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剑开太平 > 第九十九章 从军

剑开太平 第九十九章 从军

作者:大叔好疯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12-11 13:30:15 来源:笔趣阁

济南郡,人口过百万,是这大乾朝为数不多可以安居乐业的郡县,更是屈指可数肯遵老皇帝令的郡县。日落西山的大乾朝,还能有如此郡县,可要多亏一个人,一个掌管着千年世家的人。

南宫世家,一个传承了千年的世家。南宫世家能传承千年,皆因南宫家将智、仁、勇“三达德”立于家训中,作为家族的道德准则。

最近几十年,虽然大乾风雨飘摇,可南宫家却逆流而上,把济南郡经营的生机盎然,只要踏上济南郡的土地,便可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南宫家这一代主事的是南宫敬智,此人博学多才刚正不阿且爱民如子,济南郡的百姓都称其“南宫泰山!”,可见老百姓是有多么尊敬南宫敬智。

南宫敬智这一代有兄弟三人,老大南宫敬智,二弟南宫敬仁,三弟南宫敬勇。

南宫敬仁,现任翰林学士,是老皇帝身边红人,也是南宫家官位最高之人。

南宫敬勇,虽无官身,却是武道宗师,多年漂泊江湖行侠仗义,颇得江湖豪杰推崇。

官场、地方、江湖,都有这三兄弟一席之地,而南宫家下一代又出了个南宫守,看来南宫家未来百年想衰落都难。

只见此时南宫敬智手握兵部文书,看着儿子说道:“守儿你已是武道宗师,虽然行走江湖锄强扶弱也算是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可终究是格局小了些!为父托你二叔在兵部给你要了个差事,是那马邑郡督尉一职,希望你能为国家守一方安宁。”

南宫守正身接过文书,朗然说道:“守儿定当不负父亲所望,守一方安宁!”

只见南宫敬智不放心的说道:“为父知你性子刚烈,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可上任后你行事要稳重,要按军规国法行事,不能把江湖那套行事方法带入军中。马邑郡又仅靠边关,常年受铁摩勒骚扰,你身为主将切莫意气用事,凡事要深思熟虑才成,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关乎的可是马邑郡老百姓的生死大事!”

南宫守单膝跪地说道:“父亲放心,守儿必当以百姓性命,国家安危为重!”

南宫敬智点了点头,说道:“过些时日便去马邑郡上任吧,这段时间就别往外跑了,多陪陪你母亲。”

儿子要去边关,当母亲自然放心不下,可就算再不舍再不放心,当母亲的也不能拖孩儿后腿不是。

只见妇人拉着南宫守说道:“守儿去到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可不像你跑江湖,凭一身武艺就吃的开的,办事还得靠银钱!娘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了些银子,本打算你娶媳妇的时候再拿出来,现在看来等不到那时候了!你都带上吧,到那边行事也方便。”

南宫守也不说话,就一劲儿的点头。

妇人又说道:“娘不求你建功立业,娘只求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当母亲的话自然多,一直拉着南宫守嘱咐了许久,仍好像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

大兴城皇宫,大太监李辅国正坐在屋子内烤着炭火,却见一只信鸽落在木窗外咕咕直叫。只见李辅国推开木窗,取下信鸽足上小竹筒,捏碎封口蜜蜡,抽出密函系看起来……

大兴城刚落过一场轻雪,很是干燥寒冷,只见李辅国穿着单衣便匆匆赶往神龙殿。

李辅国这刚一进门,便见弘道帝一把将案上的折子扫落地面,口中大骂道:“一群歼妄之徒,朕非砍了他们不可!”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可惜弘道帝的雷霆之怒也就只能在大兴这块地界打两个哑雷,够不着那些封疆大吏。

“圣上息怒,龙体要紧!”李辅国忙躬身上前劝道,同时朝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急忙去捡地上折子,却被弘道帝一脚踹翻,口中骂道:“捡个屁!要这些折子何用,还不滚一边去。”

随后弘道帝望着李辅国说道:“辅国来得正好,今年的税银连三成都没收上来!那些个卑鄙小人竟敢欺瞒朕,不是黄河水患,就是千里虫灾,要么就匪患难除,变着法的糊弄朕,就是不肯足额上交税银。辅国你说说,朕的大乾朝,就如此不堪吗?”

李辅国蹲下身子,将折子一一捡起,同时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的天下大啊,自然难免会有些天灾**,少了些税银也是正常的,陛下您看济南郡不就全额上缴了税银,而且还多出一成呢!”

弘道帝叹了口气说道:“你啊,也不用宽慰朕,这大乾朝各地郡县,也就南宫家还忠于朕!——对了,我听说南宫敬仁给他侄子南宫守谋了个差事?”

李辅国躬身道:“马邑郡督尉一职,老奴觉着大材小用了!”

弘道帝想了想说道:“有些屈才了,那就先让南宫守在马邑郡呆上一年,明年开春就把他调回来。”

李辅国心里嘀咕“这马上年尾了,那小子还没上任,明年开春就调回来,这满打满算半年不到啊!”,口中去说道:“陛下英明!”

弘道帝笑道:“南宫守朕还是多有耳闻的,是个忠心为国的好男儿!辅国记得给朕提个醒,明年开春我便任命南宫守为归德将军,兼河南郡督尉一职。”

听了弘道帝的话,李辅国心里咯噔一下,不由皱眉将太监宫女清退,低语道:“陛下打算动王家!”

“是该动一动了,不然这大乾各地,只知有世家大族而不知有真龙天子!”弘道帝拍了拍刚被李辅国捡起的折子说道。

弘道帝刚愎自用,他决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只见李辅国躬身道:“用不用老奴跟那位通个气?”

“军神年岁大了,莫要凡事都劳烦他老人家!一个东都王家,朕还没老还搞得定。”

李辅国忙道:“陛下春秋鼎盛,必能一扫宵小。”

弘道帝笑了笑,说道:“辅国这么晚了,莫非有什么急事?”

“回陛下,南边来信了,秋意浓凿穿了秦淮河,尉迟宝藏永沉水底了。”李辅国递上密函说道。

听了好消息,弘道帝心情大好,大笑了数声后忽然问道:“慕家那小丫头呢?”

“回陛下,那小丫头月前便回山给张鸦九祝寿去了。”

弘道帝想了想说道:“我记得内库里还有一棵千年参王,你命人送去铸剑山,就说皇后送的,辅国可明白朕意?”

李辅国揣摩弘道帝心思一辈子了,哪能不知老皇帝的心思,不由躬身道:“老奴懂,老奴定然找个机灵点的,给陛下办得漂漂亮亮的。”

弘道帝点了点头,望着李辅国说道:“齐王最近很能折腾,手都快伸到金吾卫了,叫祖不弃日夜兼程给我赶回来。还有,太子手下不是有一个勇士吗,等祖不弃回来,你找人上奏举荐那勇士近右金吾卫。哦,对了,通知柳才人,朕今晚在她那过夜。”

“老奴记下了。”李辅国躬身告退。

李辅国对老皇帝的心思了如指掌,这柳才人是李辅国按照慕品山的画像,命人在民间寻来的女子。李辅国既然无法把慕品山弄进宫,就只好先找个替代品,哄老皇帝开心了。

弘道帝见李辅国离去后,却并未直接去柳才人处,而是又把案上的折子拿了起来。只见弘道帝每一份折子都看的很细,直到将所有折子看完,并分成两份,一分很薄最上边的是济南郡的折子,另一份折子却很厚。

弘道帝面无表情,手指敲打着那份很厚的折子,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弘道帝不到花甲年岁,还没老到昏聩地步,手中的江山他还不想拱手让人。弘道帝这些年殚精竭虑的想把国家治理好,可他胸无大才又刚愎自用,这大乾在他手中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弘道帝在位的这些年,大乾朝也是出了几个能人,献了许多良策,可那些人也好那些计策也罢,都被弘道帝扫地出门了。不是弘道帝眼瞎,也不是那些计策拙劣,而是不和弘道心思。

在弘道帝眼中,这些能人的计策都有一个共同毛病,那就是想要把大乾从泥潭中拉出来,必须要徐徐图之,花上几代人的时间才能根除顽疾。这可就不和弘道帝的心思了,弘道帝不想等,他想快刀斩乱麻,手起刀落铲除世家军阀一劳永逸。

想法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弘道帝一路磕磕绊绊,终究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弘道帝眼看着便要迈入花甲之年,可他还不想放弃,还想最后在搏一次。最近几年弘道帝通过李辅国的手,在各大世家和军中都安插了人手,就是想来个一锤定音。

任命南宫守为归德将军兼河南郡督尉一职,可不是弘道帝临时起意,只是南宫守正巧撞在这个节点上,其实若无南宫守,弘道帝也会另外安排他人的。

弘道帝就是要看看你东都王家是个什么反应,若反那就直接派兵灭了你王家,来个杀鸡儆猴。若是不反,你王家没了军权,那就是案板上的鱼,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弘道帝走出神龙殿,望着染上一层白的皇宫,嘴角泛起一丝自信的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