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72章 抉择

朕乃一代圣君 第472章 抉择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李东阳奉旨巡抚应天,原应天巡抚何鉴大约已经在入京的路上了。

谢迁也没有做过久的逗留。

朱厚照很满意这种安排,对于这种思想观念不容易改变,但确实又有贤名的大臣,能够让他们安全落地,是一种政治氛围的缓和。

而一种缓和的政治氛围能让大家都不那么紧张。

相互之间留一点余地,许多事情的余地其实也就都留出来了。

照旨意,谢迁巡抚湖广。

这样的话,内阁这个时候名义上是两人,实际上在京只有王鏊一人。

内阁又是重要的大臣。这个时候偏偏来军报,实在不合时宜。

军机处杨廷和已经奉旨巡边,所以这个时候军机处一样只有兵部尚书王炳一人。

于是,朱厚照又接连下旨意,宣召吏部尚书梁储、礼部尚书林瀚、户部尚书韩文、刑部尚书闵珪入宫。

工部尚书曾鉴还在病着,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

除此之外,还有左都御史张敷华和大理寺卿吴角。

第二道旨意,是朱厚照多了一个心眼,给威宁伯那边递了过去。

先前威宁伯府王芷说的那个鞑靼会入寇大同的事,还是让他有些心惊的。也足以见得这个女子的确有见识。

因而才谴了人出宫,去将消息给她递了过去。

国家大事,当然以皇帝和朝臣的商议为主。不过他隐隐有一种直觉,觉得这个女子或许能给他一种灵感。

王芷这几日在养脚上的伤。

一个人落坐在院子里,边上有人给她扇点儿凉风,时光倒也悠闲。

就是她二哥有些辛苦,得了皇帝的信任,只能经常性的顶着大太阳去私下暗访分田之事,整个人都黑瘦一圈了。

不过倒也显得更加壮实。

因为是宫里的事,王烜不敢马虎,自己领了东西亲自给王芷送了过去,就不叫其他人打扰了。

毕竟府中内眷之处,外人进来不太方便。

王芷今日所穿是一身淡青色的长裙,气质高雅,清丽娴静,自己静坐闲读,颇有才女之感。

“妹妹,看看这个。陛下命人递过来的。”

“陛下?”

王芷神情中有些异彩,一下子心思便落在那封纸信之上。

然而打开一看,清丽的秀眉便忍不住一竖。

“怎的了?”

“二哥你看。”

王烜接过来,他更加坐不住,“鞑靼犯边?!”

“还是火筛,还是花马池,还是四万兵马。”

花马池在宁夏之右,榆林之左,直面固原,这一段地势开阔,历史上就记载:明中叶,套夷往往由此阑入为边患。

所谓套夷,就是花马池的往北,其实就是河套地区。

大体上,就是黄河几字形那一段。

花马池这个地方,王芷倒不奇怪。

只是同样的人,同样的兵马,同样的地点。

“达延汗,这是要让火筛在此一雪前耻。”

王烜则说:“这样也好。花马池一地本来多为鞑靼入掠,宁夏有杨尚义,固原还有杨一清,这都已经做足了准备,必定不会落败。不过……不过妹妹先前还和陛下说大同危险,这下怕是出糗了。”

“我本就是女子,没有大男人的面子。鞑靼人以我们预想的方式入寇当然是最好,我又有什么要紧的。”

“所以陛下差人送过来……”

王芷轻轻笑了笑,“好。算我说的错了。既然陛下来信儿,我也写一封认错的信,那就好了。其实我若说对了,反而不好。”

王烜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我觉得反正都是一样。皇上励精图治,锐意革新,现如今大明将强兵凶,已经不是往日那般光景。只要大明强过鞑靼,这仗好打。就是入大同也好打。”

王芷摇摇头,她不去争了,反正不是入大同。

“真的不好打?也有应对之法的吧?”

“有,可是不能提。”

“你不是和陛下说没有吗?”

“不能提,不就是相当于没有嘛?”

“啊?”

王芷弯弯绕的话,真给他这种头脑简单的人给绕晕了。

“有什么能提不能提的,你不是说陛下要的就是我们的诚心?”

王芷无奈的歪过头,有些不耐烦了,“二哥的话有些多。”

……

……

军报是个大事。

但火筛四万兵马入花马池。

君臣之间倒也没有太过慌乱,毕竟准备充分。

虽然明显是为了复仇而来,但大明和他们还有仇呢。

只是有一样。

也就是兵部尚书王炳正在说的。

“按照先前与大同总兵周尚文的往来信件商量,若是边军遭掠,则大同兵马要尽快击敌后方,若能将敌前后夹击,一举击败,则复套大业可成。”

他的意思是,朝廷要下旨让周尚文出兵了。

不过话讲完,皇帝却抬头看着挂在墙上的简易地图没有表示。

王鏊也奇怪,抬头轻轻叫了一句,“陛下?”

“……你们说,达延汗有没有可能分兵,再入大同?”

几名老臣一听,心里都微微惊了一下,但是很快否认了这种可能。

“鞑靼行军极少分兵,在如今大明有骑兵的情况下,合兵一处,连营百里,才是最好的选择。分兵两处,再入大同,入了大同又能做什么?只要周尚文回援,他就是羊入虎口。再者,鞑靼人打仗不是这样的。”

朱厚照问:“那是哪样?”

“打草谷,路过一处抢掠一处,一处不行,则再抢他处。若是入大同,极有可能被回援的我军关门大狗。如此,不是决一死战了么?”

朱厚照双手抱胸,右手摸了摸鼻子。

他妈的,兵部尚书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啊,古人也不能小瞧。

以往鞑靼人都是要抢掠财货,难道就单单这一次要入大同,和明军主力对战吗?是不是有点想得过多了?

如果只是抢掠财货,那么大同并无特别,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抢。

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

确实应该命令周尚文点兵出征了。

先前的粮草、军需等准备都是提前做好的,就差一道圣旨。

可万一呢,

万一周尚文领兵出去,大同空虚,鞑靼人再攻大同,就像王芷说的那样又怎么办?

朱厚照终于感觉到了,真实的重大抉择所关乎的东西太多,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不是游戏,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主角光环,封建时代,所能得到的消息更加有限。

现在的情况是,

如果他命令大同按兵不动,那么最多就是花马池第二,大明和鞑靼照旧这样相互对峙僵持。

上次花马池之战,至少还有当时的杨尚义两万骑兵相助。这次连这个也没有了。能否取得像上次一样的战果还难说。因为让周尚文去支援,那大同还是空了,风险和让他突入草原是一样的。

万一打得不理想,那就是说他这个皇帝治国两三年,并没有走上所谓的中兴之路。考虑到先前各种改革,他本身还是有政治压力的,军事上不是更大的胜利对他来说就是政治的失败。

如果大同在整个前后的战事之中,并没有敌人来犯的话,压力更大,毕竟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多兵马,结果不用。什么意思?

可真的要派周尚文出去,他就得冒险。一旦鞑靼人过了大同,直奔京师,京师必定震动。到时候内患再起,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说,这种抉择真的容易吗?

或许作为旁观者是容易,但他真的承担着后果,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是胆子大一点,还是小一点,这是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