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6章 难得糊涂

朕乃一代圣君 第46章 难得糊涂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2:09:30 来源:笔趣阁

文臣争到这个程度,皇帝仍然在犹豫杀不杀李广,哪怕占卜的结果都有了。

说明,弘治其实不单单是信任李广,而是想着李广掌握的所谓的‘奇方秘术’。

所以李广其实很难死。

只是人不是上帝视角,他看不到这一点。

但他现在已难逃一死,而这理由,竟是他自己说出来的。

说实在话,朱厚照大约也猜得到,长庆有可能是知道李广的所有事的。

但他有活着的机会。

因为哪怕他到处去说,整天在紫禁城广播:太子言而无信,敲了李广的银子,原来答应了救人,现在又不救了。

即使这样,这事儿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太子缺银子吗?

即便缺,当皇上皇后不存在嘛?

我大明朝堂堂储君,问你一个太监要银子?

脑子坏了吧!

这是一。

二,他不能这样说。

说了就会死。

就像李广现在这样。

当着弘治皇帝的面,在朝中重臣都在的时候,往太子脸上泼脏水?这和往皇帝的脸上泼脏水有什么不一样?!

古人是特别讲究上位者的‘德行’的。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太子就是德行就问题,太子地位的正统性就有问题。

譬如造反、废后、废太子,怎么样诏书上都会挂上一个罪名:无德。

所以讲这样的话你想干什么?弘治皇帝会怎么想?

不要说弘治,就是康熙那种一窝儿子的,那也要杀你。

如果你说的是假的,那就是你有问题,你该死!

所有皇帝听了李广那句话,听到一半脸色就开始陡然大变,他‘啪’的一下狠狠拍了桌子,怒不可遏的破口大骂:“李广!你大胆!!朕看你是给下了降头!一个狗奴才也敢攀咬朕的太子!真当朕斩不了你吗?!”

其实李广不是下降头,

他是生死时刻慌张了,就是老实的把实话说了出来,不说太子不救他,他觉得自己也是死。主要是给人耍了,他接受不了!

直至回神的那一刻,他的心像是跳空了一拍!

太子问他要钱?这么离谱的事情,在没有丝毫证据的时候说了出来,那不就是自寻死路?!

朱厚照则垂着眼眉也不说话,心里在想,人做事果然还是最怕亏心:当初,就是你这老家伙一直说钱给的要隐秘,给了之后要有理由。

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还是你自己的功劳。

不过,

其实他有证据也是死,死得更惨、更快。

因为皇上是要护着太子的。

譬如……如果长庆时候去向皇帝告密,皇帝会去追究太子?不,皇帝会杀人,帮助太子掩盖。

这里是紫禁城,

这里有令人上瘾的权利,令人迷醉的财富,如果这里温暖和睦,那除非**已经到了。

“皇爷饶命!奴婢失言了!奴婢刚刚……刚刚是说,殿下素有仁厚之德,奴婢求殿下,求殿下……也求陛下……”李广是真的慌了,一句话说得颠三倒四的。

“来人!把这个狗奴才给我带下去!”皇帝听着更来气,

“是!”

这时候,谢迁看皇上竟然没有说出什么含有‘杀人’的旨意,有些急,想要趁热打铁。

不过他刚要抬头,被李东阳给按住了。

接着谢迁就看到李阁老很轻微的摇了下头。

在李东阳看来,李广说出那句话,必死无疑。

陛下是什么性格的人?

也许在很多方面都软弱,但在事关太子殿下的事上则不同,

可还记得那一封东宫出阁讲学疏?

果然,

弘治皇帝气完之后就开始无限的痛心,“朕,知道李广品德有亏,但他修道有术,此类奇人又万般难寻,于是想着只要朕时时看着,及时制止,总不至于酿出大祸。却不想朕的一番良苦用心养出了这么个尊卑不分、狼心狗肺的东西!今日,竟敢当众胡言乱语!诽谤太子!其背后的用心险恶之极!太子的品行,内外皆知!”

王鏊选择在这个时候说话,“陛下息怒!此等小人亦不值得陛下为其动怒。臣,自升任詹事府少詹事以来,每入东宫,太子殿下皆备好疑问之处,令臣一一详解,圣人之学日进一分!其求知之切,求学之真,早已令臣折服!每次进学时,殿下必以礼相待,以诚发问,实是我大明的贤明太子!太子之德如日月光辉,绝非一个小人三言两语就可污蔑的!”

朱厚照在这个时候也选择谦虚一下,“王先生过誉了。”

“嗯。你王鏊王济之的话,从来也没有假的。”弘治皇帝听了这话,顺了顺心气,对王鏊也升起了一份“君臣默契”之感。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品德上让人信得过的人来说这种话。

此话一出,

从里到外的大臣不仅没有信李广的胡言乱语,反而更加群情激奋。

“我大明太子贤德无双!李广竟然语出狂悖!当真可恶之极!”

“陛下,请杀此贼!”

……

到这个程度,不杀李广,则难安上天之心;不杀李广,则群臣之怒难解;不杀李广,则太子之德不正!

皇帝上哪里再能找一个不杀的理由?

于是金口即开,“传旨,赐他三尺白绫!。”

圣旨既下,在场众人全都跪了下来,包括朱厚照在内。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

在其他臣子都退去的时候,朱厚照留在了乾清宫的暖阁里。

他知道皇帝的心里不会很开心,

其实他心里想说,不止李广呢父皇,

远的不说,关系比较近的,

还有那些不断要求更多土地、盐引的藩王,

还有张家那边,鹤龄、延龄这两个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把紫禁城当做菜市场随意进出的诨人。

皇帝,真不是一个好干的活儿。

“萧敬,你跟着去吧。”皇帝说是打发了这个老太监,实际上是派身边人去搜一搜,看看李广的家里有没有藏着什么“秘法”。

“父皇,李广这样的人不值得父皇为之神思哀伤的。”

皇帝握了握儿子的说,“也许……真的是父皇信错了人。”

朱厚照无言,他总不能说,您老才反应过来吧。

宫外。

阁老、部臣全都德胜而归,众人寒暄,各自回家。

谢迁去找上了李东阳。

这一次他们也算是并肩作战了,如今战果不错,自然心情尚可。

但李东阳看谢迁那张蠢蠢欲动的嘴,还这么一路跟着到了这样无人的角落,就猜到了来意,“于乔又想找人说话?这次要说什么?”

他们两位是很互信的。

谢迁也不瞒他,“李广这个人,大奸非假,但却不是愚蠢之徒,他最后说出那样的话实在匪夷所思……”

在他看来,如果确实未有其事,李广难道傻掉了要往太子身上攀咬?

所以其实答案呼之欲出。

李东阳面色不动,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语重心长的感叹,“咱们这么多人说不动,事涉殿下便立即要了他的命。于乔,人,难得糊涂啊。”

就是这种事你去细究他干什么?翻出逼死李广的人,然后查到根儿上,再然后呢?请陛下主持公道?

什么叫谋国?

这个词的含义很深很深。

“原先我还以为是杨廷和,但此时杨廷和已人在青州……”谢迁的心中,皇太子的形象渐渐开始变得深刻。

他们当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也不敢、不想知道,但看结果就知道是李广在太子面前棋差一着。

可李广岂是无名之辈?

“也难怪,那傲气十足王济之都说,一代圣君。”

李东阳留下此句,扬长而去。

这件事也就此打住。

后世人在读史时大概也只知道弘治十年冬,群臣奏请皇帝诛杀李广,皇太子助之。却无法得知,藏在这背后的阴谋算计。

而这个大明太子,则让弘治年间的朝堂更加精彩,也更加让人期待未来。

到时新皇登基,大明的‘下一章节’又会是什么样的演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