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159章 争银子

朕乃一代圣君 第159章 争银子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他们是谁?

王华的这个问题问得好。

梅可甲说:“来浙江的第一年,在下以为是那些大商人,有头有脸、有名有姓的,中丞说不定也听过,台州的费荣嘉,湖州的魏惠强,杭州的黄宗谅、宋肖翁。但后来和他们有过交手之后也觉得,他们都是锦衣玉食,谁会嫌命长去和东宫太子斗?完全不至于。于是不解。”

“继而到第二年,在下就在想,会不会是浙江各府知府,布政使、按察使这些官员们,他们也有名字,但细想来也还是一样,他们会主动的想和殿下争斗吗?也不会。”

“那么是谁?直到去年、今年在下才想明白。殿下要找的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如果有一个名字,比如杭州的黄宗谅,是他在背后操纵这一一切,那么事情反倒简单了。哪怕这个名字的能量再大一些,又能怎样?殿下是大明储君,一道旨意,锦衣卫就可以把人带走,可为什么事情成了今天这样?”

“因为这事儿难就难在没有一个名字。如果要有。那就是浙江、福建。是这里大大小小的商人、宗族以及依赖他们银子而生的官员,不止地方,还有京城。是这些所有人。”

在梅可甲的理解范围内,

这当然就很难了。

因为不可能把所有人抓起来一并杀了、

“老爷,”

巡抚衙门里的管家,是王华带过来的,这人跟了他十几年,到哪儿都带着。他的叫喊,让震惊中的王华从云游之中回神。

“怎么了?”

那人回道:“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来人了。”

梅可甲面无表情,但其实情绪都在心里:来得可真够急的。

“知道了。梅老板,你先别走。关于浙江的事,本官还有许多话要和你说。现在,你先到里边听一听。看看这两位能会说些什么。”

梅可甲没二话,起身微微行礼后,拐到了后面去坐下。

浙江的布政使是湖广右布政使李俨才转任,而按察使则还是原来的人担任,名叫党善吉,他不像李俨才那样,和什么人有什么姻亲的关系,

他就是典型的大明官员。

这样的官,七分想着自己,三分想着上司,百姓一分都没有。

王华刚刚接受了一遍‘真实的与民争利,的洗礼,对于现在上门的两位可没觉得他们是怀着好意的。

“职下李俨才(党善吉),见过中丞。”

他们行了礼,一般来说能混个位置坐坐,但似乎这次没有……

王华是状元出身,又是太子重视的官员,历任詹事府右谕德、山东布政使,经验丰富,来头不小。

若真的想摆出一点势头,那还是能摆出来的,就看想不想而已。

现在碰上这两人,王华就想摆架子。

所以他回到主位坐着,与他们保持距离,也板着个脸。…

李俨才和党善吉相互看了看,他们有些摸不清这新任巡抚的脾气。

巡抚,有段时间是常设官职,但在弘治年间不是,它就有点像是‘巡视组,的感觉,是皇帝为了什么目的,专门派过来的,

所以这属于‘上差,。

地方官绝不能得罪,否则他回京之后,在皇帝那边打你个小报告,那不是完犊子了。

“中丞。”李俨才这个布政使先说话,“下官们本不想打扰中丞休息,下官也是几天前刚到任浙江布政使,到了之后便听说了眼下那件闹到了朝廷的事。下官想着,这件事儿怎么处置,终归是要看看中丞的意思。”

王华回道:“既然是要紧的事,休息与否自然不重要。你们说来吧。”

李俨才给党善吉使了使眼色,

于是这个按察使开了口,“中丞或许也听过。便是浙江的镇守太监魏公公贪墨一事。魏公公贪财敛财、以至于到了主动索贿的地步。朝堂上,刘尚书也已向陛下陈奏,恳请陛下为浙江民生计,能够召回内官。据下官们了解,魏公公,不日就要回京了。”

“是啊。”李俨才虽然初来浙江,但说到底他是文官,对太监自然没什么好的观感,所以自然也是开心的,“不过,中丞,魏公公在浙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今日我们来就是想与中丞商议,那些人该怎么办?”

王华眉眼一抬,

梅可甲此人,于官员的心思倒是琢磨的清楚。

他说这些人会来试探自己的态度,还真是一语中的。

“魏公公被抓走了吗?你们哪里得来的消息?为何本院从未得知?”

巡抚这一句话问得李、党二人憋了一回,

“这个,浙江已人人知晓了呀。”

“人人知晓有什么用。圣旨这么说了,还是太子这么说了?又或者,是大司马和你们这么说的?”

两人双双摇头,“那没有,那没有。”

李俨才不想白跑一趟,他皱眉凝思,还是想了个办法,“中丞,太子殿下爱民亲民,魏彬是东宫的太监,出了这样的事,殿下那边是怎么也不会忽视不管的。圣旨左右也就一两天的事,即便有变故,魏彬回京的大局是不会变的。”

这话王华就不会去轻易推翻他,正好他想知道知道这两人接下来还有什么说法。

所以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们说得‘那些人怎么办,,那些人是谁?”

党善吉心中一喜,立马开口说道:“便是梅记的主人,梅可甲。此人用心险恶,自弘治十一年开始,就一直向魏公公行贿,于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梅可甲便获利兆万,浙江各地府、县之生丝、茶叶皆以供应梅记为先!”

王华虽然不是很懂浙江,

但他也懂大明律法。

魏彬现在还好好的呢。

桉子没审,魏彬也没审,浙江的按察使凭什么说这个话?这样讲出来自己的偏向性也太强了点。…

但他也想到梅可甲之前说得——请君入瓮。

其实他有一点没懂,一会儿还是要问问。

而眼下……

王华转向李俨才,“布政使衙门是什么意见?赞同吗?”

“下官于此事了解不深,一切还是要听中丞的意思。不过商人行贿镇守太监,按律也是要问罪的。”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这个人?”党善吉又在试探。

“桉卷怎么写,自然是看犯人怎么交代。”王华眼睛一眯,“怎么?臬司衙门可以随意勘定桉卷吗?”

党善吉吃了一瘪,急忙说:“那当然没有。只不过……”

话说到此处,他自己停住,因为感觉到李俨才扯了扯他。之后便领着他告退。

王华也没有阻挠他们。

到了外间,党善吉才问李俨才,“你刚刚为何不让我说了?这个王巡抚对梅可甲的态度暧昧不清。”

“头次见面,你问这样的问题?梅可甲的事急什么,只要查证他有受贿的实证,再来巡抚衙门不迟。到时候不办梅可甲,就是以权谋私,只要他撂下一句话,也行,咱们可以上奏。办梅可甲,一样要他说话。在这个位置上,就躲不了他的。”

党善吉一听,这样也对。

“今天就是来打个照面,顺便试探试探,他不上这个当,再追下去也是无用的。”

这样,

李俨才和党善吉就离开了。

而梅可甲也从后面走了出来,“中丞。”

王华打量了一下这个中年人,“你不读书做官,可惜了。”

“中丞抬举,在下也想,只可惜没那个福气。”

“我还是表现出了一点要维护你的意思,否则,他们会生疑的。”

“是,初次见面中丞表现的谨慎些也是应当的。”

“但我有一点未明。”王华想继续之前的对话,“你说浙江根本就没有一个有名有姓要与殿下做对的人,可又说要请君入瓮,这前后难道不相矛盾吗?”…

“不矛盾。无名无姓,便是因为所有人都被局势推着走,如果一开始就告诉某个人,你这样是与太子为敌,那在下觉得谁也不会那样选,但一步一步被推着走上了这条路,那也没有办法,甚至有些人不觉得自己在与殿下作对,是觉得是魏公公在贪银子呢。而咱们请君入瓮,请得就是迷途人,迷途了就是迷途了,被抓的时候喊冤枉是没有用的。”

“嗯。刚刚那两人呢?”

“让他们来,让他们背后的商人一并来,断我的货源,今年湖州等地的生丝就让他们收,我们,收他们的。”

这话说得好狠,但梅可甲一点表情都没有。

不适逢魏彬事发,

浙江的官员哪里会敢对梅记动手。

“这需要时间。且,你真的觉得他们会相信吗?相信我一个詹事府出身的人,不以太子的利益为先?”

“中丞,不妨一试。”

这个话,梅可甲不好说。什么叫以太子的利益为先?这句话不要拿出来骗人了。

魏彬还是太子近侍呢,太子的银子他拿没拿?

这些大小官员,想着的都是自己的腰包鼓不鼓,那么看别人自然也是同样的想法。用句文艺的话,你是什么人,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人。

如果都是以皇上、太子的利益为先,那说到底他们也都是大明的官员,不存在什么是不是詹事府出身的区别,天下也该海晏河清了,可实际如何呢?

大家都是想着怎么多捞一点。

所以浙江巡抚如果也想捞一点,在他们看来并非奇怪,而是‘会做官,的表现。

这一点梅可甲是确信无疑的。

因为与一个浙江巡抚狠斗的代价,远远超过把他‘同化,。哪怕只有一成的可能性,那也是一定要来试一试的,万一王华和他们是一类人呢?

当然如果不行,那么再想办法好了。

“那你近来小心,他们似乎都是有消息源的,魏彬倒台的事也已经知晓了。如果我不明确支持你的话

……”

“暂时,他们还是不敢的。喔,对了。还有一事。”梅可甲从怀里掏出一个账本,“这上面记录的是在下送魏公公的银子,从弘治十一年到弘治十七年,一共是八十万两白银,就是不知道被他花去了多少,也不知道其他人送了多少。这银子如何处置,中丞也应该和他们争一争。如果桉子就这么让他们办的话,魏公公所得的银子,至少一半都会消失不见。”

王华心中叹息,

朝廷缺银,

陛下缺银,

银子原来都流到这些地方去了!

如果不是东宫在浙江掷了一子,这些事的全貌又怎么能够看的清楚?

而浙江如此,那么全国呢?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不独是浙江的官员贪墨吧?

皇家雇佣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