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515章 蒙蔽圣听

朕乃一代圣君 第515章 蒙蔽圣听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京师下了一场春雨。

春雨贵如油。

三月中旬,正德四年的大朝会结束以后,朱厚照又花了点时间调整了部分官员,而后至今的二十多天,像是热闹之后的安静,大事是一桩也没有的。

闵珪致仕以后,接任刑部尚书的便是赵慎了,他从加左侍郎衔到左侍郎,已经熬了四五个年头。

最初从南赣巡抚出身的他,在京中的根基并不深厚。

这样的人,朱厚照还是愿意用的。反而对于‘名望很足’的清流文人,一向是敬谢不敏,不是说厌恶,也不是不能用,只是这样的人朝中已经太多,反倒如赵慎一般的还是少数。

而且赵慎当初是从省级官员培训班出来的,获得重用也是朱厚照想推动的结果。

这样,这些培训班本身才有意义。

礼部尚书林瀚的官大概也要当到头了。

前几日的时候,有內侍在传,皇帝私下里哀叹:林尚书年老耳背,朕每次召对,都需数次重复,朕悯其老迈,且其为德高望重之老臣,深感处置不慎恐伤老臣之心。

这话一出,林瀚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他也确实很老了。

要说心中没有伤感那是假话,主要他心理并没有什么准备。但转念想来,皇帝与他相处起来也不十分顺畅,能忍他这么些年,最后还给善终,还有什么不满足?

当然第一次是被拒绝了。

朱厚照在等他上第二、第三次。

春天的天气总是让人觉得舒适,皇帝也不愿意在屋里闷着了,撑伞来到西苑的亭子里,看着雨水相连成线从檐角落下,别有一番韵味。

雨滴打在积水上,旋即开出一道道波浪,将积水中倒映的红色城墙割裂出一种扭曲感。

雨声哗哗作响,屏蔽了其他的杂音。

这种环境总是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皇帝的两个孩子都已经一岁多了,已经很清晰的说出‘父皇’二字。

闲暇时,朱厚照也愿意逗弄逗弄两个孩儿。

小孩子其实还是有些好玩的,可以哄他开心,然后再把他弄哭。

怀笑和怀颜总是分外享受皇帝带孩子的这点儿时间,当然万一哭得厉害了,那就她们各自抱过去。

“载垨嗓门大些。载壦该是随母亲,性格安静。”朱厚照揉着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说道,末了又添一句,“都很好,朕都喜欢。”

当初的两个少女也挽起了发,大概是生过孩子的原因,现在多了几分丰满。

怀颜拿了一件披风过来,“今日降雨、风大,陛下可不要着凉了。”

“没事,朕不冷。”不过他也没拒绝这份好意。

另外一边,怀笑还会给他亲自制作些软糯的小食。

她们姐俩每次和娘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多会打听这些东西,因其父亲出海、家中经商,一向见多识广,因而一得有新物便会学习制作之法。

她们进宫时间最长,当时还没什么后宫,朱厚照这个人的性格,是更想在后宫之中当丈夫而非皇帝的人,所以她们也是心里头装着朱厚照,做这些更多是出乎愿意。

当然了,拿过来吃的东西,必定都是已经找人试吃过了。

朱厚照喜欢这姐俩,“今晚,孩子就让奶娘带,你们等着朕。”

这可是处亭子。

姐妹俩惊羞,

“陛下!”

好死不死,还真的有个小太监,踩着水过来。

“咳咳。”

这两声是要正经的意思。

“启奏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语文求见。”

“宣。”

既然是国事,怀笑和怀颜就都明白了,她们各自抱好孩子,在宫女撑得纸伞下离开。婀娜的身段让朱厚照忍不住赞叹:

汉服真是好看。

毛语文不敢抬头看,只是低头躬身以表礼仪,随后到亭子里跪见皇帝。

“怎么不打个伞?刘瑾,拿个东西给擦擦。”

“谢陛下关心,春雨都是小雨,不碍事的。”

“坐吧。”

“是。”

坐下之后。

朱厚照也没马上就说政事,他现在心思散又闲,就权当关心下属了,“语文,你的闺女要有四岁了吧?”

“陛下好记性,确实是四岁。”

“不生个儿子?”

毛语文想露出笑容,但一向冷脸惯了,笑起来又特别的难看,“……这个,在尝试了。”

“朕可是生了两个了。”

这话说得还有几分骄傲,弄得毛语文苦笑不得。

不过皇帝向来鲜少与臣子讲这些的,毛语文听后也觉得不同。

这是与心腹之间的交流。

锦衣卫指挥使,能不心腹嘛。

“陛下是天子,有日月之辉。岂是微臣这等烛火所能比。”

“你若是生三个儿子,那朕就不与伱比了。”

“噗。”刘瑾憋得难受的要死,但还是噗了出来,随后心下一慌,“奴婢失礼,请陛下治罪。”

“想笑就笑。笑,在大明又非死罪。”

毛语文轻声讲,“陛下讲话确实生趣。”

朱厚照舒坦着呢,“今日朕心情好。而且召见的是你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要是朝中老臣,那可得正襟危坐。哎,对了,你入宫见朕何事?”

“喔,陛下容臣禀报。”

毛语文来的路上已经把事情里里外外问了个清楚,他没亲自去,但是说要说得明白。

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皇帝听了频频点头。

“那么,那个张璁,还是被关着吗?”

“关着呢。之后,必定会继续提审。”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再怎么样,这也是个朝廷命官,不管是定罪去职、还是流放杀头,总要先给朝廷一个说法。但保险起见,还是找个人提醒一下,诏狱酷刑朕都管控起来了,这地方上便更加不得滥用私刑。这个人朕有用,可不要让他们给害了。”

就凭他当堂写的那几百字,朱厚照就是会用他。

大明朝土地的事情总是要解决的。

考虑到张璁在历史上还当过首辅,除了意志、想法,其为官的手段、能耐以及办事的能力应当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比的,这种苗子,要是被这帮虫豸整出个死于非命,那便是他当皇帝的错了。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那这个案子……”

朱厚照笑了笑,“不必着急。看他们怎么上奏。朕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但凡事也要有个度。”

毛语文自己的度,他自己是明白的,但在这件事上,他不晓得皇帝说的‘度’又是指什么意思。

左右这些人也是要上奏的,等几天瞧瞧吧。

春分以后,天气转暖。

朱厚照近来关心河套之事,几次与朝臣商议移民实边之事。

如今的大明朝,岁入钱粮在2900万石,这是有明一代比较好的光景,除此之外,海贸收入连年增长,海外每年输入近千万两白银。

但各地上奏之流民仍然不少。

洪武年间,全国耕地有八百余万顷,到了弘治、正德年间已只剩四百余万顷,大量的土地被兼并,或是被挂靠,不交税的土地少了一半,但税还是一样,这样若没有流民才是怪事。

议事当中,司礼监来了人,说了五个字:淮安府急递。

刘瑾应声下台阶去接了过来。

朝臣也被吸引。

“你们继续,都议议。”

朱厚照说完这句话才将奏疏打开来,细细读了一遍之后,他眼皮子跳了一下。

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联名上的奏。

淮安府发生的事,倒是说了,但是没说完整。

说了确实有克扣工钱的现象,这一点老百姓可以作证,但是是不是少府官员这一层级克扣,则没讲。因为没有证据。

说了山阳知县张璁因仓廒储粮减少而入狱,也说了他极力否认,目前无法定案。

但是没有说张璁当堂所写的东西。

朱厚照有些不高兴。

他可以接受下面的人有些私心,做官嘛,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但是做官精、不能精到这个程度。

这种处置办法已经全然忘记朝廷和百姓,而只顾了自己。

十分顾自己,这就叫没有度。

简单的说,张璁所要奏的那些事真实存在,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有人已经做了,要砍也是砍张璁的脑袋,如此‘不需要担责’的事情仍然不肯做,那么这种官员要来何用呢?

啪!

皇帝把奏疏不轻不重的摔在了御案上。

朝臣听到声音,大约都猜道有些不对劲。

“陛下。”杨一清执礼,喊了一声。

“朕……”朱厚照眼珠子来回转动,咬了咬后槽牙,“朕不该这般动怒。”

“淮安府……陛下,可是先前所说的克扣工钱一事?”王鏊自知此事在自己手中,“微臣已派了人前往核查,是不是这结果……不大好?”

“朕,以往不明白,天下的事难道就真的弄不出个真相大白?现在终于知道了,是派下去的人和当地的人蛇鼠一窝!”朱厚照边摇头边叹息,“难有人真的与朕同心,以公忘私便更加少了。”

王鏊和王炳一听,这话不对啊。

“臣等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

“先生,你不必在京师中待了,亲自走一趟吧。”朱厚照食指点了好几下奏疏,略微严厉的讲,“去问问这些派下去的人,是不是如实上奏、还是有选择的上奏。只讲能让朕知道的,这叫什么?蒙蔽圣听!!”

皇帝权威日重,不必大喊,而只语气稍加严厉,众人便大气都不敢出。

“以后不要讲什么盘根错节这种理由。大明这个天下,不管是哪里的根、盘成什么样子,还有朕这个皇帝理不得的?朕知道,或许有人不信,那么就试试。锦衣卫已经遵照朕的旨意,插手此事。

这工程款克扣、仓廒储粮减少以及钦差本身的问题。桩桩件件,务必要清清楚楚!先生。”

“老臣在。”

“你先去,你若还是搞不清楚,朕便将朝廷搬到淮安去,就这么点事,看看能涉及到多少人!”

众人一听就知道此事万难善了,因为皇帝多次讲过,他盯上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现在就是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