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77章 省级官员培训班

朕乃一代圣君 第277章 省级官员培训班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对于皇帝来说,江西有两个巡抚这件事很容易看出来。培训的名单大约扫一眼就能够清楚。

礼部尚书林瀚和吏部尚书王鏊一齐在君前奏对。

省级官员培训班也是很多政务的缩影,不管你们怎么拖,反正朱厚照这个皇帝就是盯着你。

现在已经攻守易型了,不是你们来说皇帝不能大兴土木、贪图享乐的轮次,而是皇帝要对这些人说你们不要天天过着吟诗作赋、花天酒地的悠闲日子。

“一共多少人?”

“地方官二十六人,京官九人,一共三十五人。”

朱厚照心里想着,规模倒是可称适中,太小了就需要太多轮次效率很低,太多了没啥效果。

其实作为曾经被培训过的人,他对于培训的效果是存疑的。但依然下旨要求礼部去这样做。一方面当然是可以传达一些新皇帝的施政理念,但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建立和这个群体的联系。

处于最顶端的皇帝当然可以花上几年时间,不停的从身边派人去主管地方。但形成规律以后会大大打击地方官的积极性,而且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将这个群体排除在外。再者,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加上边疆地区的行都司,那么多地方,那么多的官员不可能一个一个去换。

反过来做,给这群人接触皇帝的机会,可以打破朝堂上的京官对于地方官晋升资源的垄断,使皇帝的心腹直达省级层面,并加强地方对于中央的向心力。

这一加一减之间,其实区别很大。

詹秀山的事,其实恰巧撞上了京里聚集了很多高级官员的时机,而忽然间的命桉也引发了一片哗然。

惊呼、愤怒、愤慨、疾呼……各种声音和情绪交杂在一起的时候,其实皇宫内的皇帝保持了一种奇怪的安静……安静的准备着和三十五名官员的会面。

地点安排在了书院最深处,沿着河边建造的一栋楼里,楼名被取为复兴。

这三十五人每人都有礼部特制的通行证,闲杂人员不得入内,从皇帝还是太子时就领为亲军的腾骧左卫和锦衣卫分内外负责这里的安全。

赵慎和许多人一样准备了通行证和一份述职报告。

朱厚照是没有时间听三十五个人一个一个讲的,而且其中一个人讲,剩下三十四个人听,实在没有必要。倒不如他自己花点时间看一下这些人的述职报告,见面的时候将其中有疑虑的点问清楚就好了。

反正这项政务没有前例可循,也和祖制扯不上什么关系,有什么他不满意的地方随时改动都可以。

倒是那三十五个人不太习惯,因为在屋子里,皇帝为他们准备了座椅,三十五个木制的深棕色椅子摆放的整整齐齐,各自都有一张桌子,且上面笔墨纸砚是全套的。

似赵慎这样的人,到了里面之后都有些不太习惯,在皇帝面前坐这种事……这是朝廷的老臣才有的待遇,而且没有旨意也不能乱坐。

导致这帮人跪拜了之后就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尤其考虑到,朱厚照是有实权和君威的帝王。

这帮人一个看一个,有一个人不坐,剩下的人就都不敢坐。

朱厚照站在人群最前面,看着这一个个低头的模样,哪里还有执掌一省的那个气势。

“都抬起头来吧,瞧瞧朕,也让朕瞧瞧你们。”

这话说完,三十五人的动作还是稀稀拉拉的,没有那种军令一声而下、动作整齐划一的感觉。主要在这个年头,与皇帝直视是不太礼敬的动作。

朱厚照无奈,瞥了一眼一旁的刘瑾。

刘瑾马上向前一步,“各位大人,陛下口谕抬起头来。”

如此强调之后,下面的人互相打量着身边的同僚,随后慢慢的也都抬起来。

朱厚照也没有坐下,他确实很仔细的看了看这些臣子。

说起来就这么些人,但其实陕西、湖广、江西、广东、贵州五省的生民都在他们手中。作为皇帝,他怎么能不重视这些人?

这些人当中,有的年长,看起来已经有六十了,头发和胡子全都白了,有的还年轻,最年轻的面皮子还一点儿皱纹都没有。

统一的来说,就是看起来都有些紧张。

朱厚照心里头本来还想着让他们中的谁也开口讲几句,但这个氛围……还是临时改变主意好了。

“朕登基还不足一年,以往与各位爱卿都是透过奏疏交流,你们当中很多人的名字朕都记得,但不一定对得上号,希望这次过后朕都能记住你们。朝廷近段时间忙了不少大事,从正月开始……这你们都是知晓的。在此情况下,朕还是令礼部召集各位入京,由此你们也该相信,朕对于这次会面还是重视的。”

“朕常说,省一级的官员非常的重要,吏部已经有大量的人员调动开始向这个层级的官员倾斜,无德无才之人,万不能代朕牧守一方,否则就是戕害百姓。再有,如果朕的旨意出了紫禁城到了巡抚衙门就停住了,那朝堂六部九卿就是想破了脑袋,想为一些善政,最后也是看似热闹而没有效果。这是第一节,希望你们都能谨记心中。”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说这话,这三十五人又全都跪了下来。

朱厚照无奈,“椅子是给你们准备好了,叫你们现在坐下,估计也坐立难安,那么便干脆站一会儿,定定心心的听朕讲完。若是哪一位身体有碍,站不住的,和朕禀报即可。”

虽然他这样说,但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申请说要坐下,特别是他这个皇帝还站着。

好吧,这样挺好。

朱厚照负着手,对于拿捏这种场面他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叫你们抬起头来,是仔细的看看朕,你们当中最远的还在广东,这次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面。而且有些人当着朕的官、领着朕的粮,到最后连皇帝什么模样都不知道,那可太亏了。”

这话有些玩笑的味道,说出来以后,大约能放松一下此时的氛围。不过也只有几个人敢抿嘴偷偷笑了。

朱厚照继续说:“前些日子,有御史和朕进言,说这个省级官员培训班的主意不好,为何?因为帝王应当保持神秘感,叫下面的人敬畏,所谓近之则不逊嘛,这是有道理。但这是术,而不是道!朕要以道治天下,何谓道?朕以为皇帝最大的道,就是要心中装着天下百姓,《孟子》里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如此。”

“朕知道,”朱厚照走下去,在人群中缓缓踱步,也正好从近处看看各人,“你们当中的人还未入京之前,就通过各种方式打听,新皇帝是什么脾性,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被皇帝问起来,又当如何回答等等。揣摩上意,这是为官本能。朕如果是大臣,朕也要这么干。毕竟身家性命、荣华富贵都在皇帝的手中,不把他的心思弄懂弄透,吃饭都没有味道是不是?”

这话说的渐渐接地气,也渐渐得开始有人笑出声音来。

朱厚照继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朕也要求你们会揣摩上意。朕的意思,就是你们施政的根本原则,皇帝的心意是什么都没搞明白,那你当得岂不是湖涂官?”

今天在这里,朱厚照讲得这一番话,应该说所有的官员都是第一次听,至少弘治皇帝从来没有搞过。

也从来没有讲过,要求他们会揣摩上意。

这需要一种自信,至少需要一种问心无愧。

“不过,不管你们听谁说了朕的喜好,也不管那些话是什么。朕今天要借这个机会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朕的心意就是要你们务必照顾好自己治下的百姓。这是最大的上意。做到了这一条,你哪怕偶有过错,朕也可以既往不咎。做不到这一条,你就是天天送呈朕一个祥瑞,朕也要将你革职拿问。”

朱厚照回到最前面,“你们当中各位的述职报告朕都看了。总得来说,颂圣的篇幅过多,表忠心的章句过多,而实务较少。朕不是特别满意,不过你们都是第一次写,为了写这份述职报告也费了不少心,生怕写出问题来,桉牍劳形啊。所以朕今天不去纠结于纸上的对错,但是你们回去以后朕要看你们实际的政绩。”

“这句话,请各位爱卿仔细听。其意就是说朝廷的官员要关心政务、关心百姓,你们回去以后也照例召集知府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传达朕的心意。近段时间,朝廷中不少朕很信任的大臣去到了地方,朕的本意,地方也要有做得好的官员入京当值,有赏有罚,才有活力。对了,你们当中南赣巡抚是哪一位?”

赵慎忽然被点名,心都颤了一下,急忙出来跪下,“启奏陛下,微臣赵慎任南赣巡抚!”

朱厚照指着他夸奖,“弘治八年,为了解决当地的匪患问题,朝廷设置了南赣巡抚,十年过去,当地的匪患已大为缓解。赵巡抚虽不是首任巡抚,但至少维持了前任的善政,在其中肯定也是出了大力的,听闻你善于缉捕,敢于作为。这次来了之后,便不要再回去了。”

皇帝金口既开,那就做不得假!

在场众人不仅是赵慎魂魄惊出身外,就是其他人也纷纷内心振奋!接触到皇帝,一句话就改变了命运!否则他这个上面还有个巡抚的巡抚,做到哪一年才能做上京师的官?!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才发现原来这个培训班还有这个效果!

其实这对于第二批的官员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样他们就知道了,培训培训,不仅是一次见皇帝的机会,更是一次升职的机会!

“微臣赵慎,谢主隆恩!”

“你谢朕,朕就收下这份心意。不过最该感谢的还是你自己。今天在场的众位爱卿也是,你们大部分还是要回去的。至于个别人是去是留,这都取决于你们究竟能不能够真正的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皇帝今日讲的话,就是一份正式的宣言。就是要告诉天下官员,怎么样‘取悦,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