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28章 暗流

朕乃一代圣君 第528章 暗流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正德二年,因为复套成功,防线前推,设于固原府的三边总督不再变得必要,而后随着杨一清入京,便彻底取消。

继而甘肃、宁夏、延绥三镇各自独立成镇。

正德三年始,朝廷经过各方面准备后,开始了屯兵河套的战略。

而位于河套之后的榆林镇、宁夏镇都开始受影响。

榆林镇完全在新设九原镇的后方,宁夏镇则有朔方镇为侧翼,所以这两地的军事重要性在这段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开始下降。

宁夏本身就在西套之内,影响还算小,榆林镇需不需要还存在都开始拿出来讨论了。

然而尽管宁夏镇所受的影响小于榆林,但原先布设在这里的宁夏卫、宁夏中卫、宁夏后卫、宁夏前卫、宁夏左右中屯卫等近五万兵马一样面临被裁撤的风险。

本来似宁夏镇这样的边军,在册人数五万多,实际上一半还不知道有没有。

吃空饷、占军田,指着这帮人能干成啥事?

要说造反,反正姜汉、杨英是没想过,甘肃镇、河套军管区都是强敌,难道幻想宁夏卫、中卫这些部队打赢那两支精兵?

思来想去,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除了……把宁夏卫指挥使何锦义给卖了。

这个大概意思渐渐在两人心中冒头,不过首先有一点要搞明白。

姜汉对着回来禀报消息的手下问:“这个陕西道御史是个什么来头?”

“回姜总兵,此人姓张,名璁,字秉用,浙江永嘉县人氏,是正德元年丙寅科进士,初授淮安山阳县知县,至今年刚刚升任陕西道御史。”

“竟连升三级,可是朝中哪位重臣推荐?”

“为兵部尚书推荐。”

姜汉皱眉,“那就是杨阁老的人。”

“杨阁老要查军屯?”杨英有些不信,“杨阁老在陕西八年,总督三边四年,从未见过他有这方面的意思啊。”

“怎么会是杨阁老?”姜汉摇摇头,“清理草场、军屯是多大的事,你当今上是什么人?杨阁老做这等事,怎么会不通过陛下?没有圣旨,谁敢自作主张?”

“属下以为,此事只要一问李公公便能清清楚楚。”

这人说的李公公,名李增,乃是宁夏的镇守太监。

镇守太监是宫里的人,要说占田,他也占了,而且镇守太监府占的比他们还多。

但杨阁老指使不到镇守太监府的头上,只要李公公有动静,那必定是皇帝的意思了。

不过姜汉一锤定音,“不用问了,此事十成是天子的意思。这还需问?”

杨英有些丧气的锤了捶桌子,“兄弟们出生入死的啊……”

这种局面,也只能捶桌子。

钦差带了圣旨而来,就是要你退田,你退还是不退?

不要说什么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哪怕是一道圣旨过来要你的命,你就能抗争了?

做你不满意的事,你就能反叛,好家伙,你当皇帝好了。

“闭嘴!”姜汉给他吓了一跳,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一旦传出去,那是要连累一家老小的。

“现在就不连累一家老小了?我们为国征战,从来都是让驻守何处就驻守何处,都说边军羸弱,可边军的饷银远不如那几路精锐,战力不如人,也是理所应当之事。本身饷银就低,如今、如今还要再退田!宁夏镇诸卫的千户、百户,哪一个不会有怨言?而且照天子一贯的风格,兴许我们都保不了命。”

一般而言,在大事上犯在正德皇帝的手里,的确不会有好下场。

不过姜汉则有另一种看法,“按理来说,这是桩大事,若陛下是要尽取我们人头,就不会只派一个陕西的监察御史,圣旨中也只说清理,从未说抓人。他一个御史,想要抓宁夏总兵?天子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而且若是要将占田的将官全部杀完,那九边数百卫的将官便要死去十之六七,贸贸然做这种事,我以为这不像天子所为。”

“那姜总兵以为陛下是什么心思?”

“先礼后兵。以一个陕西监察御史先来,愿意清退的,不予追究,不愿意清退的,按律治罪。抚、惩并用,这才像当今天子会有的手段。”

杨英则不是特别相信,“这些也只是朱总兵的猜测。万一,不是呢?”

姜汉沉默下来。万一不是呢……

万一不是,那掉得可就是脑袋。

赌命啊,

不是小事。

“把田,都分出去吧。”姜汉强调了一下,“分给无田的士卒。偷偷的。”

“为何偷偷的?”

“不偷偷的,都这么做,岂不是相当于没做?到时候京里来人,一个都查不出来,整个宁夏镇不存在问题,这可能么?所以咱们暗自把田分了,让钦差去查何锦义。

想办法再给点好处给他。这样咱们可以保命,他也好交差,宁夏的清田有了起色,朝廷也就满意了。”

“那分出去的田?”

“这个时候,还想着田?刚刚不是还觉得有性命之危吗?”姜汉无奈的摇头,可不要这么贪心啊,“京里来一个御史也好,来一个阁老也罢,只要我们不占田,这把火就烧不到咱们的头上,至于你说的田,来日方长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现在就把脑袋搭进去,你要田何用?”

另外一方面,宁夏卫指挥使何锦义也开始听到些风声。

朝廷要清田,这可怎么得了。

实际上,总兵官姜汉、副总兵杨英都是半路调到宁夏的,远没有他在这里的时间长。

论占田的规模,他有两千五百顷,也就是二十五万亩地!

面对这种清查办法,他的策略也不复杂,

捻碎手中的信纸,他便对身边的下人说:“去各家传个令,就说今晚老爷我有请。”

“是!”

他说的各家可不是自己手底下的千户、百户,而是所有和他有亲戚关系的人。

这些田全都分散开,放在几十个人的名下,如此每家分得几千亩,西北的地贫瘠,这样的家产在江南那都算不得什么了,总不至于还要人性命。

另外,他已经派人沿途查看,只要钦差一进入宁夏,他便曲意逢迎,暗中送礼,有钱能使鬼推磨,一个年轻的御史就想把这么大的事情办成,闹呢。

何锦义的计策还不仅如此,

他与手下的周昂商议,“朝廷要清理军屯,那么自指挥使而下,所有千户、百户、总旗之田都要一点点清退,自古以来,做此事者没有不掉脑袋的。你这边去传话,不止宁夏卫,还有中卫、前卫等等各个卫所的将校官员都落不得好处。朝廷这是要将手伸到我们口袋里了。到时候叫钦差看看众怒。”

“是。其实指挥使还忘了一人。要说宁夏真正占了草场、军屯田地的,那才是首屈一指。”

何锦义目色一闪,“你是说安化王?!”

“不错。”

这……

“不妥。”他说道:“边军与藩王勾连不清,此事极易误会。再者,安化王他有何实力能帮我们抵挡朝廷旨意?圣旨一下,除了接旨,他也别无他法。扯这一面大旗,看似声势壮大了些,其实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千户周昂略有失望,“没有安化王这面旗,难道要凭千户、百户?”

“你先去,我再考虑考虑。”

“何指挥……?”

“先去!”何锦义放大了音量。

其实他与安化王的关系不错,或者说安化王本身就与宁夏镇的大部分官员关系不错,但这件事,确实不适合牵扯进他。

朝廷正来人查你呢,你还露马脚,还有没有脑子?

……

千户周昂离开了何府的大门,没走几步就有人跟上他。

“怎么样?”

“御史是真的,事情也是真的。但是何指挥使不同意,觉得不好,边军与藩王、这犯忌讳。”

“犯忌讳,总比犯命要好。朝廷以他为典型,旁人都有活路,唯独他没有活路。”

周昂点点头,“知道了,我回头再试试。”

说完两人分开。

而分开的这个人,并未回王府。而是穿过几个巷子,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在门口先轻敲两下,再重敲三下。一句话没讲,门刷一下便开了。

随后他迅速闪身入内。

“属下杨述,参见骆千户。”

另外一道声音响起,“你做得不错,宁夏卫何锦义侵占军屯,这事儿缇帅上奏了皇上。皇上对此分外看重。锦衣卫又立一功。得缇帅令,我来此暗中查探此事,而到此处的第一桩事,便是赏了你。自正德二年你入王府,也算是出生入死了……”

没错,此人正是锦衣卫内卫所千户骆承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