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 第三百六十回、贾政游园(中)

贾政虽然是个老学究似的人,在官场上也实在是谈不上能力,自以为怀才不遇其实走到今天靠的都是祖宗的荫蔽,但他并非一无是处。

当然了,宝玉也并非一无是处。

而且这父子俩该说不愧是父子,宝玉可能就是年轻版的贾政,从贾政的一些言行可以看出来他也曾是一个有点才华的浪荡公子。

只不过岁月慢慢磨平了他的棱角,以至于他再面对和自己年轻时候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儿子的时候,有一种又是心痛又是不忍的矛盾感。

心痛在于不想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他想要让贾宝玉读书,觉得这才是这个时代的康庄大道,一如当初逼着贾珠读书一样。

贾珠在重压下没有能够撑住,年纪轻轻就夭折了,于是贾政又将希望寄托在了次子身上,只是这次也不敢逼迫过甚。

而且因为宝玉太像他了,也会让他有时候不忍下手,否则那么多次可以狠狠教训宝玉的机会,他最后都是借坡下驴,在贾母等人的劝告下都没有真正下狠手。

而但凡碰到宝玉稍微有那么一点“起色”的时候,他又会感觉很高兴,与有荣焉,就好像表现出色的是自己一样。

就像是此时游园中,每每在清客甚至林如海夸赞宝玉的时候,贾政面上甚至会斥责两句,但从他微微翘起的胡子可以看出来,他其实心里颇得意。

而贾政不仅有些诗才,因为出身,往日里又是清闲的,他多的时间就跟后世的“键政”们一样,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倒不一定研究得多深,可都有涉猎,碰到的时候自然都能够讲得出来。

就好比先前过翠障后远观,那翠障即是一座假山,上有青葱植被,这一则起到遮掩的作用,二来这样看风景,一眼望去就显得曲径通幽,俯视还可看见瀑布、云步石梯和桥梁。

这种设计也是带着些精巧心思的,可以“以小而见大”,但一般人看到也只会惊叹而说不出所以然来。

贾政却能够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引经据典,这一看就知道平常确实没少看书。

贾政洋洋洒洒将自己的见解抛出,然后就迫不及待看着林如海,想要得到他的反馈,就好像宝玉等待他自己的反馈一样。

这一次游园他兴致最高处就在于与这位妹夫的显摆,当然不是显摆贾家多有钱这园子修的多么奢靡,而是自己其实是个学而有术的人。

林如海且不说心里对这妻兄什么看法,他跟贾政能够一直维持着如今这样的联系,肯定不是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来要求他,而是尽可能语气相处舒坦自然些,也更亲近些。

林如海不是不知道荣国府这班人的德性,只是就跟现在对林黛玉更加上心一样,他对于妻子的家族在能照应的时候还是会想方设法照应些,平常也会提点几句贾政。

这时候自然也会毫不吝啬,顺口捧他两句,让贾政瞬间乐得找不着北。

林如海的一句肯定,可比那些清客们赞他一百句都管用。

而接下来就是宝玉展示的时候了,因这园子新建,里头这些景物都还没有命名,众清客都知道贾政是借机让儿子表现,林如海自然更不会说什么,而宝玉便上题了一个“曲径通幽处”。

接下来一行人继续向前,来到一座亭前,又是一番争论。

贾政门下这些清客作为幕僚能力不知,但是这看眼色知进退的能力显然是点满了,各自展示了一番“粗鄙”后,又让宝玉独占鳌头,命名为“沁芳亭”。

然后南端的那座桥,自然也就命为沁芳桥,下面这条湍湍溪流,自然也就命为沁芳溪。

当然,宝玉这样“图省事”,自然被贾政好一番拷打,但最终也还是按他说的,因其他清客说不出什么更好的来,贾政自己也不好驳了自己先前所说的话,只能敷衍过去。

这沁芳溪显然是一条人工开挖出来的水流,而在这样的时节,这溪水想要保持流通,肯定也有些别的手段。

若是从源头去看,大概还能看到那出水口腾腾冒着热气,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方式烧出来的,这样至少在接下来一段都能保持流畅。

然后一直流到下游,又慢慢在表面凝结成冰,立在此处放眼看去,只觉得季节变迁都在此溪流中一览无余。

李昭此时混在队伍里,跟秦钟一并走着,听着贾政、林如海等人在那边说话,自己倒是没兴趣去掺和什么,只是看看风景。

这里也没有黛玉、宝钗她们,不会有人撺掇着他也去作两首诗词,展示一番才华,而且没她们在,装这个逼也没什么意思,如此清静些反倒更自在。

不得不说这大观园不去考虑建造过程中的那些腌臜事,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园子,也完美体现了古人那种含蓄又精巧的审美。

一旁的秦钟看得也是眼中异彩涟涟,不过一半是因为这景色,另一半不出所料是因为另一边的宝玉。

虽然有了李昭的提点之后,他往后也会注意和宝玉的往来,但这不妨碍他跟以前一样倾慕宝玉的文采。

就是李昭也不得不在心里感叹,自己就算现在过目不忘,而且修炼过后思维敏捷,但要吟诗作对、风花雪月,比之宝玉那等自然还是有些差距。

他脑子里倒是装了不少的诗词歌赋,有些本来以为忘了的,现在慢慢的也被发掘记忆似的全都记起来了,拿来就可以用,不过李昭根本懒得这么干。

在这个时候,诗词只是小道,这贾宝玉作为一个“离经叛道”的典型,正是因为钻研小道而不顾科举大道。

而对于李昭来讲,他的煌煌大道,是为仙道、天道,是那玄之又玄的自然天理,这就又不是那科举所能比的了。

如此,自然更不在意这些小道。

也就在闺房中跟香菱说一说,和邢岫烟通信时也会展露一下自己的“诗才”,只说自己这乃是天授,倒也不会惹人怀疑。

等离开沁芳亭,慢行一段路程又到了那潇湘馆。

这潇湘馆本来将会是林黛玉的居所,

不过现在可就未必了,除非林如海那边答应了贾母让林黛玉跟着住进来。

不过不管她会不会入住,与原本的命运肯定是会截然不同的,而这一切也是源于自己的到来,思及此李昭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然后离开潇湘馆后,再向西北方向走是稻香村,将来是李纨的住处。

再晃过一个花溆,也即人工瀑布,从那山上绕行,直到了蘅芜苑。

相比于黛玉可能还有可能进来住一段时间,宝钗大致是不会再过来的了,这里也不知道到时候属于谁。

离开蘅芜苑,就要进入省亲别墅了,到时候贾家将在这里迎接元春的到来。

一行人倒也进去看过一圈,出来后,就看到一座玉石牌坊,过去是那个水闸,宝玉又说要叫“沁芳闸”,自是又被贾政训斥一番。

过后就来到了怡红院,这时园子差不多走完,大家也该在此歇下脚了,这时林如海却突然把李昭叫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