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767章 江南的大地主

朕乃一代圣君 第767章 江南的大地主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4 17:27:55 来源:笔趣阁

“传闻天下清田令很快便会从山东到江南,可中丞觉得,江南最大的地主是谁?”

问荆少奎这话的,乃是他的参政徐云,是他从江西一路带过来的人。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荆少奎只落下眉头,他是皇帝特意简拔至这个位置的人,现在朝廷的正是旨意还未下,但苏州、常州等府、县的奏本一个一个全来了,而不管变了什么模样,都是要朝廷延缓清田。

这样一来,令未至而人先乱,说起来也是他处置不力。

“你的意思,是魏国公?”

“属下正是这番意思。魏国公世镇南京,百余年来,国公府所占之地怕是二十万亩也打不住,真要量清楚了,皇上是认还是不认?南京是魏国公,其他地方还有宗藩、勋贵。中丞要上这份疏向皇上解释,其中最关键不是地方豪族,乃是以魏国公为首的权贵之家。”

荆少奎了然般的点点头,“可现如今,朝廷并无旨意到江南,这些地方之乱……”

“属下以为这些倒不难,知府知县若是真有胆子反对,自己上奏本像朝廷言明就好,皇上心志如此之坚,他们此地无银三百两,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所以中丞不必理会,只以遵旨而行四字强令即可。关键在于皇上究竟会不会连魏国公府的田都要查清楚。”

荆少奎皱眉,魏国公在本朝地位不低,皇上也曾屈尊驾临过。

这些勋贵本是皇权的支柱,皇上此番若真要动……也是极为险要的。

“倒是年初之时,靖虏侯忽然率领三万大军进驻江南。”他的参政一看就是熟稔于阴谋算计的,“当初说是朝廷和日本有战事,因而为了防备倭患。可当时属下就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

“其一,大明有水师,且倭患较之历年都有明显减轻,哪里需要朝廷精锐京营来防,即便真有此意,最多派个守备将军,领两卫兵马也足够了,何需功名赫赫的靖虏侯?

其二,日本如今都败了,自家的银山都保不住,逃窜在外的倭患无人统领,散兵游勇般的能有什么威胁?可靖虏侯有离去的意思么?”

“恩……”荆少奎点着下巴,“靖虏侯到了江南以后,以防范倭寇的名义,分府驻守,半年来刻意远离居民,与江南官场也不接触,好似直接没这个人一样。的确是有些奇怪。”

现在的气氛已然很紧张,而最后的落子也没叫他们等太久。

两日后。

京中来人,而且是锦衣卫和东厂护了一路人马前来,传令者,靳贵。

荆少奎当年去京师参加大朝会也是见过这个人的,刚一见面他心中已明白几分。

这人,

是皇帝用了十几年的亲信!

“巡抚应天、守备南京荆少奎听旨!”

“臣接旨!”

应天巡抚原本是朝廷的文官,南京守备呢,则是长期由朝廷勋贵担任,最早是成国公,后来是魏国公。

再后来,现任魏国公徐俌年老体衰,不能任事,而他的孙辈徐鹏举,在去年见君时表现不好,不得天子喜好,因而这南京守备就从魏国公府出来了。

当时天子就已经打算好了今日之事,所以交重权于一人。

这荆少奎,也是朱厚照一手提拔的能员干臣了。

当然,与靳贵比,那还差了点,更别说他还有个钦差的身份,“荆中丞,旨意已宣,圣意如何,你当明白。江南是水网密布的鱼米之乡,江南清丈得不好,惹怒了陛下,你是担待不起的。”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全力而为。”

“得空,随本官走一趟魏国公府。”

“是!”

不过在此之前,靳贵还有去处。

去年,皇帝在此见了李东阳,当时李东阳就已病重,他本想归乡,但奈何身体不许,最终也没能撑得太久,这一年来他始终卧床,一直到正德十一年七月底,不幸病逝。

听闻此事,举世皆哀。

李东阳不仅是开创茶陵诗派的文坛巨擘,而且巡抚应天数年,江南百姓安居乐业,这片原本就富庶的地方经过一番调教,几乎已经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如此政绩,更加将李东阳的名望推高。

靳贵来此,原本是受皇帝之托致以问候,没想到行到半路,听闻噩耗。既如此,他便要代替天子凭吊,也算是表达朝廷的一番心意。

……

……

李东阳的继子李兆先按丧礼为其守灵。

因为他名望甚高,不要说南京城了,就是周遭的人,也都想来此祭奠。

哪怕因为公务缠身,不能离开,也要派人前来。

死者为大,甚至靳贵还将拜访魏国公府之事排在后面。

抵达南京的当日午后,他便前往李府,到得门前时,李府上下人人披麻,个个戴孝,放眼望去,已经是处处皆白。

而往来者也不稀疏,各地官绅名望之家,皆是排队而来。

一众人群之中,钦差之名让人很是意外。

魏国公府。

下属在与徐俌禀报,“西涯公辞世不过两日,朝廷已有钦差而至,按照时间推算,此次钦差抵宁,必然不是为西涯公丧礼一事。外间都在传言,靳充遂亲自前来宣旨,事情必然不小。可能是与清田令有关。”

这样的场景,想必除了魏国公府,各家各府也都在发生着。

朝廷要模仿山东,在江南来一场清田行动。

这,已然是杀意森然了。

“爷爷……”徐鹏举已成年,这些事,桩桩件件他都是能看个表面意思的,“我们该怎么办?”

徐俌沉默,但他凝重的眼神却不是假的,“山东那边我也托人问了,此次朝廷丈田,在山东丈到不少无主的田地,有些地明明前一天还有人耕种,精心侍弄的作物一夜之间就没了主人,这是不是世间奇事?

其实,哪有什么奇怪的,哪怕是外地藩王之田,朝廷也一样申斥追回,若是沾上要案,抄家灭门也是有的。所以说那些田,自然就无主了。现如今,南京城都盯着魏国公府……哎。”

徐鹏举道:“皇上还来过我们府上,应当知道魏国公一门对朝廷是忠心耿耿!魏国公也与其他人不一样!”

徐俌知道不能这样想,洪武年间,淮西勋贵也曾自恃功劳,侵占民田,那些人还是真正立下战功的人呢,太祖皇帝饶过他们了么?

年轻的小孙子喜好虚荣,大概觉得魏国公府子在皇帝心中有很特殊的位置。

其实哪里有啊。

“皇上什么也不说……”徐俌思索着,“说不定正有一试我们的意思,孙儿,大事可不能糊涂,i便试想,如果咱们魏国公府带头不清丈,那么你想让皇上怎么做呢?为了你我爷孙,停了这准备一年之久的清田之令?”

徐鹏举言道:“皇上天下最大,他说饶了谁,就可以饶了谁,说杀了谁也可以杀了谁,谁敢反抗?”

“既然如此,如果要杀的这个人是爷爷我呢?反正无人敢反对,杀了就杀了。”

“可我们……勋贵与皇室共天下。”

“别说了。”

当年太宗皇帝还和宁王说过半天下呢。

天下从来是独自享有,哪有共的道理?

江南各处人人在看魏国公,殊不知他们根本无力和皇帝讨价还价。

又过了半日,到晚间时,魏国公已经睡下,却忽听门外有人出声,“老爷,门外来了锦衣卫!”

徐俌年老,差点吓晕了过去,“啊!锦衣卫来了?!在哪儿?”

下人说,“来了,在正堂等候老爷。”

“等候我?!”徐俌一想这也不是抓人的节奏,“等等,他们来了多少人?”

“回老爷,来了一个人。”

哈?

徐俌心思稍定,随后脸色巨变,咬牙切齿起来,他妈的,差点吓丢了他的老命!

他上前就是狠狠的一巴掌,啪得一声,在这深夜很是清脆。

“不会说话,就把舌头割了!!”

这下人很是冤枉,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捂着发烫的脸人都是晕的。

而在外间等候的不是旁人,正是锦衣卫副使韩子仁。

他受皇帝简派,最近一直都在江南盯着各方动向,今天朝廷的钦差已至南京,所以他也可以来了。

徐俌则是觉得锦衣卫真是诡异,白天不拜访,大晚上搞这么一出,而且下人不说清楚,害得他惊魂未定。

韩子仁听到脚步声,便挪过头,看到个白发老头后马上见礼,“下官锦衣卫副使韩子仁,见过魏国公。”

韩子仁虽然是锦衣卫,但是是举人出身,不像毛语文、麻斌,那就是两个臭流氓。

“韩副使为何星夜来访?”

“传皇上口谕。”

“啊。”魏国公惊呼一声,立马起身摆恭敬姿态。

其实本是可以写信的,不过这世上的事邪乎的很,有些事相互之间说说没有证据,真要落在了纸上,怕是难搞。

“皇上说,朕推行天下清田令,是强国富民的百年大策。望魏国公从旁协助,以稳地方,不得有误。”

“臣魏国公徐俌遵旨。”

韩子仁再作揖,“皇上口谕带到,下官告退。”

“韩副使,”徐俌伸手招了招,他竟然还不知锦衣卫副使竟然在江南,“此时已深夜,若韩副使不嫌弃,不如在府中留宿如何?”

韩子仁微笑拒绝,“国公爷客气了。”

“韩副使!”

这番作态好像是舍不得情郎离开的女子一样,韩子仁也明白过来了,他说道:“国公爷的好意下官心领了,不过国公爷想和在下相交过深吗?而且,魏国公代代的荣耀不在韩某手中,而在国公爷自己手中。”

言尽于此,韩子仁不再多说。

在他看来,皇上已经给予特殊关照了,还特地给了口谕。这叫先礼后兵,如果仍旧一意孤行,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此时的江南,底下的动作再多,都是无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