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795章 如之奈何?

朕乃一代圣君 第795章 如之奈何?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3-10 15:35:01 来源:笔趣阁

自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杀官造反,今天已经是第十三天。

十三天中,宁王叛军并没有遭到很庞大的官军围剿。而且他用计诱杀了江西都指挥使、布政使以及江西右佥都御史等一大批官员。

再加上江西巡抚郑瑜突围奔走后,整个江西已经群龙无首。

离得远些的知府还好,比如宁国府、安庆府都已收到朝廷谕令要他们加强防备,与城同在。但在南昌附近的新建县、丰城县等十余座小县城,很快就被叛军胁迫谋反。

事情既然做了,那就不必再掩饰什么。

十二月初一日,宁王在南昌自号为帝,并自己和自己嗨把正德的年号给革了,又以李士实、刘养正为左右丞相,在江南归附的叛贼中找个叫徐挺的担任兵部尚书,许仕道担任吏部尚书,并把之前自己暗中联系的什么鄱阳湖大盗等封为将军,宣称有十万大军!

当然了,江南来的人许多都有头有脸,大家都混了些高大上的称号,不管怎么样,先听人叫上一声某某尚书,那也是过瘾的。

而且在杀了诸多朝廷官员以后,南昌城整个被宁王所控制。

老百姓并不管那么多,外面杀得热火朝天,他们当然是躲进自家屋里避灾。

而拿下南昌城后,意气风发的宁王及其团队就要开始筹谋下一步的进展了。

在王府正殿之中,沙盘之前,宁王大言不惭,自称为朕,言说:“各位爱卿,眼下南昌及其周边诸县听闻我大军,大多望风而降,小皇帝残忍自负,大失人心,而朕则收其人心!早知朝廷根基已溃烂至此,朕真该早些举义,也能使各位少些灾祸。”

这话说完,以许家三兄弟为首的江南士绅派一众‘官员’又是唏嘘,又是愤恨。

“皇上!”忽得有一人上前,正是那许仕道,“臣思量再三,既然南昌以定,臣有三策献于皇上。”

“喔?”朱宸濠表情夸张,大手一挥,“爱卿快快说来。”

“是!”许仕道转身面向众人,并微微拱手,“在下先敢问诸位,如今我皇上与当年的燕逆相比,如何?”

刘养正目色一凛,斜眼甩手道:“你什么意思?燕逆狡邪奸诈,残忍嗜杀,如何能与宁……能与皇上相比,我皇尊师重道、有汤、武之资。”

“刘相误会了,在下的意思是,当年燕逆不遵太祖遗旨,背拟天下民意,以靖难之名篡权夺位,然而燕逆久经战阵,乃为当时名将,可饶是如此,靖难之役仍打了三年,燕逆也始终不敌朝廷,最后直取南京这才窃了神器。虽说今时不同往日,可如今这形势难道没有几分相像?当时朝廷在南,如今朝廷在北,两者相互都有千余里,燕逆虽人面兽心,但当初他仍有精锐的燕王府护卫,他都打得那般艰难……”

李士实这个老头一直不说话,不过他其实心里如明镜,已经明白了,“皇上,许公并非长他人志气,如今敌强我弱,需得尽快破局。想必许公想说的上策,便是直取京师,如此,则天下可定,宗社可定。”

“不错!”许仕道重重的肯定了一声。

“可是……”朱宸濠自己犹豫了起来,“京师相距此地千里之遥……”

“皇上!”许仕道倒有几分疯狂,“大明承平百余年,各府州县大多都是贪官污吏,他们并不以守土为己责,这是其一。

其二,皇上刚也说了,如今的朝廷妖邪并起,忠良之臣多受陷害,民心已然尽失,所以皇上大军一至,不仅不会有什么抵抗,反而还会壮大我军声势,掀动天下皆反,更能联合各路义军。需知,朝廷不止在江西尽失人心也!”

说到这里,不少人开始点头,人家到底是世家盛族,所说的话初听很是令人嗤之以鼻,但稍作解释又觉得很对。

这是什么?

这就是远胜于人的见识啊!

“还有其三!”

这许仕道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大出风头。

朱宸濠也讶然,竟还有?

“我军一路北上直取京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且高歌猛进,士气如虹,正可一战而胜!”说完他双臂绕于身前,行了个大礼,“此为臣之上策,请皇上决断!”

朱宸濠犹豫起来,他又有些心动,但是又不敢,这么多年他都没下过这么大的决定,于是下意识的就要向李士实和刘养正看过去。

刘养正见许仕道如此出彩,心中也有些不适。

倒是李士实仍然不动如山,他也看出朱宸濠的进退维谷,便出声解围,“皇上,许公所论见解独到、不如再听听他的中策和下策?”

“对对对。”朱宸濠现在也是比较看重此人的了,“爱卿,你既然说了,那便将中策和下策一并说来。”

许仕道有一丝微不可查的失望,他此番入南昌,乃是被逼无奈,一直以来,朝廷行逆事,宁王行正事,所以都觉得他的名声很好。

至少比那个强势、独断、偏执、残忍的正德皇帝要好。

但与此同时,江南这些年来逐渐富饶,国家兵备渐强,疆土逐步开阔,这其中处处可见正德皇帝的手段权谋,心智城府。

他忽然在想如果此时是正德皇帝,他会如何?

这宁王,似乎少了几分果决啊。

“是。臣的中策是就近攻取南京,南京是留都,城下之日,大江南北皆为皇上府库,浙江更有宁波市舶司,这些年因海贸兴盛,银钱无数,更可以断了朝廷钱粮,使其大伤元气。但中策之危在于,朝廷边军骁勇善战,一旦给出反应时间,到时江南虽繁盛,但我军迟早会陷入苦战。

下策则是居守南昌,凭借坚城兴许也能守个几年,但当朝廷从各处调兵,合围南昌。我军就是困兽之斗,民心、军心亦会转瞬溃散,无可挽回!”

听到这里,朱宸濠又惊恐起来,后背生出冷汗,“是极,是极,所谓兵贵神速,朕的志向也从不是在南昌当个偏隅天子,这疆土是一定要开拓的。”

许仕道的心情被稍微挽回一下,“既如此,那便是上策与中策的抉择了。臣还是谏言陛下,直取上策,敌强我弱,胜利之机就在于出其不意之间。”

“皇上!”刘养正开始了,“臣以为应当取南京,且应绕过安庆,以最快的速度取下南京!”

“绕过安庆?”朱宸濠又迷惑了。

安庆是南京门户。

安庆不克,就算南京拿了下来,他们也很容被人断了后路。

许仕道一听也大惊,“不可!安庆不下,南京与南昌两地相隔,时日一久,我军会被朝廷分割两处,到时首尾难顾,大势去矣!”

刘养正坚持道:“南京是留都,是江南核心,南京既下,我军可广收士绅之心,朝廷在江南根基已失,到那时,皇上坐拥江南膏腴之地,进可北伐,退可依据长江天险而守,再夺了浙北的富饶,即便拖下去,也不惧之。反倒全力北伐,直取京师,是绝无退路的豪赌,许公说的都是顺利之时,万一遇阻呢?南昌是雄城,京师不是雄城?即便我军抵达城下,万一久攻不下呢?到那时,我军岂不是不攻自破?兵法之道,未虑胜,先虑败!”

李士实也还是觉得自己‘老搭档’所言更加合他的心意,取京师太过冒险,路上不能有一点耽搁。

而且燕逆做了一次,是破天荒,没人预料到,他们再做第二次,傻子也看得明白。

这种用兵之策,风险极大,这就代表弱点极大,很容易就会被制住。

比如说大军孤军深入,容易被合围、被断粮,哪怕只是被拖住,都是凶险万分。

许仕道却心中焦急,“刘相是怕冒险?若真是如此,就不该有今日这举义之事!这事不冒险吗?以江西一省一地的民财,对上朝廷十余省,这难道不是冒险吗?此事本就是冒险行之,若是不搏,何来取胜之机?”

“好了!”朱宸濠一看两个人要吵起来了,当了多年‘主公’,这点控场能力还是有的,“许公,你不必着急。刘先生所说也有道理,而且还算有几分稳妥,再者,伱们都是江南士绅,那里还有你们的祖宅祖坟呢。”

这话其他士绅听着是乐意的,纷纷应和,“皇上仁德,不虚其名。”

许仕道却气得脸色铁青,既然要天下,又怎么能将目光放在江南?

但看起来他的计策已经不被允许了。

在他之后,几个江南士绅纷纷表示支持刘养正的提议。

他们得回去,

早一日回去,就能早一日把自己的那些家财要回来,更重要的,祖坟不能给人刨了!

朱宸濠从李士实的眼神中看到了鼓励和肯定,随后定心宣布,“朕意已决,从今日起,征船筑炮,朕将亲自率舟而下,先攻安庆,再取南京!二十日后,朕要在南京谒陵祭天!望各位放下嫌隙,倾力相助,成此大事,共享荣华!”

“是!!”

大殿之上,吼声大涨!

不过他们这份兴奋倒也没能持续多就,人还未散去,外面已有军报传来。

朱宸濠当然是摆出勤勉之相,又召集主要人员商议,“众位爱卿,前军来报,靖虏侯周尚文在镇江整兵,所领皆为精锐之卫,这当如何是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