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29章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六千字,二合一)

谈大夫虽然只是个大夫,刚来京师的时候甚至还会遭遇一些非议,无非就是说女子不应该抛头露面,但几年下来,勋贵甚至皇室有女子患病都知道谈大夫的好了。

弘治十七年,孝肃贞皇后身体虚弱,好几次都是谈大夫去诊治;以前的张皇后的现在的张太后身体不适的时候也会宣她入宫,所以谈大夫的朋友圈不得了。

真要认真起来,梅府一个养在内室中的女子见她一面很难,但谈允贤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平民、勋贵在她眼里没有区别。

这时候也没有物价局,女子医馆的诊费跳动的厉害,碰上有钱的谈允贤一点儿也不客气,碰上拿不出钱的,她就会很便宜,甚至特别困难的也会免费。

所以京师里,谈大夫名声极好,谁要是动她一下,那可不得了。

梅怀古有些没底也是由此而来。

女子医馆外,一辆精致的马车里,梅怀古焦急的等待,眼看古氏从里面出来,他便目不转睛的盯着。

两人因为身份和礼教的问题,最好不要同乘一辆马车,所以古氏也就是冲他点点了头,嘴角忍不住的带笑意。

得此鼓励,梅怀古心中大定。

而女子医馆的二楼,木窗被缓缓推开,缝隙里露出一个四十多岁、脸上已有皱纹的平静面庞,“那就是梅府的公子吗?”

边上有个披散着头发的年轻女子,回道:“是的,弟子听说过,也远远的见过一次。只知道旁人说他生得像女子,没想到比女子还要精致。”

宫里的事对于谈允贤来说是俗事,她不爱听、也不爱管。但是以前的太子、现在的皇帝对她有大恩。

所谓的她在京师里的名声、地位不还是靠着皇上?否则她这个小肩膀又能挑得起什么。

此外,皇帝这个人对她也有特别的意义,女子医馆这个事就是皇帝支持起来的。

“兰儿,你去找一下张祭酒,请他代我向陛下送一封信。”

女子浅浅鞠躬,“是,师父。不过,这件事要告诉陛下吗?弟子怕……”

“怕什么?”

“弟子是担心,如此一来得罪了刘公公,怕是有大祸事,说不得会有生死之险。”

谈允贤面色不动,转身说道:“那你不怕陛下知道了,怪罪我们没有禀报吗?人的生死有时候很重要,有时候又不重要,往往是那些高于生死的事才让生变得更为真切。也不知道这话兰儿听得懂听不懂,总之,陛下于为师、于女子医馆都是有大恩情的,为师可以用尽各种办法活着,但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活着。去吧,坦坦荡荡的,如此,就是十个刘公公也没什么可怕。”

“那……弟子就真的送过去了?”

谈大夫略作停顿,想了想还是点头了,“送吧。不送咱们麻烦;送了,也许就没这回事儿了。”

皇帝此时正在射箭,他的运动时间到了,不过今天一直没有办法集中心神,已经射偏了好几箭了。搞得他都自嘲:还好他当得是皇帝,不是将军。

“刘瑾,张永走了多久了?”

“回陛下,算起来也要有四十二日了。”

“四十二日……那他肯定已经到了。”朱厚照等得焦心,“也不知道能不能打赢。”

“请陛下宽心,有祖宗保佑,我大明天兵一到,那些北虏定是望风而逃。”

皇帝擦了擦汗,见之前被他选入侍从室的郭尚坤走了过来,手中捧了一样东西,行礼后敬献说:“陛下,这是张祭酒送来的。”

刘瑾不觉有异,照常把东西送到皇帝手上。

“他人走了?”

“是的。”郭尚坤才二十来岁,这些日子一直和丰熙做着秘书的活儿。

朱厚照也没多作他想,寻常般的拆开来看,落在宣纸上的簪花小楷特别秀气美丽,第一反应还觉得奇怪,怎么张天瑞的字变了,后面才知道是女子医馆谈大夫的信。

信的一开头就吸引了他的注意,于是秀气的眉毛微不可查的皱了皱,但脸上是没什么表情的,看完之后他吩咐,“取火来。”

刘瑾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皇帝不告诉他的事,他自己也不敢去询问,只能按照吩咐去点了一支蜡烛过来。

朱厚照心里面既觉得奇怪,也觉得理所当然。奇怪的是,这么个事发生的很突然,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但仔细想来身边的一些‘幸臣,总归是要做类似的事的,不是刘瑾、也会是张谨。

想阻止这种事是很难的,甚至没必要阻止,讨好你老是讨好不到,后来人就不讨好了,搞得到处都是敌人不是傻子么?

烛火摇晃,这片宣纸变随着火焰化为一缕青烟,火光映照之下,根本就瞧不出皇帝是喜是悲。

谈大夫无法掂量事情的轻重,反正不管是什么都要来告诉他这个皇帝,这倒没什么,且不去说它。

梅府没有办法,狐假虎威也是无奈之举。

所以这事,也就是刘瑾有些小心思,利用了梅府,却想自己摘了果子,但他本就是这样的人,并不令人意外。

这种事也算计不到朱厚照什么,只要他自己不是见了女人就流口水。

如此一想,这还算是好事,只需梅怀古去和怀远伯胡说八道一番,就可以挽救两名少女。

但这件事始终还是奇怪,这也是朱厚照皱眉的缘由。

因为送信的人不对!

宫里的事,一个刘瑾、一个梅怀古,照理来说都是他身边的人,结果呢?最终是谁告诉他这件事的,是那个一年都和他见不了几次的谈大夫!

他三番五次的告戒身边人,要老实,要实诚……

“刘瑾,将谷大用叫来。随后,你出宫一趟,代朕去看望一下毛语文,他病了。”

“是。”

“记得带上些好东西,说是朕送给他的。”

毛语文有些风寒,在这个年头,这种病还真不好说。但也许是心病,毕竟牟斌的位置一直没动。不管怎样,毛语文告了病假,他派刘瑾过去总归是没错的。

之后,皇帝按照往常习惯,在运动之后沐浴香汤,谷大用伺候了多次,也算熟门熟路,屋子里搞得热气腾腾,皇帝是脱了衣服泡在水里的,所以不热。

谷大用穿得很厚,跪在边上,脸上开始冒汗。

其他人都被摒退了。

“你应当有些话要同朕说吧?”

谷大用心一抖,“奴婢愚钝,不知,陛下是指什么?”

朱厚照晃了晃脑袋,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仰躺在冒着烟的热水中,“不知道就慢慢想,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说。一直想不好,朕以后都不会让你说了。”

最后这句话什么意思?

谷大用忽然间就开始揪心了起来,

“……是不是,刘公公收了两千两银子……的事儿?”

朱厚照眉毛一挑,“还有这事儿?谁送的?”

啊?谷大用有些想哭,原来皇上不知道这个事啊!

但话到此处,他也不敢隐瞒了,本来这位主子就是讲实诚话越多、越容易活命的主儿。

“奴婢不敢隐瞒,是浙江巡抚王琼。”

“喔,他呀。”

朱厚照不意外,王琼本来名声就不大好,结交幸臣、内宦,这事他倒做得出来。

“看来,朕对你们也是疏于管教了。”

“陛下息怒!奴婢们知道错了,往后一定老老实实做事!绝不敢有半点欺瞒陛下。”谷大用想到那天刘瑾的那句‘自有妙计,,这句话让他心里生了嫌隙,“陛下,奴婢有一样事还要禀报。”

“说。”

“刘公公……刘公公和梅小公子,计划着……”

谷大用说了半天,其实朱厚照都知道。而且说什么内容不重要,开口才重要。

他上一次还不确定谷大用和刘瑾这帮人的感情到底到了什么程度,这次借这个事情倒能够看得更清楚些。

所以心情又舒畅起来,“难为你们了,想着法子给朕添乐子,还要担心被朕责怪。”

这话一讲,谷大用更加觉得和皇帝贴心了,估计也有几分演戏的成分,他马上留下泪来:“有陛下这句话,奴婢就是被责罚也心甘情愿了。只要陛下信任奴婢,知道奴婢们是想方设法要陛下欢心就足够了。有句话奴婢或许不当讲,但是奴婢也实在忍不住,陛下方十五的年纪,每日被朝政所围,难得有喘息之机,时时刻刻都有诸多烦恼,奴婢们,瞧着也心疼呀!”

他这话说的肉麻,但这就是宦官的生存方式。

“朕信你。大用,你始终要记得,你、刘瑾,你们这些人能有今天,最重要的是和朕的这份感情,你们瞧着朕长大,朕也是从小就记得你们的音容音貌,你说宫里伺候人的活儿,就没有人干得比你谷大用好?不见得。但朕要你,不要他们。为何?”

“因为奴婢对陛下实诚,什么都不瞒着。”

“失去了这一条,你便什么也不剩了。”

“奴婢明白。”

“对了,朕知道这件事的事情,你不要告诉刘瑾。”朱厚照睁开了双眼,“他这个人呢,始终老实不下来,老是要玩些花头,这样下去,总该是要出事的,朕,是真不想如此。但人的性格也很难改变,唉,说这些也无用。总之,你多努力。”

谷大用心头一跳,陛下对刘瑾不满意了?

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连连磕头,“奴婢一定不叫陛下失望!”

“嗯。”朱厚照的心情不错,这次契机对他来说也算有用。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刘瑾要警告,谷大用则不同。

所以他伸手招了招,“过来些。”

这太监跪地行走,趴到水池子边上。

“你已经派了人去看过了?确实是如传闻一样美貌?”皇帝的声音很轻,像说悄悄话一样。

谷大用心里喜滋滋的:“没呢,人还没到谈大夫那边。不过陛下要是想知道,奴婢这便再去想办法打听。”

“喔,那没必要。急也不急在这一时。朕还有一件事,想让你去办。”

“请陛下吩咐。”

“今年张永不在了,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你代他去一趟浙江,找一下梅可甲,否则今年的银子就拿不回来了。”

张永是什么人,当年皇帝还是太子时,就顶着众臣的压力保下张永,论信任的程度,张永是首屈一指的。

现在皇帝将这个任务给他,代表什么?

谷大用颇为欣喜,“奴婢遵旨,浙江的事,奴婢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的。”

“启程之前,你去一趟怀远伯府,隐秘些,不要让人知道,带朕的口谕和补肾养气的方子,就说朕看出他肾虚肾亏,为他身体计,令他禁欲一年,为监视好,派两名锦衣卫去他府上住着,叫他不得阻挠。”

这旨意下的真绝……不是要把人憋死么。

“陛下这意思……谈大夫那边?”

“是,朕不去了。”朱厚照也有些无奈,“朕要是不知道,去也就去了;现如今知道了还去,这不是贪恋女色吗?况且,若是传出话来说朕见过梅府的两位小姐,她们往后还怎么嫁人?去了麻烦一堆,不去万事大吉。朕,才不进你们的圈套。这些话,你可以去和梅怀古讲,省得他们一家人日日担心,但你们都不要和刘瑾讲。”

他想看看,如果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刘瑾会在多大程度上诱导他做这件事。如果刘瑾忍不住,是要出大事的。

他不需要身边搁一个一天到晚动心思的人,但这又是刘瑾本来的性格。

先前只是太子还好些,最近进了司礼监,不安分了。

“陛下圣明,这事儿是奴婢们自作主张了!”

“下去吧。”

谷大用下去之后,便马上落实这两件事。事儿不大,但都是要紧的。

怀远伯府不必多言,这废物先熬过这一年再说。

倒是梅府,谷大用话一出口就把梅怀古吓坏了。

“公公,在下与刘公公原也不想隐瞒陛下,只是……在下实在不知如何开口,才出此下策,请公公在陛下面前替在下美言!”

谷大用把人扶起来,“陛下你也见得到,你去和陛下说吧。刘公公的事你不要管,也不要去说,陛下自有打算。这件事就当是个教训,你、我,咱们都得脑子清醒些,陛下是那么容易被欺瞒的人?”

以往梅怀古没有实际概念,这次么……此刻他手还颤着呢。

“你说吓人不吓人?!”谷大用自己也感慨,“反正咱家是想清楚了,骗过陛下这事儿太难,搞不好还掉脑袋,咱家宁愿笨些,挨得骂多些,总之不去君前讲半句假话。”

梅怀古吞了吞唾沫,“公公所言不错,在下,也必然是的!”

“也不知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这事儿就想不通了。

谷大用走后,梅府内院里,古氏和她两个女儿担心的也手掌起汗。

梅怀笑还记得呢,当初她哥哥就说过,陛下是极聪明之人。

古氏自然觉得愧疚,差点就惹了大祸,但梅怀古也无法怪她,“……早知如此,我便直接向陛下说明情况。当日担心怀远伯毕竟是伯爷,反倒忽略了陛下是正义仁明之君主。”

梅怀笑清纯模样,一双灵动的眼睛神采恋恋,“圣上也就如我们一般的年纪,没想到,竟是如此惊才绝艳之人。”

“少年英雄呀,姐姐是不是仰慕了?”

梅怀笑脸蛋嫣红,“呸,胡说八道,那可是圣上。”

“可话本上都说……”

“你还乱讲。娘,你瞧怀颜,不知她平时都看些什么话本呢。”

女子们卸了压力后终于可以尽兴嬉闹,

但梅怀古却没那份心思,

照谷大用的说法,皇帝的意思是要他不准去和刘瑾多说,这是什么用意?难道是对刘瑾不满?

可如果时间长,他不去催促刘瑾,想来也会被看出来端倪的。将来刘瑾若是倒台还好,可要是不倒台,猜到自己故意瞒他,岂不是又是祸事一桩?

这么说起来,该送的银子还是要送。

所有这些之外,他还得马上进宫,去向皇帝请罪。

朱厚照知道他是为了救自家妹妹没有办法,所以也就不去说他,但多少是有些失望的,看他跪在眼前,更是忍不住批评,

“朕听你爹讲过,你自小最为聪明。这些年,你也自负有你爹一般的才智,但……不知你信不信,你爹就不会做这类事。当年魏彬贪墨银两,其中细节他都禀报于朕,事后对起来也不差分毫。怀古,这是第一次,朕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不与你追究,他毕竟立了大功劳,你又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但若有下次,朕才不管你是谁的儿子。”

“还有,平日叫你多读些书,你总是不以为然,觉得有几分算计心思就可以行走于紫禁城。朕现在问你,梅府之所以能立足于京师,靠得是什么?你那几分算计?”

梅怀古深深叩头,“自然是靠陛下护爱,否则臣及家人早已入了万丈深渊!”

朱厚照也幽幽说道:“人心这个东西,可以揣度,却不可以猜透。如果想不通这句话,就不要出来做事。做成了,也是稀里湖涂的做成的。”

皇帝不是一般的心智,梅怀古知道,现在看来,哪里是不一般,根本就是一座他无法越过的高山。

“回府去吧,好好读几天书。甘肃的事情,让卫仲海去做,你先不要管了。”

“臣,谢陛下宽恕之恩!”

朱厚照摆了摆手,让他下去。少年人总归是需要沉淀和挫折的,上来就无往而不利,那是比王守仁还厉害了。

……

……

西北的原野上。

大明的精锐骑兵在追逐着鞑靼人狂奔,对于鞑靼人来说,这是比绞杀千牛堡更为惨烈的遭遇战。

“火筛落了马,受伤了!”

最前沿的马胜听说这个消息,简直是红了眼。

“高山卫众将士听令,随我追击火筛!”

马蹄高高扬起,马胜拉着僵绳,身上的铠甲布满血红。

“这才是战场之将!”李冠看了都不禁赞叹。

这是一场没什么悬念的战斗,大明的兵力占优、阵型占优,鞑靼人还没来得及重新收拢部队,半道儿被突然攻击。

再加上火筛从马上跌落,气势大减。

所以杨尚义带着士兵一路砍杀。

火筛这时候也才慌了,他刚刚被马震翻下来,胳膊撑了一下,应该是有些断了,此时疼痛难忍,只得全力逃窜。

“首领!”他身边的勇士不停往后看,确认大明军队的距离,结果发现是紧咬不舍,“首领,这些明军都是训练好的骑兵,如果不想办法,咱们很难跑掉。”

现在就是一层一层的断后,留下了性命不说,最终也只能阻挠部分人,大明的军队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扇形一样,不停的有人分出来驱马向前追击。

“驾!火筛就在前面!”马胜像是一个杀神,“捉了火筛,向陛下报捷!”

与此同时,杨一清那边,虽然不如千牛堡这里酣畅淋漓,但时间推移、图克勐知道火筛形势不好,于是不管不顾的抽调兵力回援。

可惜杨一清领得边军靠双腿,不太能追得上。

但尽管如此,他们也已经杀伤鞑靼一千多人了。

砰!

多日来压在心头的阴霾散去,杨一清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图克勐急了,他如此回援,此战必败!”

而且他想过没有?

大明会不知道他可能会回援?

路上会没有埋伏?这一路他一定走得艰辛。

“扎那部呢?”杨一清可不想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之中,有一点瑕疵,否则捷报到京师总该是要打些折扣的!

“扎那部在往东北方向逃窜,他应该还不知道千牛堡有一支大明骑兵,大概率是想着要和火筛汇合。”

杨一清当机立断:“传令张仑、曹胜,全力死战,迟滞图克勐回援步伐。并派人将扎那部的位置告知于杨总兵,这回叫他撞上咱们的人!”

火筛抓不抓得到杨一清不敢奢求,但是扎那……一定要吃掉他!

他走出军帐,骑上马感受漫天的风雪,到此刻他才发现,其实他的营帐周围也有箭失,战事是如此激烈,距离他又是如此之近。

仗剑归来风雪徐,鬓白老马且相依!

杨一清遥望京城:陛下,这一仗,老臣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