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1939章 九阿哥的野望

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1939章 九阿哥的野望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40:49 来源:笔趣阁

一行人到了东山岛。

昨天晚上,侍卫处的人在岛上已经排查一遍。

今日圣驾行进路线,也都军民禁止出行。

因此一行人过来,岛上也很是安静。

一行人上了东山岛,到了橘园。

等到看到育着河蚌苗的池子,四阿哥就明白九阿哥为什么马上张罗想要在北海弄珠场。

因为这养珠之事,只要在珠场转了一圈,再将过去相关记载的笔记翻出来,并不难猜到其中窍门。

这利润太大了。

难保旁人也会生出这个心思。

就算不敢在江南养珠,可是其他偏僻的湖泊水域,却是免不了。

也会有人想到海珠。

康熙之前在九阿哥的折页上看过珠场的规划,可是没想到这样有规模。

如今收购的河蚌苗数以十万计,一笼一笼的养蚌池,沿着水边,就有十几亩水域。

这其中有两成去年秋已经种了珠核。

三年养成的话,到时候一年收获的珍珠就能以斛计。

张英博览群书,看到眼前情形,赞道:“九爷巧思,臣少年时也曾看过宋人叶金阳附壳珍珠佛像的记录,只当是野史传说。”

康熙轻哼道:“不务正业,就在这些闲事上费心。”

九阿哥跟四阿哥跟在后头,听着这些,忍不住跟四阿哥嘀咕,道:“四哥,需引以为戒啊,往后旁人夸孩子的时候,咱们不能贬低,过谦即诈。”

四阿哥:“……”

马齐跟张玉书两位当朝大学士也在御前。

只是涉及皇子,他们在朝的大学士,反而需避嫌。

康熙却没有落下两人,回头看了两人一眼,道:“你们瞧着这珠场如何?能否成气象,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马齐沉吟道:“既是皇上允的,珠场又是眼下规模,没有不成的,只是江南江河湖泊多,如今这珠场草创,需防着养珠密法外泄,奴才觉得,还不若皇上给九贝勒一个恩典,准其挂在内务府,如此一来,成了官营,再有人窥视惦记,衙门也好出手惩戒。”

康熙又望向张玉书。

张玉书心中叹了口气。

这些话,马齐能说,他却不好说,否则就要得罪九阿哥。

他就斟酌着说道:“不侵良田,借用水利之便,确实是开源之法,若是试成,倒是不必拘泥于太湖一地。”

康熙又望向桑额与丁皂保。

桑额道:“奴才瞧着这里四处虽圈了,可当差的人手似有不足,如今还罢,若是珍珠养成,也要防着盗匪上门。”

丁皂保没想到还有自己说话的余地,带了几分拘谨道:“涉及秘技,这使唤人手也要精心,最好是户下人口。”

康熙这才望向九阿哥道:“诸位大人的建言,都记下了?”

九阿哥点头道:“儿子记下了,只是商人趋利,就算瞒过这两年,等到珍珠养成,流入市场,也会引人关注,到时候怕是拦不住旁人养珠。”

又不好为了这个,专门制定律令。

不说别的,就说历朝历代都禁私盐,可是几千年来,从不缺私盐贩子。

还有本朝的人参禁令,也是如此。

利润丰厚,自是有人铤而走险。

康熙挑眉道:“那你原本打算如何应对?”

九阿哥想了想,道:“要不,加一条珍珠税?寻常商税十五税一、十税一,这个珍珠是贵货,不能按照寻常收税,可以五税一……”

康熙蹙眉道:“物以稀为贵,如你所说,珍珠的价格就会降下来。”

九阿哥立时道:“那样也好,到时候内务府可以拨出一笔银子,专门采买大珠,在海关出售,赚洋银。”

康熙望向四阿哥,道:“你觉得九阿哥说的如何?”

四阿哥道:“这些年,随着运河通畅,越来越多的西洋货品经水路到京城,就是寻常旗丁人家,日子稍好些的,也挂着西洋怀表或者用着南洋鼻烟儿,朝廷的银荒,也有一部分是因西洋货物进入大清太多的缘故……”

“海关进来的洋货品种林林总总,出去的货物却依旧是绸缎、瓷器跟茶叶这几项,不见增加,若是加上珍珠与羊绒呢,出去的货物多了,也能避免白银外流……”

康熙听着点头,看着四阿哥眼中带了赞赏。

只有在户部当差,才晓得朝廷一直缺银与铜。

从小小珠场,能想到遏制银荒上,眼光长远。

康熙看着九阿哥道:“你掏了十来万两银子,不是要给儿子赚私产么?要是不禁着外头,那说不得本钱没回来,珍珠的价格就大跌了。”

九阿哥道:“只要京城宗室勋贵不出面,寻常士绅人家也不敢冒犯到儿子跟前,到时候不是禁,也是禁了,要是真有胆子大的,那儿子就打发人上门收一份‘秘技’银子就是了!”

康熙摇头道:“方才张英也说了,前人笔记上不是一处提及,你怎么就好意思说是你的‘秘技’?”

九阿哥昂首道:“谁叫儿子占了先手呢?儿子的珠场出来,外头才跟风,那不是窥秘是什么?没有叫人封他们的地方,只叫人收一份银子,也是儿子宽仁。”

“未免太霸道了,小心非议。”康熙道。

九阿哥道:“旁人都不担心冒犯皇子,那儿子还担心什么非议?总不能尊卑颠倒,旁人对皇家失了畏惧,儿子这里还要束手束脚!”

他这话小半是给康熙听的,大半还是给随扈这些大臣勋贵听的。

趋利的商人,等到珍珠上市后跟风弄珠场,他能容;要是今天这些随扈窥了养珠一角的人敢伸手,那他可要追究到底。

康熙轻哼道:“跋扈……”

却是没有再训斥的意思。

四阿哥看着今日随扈的众人,除了五位文官之外,还有两位领侍卫内大臣。

都是御前器重的人,应该不会有人会因贪念因小失大。

那需要防备的……

反而是苏州的地头蛇李家……

只三十八年迎驾跟今年迎接,李煦就在户部借了十几万两官银。

江宁织造曹寅,也有亏空。

反倒是杭州织造孙文成,因为资历浅,即便同为织造,可是并不像曹寅跟李煦那样,身上还备着迎驾的差事。

即便跟来了几百护军,可圣驾也不好在外驻留太久。

在珠场待了半个时辰,圣驾就离了东山岛。

九阿哥没有急着走,而是落后一步,吩咐孙金道:“方才张大人说的那个附壳珍珠佛像,也琢磨琢磨,种些佛牌牌,多用番教的佛牌……”

蒙古人全民信教。

这珍珠佛牌出来,不用想也知道会多抢手。

孙金忙应了,道:“番僧供奉最多的就是弥勒,奴才叫人预备些弥勒的佛牌。”

九阿哥补充了一句,道:“用金箔或檀香、白玉的,都试试,怎么贵怎么来,别怕花银子。”

孙金应了。

四阿哥在旁,听了好笑。

人还没有到理藩院,又惦记着从蒙古赚银子了。

等到兄弟两个上了马车,四阿哥道:“你不是说公私分明么?怎么又要公私不分了,仔细言官弹劾……”

九阿哥道:“这养珍珠,最少要经历两个寒暑,到时候我肯定不在理藩院了,这么多个部院,一个地方一年半载的也差不多了。”

不在理藩院当差,就无所谓公私了。

四阿哥看着他道:“若是部院轮完,你想去什么衙门?”

九阿哥道:“兵部肯定不去,不懂;礼部也不去,不耐烦懂;刑部不去,整日里看着那卷宗,瞧着谁都不像好人;工部不去,老有外差,五哥在工部行走时,巡了好几次河工;户部不去,看着银子难受,又不好随意伸手……”

“理藩院还挺好的,可是我占着不挪窝,那五哥怎么办?本来就不聪明,在理藩院下头的熟人多,轻易不敢糊弄,去其他衙门要是糊弄着出错怎么办……”

“剩下的小九卿衙门,随便哪个都行,差事清闲,就是凑数的……”

说到这里,九阿哥笑了,道:“要是轮到国子监跟翰林院就好了,到时候我在里面开个经济课,培养些经济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