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99章 化危为机

朕乃一代圣君 第99章 化危为机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和大臣们斗了几次之后,虽然朱厚照都凭着自己的能耐赢了,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为何?

儒生是有一套理论支撑的,这帮人是带着信仰,前赴后继,其中大多数是怕死的,但也有那些便是向死而生的人。

他不可能次次都是这样争吵、辩论。那奉天殿往后都要变成菜市场了。

因此在安向伯的这份奏疏之前,他已经开始有所准备,忽悠杨慎……也算是其中的一点内容。不管怎么说小孩子的思想还是更容易引导一些。

至他登基之时,至少要改出这种满朝大臣都要和他作对的局面。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只不过在萧敬领着他去乾清宫的路上,

安向伯的这份奏疏,在他的意料之外,就算是他,也不能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在内。和珅说的好:这么大的国家,他哪天儿不得出点儿事啊?

在朱厚照的心中,国家有许多事都要需要长时间的谋划和准备,当太子的这些年正好可以做这些事。

弘治对他的宠爱、他作为唯一皇子的身份,这都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

但如果有人要阻止他,让他老老实实回去读上几年圣贤书,这,便不好了。万一

真给洗脑了,那更完蛋。

朱厚照在乾清宫外准备进去时,转身望了一眼这紫禁城,天色将晚,天空上的红霞低得仿佛都可以够到。

他曾在二十一世纪看过同样的景色,但一切早已不一样了。

宫禁,宫禁,禁住的又何尝不是他们这些姓朱的呢。

入了暖阁之后,弘治皇帝也不需他行礼,直接便说:“萧敬是否已经与你说了?”

“是。儿臣已经知道了。”朱厚照看了眼锦色奏疏上的票拟,眉目微闪,这事儿要么是有人在背后谋划,要么是内阁默许。

总得来说就是他与部分大臣的矛盾开始激化。

这一点,他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和这些人不一样。

只不过,在弘治十一年,就有给事中上疏,确实早了些。

原本他以为,好赖自己也是太子,上边儿还有个全力支持自己的皇帝,皇帝就生了这么一个,你们再不满意,那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而且怎么说也得忍上一会儿吧。

没想到,真的动刀子杀人,立马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皇权的威信竟降到了这样的程度。

“朕已经将此疏留中。”皇帝晃了晃这本东西,

随手扔在一旁。

“谢父皇。这事儿说来父皇也料之在前了。”

皇帝早就说过,会有人反对太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弘治说不定比太子本人更加急切的要增强东宫的力量。

“料之在前有什么用。”弘治皇帝叹了叹气,“他们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照儿近来,总归是需安分点儿,不要再叫这些人抓住什么。”…

朱厚照叹气,

弘治始终是软弱,

但是软弱下去哪里是个尽头呢?是不是一直得到完全照他们所言的程度?

说起来,那样倒是可以换一个后世的仁君之名,但朱厚照是现代人,他才不管那些,活着的时候不畅快,难道等死了和阎王爷畅快去吗。

而且,软了一次,下一次想要再硬回去,那难度只会比现在还要大。

再者说了,

他当的是太子,这群人才是大臣。

不是小偷与警察的关系,怎么当着当着还要安分、躲着他们?

那特么不成了跪着要饭

的了吗?

“父皇,想要儿臣躲到哪一天呢?哪一天他们会放弃上这样的疏?又或者说……儿臣躲一躲,他们便会罢休吗?”

不是刚刚才说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皇帝一愣,他倒没想到太子会问出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还是不想让。

“你有办法?”

“父皇想想看,为什么儿臣与吴先生几次争执没有人上这样的疏?说起来出宫那次是儿臣强词夺理、诡辩了一番,但这一次,儿臣与臣子们相争,所为的就是穷苦的百姓,哪里有半分是为自己?可为何这个时候有这样的疏上来?”

弘治皇帝皱起了眉头,

这些事不是他这个脑袋瓜子能想得通的。

“照儿以为,是什么缘由?”

“便是因为儿臣杀了人、动了财,臣子们担心有一天刀会落在他们的头上。”朱厚照话里带着几分诱导,“儿臣也多谢父皇,就生了儿臣这么一个儿子,不然,还不知会如何呢。”

这句话皇帝听懂了。

“他们敢!”弘治霍然一下站了起来,他虽然脾气好,但也有逆鳞,那就是太子,“朕是念他们也算忠君为国的臣子,才不予计较。可不是任他们胡来的!否则,我大

明朝还不翻了天?不过……”

“父皇是想说,他们究竟是不是因着儿臣说的原因才这样上疏?”

皇帝心说,你怎么和朕肚子里的蛔虫似的。

“不错,朕以为,他们倒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否则岂不是嘴脸丑恶?”

嘿嘿,

有句话说的好,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杀齐宽这个事,是这群人都担心、都害怕。

现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摆出这样的反对姿态,可不是某个人的意志体现,是阶级的意志体现,哪怕不是安向伯,也会是张三、李四。

“这事儿倒也简单。”朱厚照想了想,“父皇便将这些疏留中,然后让锦衣卫去查查看,不止是查这些人、还有他们的亲属,他们又占了多少的地?儿臣不信,一个寒门子弟出身、又清白为官的人,会在儿臣惩贪官、分田地的时候出声反对。”…

如果有这样的人,那么此人奏疏中的建议,朱厚照就要考虑听一听,因为他也不是神,也不可能做一件事就是完美的、没有任何需要补足的地方,那就是固步自封了。

说句不好听

的,有许多改革,即便上面的政策对,真的去执行也会变个样子,如果有人可以提出来,那为什么不听呢?

弘治皇帝面色有些纠结,他似乎在怀疑、又似乎有些害怕,害怕真相会是这个样子。

就像当初李广的账本,

他干脆都放给了朱厚照,自己不愿意看了,当头鸵鸟。

朝堂上也并未因此而有大的调整,朱厚照也从来不提,说老实话,换来换去的还是这帮人,有什么区别。

“来人,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皇帝眉目微暗,但还是讲了这句话。

朱厚照看自己的父亲也哀叹,他真的是个好人,好人便是希望大家和和气气,也是被自己这个亲儿子推着,于是朝堂上的波澜不断。

“照儿不必忧心。”皇帝这个时候还在安慰他,“若他们确实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上此疏,那么就是对朕的太子不满,这便由不得他们了!”

朱厚照其实不是在忧心,

他是在考虑,

以往每一次的波澜……其实多少是他这个太子有意推动的,但这次却是被动接招。

被动接招不是不可以,但缺少了自己的目的,和他的风格有些出入。

“父皇…

…”太子经一番思考,头脑渐渐明晰的起来,“父皇,甘肃镇张坋、朱明志等人既已伏法,朝廷可另行派员顶替,只需注意不要是与王越结仇的人即可。至于王鏊,儿臣想请父皇下旨召回。”

皇帝不解儿子用意,但他知道,大抵是又有什么藏在其后。

====

虽然之前说,如果多一点的话每天更新六千字,但实际上后来的几天都是七八千字,搞得后半夜睡觉。萎了。今天发两个短小的,让我缓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