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58章 文盛

朕乃一代圣君 第558章 文盛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醉仙楼这处地方倒是出了大名了,天子在此留足,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此留命,嘿,寻常人一听也觉得很有戏剧感。

“天子不好女色,故而雷霆震怒,随即下令捉拿近侍!”

这个故事,正正好好的印证了“观众们”想要的剧情。

女干宦拍马屁拍在马蹄上,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呐!

不夜城闻香阁这座酒楼中,说书先生眉飞色舞,讲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刚有的事儿,这便出现在说书先生的口中,不愧是天子脚下。”讲话之人头戴方巾,身穿白衫,留着口子型胡须,颇有一番正气。

他说完,背后的人像是听到熟悉的声音,跨过一桌来搭话,“真的是天赐兄!你这是刚刚回京?”

“哎呀,廷实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不曾想今日在此处遇到你!快快请坐!”

两位老友相逢,恰又在此相遇,于是两桌并一桌,他们都是读书人模样,举止投足之间满是儒生味道。

再桌子中间,则几道精美小菜,面前到了茶,茶香伴着热气而起,久久不曾散去。

“天赐兄回京不往他处,就知道行至这闻香阁?”

“哈哈,闻香阁内有香味,在下自然是闻香而来。”

“饭香?”

“是饭香,也不是饭香。”说话之人视线偏向说书人。

这些文人骚客就是喜欢故弄玄虚,好在他说的话,对方听得懂。

“不错,近来上下皆振奋,便是因为此。”

“好!陛下一代贤君,仅此一事,也必可留名于万世!”

此番情绪激动的人,名为李梦阳。

便是与前阁老李东阳之只差了一个字的人。

李梦阳字天赐,庆阳府安化县人,其人出身寒微,但从小便有文才,二十一岁时中陕西乡试第一,次年,也就是弘治七年中进士。

因连丧父母,他回家丁忧守制,至弘治十一年出任户部主事。

那个时候,外戚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怙宠横甚,人莫敢问。

李梦阳却不畏权势,直言上书,写了有名的《应诏指陈疏》,

张氏兄弟因而对其深恶痛绝,并多番陷害于他,好在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尽心搭救,因而李梦阳才免于灾祸。

后来李梦阳又再了解太子诸事,救命之恩加道德认同,使得他对朱厚照早已诚心拜服。

朱厚照也是知道他的,也了解过历史上李梦阳和弘治年间两个外戚相斗的事。在他的印象中,李梦阳这个人文才很盛,官做得其实不大的。

所以概念里更当他是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也没什么偏见,反正他们爱展示自己的文才就展示好了。

只不过任用清流他一直很谨慎。

所以要说李梦阳做官,从弘治十一年至今,他可以说是一路熬着。当了三年户部主事,又当过知县、当过知府同知、又回过头再当知县,而后当知府,如今期满回京,可以说基层经验丰富了。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皇帝朱厚照没太想过把文学家弄成多大的官,二来李梦阳这种文才很大的人,都是很有脾气个性的,他不是那种圆滑之人,经常性的也会得罪人。

再有一个,李梦阳和李东阳关系不好。

他们确实是师徒,最初李梦阳还很仰慕李东阳,李东阳《文后稿》中也称赞过李梦阳,说“梦阳以文学为首解,登甲科,砥砺名行”。

但后来他们因“康海事件”反目成仇。

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与李梦阳以及王廷相等人合称“前七子”,这是文坛上的称号。

李东阳则是茶陵诗派的领军人物。

具体的事件无需详说,那是文人之间的龃龉,简单讲就是康海母亲去世不按惯例去请李东阳这个阁老、文坛领袖撰写碑铭传表,却请了李梦阳,李梦阳还答应了。

所谓文人重名、争名,无非就是这些事。

于是在官场上,李梦阳就吃苦头了。

李东阳在刘健去位以后,当过一段时间的首辅,不是说李东阳故意为难他,是没有人会再推荐李梦阳,其他人也不会顾忌敢于得罪他。

毕竟谁会为了他去得罪李东阳?

李东阳自己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特意提拔李梦阳,他只要不针对,问心无愧就行了。

好在正德四年,李东阳已经去职近两年,李梦阳终于也能回京了。

至于与他说话的这个人,名为边贡,字廷实,也是前七子之一。

现在当的是太常寺丞这样的职位,主要掌宗庙礼仪,就是碰到什么特殊日子、到哪里祭祀,皇帝、大臣是什么礼仪这类事。

太常寺最大的官是太常寺卿,至于太常寺丞么……小官、闲官、最早是从五品,后来改为正六品。

所谓的这个“前七子”也就王廷相当得官大,没办法,人家是杨一清推荐保举,后来也赢得皇帝赏识。

但真要论文才,李梦阳还是首屈一指,他精通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诗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即便和茶陵诗派的李东阳有些不快,李梦阳仍然在文坛上有一席之地,这本身就不容易。

边贡确实也不知道李梦阳此番回京,他对于自己这位朋友的诗词文章还是极为钦佩的,说道:“天赐兄既已回京,怎可无人相迎?此事便由兄弟来做,三日后下帖邀请好友相聚,以为庆贺!”

李梦阳则摇头,“与朝中正事相比,一个小小的李梦阳回京哪里值得庆贺?不过廷实兄说召集好友,这倒是个好事。有些人,我们也许久未见了,每每想起,我还是觉得当初我们几人在一起颂古论今最为畅快!”

“天赐兄的意思是该为这说书先生之事庆贺?”

“女干宦落马,人人称颂,难道不值得庆贺?”

边贡没甚意见,“值!当然是值!天赐兄,那醉仙楼就在隔壁那条街,好些人都去看过了,我看呐,再这样下去是该有人在那里留书了。”

留书干什么?

自然是称颂当今天子的正义之举!

“是该留书,以为后人树立榜样!使我大明再不受宦官之祸。”李梦阳本身也是出身平民的文人,他早已对当今皇帝推崇不已,故而感慨说:“廷实兄,其实你仔细想来,古往今来能做得与陛下类似的又有几人?天子大德,社稷之大福啊。”

“不错!”边贡说着说着却开始愤怒,“便是有如此天子,竟还有安逆那样的不肖子孙,还要起兵反叛!”

“那真是笑话!”李梦阳握拳。

旁的他不管,这样有大德的天子还能换?那还得了。

据说还有檄文。

李梦阳真是不能理解,他原本不是逢迎之人,不过进了京,听说这样的事情,作为心怀正气的文人,他当然愤怒。

文人愤怒,笔就是他的武器。

李梦阳心中有些澎湃,不管怎么样他觉得自己也该写上几句,为天子在士人和百姓之间正名。

杀了一个安化王,不代表天子不顾骨肉之亲。

天下藩王、外戚坏到透的不知道多少,多杀几个又如何?

雄文一出,若能为天子赏识,说不准还能入宫面圣。

李梦阳越想越觉得手痒,“廷实兄,那么就约定三日后?”

“好!三日后,想必天赐兄必有好文章问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