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727章 首揆难当

朕乃一代圣君 第727章 首揆难当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5 13:22:56 来源:笔趣阁

周尚文还未回京,京中人就已经在议论他了。

当今天子看重盛世之名,对于取得大胜的将军分外荣宠,当初礼部尚书王华阻止了天子将周尚文列入《名将传》,但却因此奖赏了周尚文的三个儿子。

长子周君佐、次子周君佑、三子周君仁。

他们都荫有锦衣卫千户的荣衔,靖虏侯府也成为正德一朝上升最快的勋贵,实力和名望都直追平海伯府。

另外一边,正德十一年的大朝会在即,各地官员如往常一般奉旨入京。

这日官场上传出个有趣的话来,天子有言若是正德一朝仅有文治,而无武功,那便是大臣误了皇帝。

“皇上此番召靖虏侯回京,想必是不会让其回京闲住。”

“可去年连打两场仗,尽管如今国力正强,也不能这样啊。”

正德皇帝偏向武臣,这几乎已经是人人都知道的秘密。文臣哪怕如杨一清这样的,一旦稍有不从,也是赶到西北苦寒之地。

三五小官一方面心中不服,一方面又妒忌周氏红得发烫,且他们深信,这样下去这些武臣簇拥着皇帝穷兵黩武,最终还是于国不利。

“……王济之接过首揆以后,毫无气节,听说每次劝说皇上,要么三两句被否定,要么根本不搭理他,这样下去今年少不得又得动起兵戈。”

在这闲聊的几人都是光禄寺、太常寺当中不怎么受皇帝重视的小官,不过为首纠结起他们的人则是有些私心。

其人名为边全来,是光禄寺丞,从六品的官。

光禄寺平常负责朝廷的祭祀、朝会、大宴等等诸多事务,不管它以前是什么角色,在朱厚照这里肯定是比较边缘性的人物。

朱厚照哪怕是不喜欢某个人,只要觉得他仍有些能力,就不会让他去光禄寺。

这个边全来呢,与靖虏侯府的三公子周君仁有仇,放在国家大事、民族未来这些面前,他们的仇怨不值一提,仅仅是周君仁抢了边全来的表妹,同时也是他的意中人为妾罢了,不过对于边全来这个个体来说,这是天大的事。

所以他考科举、当官员,想着就是有朝一日能报得此仇。

然而周府越发做大,让他难以下手,也只能使些阴险的法子,同时也认识了几个对周尚文不满的,算是同道中人了。

于是边全来一边撺掇着他们,继续在背后揭人之短,一边暗地里搜集周君仁的罪状,准备给他来个一击致命。

当然这是他的私仇。

实际上,能放上台面的则是另外的话,他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皇上果决坚毅,再加上杨应宁远走新疆,王济之难堪大用,这个时候想要让圣上回心转意,满朝上下无一人可以做到。既然如此,只能将注意力放到靖虏侯周尚文身上。”

边全来左右两手各有一人,都是刚蓄的胡须,显得很年轻。

年轻而躁动,他们很希望出人头地,却总是求而不得。

“靖虏侯吗?他是皇上跟前儿红人。”

边全来添油加醋的说:“西北一战,转眼之间一国便在其手上覆灭,此人手握重兵,仅精锐骑兵就有近三万余。面对这等骄兵悍将,皇上乃一代圣明之君,又怎么会心无顾忌?”

边上的人听了眼睛一亮,“这么说来,圣意……在此?”

“当然在此。”

“却不知从何入手啊?”

“岂不闻皇上下了天下清田令?皇上是仁厚之君不错,可仁厚之君也有逆鳞!”

“即便如此,以这样的罪名要想扳倒靖虏侯也不可能。”

边全来继续劝说,“先不要怕,现在还是大朝会啊,天下官员皆在此处。我等状告的也是事实,总不见得与皇上说两句实话也会丢了性命吧?正德朝可不是奸佞当道的昏暗之时。”

这也有些诱惑人。

面对强大的周府,仗义敢言,这份名声一下子就赚足了。

……

……

乾清宫。

朱厚照其实有些察觉,或许是大朝会要到的原因吧,他印象中,过了年以后的朝堂稍微有些乱象。

各种人在上各种各样的折子,看得他眼花缭乱。

但以往的大朝会也并不会如此。

看着皇帝的脸色越摆越难看,尤址有些心慌,“陛下,要不要奴婢命人泡杯新茶?”

“不必。”朱厚照紧抿着嘴唇。

他用笔抵着脑袋细想,应当是杨一清离开的原因。

王鏊虽然也是首揆,但他一向独善其身,对于百官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约束力,甚至于弹劾他的都有十来份。

明朝的官僚体系就是这样的,言官被赋予了太大的‘开火权’,什么人都能上奏说一通。

杨一清在的时候,他虽不是权倾朝野,但当了那么多年的首揆,一般人的要得罪他,还是要考虑考虑的。

他有一万种办法在你反对他之后收拾你。

毕竟朱厚照不会管得那么细,也管不了,否则就得像朱元璋那样一天阅八百份奏疏。

而且虽然让渡了部分权力,但朱厚照只要抓住杨一清这个头头,下面的人他其实也就约束住了。

现在王鏊不一样,他当这个首揆,朱厚照作为皇帝连个抓手都没有,因为不知道谁得背后有谁、目的是什么。

现在满朝上下那叫一个百花齐放。

这种野心肆虐的地方,如果没一个强力的人管着,就是牛鬼蛇神全都出窝。

大概是看不下去了,他将内阁召致乾清宫,内阁三人,包括张璁。

人到了以后,他把三摞奏疏都堆到他们面前,“这些都是你们票拟过的,也都是弹劾伱们的,怎么都叫朕圣裁?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能说出不同的观点来,朕怎么圣裁?”

王鏊道:“老臣明白,但同僚之中有弹劾之章,本人都应避嫌,唯有请圣上明断。”

朱厚照直翻眼皮子。

以往杨一清就会强硬一些,他会为自己明辩,某某某说得根本与事实不符,搞不好还要折腾一下上奏的人。

这样虽然会牺牲一些名声,但是管用。

朱厚照也不会完全被杨一清欺骗,他也不敢。

而王鏊是要当个圣洁君子了,别人说什么,他自己避嫌请皇帝断。

为了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他至今也没去怪罪过谁,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君子之态。

这样虽然感觉更帅一些,但是不管用。

弹劾他的人反而更多。

谁叫你在这个位置上。

甚至朱厚照有理由怀疑,背后就有杨廷和在搞鬼。

“你说的是很对,但是这类奏疏近来多了两成有余。朕的时间也不是花不完的,天天看这帮人吵架?”朱厚照算是明说了,“想想办法。”

王鏊领了旨,但其实心中为难,这能想啥办法。

“还有,靖虏侯府三公子确实有强抢民女、夺人田地之事吗?你们的票拟还是交部详查?”

朱厚照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这类奏疏数量增多了,如果一个个都去详查,那怎么查得过来?

有的时候弹劾人的奏疏是有正事,有的时候仅仅是政治争斗而已。

而且如何处置,并非是根据事实、也不是完全按照正确、错误来分,而要看政治形势。又不是十几岁的娃娃看电视剧,哪里那么多的正义邪恶?

符合我的就是正义,反对我的就是邪恶!

王鏊又上禀,“臣等都知道,陛下最是厌恶官僚子弟欺压百姓,侵夺民田,不知这样票拟又何错漏之处?”

他这话问得朱厚照还不知道怎么回。

但周尚文立了那么大的功劳,这个时候刚刚返京,朝廷就开始查他的儿子?这是人能做的事嘛吗?

当然在王鏊的心中,肯定是可以干的,你有功就赏,有过就罚,有什么问题?

实际上也不是朱厚照不敢干,更不是周尚文动不了,关键明年必然还要派他出征,你这时候做这种事,这这这……朱厚照都快干着急了。

“行,都下去吧。”

他大手一挥。

挥完了就开始有些想念杨一清,辅君治国,不是请客吃饭呐,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是梦里才有的光景。现在想想杨一清还是懂他的心思的,什么时候什么案子能查,什么时候又要摆一摆。

皇帝明面上虽然确实需要光明、伟大、正义,但是皇帝毕竟不是大理寺卿,不是只有彰显法治、主持正义这么一个职责。

人走了以后,朱厚照端详了一眼这份奏疏,略微有些无奈的开口,“留中吧。”

尤址凑上前,“陛下,要不要去查一查上此疏的人?”

朱厚照眼睛微微眯了眯,掌握一下情况也是应该的,“只查不动。”

“明白。”

“唉。”

天子一声叹息,让尤址也有些挠头。

外臣的君子做派有时候是多了些,其实说起来,这样背后查人,是正义的吗?是君子应该做的吗?当然不是,你怎么能背后搞这种小动作,但是掌控偌大的朝堂,有时候就是需要。

“回来。”

尤址正心里嘀咕着,忽然听到这么个叫声。

“陛下,有何吩咐?”

朱厚照琢磨了一下,“让……让张璁去吧,提醒一下周尚文。记得,让他不准说是朕派去的。白送他一个人情。”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