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76章 南赣巡抚

朕乃一代圣君 第276章 南赣巡抚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天亮了。

今日的京师与往日有些不同,城门一开后,陆陆续续的就有各地的官员入城。

月余之前,朝廷有圣旨,陕西、湖广、江西、广东、贵州五省的巡抚并三司,入京述职,并朝见皇帝陛下。

朱厚照当了皇帝以来,还不怎么熟悉这几个省份的省级官员,这是他不太能够接受的。所以哪怕会有些折腾,也要让他们过来一趟。

而新皇帝也通过这一道圣意向天下人展现出意图励精图治的锐气。

因为以往时候,新君并不会以如此方式召见臣子。

况且,当今圣上召见臣子之频繁,涉足政务之深刻,都远远超过以往时候。哪怕是有仁君之名的孝宗皇帝,也有不如。

在此之前,詹事府里杨廷和、王华任过山东布政司,费宏现任四川布政使。侍从室里,丰熙已到福建赴任,郭尚坤则去了应天府。

京官出去,地方官进京。

怎样看,礼部说的所谓省级官员培训班都不是一般的流程**务。

哪怕政治敏感性再低,看到朝廷这么多的动作也该知道,这其中是体现了皇帝对这一层级的官员特别重视。

所以说这次进京,还不知多少人的命运将会改变。他们这些见皇帝的机会实在不多,这次肯定是要好好珍惜的。

至于北镇抚司是抓人也好、死人也好,都影响不了现在朝堂朝气蓬勃的氛围。

所以实际上这些人入京,都带着振奋的劲头,想着新朝初立之时,能够简在帝心、有所作为。

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跑官,现象的集中爆发。

入京的官员自己有随从人员,此外进京一趟老师要送礼、各部的堂官也不能忽视,所以大马车、小马车几十辆,搞的这年头的大明还来了个堵车的奇观。

严嵩早晨开门便收了帖子,打开一瞧,他已心领神会。便是一直欣赏且照顾他的南赣巡抚赵慎到了。

严嵩十九岁中举人。这种资质,一般都会有人愿意培养他。

明朝官员之间这种师徒关系大部分时候是要超越所谓的同乡的。

所以赵慎到,严嵩怎样也要去拜会一下。

赵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在整个大明官员的清流体系中,他不是特别出名,只是原先熬年头去当过江西的按察使,因为特别擅长办桉,所以又被推荐到南赣巡抚这个位置上。

江西这个地方有些特别。本身就是有巡抚的,全称叫巡抚江西都御史。

弘治八年的时候,朝廷又设南赣巡抚,全称是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当时设置这个职务的目的,是因为南赣实在太乱了。

明朝时,这个四省交接的地方地广人稀、瘴气弥漫,本来是不需要特意设个巡抚的,但是到明中期,也就是弘治这会儿,土地兼并严重,太多的老百姓没了活路,就只能往这里钻。…

钻的多了,这种四不管地带土匪又非常多。

所以当时是为了剿匪,才临时设置了个南赣巡抚。

赵慎没多大的名气,于是就这样任了一个临时巡抚、上面还有个巡抚的巡抚,说起来多少是有点尴尬。

最尴尬的是,弘治八年至今日,朝中君臣用心,也许没提高社会生产力,但至少没再折腾,所以恩威并用之下,南赣地区的匪患情况已经大为改观。

所以历史上这个巡抚就在弘治十八年被撤销了。直到正德五年,当时朝廷大乱、南赣匪患又严重,所以又复设了这个职位,这一次,干这份苦差事的叫王阳明。

而对于现在的赵慎来说,他的前途还是不知道在何方。

他们不是怕‘失业,,是怕被‘遗忘,。

不过到了京师赵慎就听说当时认识的严嵩不仅高中探花,而且还得皇帝重用入了侍从室,这样,如何也得请他一叙了。

严嵩到的时候已是傍晚,白天无故‘不上班,,这个事情皇帝之前可是整治过的。

推开院门就看到一株桃树,桃树之下是一方石桌石凳,上面摆着茶具,两边各有两只深棕色的杯子,有个小丫鬟正在清洗摆放。

姑娘家看到严嵩,矮身行礼,并问:“可是来寻赵中丞的严侍从?”

“正是。敢问中丞何在?”

“请稍坐。这便去请了中丞过来。”

严嵩听她喊中丞,心里头都有些替自己这位有些老师味道的友人腻歪,那感觉就好像后世…明明是个副总经理,结果人人叫你xx总。也不知道那些人听了自己心里啥感觉。

过后不久,屋里走出一个瘦削男子,他五官极端正,双眼皮、翘鼻梁,嘴巴不凸不歪,乌发浓密,脸型板正,也就是年纪大了,年轻时候想必也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

“惟中来了。”

“见过老师。”

这声老师令赵慎意外。

事实上,今天以前严嵩都没他这个老师。

严嵩以前不敢叫,现在主动叫则是觉得自己应当够资格了。

赵慎听完之后也没什么要拒绝的意思,这样便是知道这个人至少和自己是一条战线的了。

“今早收到帖子才知道,原来老师也上了礼部的名单,进京拜见陛下。刚接触朝政,要是没这个帖子,学生还真不知道。”

赵慎摆摆手,“无妨,坐下吧。喝口清茶。”

赵中丞大约一米七的个头,不胖不瘦,其实倒有几分个傥之感,坐下来也是腰背挺直,“原先接到旨意的时候,上面说有我的名字,我也是很惊讶。”

赵慎觉得,像是这种机会,没有人照顾,光凭自己想这么轻易的上名单、见皇上,怕是不那么容易。

不过严嵩却有自己的想法,“今天特意打听了下。这事儿是陛下特旨礼部组织的。侍从室还给礼部下过催办单。第一次,又是面对明君,所以大概也不敢在其中掺杂太多,因而也才有老师的机会。”…

“催办单?”赵慎有些惊异。

“对。陛下处理朝政有自己的方式,会经常就某一项政务专门召见涉事官员,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这样的事儿多了,总归是会忘记。为了使有些人不敢有这个侥幸心理,也为了办好差事,侍从室会将陛下提过的政务一一记录,若是超时的,就要下催办单。催了还不办的,陛下就要让该员来解释了。”

赵慎眼神中闪烁连连,“这个办法好。效率高、也有实效。”

“就是陛下会很累。那么多事,事事过问,颇为不易。”

赵慎‘嗯,了一声,“来时就听闻了,新君锐气勃发,决心励精图治。江西到处都在翘首盼望。”

“会的。一定会。”

“这次听说是个培训,培训什么?”

“这个学生也不知,大概也只有陛下知晓。不过老师这些年在南赣剿匪有成,是陛下偏爱的干练之臣。所以应当只有好事,没有坏事。”

赵慎心说这个孩子长进得倒多,都能猜到他心中大约会在意些什么。

“即便南赣巡抚真的被取消,老师也会调入京师。”严嵩状若无意的喝了口茶。

赵慎却是大惊,“取消南赣巡抚?”

“只是有这个声音。南赣盗匪不是不严重了么?”

话说这么说,但听到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些信息,如果不是有个熟人在宫里当差,他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

而严嵩还在考虑,

他自己呢,在侍从室做官,看起来是地位显赫,但皇帝是一代明君,他对于身边的人管束的非常严格。

已经走掉的丰熙、郭尚坤,现在还留着的靳贵、汪献,这些人几乎不怎么参与朝堂,一个两个人还可以解释为个性,但都这样,就说明是皇帝的要求,皇帝不喜欢身边的人钻营心思太多。

所以他以后也做不了什么。这样未免就有些力量弱小。

而赵慎确属干练,如果能够留在京师那便极好……

他呀,可不想一个人。

“对了,老师和江西詹氏那些人……应当没什么牵扯吧?”

“詹氏?鄱阳湖詹氏?”赵慎摇了摇头,“那是北赣,不接触多少的。”

“那便极好。”

“怎么了?”

“昨夜,詹秀山在北镇抚司死掉了。此桉涉及詹氏以及和詹氏有染的人,因学生是江西籍,其实还受些波折。”

“什么罪?”

“还未来得及审。”

“未审便死了?”

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院落里又进来一个小厮模样的青年人,他把一份报纸递给了赵慎。

赵慎接了过来,并对严嵩解释说:“刚入京,听说有这么个新奇玩意儿,能说朝廷事。所以便去遣人买了过来。”

这没什么,严嵩也不觉得意外。

但是看了上面的东西,他们两位的脸色可就都变了。

“惟中,《明报》是何背景?涉及朝廷命官的要桉,他们便可以这样写上去?!”

严嵩也仔细瞧了,今日这份报,明明白白写了詹秀山等四名官员在北镇抚司死于非命,另有文选司郎中方文一样在家中被发现死了。

“我听闻,当今圣上限制酷刑,可北镇抚司却出了命桉,关键还是朝廷的官员,朝堂上也应当会有波澜吧?”赵慎哪怕不熟悉京师,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

如果今日官员们不怒、不闹,一点儿反抗的声音都没有,那往后死在里面的文官只会越来越多。

严嵩则觉得奇怪,“太快了……”

“什么太快了?”

事情从发生,到登报实在太快了。就像是正好逮住了这件事一样。

陛下,是要让这件事弄得满城皆知、人人议论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