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57章 军令应在政令之前!

朕乃一代圣君 第257章 军令应在政令之前!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王鏊想起弘治十一年从东宫走出的那一天,他知道大明会有一个不得了的帝王,但关于未来,他还从未有如此大胆的想象。当时只觉得,太子应该蛰伏起来,用心读书,潜邸内再储备些相才良将。将来众正盈朝,大明国泰民安。顶多也就如此了。

但是现在他明白大明的少年皇帝心中有一幅自己的治国图景。

可开海之议绝非如此简单的事情,不说海上风浪无情,便是东南沿海士绅一体,朝廷真的在某个地方开个市舶司,又有梅可甲这样的官商代表,往后那些商人的利益得被挤占到什么程度?

更让他担心的是,政令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层层加码和歪曲圣意的情况。权力和**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头可以自我生长的野兽。

万一具体施政的人,用力过勐,说不得就是东南大乱。

到那个时候,国家怎么受得了?

但皇帝似已铁了心,虽然他还是在好好说话。

“……陛下。”

朱厚照把目光投向谢迁。

“微臣揣测,陛下令少府设立造船厂,是不是将来还想要再建大明水师?”

朱厚照抿了抿嘴唇。

有很多事,他是想一件一件做的,而并不想在一夜之间把这个国家搞得翻天覆地。更不想刺激他们过深。

但谢迁还是能猜得到,

因为当今圣上有着不弱于太祖皇帝的掌控欲,大明的商队在海上如果得不到保护,皇帝会受得了?

然而水师的筹建费用更加夸张,除非,海贸真的获利巨多。

其实朱厚照心中还有谋划,便是真的开了海之后大量白银涌入的问题,但那涉及到货币改革,并非眼下的事。

“谢阁老,朕的金口不能随意开。所以这个问题,朕只能说,需要看形势的发展。”

“陛下。”谢迁跪了下来,“朝廷开海是否又要和打击海贸走私结合起来?否则朝廷开了个口子,但民间走私依旧,这个口子便毫无意义。”

“不错。”

“如此一来,东南必乱!”

“可朕不是没给他们活路。是他们自己贪心不足!”

“然而以陛下之才能,为何要首选东南?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最不能乱的就是东南啊!又或者先于浙江一地试点亦可。”

“不行!”朱厚照好话说到了尽头,“似这种事,朝廷必须要展现出坚决的意志!试点来试点去,那帮人还以为朝廷在踌躇之间,这不是鼓舞那些反对的利益集团吗?谢阁老,朕知道你这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但事不同,方法不同。有些时候,一定要动如雷火!”

“岂不知狂风暴雨之后容易一地狼藉?!”

“有些事,你们是可以劝的。但这件事,朕要乾纲独断,如果因此亡国,那朕来做这个亡国之君!”

皇帝将话说到这个程度,其实是断了这些臣子的谏言之路。…

以往有刘大厦,这是先帝宠臣,他可以‘自恃,身份,刘健也可以。但是这两个人都被皇帝弄走了,剩下的人,大概就是要什么都不顾了才能决心阻止。

如果皇帝是大大的昏君,那么官不做也就不做了。可他并不是,他在缔造一个伟大的时代。

其实对于朱厚照来讲,他本不必把话讲得那么决绝和难听。但就如同向地方展现朝廷决心的道理一样,他也要向眼前这个‘权力中枢,展现决心。

这件事他一定要做,谁也拦不住!

“……如此,就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所谓最坏,也就是地方豪强士绅挑动百姓闹事,东南遍地是匪,民

不聊生。”

朱厚照坐回龙椅,“这不是最坏。最坏是有人聚众造反,甚至……相互联合、挑唆宗室举兵!朕也想瞧瞧,有没有哪个商人之家能指使家丁数万与官军作战。”

皇帝竟然都想到了宗室造反……

王鏊心也紧了起来,难怪皇帝要说展现决心,确实应当如此,一定要用官军之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不是等着他们慢慢接受。

“陛下,微臣以为军令应在政令之前。”

“何意?”

“地方卫所掌事者,也当提前调动。”

这话一说,暖阁里的人都明白。

明代除了在边关,在地方也有大量的卫所,这些卫所指挥使都由朝廷选任,虽说到了明代中期卫所官兵战力羸弱,但说到底也是职业军队,这个时候当然是要稳住他们。

朱厚照点了点头,“先将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及同知全部更换,并允许新任都指挥使自己推荐所辖卫所指挥使人选。”

这样一来,浙江、福建的都指挥使其实就把境内卫所变成了某种意义的私兵。毕竟是他的人,所以他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在军事的行政里,这不是什么好办法。

但特殊时候,特殊手段。反正地方卫所实力本身不大,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还在朝廷手中,那就乱不了,即便有人有异心,那离尾大不掉也还远着呢,之后再拆散就好了。

朱厚照想到了跟在周尚文后面的那七个兄弟。

“汰换的原都指挥使呢?”王鏊追问。

“北上,进京!”

在天子脚下看他们还怎么乱!

“微臣有话启奏。”杨廷和向前一步拱手。

“说。”

“东南所重者,一为财税,二为漕运。因而微臣以为开海令应在江南水稻收割之后,漕粮北运之时。若是夏粮赶不上,就要等到秋粮。万不能急!”

朱厚照想着本身人员的调动,再给他们适应,所需时间也不短呢。

“准奏!”

杨廷和还有话说:“为统筹全局,微臣还以为应临时加派浙闽总督,统揽军、政、市舶司三务,位列三司、巡抚之上!”…

“准奏!”

“开海令之前,朝廷应当先下清查预备仓令,不过不以浙、闽两省为重,而以南直隶、江西为重。便是东南一旦有变,朝廷可输粮入两省,安顿百姓,不致酿成大灾!”

“准奏!”

一连三个准奏,杨廷和忽然间风头大出。他一向脑子清楚,处理事情一二三四很少错乱。

“还有么?”朱厚照扫视众人,沉声问道,等了一会儿,他自己讲道:“以上都是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朕要说的是朝廷也要往最好的方向努力。朝廷开海,不是不让豪强士绅做海上的生意。朕想用一个办法,名为准入制。”

准入制?

内阁和各部尚书皆有些不解。

“准入制,意为准许进入,也就是朝廷允许一部分人能够通过市舶司做海上的生意。像是地方的豪强士绅就可以纳他们进入准入名单,入名单的商家制定特有的标记,以往他们怎么出海,今后就怎么出海。也就是说他们不必与朕拼命,生意是允许做的。这样,可以分化豪强的力量。”

杨一清眼睛一亮,“此为围三阙一之法。”

“不错。走私要打,准入要推,只要有一条活路,十家就会有八家不会做那诛九族的造反之事。”

李东阳问:“许豪强不许百姓,此类事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朱厚照说道:“海上风大浪急,且海贸不是开个包子铺那样的小本生意,普通

人做不起,拦他们在外面,是为了保护他们。”

所有人眼睛都不自觉地看了一眼皇帝:这也行……

“可这样一来,选择准入的商家,岂不是也便宜了他们?以往走私,现在竟顺理成章的合法了。”

“谁说准入制是免费的了?”朱厚照双手一背,提起这个他可太知道了,“准入制的发放权力收在浙闽总督手中,所有要入名单的商家,需要向朝廷报备其东家的姓名、籍贯、儿女及亲属情况,所出海商品的名称等信息。以及……你们说让这些走私商人交多少银子合适?”

银子?

“陛下,如此敛财……”

朱厚照翻翻白眼,大手一挥,“收来的银子朕一分不要!入户部,充作赈灾款!而且只做赈灾款,其他人不许动这笔银子的心思!”

韩文马上精神了,“……微臣听说东南海商走私获利甚巨,十万之银出海,返程可获十倍之利!且走私违反法度,有藐视朝廷之嫌,若想摘了这帽子,进准入名单,怎么也要五万两银子!”

“五万?”刑部尚书闵珪简直敬佩韩文的仁慈,“陛下,臣觉得每家少说二十万两!”

这数字,朱厚照都要吸一口凉气,“会不会有人家付不起?”

“哼。不抄家人人付不起,一抄家人人付得起!这是为天下灾民要的赈灾款,陛下尽管说是闵珪开的口、献的策,叫他们都来骂我吧!老臣不怕!”

王鏊和韩文苦笑不得,这个老匹夫,反应可真是快,竟然马上就开始计算着这样的好事。这哪里是求人骂,大约是传出乾清宫就会为清流交相称赞了吧。

“好,那朕就不客气了。这口锅就请闵尚书替朕背了。”

闵珪大大方方的跪下行礼,“君为臣纲,臣这条命都是陛下的,又何况是背一口锅?!”

“好!”朱厚照一拍龙椅,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

皇家雇佣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