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895章 加封亲王

朕乃一代圣君 第895章 加封亲王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3-10 15:35:01 来源:笔趣阁

“哈哈哈。”

乾清宫的门口,天子带着载垨和载壦欢声笑语的走了进来。

载垨说了占城国使臣的笑话,弄得皇帝和老二载壦哈哈大笑。

朱厚照双手叉腰,长叹一声,说:“今天这事议得痛快。老大,你这差使办得不错。”

“儿臣不敢居功,这都是父皇教导的好。”

“啊,算时间,朕当皇帝也有二十一年了,前些年的时候呢,朕觉得国家的事是第一位的,国事哪里能胡来?但这两年想法有些变了。一个人的寿命总归是有限的,朕拼死拼活的扩张版图,扬我国威,但若是子孙不肖,那这一切的土崩瓦解不过就是一瞬间的事。

当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打下的版图算大吧?可现如今的黄金家族被我们大明的骑兵撵着跑。朕有时候会想,朕这一生最大的功绩会是什么呢?

到如今,朕有答案了。如果说朕有功绩,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给大明在正德之后留下一个果敢英断、能力卓绝的君主!”

他这一代的皇子算是很正常的了。

有明一代,因为宫廷祸乱,有几代帝王在童年时期根本没怎么好好念过书。

但他这几个都是系统性的受过中式和西式教育,一方面对于中华传统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在科学之道上也没有抗拒。

朱厚照有时候也会纠结,到底是哪个好。

继承人问题谈起来的时候,算是比较敏感的,载垨只觉得是父亲对自己的鼓励和认可,当即表态,“父皇,儿臣等定不会叫父皇失望!”

“不说失望不失望的了。来来来,随朕进来。”

皇帝一手拉着一个,今天高兴,他要小酌一杯。

南洋的总方向定了以后,有《明约》约束,有严嵩落实,作为皇帝,他的事情其实就简单了,就是在过程中有问题的时候拿个主意,现在一切才刚开始,所以只需要等待结果。

严嵩也算是平步青云了,在正德一朝一直比较风光得意,归根结底还是办事敞亮。

不过这次的事难度极大,就算是他也有些压力。而且他深知正德皇帝的禀性,一旦出了大差错,那肯定要处置人的。

所以他也不耽搁,回去的路上就想着要把满剌加国和占城国的两国使臣给叫了过来。

“严惟中这个人,心思活,手段足,你所提的这个构想由他去做,是出不了大差错的。估摸着要等个小十年的光景,到那个时候,南洋几大海港交相辉映,经济社会繁荣,则大明天下稳当。

治国有时如治家,对内要和睦团结,国家内部如何团结?圣人已有先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因而要始终注意百姓的生活条件;对外则要齐心合力,便是不能分裂、内斗。”

朱厚照几杯酒下肚也开始畅享心中规划着的未来。

将南洋纳入手掌之中也算是一桩不小的功绩,更为重要的是商业与贸易兴起,从这个时刻开启,他差不多有自信,

就是大明不会错过大航海时代。

反而会在商人的探索之下,逐步嵌入其中。

这样就算不能引领工业革命,至少在工业革命到来的时候,不会完全不知道。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作为穿越者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

后续做得有多好,他其实也不能掌控。

“父皇,”载壦放下酒盅忽然起身,“儿臣有一事相求。”

“你说。”

“儿臣想向父皇请旨,跟随严阁老,一同学习处理南洋事宜,增长见闻。”

载垨略惊讶的看了一眼自己这个二弟。

提出这个事情他不惊讶,他惊讶的是老二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和他透露过一个字。

但,

他们兄弟以前的关系并不这样。

载垨也在这个时刻忽然觉得自家的二弟也不一样了。

“你为何有此念头?”

载壦说:“儿臣见父皇心中关心此事,将来几年必定日夜念叨,儿臣若是身在京师,父皇无论如何叹息,儿臣也无良策可说,不能为父皇分忧,实为不孝。既如此,便想着跟随严阁老一同南下,谨记父皇嘱托,把父皇关心的大事办好。”

看到皇帝露出意外而欣慰的表情,载垨捏了捏手中的酒杯。

这番话,该他来说的。

“父皇,儿臣也请旨,协助办理南洋之事。”

老大虽说反应慢,但说肯定比不说要好。

“好好好。”朱厚照满意的说,“你们的这份心当爹的都感受到了。不过南洋一去就是万里,要再回来少说得两三年后,而且那个地方,到底不如京师安全,朕再考虑考虑,”

“是!”

“老大,”

“儿子在。”

“你这次的功劳不小,近来办事也很用心,你不仅是朕的儿子,还是长子,应该说没有丢朕的脸,眼下朝堂上人人振奋,这个局面来之不易。为君之道,在于赏罚二字,有功不可不赏,这一次,朕将你的郡王爵位加封为亲王吧?”

现在的大明亲王有两种,即一等亲王和二等亲王。

区别在于是不是世袭罔替。

平时说起来,如果不刻意强调,那么说的就是二等亲王。

但不管如何,也足够载垨开心的了,尤其考虑到老二载壦先封了亲王,这大半年来可是把他这个长子弄得憋屈死了。

随即立马跪下磕头,

“儿臣谢父皇恩赏!”

载壦面色上没什么变化,只笑着说:“恭喜大哥了!”

“多谢二弟。”

载垨心中畅快,

除此之外他也学会了一套行事逻辑,便是寻着自己老爹关心的地方,去做点动静出来,就这么简单。

当初这个‘大国战略’的构想便是他央着身边的一群大臣,叫他们给提出来的。

紧接着,朱厚照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奏疏出来,“亲王可不那么好当,这个奏疏你瞧瞧。新建伯王守仁又在和朕提,今年江南的粮价明显高于往年。解决之道朝廷也有了,便是要从台、吕两地北运粮食。现如今船只、航海技术都是有的,朝廷也开放了商人到那个地方圈地商屯。

朕现在给你个差使,这个差使分两部分,第一,近些年想办法从南洋起运粮食到中原;第二,要继续鼓励移民,不仅仅是朝廷用银子运过去,最好是能让中原百姓自发前往,这个很难,你要动动脑筋。”

现在的大明有六七千万的人口,这个人口规模放眼世界都是碾压性的,其实国家的实力,说起来很复杂,有很多要素和条件,但一定不能缺了一个,就是人口。

人口就是潜力,至少征出来的兵都多。

朱厚照就是要让他们出海,多出去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影响力,同时也减轻大陆的负担,从后来清朝的实例来看,人头税取消和高产作物的引进,会迅速带来人口的翻倍增长。

这个事件,如果挤在家里那是灾难,但如果应对的好,形成出去的氛围,那就是超级机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