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 第一百七十四回、南安太妃

“我原以为,我已经忘记了当年的仇恨,但那日薛公子带着他们三人过来的时候,我立刻将他们认了出来,他们却不认得我。我才发现自己原来从未曾忘记!”

李昭叹了口气,“你可知道,你口中那个薛公子,先前还想着帮你隐瞒?他虽然不知道这些,但若是将事情掰扯清楚了,自己也不会陷进去。

“若是如此的话,你先前也没那么容易脱身出来。如今反倒是他在镇府司里白白受了许多折磨,便是出来了,也不知会不会留下什么身体上的后患……”

这自然是夸大的,薛蟠受的伤没那么严重,以后将养将养自然就能恢复过来。

当然,李昭并不觉得薛蟠是白受罪,就当是弥补他先前犯过的错误吧。

在这个司法不健全的年代,也别扯什么公正不公正、对事不对人了。

若是这次能够让他长点记性倒也是好事情,虽然多半不会,毕竟他早已经被薛姨妈溺爱坏了。

性子成型了,要转变过来哪有那么容易。

云儿闻言默然,多少也有些愧意。

虽然她也不理解,为何逢场作戏的薛公子,居然会在这种事情上帮她。

她当然不理解,有些男子面子大于天,为此做些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事情,都在所不辞。

“对了,我倒还是很好奇,你究竟是怎么杀了他们三个的?”

云儿显然并不会武艺,那就……

云儿看了圆儿一眼,又看了看李昭。

李昭顿时明了了,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小姐!”圆儿突然叫了一声,跪倒在地,眼眶已经红了。

她显然知道云儿想要做什么,但也不知道云儿先前对她说了什么,她虽然满脸哀求,但在李昭面前,却还是没有主动说出什么来。

李昭也没去管那小丫鬟,转而问道:“那掉落在那里的锦帕,是你遗落的,还是薛文龙赠与郭追的?”

“大人倒是心细如发,连这点都看出来了。”云儿赞许地点点头,“不错,那锦帕是我落下的,原是想要捡起来,可圆儿在搜他身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方锦帕。

“我立刻便想到了薛文龙公子,那郭追有关系的人里,我只送了他,也只有他可能转赠给郭追。当然,也可能是郭追偷拿了他的。

“于是当时我将那锦帕收了起来,反正这些锦帕都是一个样子,便是我自己都辨不出来,更不用担心会被别人看出来。”

果然!

当然,也是因为掉在那里的锦帕沾了血,云儿自然不好收容一块沾血的锦帕,所以只能临时掉包。

也正是在这锦帕上露了破绽,牵连了薛蟠,也牵连了自己。

其实她也可以直接将锦帕收起来,但她对薛蟠显然不够信任,担心他这里会出什么纰漏,然后就故作聪明的弄了这一出。

本想着,这事情就算是嫁祸到了薛蟠的头上,以他的身份,估计也可能最后会逃脱罪责。

她已经经历过一次这个事情,自己的父亲便是这么过来的,对此反倒是深信不疑。

哪里会想到,这事情最后居然牵扯了那么多事儿进来,还有什么三法司会审,还有什么皇帝和太上皇也都在关注。

大概从那时候,她就知道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一不小心挖了个坑把自己埋那里了。

……

李昭将云儿带到了南镇抚司里,交给了顾遥他们。

顾遥自然感到惊讶,但随着云儿对自己所犯罪行供认不讳,甚至说出了具体的时间地点、作案行为,也跟先前的调查一一印证上了,也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之后吴百户、张千户也先后来过问,当然,随后也就同意了将薛蟠释放的决定。

不过还得走一道程序,先将薛蟠送回顺天府去。

这其实是属于脱裤子放屁,但绣衣卫也有理说话了,嫌疑人是我们确定的,但是人是你们抓的,又怕你们不敢审讯所以又把他带过来镇府司审问。

都已经这么贴心了,就只是让你们背点黑锅难道都不愿意了?

绣衣卫当然不介意得罪人,但要是能把锅甩出去也好啊,毕竟这事儿让皇帝知道了,那就成了他们办事不利了。

皇帝或许不会做什么,但指挥使肯定会要求内部自咎,所以赶紧甩锅给顺天府才是王道。

顺天府委屈巴巴,却不敢和绣衣卫硬刚,只能吞下这苦果,然后将薛蟠礼送出顺天府衙门。

结果这厮这时候反倒尾巴翘起来了,居然还想赖在这里不走。

“你们说把大爷绑来就绑来,说要放了就放了,敢情本大爷是那榔头,随你们捶吗?”

如果不是李昭出面来接他,他怕是真要赖在顺天府,好好闹腾一番。

当然,这趟来的不只是李昭,而且李昭也只是帮忙的。

其实连他自己心里都犯嘀咕,宝钗这是已经不信任那荣国府里的人了,还是觉得求自己一回也是求,两回也是求,干脆就求到底了?

当然,此时李昭自然不是以绣衣卫身份过来,绣衣卫都已经将锅甩出来了,他哪里还敢以绣衣卫身份跑到顺天府来,万一被当成是耀武扬威……好吧,也不怕。

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薛蟠大概也不想要看到那身玄衣。

“李兄弟,要不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这趟看爷不敲打他一番?”

李昭无语,人家顺天府尹虽然在京城这边好像是个人就能拿捏,没谁当盘菜,这也是为什么顺天府尹是最难做的官之一,总是面临左右为难。

但你一个破落户,哪来的胆子敢敲打人家了?

现在敲打他一番,就不怕以后人家高升了报复回来?

薛蟠没这个脑子,薛宝钗却不会想不到,立刻吊起柳梢眉瞪着薛蟠道:“兄长又在胡言什么?”

薛蟠一愣,这才转头看着旁边停着一抬轿子,宝钗正揭开帘子露出半边俏脸来。

只是此时俏脸含煞,让他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他对宝钗是有些怕的,这次又深觉对她和母亲有些亏欠,所以不自觉就矮了一头,低眉顺气道:“妹妹怎的来了?”

“妈妈还在家中等着你,”宝钗放下帘子,说道:“哥哥快与我回去吧,若再晚了时辰,我怕她又得要担着心。”

薛蟠脸色讪讪,不敢再跟李昭胡吹什么,不过却又拉着他想要他跟自己一行一起回去。

李昭忙摆手笑道:“你们这一家团聚的事情,我去跟着凑什么热闹?”

“李公子不妨过来,我哥哥这次出来,也多亏了李公子从中周旋,母亲应该也想见见你。”

“文龙兄,宝姑娘,在下毕竟曾是荣府中的……若是去了那里,总归也有些麻烦事儿,还是不去为好。且在下还另有要事,等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李昭倒也没有否认自己的功劳,虽然这其中其实林如海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当然了,他也不是为了薛蟠,而是不想让太上皇那边找到借题发挥的机会。

把案子局限在云儿这样一个青楼女子的身上,总比聚集在薛蟠身上要好得多。

薛蟠背后是贾家和王家,而这两家现在都跟皇帝关系密切,若是被一起拖下水的话,这可不是件小事情。

皇帝虽然也想要借题发挥,但肯定得先保护好自己这边,才能再对着对面的破绽进攻。

尤其是云儿父亲的那个案子,与工部直接关联,其中的隐情如果翻出来,反倒会成为他们这边最好的武器。

这些自然是林如海说了一些,李昭从他心声里听到一些,然后再自己推断了一些,最后差不多就推导出这样的结果来。

所以说薛蟠其实也颇有几分幸运,当然不幸也是源于此。

这件事情现在如果从头来看的话,他完全就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李昭先前说的云儿的举报自然是没有的事情,这只是为了让薛蟠愿意开他尊口,好配合自己。

实际上薛蟠之所以会被抓,就是由“借题发挥”这四个字开始的。

当然,现在薛蟠的案子是结束了,但围绕着工部的斗法,却才刚刚开始。

不过,那都跟李昭、也跟薛家兄妹没有关系了。

李昭都说到那份儿上了,宝钗自然也不会再勉强,薛蟠也只得悻悻道:“你这人好没生趣,若不是……罢了罢了,等来日本大爷再另请过你。”

李昭呵呵一笑,随口应是。

等看着他们离开了,想了想,转身干脆朝着大理寺的衙门过去。

他要再去拜访一下林如海,先前他好像还有件事情要跟自己说,却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没想到林如海今日居然没在衙门里,打听一下才知道他今日“调休”了。

也是,刚刚结束一桩案子,之后还得专心为皇帝和太上皇的“棋局”应对,自然要好好养精蓄锐两日。

于是李昭转头又去了林府,他也是老熟人了,来到这里只是打了声招呼便畅通无阻地走进去。

路遇管家,便请他帮忙带路。

林如海虽没在衙门,在家中却也没清闲下来,正在书房继续查看卷宗。

估计是工部的一些陈年往事了,接下来他的精力都会在这一块儿,不过李昭看了一眼就不去管了,这不干他的事情。

对林如海行礼后李昭才问道:“不知道林大人,有何事找小子?”

林如海笑着先请他坐下,又吩咐给他看茶,然后才问道:“那薛文龙,你可接应走了?”

“林大人怎么知道……”

“果然如此,那薛家此次对你,应是十分感激。这对你那营生,倒是有些好处。”

李昭倒不意外,不是邢忠那边出了什么问题,而是林如海估计早就察觉到了什么。

而且林黛玉、邢岫烟和紫鹃她们,上次宝钗过来的时候估计也猜到了些什么,也会对他说一些。

当然,他还不知道李昭已经抽身,这事情上他真就只是个帮忙的。

不过,如果薛家真有心要做大的话,那自己再拿回来也不是不可以,薛家再落魄也是皇商,还有贾家、王家的关系可以用。

而且,这也是一个和宝钗继续亲近的关系。

李昭总觉着,经历了薛蟠这次的事情后,她应该也会有些变化,不然先前见到她的时候,不会表露出那样的心声来。

“呵呵,或许吧……”

当然在林如海面前,李昭不会表露出什么,他看出来是他的事情,自己不会承认。

林如海看了他一眼,干脆揭过了这个话题,然后说起了另外一回事,却是先问道:“你可知道,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

李昭回想了下,这不就是四王八公里面的那四个郡王之一么。

说来,四王八公从目前来看,应该也是皇帝一派,不然不至于他们推出来的王子腾会被皇帝屡次委以重任。

至于之后为何会分崩离析,北静王落井下石,王家、贾家先后落幕,估计还得牵扯到皇帝与太上皇,又或是之后的夺嫡之争。

不过李昭目前听到更多的还是皇帝和太上皇,对于皇子却没怎么听说,似乎也没听说过皇帝立了太子。

或许,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只是虽说都是帝党,但是文官和武勋肯定还是不那么对付的,所以林如海当初没站稳脚跟的时候,也不会和他们接触太多。

难道现在,他和那边搭上了什么关系?

只是,这和自己又有什么相干。

林如海这时继续说道:“南安郡王府的老太妃身子一向健朗,但上月往清虚观打蘸后,回府的路上不小心被报信的马惊了,由此一病不起。

“陛下差遣太医去给她看过,却都只说,老太妃那次伤了根本,恐是无力回天矣。天子也是想到了先前我病危,最后却活过一命来,才找我询问此事。”

李昭心中一动,问道:“林大人的意思是……”

林如海捋着短须,轻笑一声,却不答反问道:“你可知道那老太妃,跟今上是什么关系?”

“这却是不知……”

李昭对于上层的很多人物关系都不甚清楚,有限的了解都是来自于原著中。

而原著对这一部分,不说是讳莫如深,但也只是涉及到了冰山一角。

毕竟主视角还是宁荣二府、尤其是荣国府、大观园中,其他大多是一笔带过的。

林如海叹了口气道:“今上并非是太上皇的嫡子,他的生母与老太妃乃是一母同胞,故而南安太妃也算是皇帝的姨母。更曾带过他一段时日,两人感情甚笃,陛下自然不忍见她如此离去。”

李昭眉头一挑,“所以,这其实是天子的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