朝廷与百姓需要时再拿出来。刘瑾,”

“奴婢在。”

“这件事,朕不过多细问了。你处置明白就好。”

刘瑾心中一喜,皇帝这次这样放权,大概确实是病了。

“陛下放心,奴婢不会出一点纰漏!”

刘瑾走后,

皇帝睁开了眼睛。

抄没得钱财应当不止这么多。他明白,但他不追究了。

当皇帝,如果已经到了一口汤都不给下面的人喝的程度,实际上最后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这些银子本来在内臣这个圈子里流动,他送你,你送他,现如今叫他这个皇帝一下子抠出315万两,的确不是小数。

而且有的时候也并不是刘瑾在拿,

他只有一双手,那么多活儿必定也还是依赖下面的人在做;也只有一双眼睛,看不到下面的人偷偷藏了多少。

而叫刘瑾自己,大约几万两,他壮壮胆子还是敢拿的。

其实银子对朱厚照来说有用,但他手里积蓄的太多,则不太好。

尤其今年发了两笔财,一个是梅可甲、谷大用起运240万两白银,

一个是三地市舶司实行准入制,有约200万两白银。不过当初,为了推行准入制,皇帝承诺这笔银子只用于赈灾。这也是闵珪觉得五万两太低,而二十万两不高的缘由,所以这倒不进内帑。

但其实也无所谓,如果天下真有灾祸,国库无银,朱厚照才不是那种守着银子看百姓饿死的君主。

所以说到底还是他的钱。

此外他本身亦有些积攒,所以年初时有一个高峰,内帑有四百四十万两银子。

后来拨给杨一清一百万、王守仁三十五万,刘健三十万,还有王鏊带走二十万修筑新的宁波城池。

所以哗哗哗的,导致此时内帑只有二百五十万两银子。

当然,这次宫里‘扫灰’之后,又要富了。

而且盐商也还在抄没……那里的银子更加吓人。

朱厚照闭目养神时也在想,他得花些银子了。他一个皇帝,把天下的银子都聚拢到这里是有好处,但要适度,否则百姓便穷了。

不过花钱容易,花的对才难。真要只是花出去,修几座宫殿也就不剩多少了。

但他显然不会。

其实前几日去昭狱看顾左,

在回宫的路上,朱厚照忽然想起一个词:特殊津贴。

大明的官俸确实太低了。

但整体性的提升官员俸禄,实际上后果难料。而且官员群体本身就是庞大的既得利益者,这时候还去给他发钱,不是脑子有病么?

他们过得好着呢。

但官俸过低实际上会造成好官也只能变贪官。所谓高薪养廉,不是没有道理。

此外,俸禄太低导致贪腐成了普遍现象,有些桉子其实不太方便查,真要论起来,他作为皇帝慢慢提拔起来的这些人,难道就一点没贪?

怕是不会,否则每天应该吃糠咽菜才是。

而他也只能当做不知道,毕竟终归还是要靠官员去管理国家。

这次他真的有些担心顾左贪了盐课银,那这桉子就难办了,光是这个人杀不杀,就得纠结好久。

而特殊津贴的机制,则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人’。

以特别的功劳,赏赐他特殊津贴,一方面可以解除官员本身切切实实的柴米油盐之忧,使得他们有物质基础去拒绝贪腐,同时也是一种加强皇权的方式,更是营造自己人圈子的好手段。

因为特殊津贴的赏赐与否,就是看皇帝的心情。

当然,这种情况下,贪腐还是会存在,因为人心总是不满足。那就没办法了,佛祖都无法超度所有人。

乾清宫里无人打扰,安安静静,倒也适合他去想这些东西。

外面的雨停了,阳光射进来,

朱厚照也躺久觉得难受,于是便想起身走走。

“陛下!”秋云在边上看他缓缓起身,惊了一下,靠近了还说:“陛下应叫奴婢才是。”

“不必扶,朕好点儿了。”伤风感冒,还不至于要人搀扶。

朱厚照自己起身,夏天热,他便穿着白色单衣也完全不冷。

没走两步就看到那个叫葵儿的姑娘,端着一个青色的瓷碗进来了,碗倒是漂亮的,上面绣着青龙,就是那药,真是要命。

朱厚照本能的就要后退,“……不是刚喝完吗?”

葵儿有些不敢看衣衫不整的皇帝。

倒是秋云去接了过来,“陛下,奴婢知道你心里头必定是想着早些宣召官员,处理国事,真要如此,这药还真是非喝不可,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好起来。司大夫,你说是不是。”

葵儿姑娘嘴唇红润,还亮晶晶的,脸颊略有一些婴儿肥,看着应该很好捏,低着头说:“是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陛下能够早日病愈。”

“拿来吧。”朱厚照懒得听她们说这么多,说来说去不就是喝么。

他也不二话,闭着眼、皱着眉,一口全都闷了下去。

随后便是找白水咕冬咕冬喝。

“咳咳,”朱厚照满脸痛苦,忍不住说道:“孔子当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时候,一定是没喝过今日这么难喝的药。”

葵儿姑娘忍住不发笑。

秋云则将碗放回她的盘子里,并眯着笑眼说:“葵儿姑娘不要害怕,药本就是苦的。”

她们一起看向皇帝,发现他在捻了一块桂花糕在吃,大抵是太苦了,便找些甜的吃。

“只要不涉及朝政,生活里,陛下可是宽仁的很,你瞧瞧便是。外面的那些啊,不听不看就行。”

葵儿姑娘偷偷瞄了一眼……其实朝政,和她们这些女人有什么关系。

……

皇帝这里病了以后,侍从室的几人也难得空闲下来。

但严嵩这几日过得并不容易,谢丕在谢阁老回京之后便直接回家了。

他却没处去,平日里他与那些太监也不是完全隔绝,这个时候就生怕自己被牵扯了进去。所以算是担心了几日,不过好在一切都有惊无险。

侍从室是知道皇帝圣旨将张永叫了回来。

这其实是个很有内涵的政治动作。

因为张永是西北镇守太监,职权重大,责任也重大。西北的军务因为有皇帝财力支持和杨一清的大力整顿,慢慢的卫所之兵也军威大振,换句话说杨一清所掌握的军事力量会随时间越发强大。

以皇帝和边军的格局来看,一个镇守太监多重要自不必提。

可这种时候却将他召回,这显然不是计划之中的事。

因为三月大朝会之后,张永才随杨一清返回固原,眼下到地方最多两个月。

也就是说,一定有更重要的事。

可会是什么呢?

宫内的种种变故,等一个月后张永回来,司礼监都收拾妥当了,那时候局势慢慢归于平静,他能干什么?

所以其实当初严嵩接到这个命令,始终揣摩不到皇帝的圣意。

但他知道一定有某种圣意。

因为当时皇帝是带着怒火回的乾清宫,既然是怒火,就是碰到了事情,而碰到事情之后所采取的行动,能是随意之举?

至少这位皇上不是这样的性子。

也就直到这几日,严嵩慢慢摸到了些影子,

因为刘瑾所得的授权太大了。

皇帝几乎没有一次让他这么任意的做过一件事。

这是帝王心中最深的心思,

严嵩不敢想……会不会这其实也是有意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