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442章 拔剑

朕乃一代圣君 第442章 拔剑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奏疏上说,固安县有两千多百姓聚而作乱,乱民将县官围了起来,甚至冲撞钦差的住处。

而局势彻底走向失控,是有人失手撞死了县衙里的主簿。

这一下不得了,死了个当官的,人人都知道自己彻底活不下去了,再加上连日的怒气积累,便是一个胆小的人也要豁出命去了。

“唉。”

朱厚照的性格是这样,小事才会生气,真的大事临到面前了,他反而会没那么愤怒。他从前世就是这样。

可能是太坏的事,让他有一种从头凉到脚的感觉,因而整个人变得冷静下来。等到一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其实愤怒、恐惧、担忧都对事情无助,这个时候应该想着怎么去应对才最重要。

当然,发生这种事,朱厚照还是不可避免的叹气。

“都说说吧,此事如何解决?”

“陛下,微臣以为既有民乱,应当速派大军平乱,以免局势愈演愈烈不可收拾。”兵部尚书王禀回话。

“乱民不比朝廷官军,稍遇阻碍便会一哄而散,未免祸乱他县,臣建议陛下传谕周边县城,令其增强守卫,勿放一人。毕竟已乱了一县,不能再乱第二个县。”

“微臣还以为当威逼利诱、分化瓦解,这些乱民必定不会人人齐心,因其相聚是利非义,只要稍加利诱,必可分而击之。”

……

朱厚照看他们这一个个说的都是头头是道的,心中不禁有一种悲凉之感,说道:“怎么把富者手中的庄田分下去,你们是半点无头绪,就在刚刚乾清宫里落针可闻,等到说出口也是这也困难,那也困难。但怎么对待老百姓,你们倒是很有办法。乱民,那如果是乱民……也是叫咱们给逼反的!”

强压、围堵、挑拨……什么手段都有。

听起来真是讽刺。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兵部调最近的卫所去固安县吧。”

“是,微臣遵旨。”

“大司马,此事耽搁不得,你先去。”

王炳起身,“是!”

走到外面他还有一丝笑意流出嘴角,这李东阳……也是自找的。

乾清宫里。

朱厚照问道:“李阁老,固安县的百姓能反,其他的县若是呼应怎么办?”

“臣以为,非常之时,还是要严加防范!”

“可圣人不是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吗?老百姓脚下无地,头上无瓦,这种情形之下,今日反一县,明日有可能就反两县,后日就是三县,咱们君臣再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下去,总有一天,各地的百姓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

朱厚照说到现在,语气逐渐转强,到此时声音已是不小,“这江山是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毁在朕的手里,这子民都是朕的子民,不是你们的,你们不爱护,朕爱护!”

说完这句话他往边上走了两步。接着就是‘哗’的一声抽出了一把宝剑!

王鏊一看都惊了,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陛下,请息怒!眼下虽有固安一县之乱,但朝廷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疥癣之疾又何必忧虑?!”

英国公张懋则有些心颤的看了眼皇帝,

刚刚那些对他说得话,明显是对他的不满。

现在剑都抽出来了,该不会真的冲动之下要血溅乾清宫吧?

朱厚照则是目光锐利扫视过众人,随后直刺往前!

噗通!

刘瑾脸色惊恐的跪了下来,“陛下饶命!”

不错,

朱厚照是慢慢过去把剑指在刘瑾的脸上。

一众臣子则完全发懵。

“刘瑾,你说过,事朕忠心耿耿,从不曾有过二心。”

刘瑾带着哭腔慌忙诉道:“奴婢对陛下是忠心耿耿,此事千真万确!不管民乱不民乱,奴婢只有陛下这一片太阳!”

“好!”朱厚照大喝一声,“那么现在朕命令你,清查宫中二十四监在北直隶所占的庄田,令他们把田亩都交出来!与朕的皇庄一起,退还百姓!”

刘瑾喘着粗气,听完了皇帝的话,他愣神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陛下的意思……是叫奴婢……”

“你没有听错!朕就是那个意思!疾风知劲草,这个时候,朕要问你、问宫里的人,是愿意与朕站在一起,还是死守着那些田契?!”

宫里的太监,尤其是像刘瑾这样聪明的太监其实把这个问题想得很透。

作为太监,皇帝愿意赏你,你什么都有,甚至能成九千岁,可要是不愿意给你,一亩地都不会有,搞不好连命都不会有。

当初,魏彬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尤其还有英国公这样的反面例子在前,更能衬显出他的忠心,几亩田地他还不至于舍不得。

于是大喊道:“奴婢只忠于陛下!宫里所占的田,奴婢这就去查!陛下说分,奴婢不会让他们留一亩!”

“好!”朱厚照把剑收回,“李阁老、谢阁老。”

“老臣……老臣在。”

“你们拟一道旨意。递往北直隶各府州县,命令他们组织人手,清丈田亩,将朕的皇庄,宫里庄田,按每户均等的原则分给百姓!朕会令锦衣卫处处查探,谁要是还敢在这个过程中,多占田亩……李阁老,这些人,朕杀了,总不至于天下震动吧?民乱之时,当用重典,这种时候的仁可就是妇人之仁了,你说是不是?”

最后的问话有些戏谑。

李东阳知道不能再节外生枝了,应声说:“危难之时,也只能行非常之法,臣也以为若有人在此时知法犯法,也应当就地正法!”

其实他们这些人心里很怪异,

皇帝一句,‘你们不爱护,朕爱护’,几乎将他们打到了对立面。

但即便是这种时候,也不会有谁出来说:各级官员所占的田,由臣去清查。

此外,到目前为止,朱厚照没有一句提过英国公,更没有提过其他勋臣,以及仍然占有大量庄田的官僚们。

因为人家确实都可以说,我的田不是占的,是买的。几百万亩的良田,哪里有这么多人去查清这里面的事?

而且占田的人和查案的人根本是一拨人,谁会自己查自己?

但朱厚照要把这些人的名望全部打下去。

有民乱,这件事就会传播的人尽皆知,而后人们就会知道皇帝在这次事件中做了什么,大臣又在这次事件中做了什么。

与此相比,他真正要注意的地方,其实不是贪官以及那两千多百姓。

而是舆论场。

舆论一旦掌控在别人手里,即便你做的是好事,他也会说,啊,你看,闹出了民乱,这下知道改正了吧?又或者,是某某上疏的皇帝,因而有了这样的结果。

在这个层面的斗争里,有人越线,朱厚照是要抓人的。

但他暂时不会把英国公抓起来,作为勋臣之首,哪怕人家真的占了几亩田,皇帝要杀了他也会显得刻薄寡恩。

毕竟,你老朱家坐天下,总不至于一口汤也不分给这些勋臣吧?

与此相比,他选择营造一种皇帝分了田是为百姓做主,而其他一些文官武将……他们舍不得自己那三瓜两枣的道德语境。

他就是要站在那个最高的制高点上。等到下一次再涉及分田,他就可以无视规矩:因为你们所有劝阻我的人,都是要和天下百姓做对,都是真正的害民。

“陛下!”英国公心中害怕,这种对比也折磨得他难受,“臣愿意捐出家中良田一百亩。”

但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往里间走,不再理他们了,只挥挥手,“都退下吧。朕乏了。”

“陛下!!”

他喊也没用,其实先前的话已经定下了他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人人也都知道,皇帝也有些恼了这些勋臣。既然生气了,当然可以不理你。

今晚的这件事,直接导致第二日的大朝会停了。

眼下京中是各路官员都在,热闹之中,事情也很快传了出来。

于是各处酒楼都有青年之人愤慨,

“真是不懂,天下之弊,究竟弊在何处?!”

===

今日一更,晚上有点事。这一章白天写的,刚刚修改一下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