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56章 带血的密信

朕乃一代圣君 第456章 带血的密信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这世道,人人都在想办法往上爬。

京城规划司宋衡原本不过是少府当中的六品主事,联合几人出了个京师规划图,一下子便在少府内部变得炙手可热起来,皇帝也让其在整体上控制京师的扩大和进城人员的安排。

现在的京城,大型建筑不到这个规划司先落图、查验,谁也不能随意动工,否则就是“扰乱京师规划”的罪名。这样,那些想要自建府邸的贵戚、富商,哪个不得卖他的面子?

结交到了上层以后,将来的许多事都可以顺理成章了。

同样原先并不起眼的张池,因为将皇帝的“藏书楼”设想优化成了“藏书园”,一下子也进入了新式官员的群体之中。

过年以后,南城热热闹闹的,就是在忙着这件事。

藏书园汇集天下奇书,落成之后,张池的名字也要和它联系起来,如此一个青史留名的果实被摘到了手里。

再如王守仁,因剿匪、筹建水师而至巡抚陕西,名不见经传的严嵩因为办事敞亮而至拍卖所正使,杨廷和入军机,杨一清因复套入阁……

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

变化之时,到处都是机会。

对于他这个工部的虞衡清吏司主事而言,自然就把心思落在了火器之上,不管是神机营重建还是水师的筹建。

谁弄出了火器,谁就可以简在帝心,之后一路拔擢,无人能挡。

所以公孙备才如此上心,而坐在他对面的是他为此特地从家乡找来的人。此人名柯廷,他不做生意。

但出海的商人,总会找些经验丰富又身体精壮的青年。柯廷便以此为生。

公孙备也是偶然听家里人说起有位同乡做这件事,之后他便向其打听海外的一些事,这种火炮也是柯廷带回来的消息。

可惜没能取得伍文定的信任。

公孙备说:“咱们两条腿走路吧。本来是想着推荐你到这伍时泰的帐下,专门负责此事,现在看来已不可能,只能你自己出海时见机行事了。至于京里,我调几名军器局的工匠,先试制一番,兴许也能弄出来。军器局里的孙大眼也在瞅准了这件事,他是工匠世家,我可以与他联系。”

柯廷有些不愿放弃,“叔,佛朗机人的炮我个人不好弄的。要不让我再去试试?”

“你说伍时泰?你有办法?”

柯廷想了想说:“我见过海船打仗,也有把子功夫,干脆就当兵算了。反正给那些东家也是干一样的活儿。”

“嗯,这倒是也行,以后立了大功,叔想办法给你捞个官身。”

“那可不敢想。”柯廷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

“要敢想,眼下这世道,算是个好世道。你只要立了功,官身容易得很。”

伍文定回到住所,安心的等候皇帝召见。

在不夜城的见闻落在了他的心里,实际上,那个公孙备说了一句京里的许多人都认识他,这让他生出一些疑虑。

被人惦记可不是什么好事,公孙备应该也是惦记他的人之一。

初来乍到的,他可不敢轻易答应了什么。

第二日午后,圣旨果然来了。

伍文定相当重视,他洗了个澡,换了身新官服,整理的整整齐齐才入宫去。

路上,领头的小太监倒是客气,提醒说:“到了乾清宫以后,先生就在侍从室稍待,等前面的人陛见结束,里面来人宣召,先生在入内叩头。”

“好,多谢公公指点。”

“都是应当的。”

侍从室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一间屋子,有三排六张桌子,门口放了好几张棕色的木头凳子,都是留给等待人在这里坐的。

如今侍从室就剩两人,靳贵和谢丕。

伍文定也知道,这些人将来都是很有前途的,所以不敢怠慢。去见了礼之后才坐在门口。

不过也不知道前面的是谁,伍文定等了好久都不见有人来召他,宫廷禁地他也不敢跑过去瞧,只是偶尔屁股稍微抬一抬,伸伸脑袋往里看,不过始终不见有人出来。

最后实在有些急了,他便抱拳到靳贵的面前,

话还没说出口,靳贵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一般,说:“三位阁老和军机处的大臣都在,再耐心等会儿吧。”

伍文定听了,心思一抖。

好家伙,那么多重臣都在和皇帝商议事情,这么说来肯定是大事。

他原本仅是常州通判,还没到过这样核心的圈层里,不由得更加紧张起来。

……

“……除了大同,宣府、固原、宁夏都有可能遭受小王子的突袭,达延汗的兵锋很盛,实力也比当初火筛要强上许多,仅守住大同一地,却不能使他处免受兵燹之祸。”

这话是李阁老在说。

他们五个人站成一排,朱厚照背手在中央。

而在御案之上展着的,则是一封沾有血迹的密信。

锦衣卫北司有刺探境外军情之职责,这是最新传回来的消息。

朝廷去年剿套、今年封锁,鞑靼小王子已经按耐不住,今年秋冬之际必定兴兵来犯。

如果不抢点什么,这个冬天鞑靼人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口和牲畜。

生死之间,就算知道你防守做得好,那也得提刀来拼上一把。

朱厚照倒不害怕,为此他已经准备了好久了,但毕竟是个大事,还是得好好应对。

“杨应宁应该知道这件事。给陕西的王伯安也去信吧,让他务必谨慎应对。另外,亦不剌去联系的那两个万户部落,具体结果如何,也要有个说法。但自朕之下,要有个共识,这场仗就是这两个万户倒向达延汗,咱们也得打赢。这一天也总归是要来的,他不来犯大明,朕也会过去找他。既然战事在即,那么粮草、军饷、马匹……”

“陛下。”兵部尚书王炳忽然惊异了一声。

“怎的了?”

“这几年朝廷翻修兴建的官牧马场,可都在陕西。”

朱厚照皱起眉头,离京师比较近的大同、宣府等地有周尚文守卫,再往西就是杨尚义,他在前,杨一清在固原府截后。可再往西,也就是河西、宁夏一带。

朱厚照脑子里有地图,他知道这时候没有宁夏,这时候那里就是陕西的管辖范围。

“你是说,他们有可能去抢掠军马。”

众人心都惊了。

王鏊则说:“陛下放心,王伯安治军颇为有才,有他巡抚陕西,这些事他都会想得到的。”

“想得到和做得到是两码事,不管怎样还是给他调拨一些军需过去,军饷先拨给他五十万两。此外,被动防守总归不是办法,去旨给周尚文,要他以达延汗犯边为假想状况,列出作战方案。以前咱们没有骑兵,仗只能在长城之内打,现在有了骑兵,凭什么不能打出去?鞑靼人来可以,但是回去不允许,一定要想方设法捣其巢穴!”

眼下已经是五月,说是秋冬之际其实也没有多久了。这密信还带着血,说不准达延汗已经整兵出发了。

不过这一次的大明,可不是先前那番模样了,不敢说名将如云、精兵百万,但至少是兵员粮饷充足,将官无朝廷掣肘。

说句大话,只要没人拖后腿,鞑靼人再想如逛花园一般来去自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王鏊拱手,“内阁回去后,便给大同去个急递说明此事。”

“嗯,军需粮草之事,介夫,”

杨廷和靠前,“臣在。”

“这事你来负责,明日起你便离京吧,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巡边,查看各边储粮。”

因为吏治**,预备仓的粮食总是被大小官员私吞了,朱厚照知道,但他尽管屡次警告,可处理的手段一直不激烈,就是顾虑这些官员为了应对上边儿检查,可能会大索民间,把百姓的口粮也全都抢过来。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战事当前,军队的粮草是一定要保证的。

“内阁和军机处再联合下一道旨意,大明对鞑靼采取封锁之策,这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凡我大明子民,自朕而下,天下宗亲藩王、勋臣贵戚、文臣武将以及士兵、农户、商人、工匠,任何人不得私通鞑靼,为其提供信息、物资等各种便利,违者,朕必去其头颅,诛其九族!

朕知道,过往时候,边疆一些商人会为私利而冒险与鞑靼人交易,那是过往,朕不追究,但自旨意下的这一刻起,到大明击败鞑靼止,值此国战之时,若是还有那胆大包天的要和鞑靼人暗通曲款,则决不允许!”

“是!”众人齐应,倒也有些气势。

“大司马,”朱厚照又转过身来。

“臣在。”

“兵部要考虑一旦战败要如何应对。银子,朕的内孥有。”

“陛下的意思是……”

“朕说了,两国交战,是不死不休。如果陕西或是固原的兵败了,河南、山东、南直隶等地的卫所之兵也要北调。”

“陛下……”李东阳带着顾虑…但还是讲了,“各地卫所糜烂,那些兵怕是难有作为。”

“到那个时候,朕说不定都已经上了战场了,还管什么糜烂不糜烂,只要是大明的士兵就要拿起武器!”

全国卫所的兵是兵部管辖范围。王炳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了,就是前方败了,后方的明军要马上顶上。

这在往常很难做到,大军开拔是要一笔银子的。而且作战的士兵越多,人吃马嚼得,这都是钱。

但皇帝一句“朕的内孥有”就表明已经下了决心,甚至可以让过来的军队自备粮草,反正所有花费朝廷承担得起。

“那臣以兵部得名义下令,令山西、河南、山东的卫所之兵先往北调动驻防。”

朱厚照点点头,作为皇帝,他没办法具体的指挥军队,他能做的就是提供钱、人并给各处官员以政治支持,他能做得他都会做,甚至考虑万一打败了怎么办。

剩下的就看戍守边疆的文臣武将们了,现在大明从西往东是王守仁、杨一清、周尚文,王守仁有些薄弱。

“调拨陕西五十万两军饷要快,他的时间还是紧张的。”

王鏊说道:“此事臣亲自来办。”

钱这种东西,他宁愿花出去打仗了。死命捂在口袋里,万一打败了签个城下之盟还得赔给人家。所以哪怕浪费一些他也无悔,至少让大明也打回富裕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