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694章 那也是百万人的市场

朕乃一代圣君 第694章 那也是百万人的市场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7 15:56:39 来源:笔趣阁

大内正一和细川枫在后来再没机会见到正德皇帝。

其实他们还做了不少事情的,比如说见不到皇帝那就想办法见内阁或是皇帝的近臣。

但他们这样一找反而让这些大臣很难受,他们在天子面前许多话就不好讲了。

因为有言官会说闲话,比如说是不是日本的使臣给你们贿赂了什么呢?

贿赂这两个字现在可是个敏感词。

某种程度上,这次的事件最初就从贿赂开始的。

七八月份是每年去往日本最后的机会,过了这个时间点,那就要等到明年。

这也是朱厚照不愿意听从臣子说的回到京师再议,等回去了,那还议个蛋,议来议去也得到明年,说不定吵来吵去再搁置了。

所以他要先将此事办结,然后再听从回京的奏议。

姜雍推荐的那位邢观早先和顾佐也认识的,这些年来他不如姜雍的官运好,不过这一次却是一下子进入天子的视线。

朱厚照在傍晚无人时分召见了他。

而且不在正堂,反倒选在了不那么正式的行宫假湖畔。

邢观小心的近来行了礼以后一直低头跟随皇帝的脚步在湖畔边闲走。

“……前些日子,平海伯说过一句朕很在意的话,你既然在宁波任职,或许你也听到过。”

邢观身子一矮,“请陛下明示。”

“平海伯说大内氏富有金银,往往出价不低,这是真的吧?”

邢观初次面君只敢实话实说,“回陛下,确有此事。”

“这就奇怪了,日本国国土狭小,土地贫瘠,就是朕都不敢说的富有金银四字,他们是怎么用得上的?”

“陛下富有四海,大内氏的那点金银又如何能比?”

“富有四海是众人说的凑热闹的话,大明的家底朕清楚,你应该也清楚。要说日子,也就这十年好过一些。但这还是朕在先帝十八年垂拱而治的基础上得来的。日本国呢?国内战乱不断,百姓想必也是民不聊生,任何一个国家,久战必敝,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邢观心中开始冒泡泡。

他逐渐领悟过来,为什么皇帝昨日要指定那样的参军……

“细说起来,陛下所言确实有理。大内氏这富有金银四字,来的蹊跷。”

“恩。所以你此次随军出征,朕不要你杀敌,不要你冲锋陷阵,而只要你解开这当中之谜,关键是寻找出当中对大明有利之处。你明白么?”

“是!微臣定不辱命!”

朱厚照觉得自己以往应该在哪里见过邢观这个名字,毕竟他也做过不好重要的岗位。但估计也没太注意,正德朝是人才济济,不是尤其出色或特别幸运,的确不容易冒出头。

而邢观这个人,他想多说两句。

“邢观。”

“臣在。”

“你如何理解战争与贸易?”

这是考校了。

邢观心中一下子紧起来。

考他的人是皇帝,这一句答案甚至可以说会决定他的一生。所以他没有第一时间回话,而幸运的是皇帝也没有着急追问,而是等了他一会儿。

数息之后。

邢观开口,“回陛下。微臣理解陛下之国策,与前代雄主最为不同的地方在于,陛下以战争为辅,贸易为主。秦皇汉武是开拓汉人之地,但也打得国库空虚,百业凋敝,而陛下迥异于此,反倒是要用战争促进贸易,使得百业兴旺。”

“你以为朕为何有此国策?”

“微臣猜想,应当是与海贸有关。正德初年,朝廷海禁开驰以后,海贸银大量涌入大明,国库顿时丰盈,便是朝中勋贵、重臣也从其中分利,陛下的绝妙之处也在于此。从此大明离不开海贸,但海外诸国各坏心思,如此,欲稳定海贸,必要时就要进行战争。”

“也有人说,朕征日本乃是冲动之举。”

“日本有数百万人口,他们即便穿戴不起丝绸,也有夏布、棉袍可以卖给他们。”

这句话他算是答的对上了路数。

姜雍说他有些才干,看来是不假。

朱厚照心情略微轻松,开玩笑说,“夏布和棉袍他们当地也有的,难不成人家之前都不穿衣服么?”

“他们主要穿的是麻布,棉布较少,丝绸就更少了。”

这是指出他的错误,但朱厚照是在思考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他眨了眨眼睛问,“你调查过?”

“是,臣……臣想,陛下若有时间,可否容臣详禀?臣自数年前就已经在思索此事了。”

“好,朕给你个机会,你说。”

邢观强自镇定,他用袖口中藏着的手狠狠捏了一下自己。

疼!

疼完之后就是清醒!

像是忽然之间,他变了个脸色,不再那么紧张慌忙。

“陛下,臣自就任宁波口岸总管以来,便一直在想,要如何才能将更大规模的商品卖出。丝绸、瓷器虽然也很好,但这些好东西都太贵,哪怕是富裕之国,也最多只有一成的贵胄用得起,甚至一成都不到。那么剩下九成多的人呢?他们的生意谁做?

所以臣便想,最好能有一种商品,要便宜,让大部分人承担得起;要人人需要,所以需求才大;最后还要易于运输。譬如红薯等食品就不是很好,因为食物容易变质,而除了吃,便是穿,所以臣想到了棉布。

棉布,顾名思义便是由棉花制成的衣物,在元代以后,大明就有这样的技术。但大部分人还是穿麻布、葛布,麻、葛虽然有气干爽、舒适排汗这些优点,同时也有质地粗糙、纹理粗狂、不够柔软、刺激皮肤很不舒服这样致命的缺点。这些缺点,棉衣恰好都没有。”

邢观最后一句话说的极有特点,字字强调,仿佛成竹在胸。

朱厚照则略微有些震惊,他第一次听一个大明人和他讲产业发展,“……棉制成品恰好符合你说的这三个要求,便宜、需求大且易于运输。”

邢观再讲,“不止如此,臣还专门去研究过棉花。棉花一物在太祖高皇帝时便已推广至全国,而且棉花适应性强,中原、北方地区大部分都有种植,所以原料来源广泛。其次棉花耐寒,耐涝,干旱与多雨都能生长。还有棉花生长周期短,大约120天到150天就可成熟。”

他的发现应该不算是偶然。

因为到了明朝后期,棉纺织业确实成为一种主导产业了。

它各个方面都没有明显的、致命的缺陷,它不主导谁主导?

实际上工业革命也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因为它需求确实太大了,是个人都得穿衣服。这种巨大的市场,刺激着企业主想尽办法提高产量,各种创新也就来了。

而现在,邢观的话提醒了朱厚照,如此一来,他就可以用政府的力量对产业发展进行扶持和培育。

“看来姜雍推荐得人,你确实是个人才。”

邢观心中大喜,“臣不敢当陛下赞誉。”

“邢观,这件事朕交予你来做。你说的对,不管怎么样日本也有百万人口,那也是百万的市场,但你刚刚也说,大明也有许多人穿麻布,大明的市场更大呀。”

邢观现在轻松了,“那样当然更好,商业一事,不怕要的人多,就怕没有人要。陛下放心,臣既领了陛下的旨意,就一定全力促成此事。”

原料、运输、制作、销售……

朱厚照已经在想,巨大的市场刺激出现在这里或许会让改良织机的契机出现在大明也不一定。

将来的事不好说,会产生什么也不好讲,他不会制作珍妮纺纱机,相信也没几个现代人会,但作为现代人,他可以去构建底层逻辑。

可以这样说,珍妮机不是一个起始,而是一种结果,是产业大发展倒逼出来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不出现珍妮机也没关系,因为这种倒逼的力量,一定会倒逼出另外一个东西。

邢观后来离开了,他现在多了一样最重要的感悟。

皇帝征日本或许是意气之争,但其中也是有利可图的。

而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银山的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