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乃一代圣君 > 第200章 大明朝还有太子在!

朕乃一代圣君 第200章 大明朝还有太子在!

作者:皇家雇佣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04:38:08 来源:笔趣阁

朱厚照越是临大事的时候,脑子越不会慌乱,某种意义上就像整个人被击穿了,再想阻止这件事已经不可能,就想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吧。

“先去乾清宫。”朱厚照吩咐道。

最近这段时间,宫里宫外许多事都是他拿主意,皇帝躺着休息,但碰上这样的大事,皇帝只要还喘气儿,就不能不露面儿,不然从孝道上就说不过去,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去一趟。

紫禁城里,白布悬挂的到处都是,朱厚照身上穿的也是生麻布所制的白色孝衣,他们到乾清宫门口的时候,碰巧也看着宫女和太监在往墙上粘白布。

太子二话不说就往寝宫里去,不过还没到里间的时候就听到弘治皇帝使劲儿的大喊:更衣!

朱厚照推开门进去,果然看到一个扶着床沿弯着腰的虚弱皇帝,他顾不得什么行礼,直接上去扶住,“父皇!”

弘治皇帝一看儿子都披上了孝衣,一把抓在手中又是那样真实,于是再也忍不住心中悲痛哭嚎出来。

……

……

天亮以后,

朝臣也陆陆续续获得消息。像周太皇太后去世,不仅是去哭哭鼻子那么简单,京官、地方官、内外命妇也都要着丧服、官民不得嫁娶……等等,规矩多的很。

但民间哪里知道紫禁城哪天死个人啊?所以这就要行文天下。

此外还要定下谥号、丧葬之礼等。

朱厚照陪着皇帝、皇后去灵堂祭拜、哭上一阵之后也合不了眼,皇帝身体虚弱,如此大悲之下,又晕过去了一回。

这个时候朝臣也入宫了,内阁三臣都在劝说:“殿下,当此之时,皇上龙体不豫,更需殿下挺身而出,以稳人心,请殿下稍加节哀,臣等还有许多事要请殿下定夺。”

就这样,朱厚照的身体跟不属于自己似的,被这帮人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個地方,现在又要到奉天殿。

一到地方,刘健就开始滔滔不绝,“殿下,眼下有几样事要做。一是将哀诏布告天下,内外举哀,缅怀先太皇太后,吏部尚书王鏊文章品德俱佳,臣以为可堪此任;二是要遵祖宗成例赐先太皇太后佳号,奉安裕陵;三是丧礼之后,要将先太皇太后之神主祀于奉慈殿。”

朱厚照听得清楚,这帮文人,其实最是不讲情面,讲究礼制上的那些道道。

第一、第二都没什么问题,宣布消息和拟定谥号这都很常规。关键在第三点的奉慈殿上。这个奉慈殿,是弘治皇帝专门给他的生母纪氏修建的,因为她不是宪宗皇帝的原配皇后,所以她不可以入奉先殿和太庙。

现在周太皇太后薨了,不管你生前多威风,成化、弘治合起来也登顶四十年了,人生谁能得意四十年?但人一死还是一样,什么意思?

——你不是正统皇帝的原配皇后,所以你入不了奉先殿、也无法配享太庙。

关键弘治皇帝这个时候还悲痛万分呢。

话说回来,弘治皇帝对待生母是万分怀念的,他本就是个缺爱的人,又怎么会不想念自己那位人人都夸她娴静的母亲?但即便这样,也只能再建个奉慈殿。

奉慈殿,就在奉先殿西边。

离得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朱厚照也不适宜在这个时候去争这个东西,本来就乱糟糟的,他们再吵一下,弘治皇帝听说估计能烦死,另外这也不是很核心的点。

但一句话不讲,就这么点头也是不对的。奉慈和奉先…你们嘴巴一张,黑不提白不提的就这么过去了?当我好忽悠呢。

朱厚照不动声色,先安排说:“由礼部主持,拟定丧仪,如果父皇龙体稍有好转,似此等大事,还是要父皇御览为要。谥号也难不住各位,六部九卿各主官都在,还是抓紧拟了,也好叫王尚书落笔拟诏。”

众人一听太子这意思,忽觉心头一抖,因为太子并没有全部接刘阁老的话。这是什么意思?有不满了?

刘健也是玲珑剔透之人,他一看如此,也只能先沉默下来,列旁等候。

“谥号怎么拟啊?”太子催促一声。

一看有些尴尬,李东阳急忙低着头走了出来,说道:“协时肇享曰孝,刚德克就曰肃,清白守节曰贞……,故臣以为先太皇后太后的谥号可以定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皇后。”

李东阳毕竟是大学士,少年成名的才子,他一出手,基本也不需要改动了。

定了这些。

朱厚照才开始问道:“刚刚刘阁老说先太皇太后要入祀奉慈殿。刘阁老,慈是何意?”

这问题简单,以前老说‘家慈、家慈’,慈是母亲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这座奉慈殿。

“慈,乃母亲之意。”

朱厚照说:“既然是母亲的意思,却将先太皇太后也入祀奉慈殿,这是否不妥?”

“启禀殿下。《左传》有云,上爱下曰慈。慈虽有母亲之意,但亦合先太皇太后对陛下和殿下的一番慈爱之心,故而臣以为可以入祀奉慈殿。”

这一番解释有些强词夺理,照这么解释,慈爱的多呢,全一股脑的塞到奉慈殿?

朱厚照轻轻一笑,“为妨后人不解,为何父皇将祖母入祀奉慈殿,就将刘阁老的这番解释记下吧。”

刘健脸一黑,这怎么还我来扛这个事呢?

末了,太子还说:“奉慈殿和奉先殿的始末,本宫是知道的。本宫只是略有疑虑,所以请刘阁老做了解释。”

话是这么说,但听得人可不是这么以为。

那意思不就是说:你们不要想轻易忽悠我,很多事,我太子都是知道的。

弘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历经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这么多时代的一代贵妃终于去了。

纵观周太皇太后的一生,她和深明大义、母仪天下这些词儿都扯不上关系,作为正统皇帝的贵妃,她一直对皇后位置有想法,说句不好听的,有些像那种恶毒女二号,

而且她很想和皇帝合葬在一起,但是按照规矩,的确是只有嫡皇后才能和皇帝合葬。周氏那时候母以子贵,非常的好斗,斗来斗去还真的让她把这条祖制给改了。

从她开始,明朝嫡皇后和嗣皇帝的生母可以和皇帝一起合葬。所以孝肃周皇后的最后归宿就是裕陵。

这样的大丧是全国性的,从官到民,从民到军,可以说是天下素服,旁的朱厚照是不担心,他就担心边关地区又有人蠢蠢欲动。

按照道理,最好是能够把这些人全都召到京城来一次面谈,但此刻现实条件显然已经不允许,只得退而求其次,于是在安排了有关丧礼之事后,东宫又有旨意,召毛语文入宫。

太子背着身,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走来走去,身后跪着的一样是素缟满身的毛语文,“……每次,本宫有什么特别麻烦的地方,总是头一个想到你。旁人都和本宫说,这个有才、那个有才,推荐来推荐去的,几年下来用的最顺手的还是你这个牢头儿。”

“殿下过誉了,臣只是领会殿下的用意,然后照旨意办事罢了。”

朱厚照转身,微笑问道:“这话也对,也不对。就说这天下聪明人这么多,难道他们是不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毛语文低着头,“他们是有各种各样的小心思,不像臣这般纯粹。臣最大的心思就是将殿下交办的差使办好。”

“浙江的事你做的好,应该说,你也没有哪件事做得不好的。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臣不敢。”

“不敢不是不想。既然想了就说。”

毛语文想来想去,“臣想向殿下求些银子支使支使。”

“官儿不要,掉钱眼里去了。”朱厚照笑骂他一顿,随后招刘瑾过来,“去取八千两吧。”

“臣谢过殿下。”

毛语文心里有些乐呵。他自己手下就杀过不少贪官,也知道太子的底线在哪儿,但说实话官儿当大了,排场大,有时候没有银子不行,他要一要银子,一方面是解自己所急,另一方面也是叫太子知道他那点小癖好。

“这次叫你来,是要你分别去一趟大同和固原。太皇太后薨逝,不久之后,边疆之地的军民也都会着素服,再加上父皇卧病日久,说不得就会让鞑靼人动了邪念,再弄些流言传播蛊惑人心。且年前边军就屡有奏报,推断弘治十八年鞑靼人会寇边,可他们也强盛不到哪里去,自然是想找一个我大明君臣都无力北顾得时候。本来这事儿找个人递信就行,但这次本宫是希望边军能够合力反击,这不是小事,非东宫亲信前往,他们那个决心是不敢下的。”

毛语文听后又有鼓舞,又有颤栗,“微臣谨遵殿下之令!”

朱厚照端起茶杯,踱着步仔细思考了一番,在殿门口时又想到一句话,他一开口毛语文调转屁股换了个方向冲他跪着。

“你最擅长揣摩本宫的意思,多余的话不必多说,总之伱要重视,值此大变之时,如果敌人有意推动,说不得就会乱我军心。所以你去,也要告诉他们,不管京城怎么变,我大明朝还有本宫这个太子在!”

===

回来了半条命,,今天先更一章。反复烧了三天,真的太难受了,今天往下一坐还冒虚汗,头也晕,不卡文的情况下这章写了四个多小时。我感觉我也不能搞太狠,晚上休息休息,万一整反复了,那想死的心都有。

ps:祝愿大家尽量晚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