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剑开太平 > 第十二章 威道之剑

剑开太平 第十二章 威道之剑

作者:大叔好疯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12-11 13:30:15 来源:笔趣阁

长公主陈鸾,不但艳压群芳,才华出众,为人更是胸有沟壑,这次晋阳之战,便表现得丝毫不逊色于齐王,能力和孝心则更让弘道帝满意。

弘道帝见陈鸾竟然替李太平借取那件东西,不由得笑道:“看在鸾儿一心为父皇着想的份上,那朕便借了!”

说着,弘道帝回头瞥了一眼李辅国,便见大太监躬身而退……

侯文远见状,忙起身作揖道:“圣上使不得!”

侯文远不能不急,陈鸾拉拢李太平的事就算传出去也无所谓,毕竟拉拢归拉拢,可若是陈鸾真得替李太平讨来那件东西,可就坐实了他们叔侄倒向太子的事,这是会打乱他未来的计划。

弘道帝望着侯文远笑道:“你啊,想的太多!朕知道你不想参合皇家那点事,你怕朕会对你心生嫌隙,其实大无必要的!东西是朕的,借不借那是朕说了算,如果朕不想借,鸾儿出面也是无用的!”

“其实,就算没有鸾儿出面,我也打算把那件东西,暂时借给这孩子一用的,毕竟查大案若是没有先斩后奏的权力,恐怕这孩子是要到处碰壁,寸步难行的!”

侯文远听了弘道帝的话,才知老皇帝这次打算玩得更大,比他想得还要大的多。

清楚弘道帝的心思,侯文远却高兴不起来,他不想侄儿变成老皇帝的刀,因为刀钝了很有可能便会被丢弃,可他此时却什么也不能说,不能现在便违逆了弘道帝的意思。

不多时,李辅国便捧着一个紫檀木的长匣子走了回来。只见弘道帝起身接过长匣,望着李太平笑道:“此物乃高祖心爱之物,所以只能是借,已后是要还朕的!”

弘道帝笑着将紫檀木匣打开,一股锋锐冰寒便笼罩了数丈方圆,让这火热的午后凉快许多,同时也让感触敏锐的李太平,感到了浓浓的杀意。

威道之剑“泰阿”,楚王以血祭剑,剑出旌旗仆地,血流千里,大败晋国。此剑辗转被大乾开国皇帝陈胜芝所得,便成了陈家御赐用的尚方宝剑,当然每一次都是借,送那就不要想了。

“朕借你尚方宝剑泰阿,你不但要此战必胜,还要替朕扫清天下大案,还世间一个清明,你可能做到?”

天下名剑,李太平就算没见过,那也听过,而且此剑如今意义非凡,若是想替爹娘洗去冤屈,这泰阿剑就必须握在手中。

只见李太平,走到弘道帝身前,单膝跪地说道:“李太平,当以此剑,斩去一切人间不平,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今日的大兴城,因生死状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反应快的赌场,此时门前已然挂出约斗二人的胜负赔率。

李太平名不见经传,除了极少数一些江湖武者有所耳闻以外,其资料大都是各家赌场临时扫听出来的。

显然弱冠年纪的宗师,是没有名噪一时的老家伙值钱的,就从一赔二十的赔率,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可午后没多久,一则消息顿时轰动了大兴城,那一赔二十也就变成了一赔十。

大兴城的鬼宅,也就是原兵部侍郎李国泰的府邸,午后竟然开了

门,还挂上了书有“浩然正气”四个金漆大字的牌匾。

快二十年的鬼宅,竟然有人住进去了,还堂而皇之的挂上了牌匾,这可是天大的事,甚至说比生死状之事来得还要让人震惊。

既然是大事,自然有好事之人,所以这府里住进了什么人,是瞒不住的。更何况大兴城内,凡是人多眼杂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两个消息灵通之人,将那鬼宅新主子的底细,扒了个底朝天。

西市一间人满为患的酒肆内,一个行商打扮的家伙,神神秘秘的说道:“听说了么,那宅子的新主人也姓李……”

一旁的好事者说道:“不会是李侍郎的后人吧?”

“别瞎说,一家几十口子,死的干干净净,哪来的后人。”

“也姓李?说得咋这么渗人!”

“都别打岔,让这位老哥继续说下去。”

那行商见酒肆内,众人目光都望向了自己,这才清了嗓子说道:“俺家有个远房亲戚,日子过得实在困苦,就把家里的小子阉了,送进了宫里……”

“老哥,您说点干货行不!就别提您亲戚把孩子送进宫里当宦官的那些个陈芝麻烂谷子了!”

那行商挥手压下众人吵闹声,这才说道:“那人姓李,名太平。当今圣上因其战功,封其金吾卫右郎将,兼大理寺丞,并把李侍郎的宅子也赏了他。”

见众人明悟,临了那行商又补了一句,就又把众人闹迷糊了。

“听说,那姓李的小将,叔父是兵部尚书侯大人!”

大兴城内,像西市这位知道底细的行商还真不少,说辞也大都一致,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当西市那位行商离开酒肆后,一名看热闹的对身旁之人轻声低语道:“这人我见过,压根不是买卖人,去年还在我那铺子里,给侯公家的马匹换过马蹄铁!”

“嘘!这事你我知道便好,可莫要传出去!”

所以啊,这世上哪里有那么多消息灵通的家伙,显然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风,而这放风之人正是兵部尚书侯文远大人是也。

侯文远可是下了大力气,为了帮侄儿把名头尽快打响,甚至连自家笨嘴拙舌的马夫都派了出去。

老百姓打听鬼宅的消息,也就当个新鲜图一乐,可有心人若是听了,却要好好思量一番的。

吏部尚书府邸,裴延亭刚一脸笑意的送走诗幼薇,便得知了宅子的事情。老头子皱着眉头,思虑片刻后,暗骂了一句“侯文远你个挨千刀,竟敢耍弄老夫!”。

传到裴延亭耳朵里的事情,可要比侯文远编得那套说辞详细得多,就连长公主亲自下厨,弘道帝借剑一事,都原原本本一字不落。

侯文远的侄子弱冠年岁,老皇帝的家宴,大理寺丞,尚方宝剑,再到李国泰的宅子,若是裴延亭还摸不出脉,他这个吏部尚书也就不用干了。

“一万两白银,就想让老夫睁一眼闭一眼,你侯文远好大的手笔!”

吃人家的

嘴短,拿人家的手短,此时的裴延亭恨不得将那一万两白银,砸在侯文远的脸上……

吏部尚书已经心中了然,同为尚书的卢照兴当然不会什么也不知道。

卢家大宅,卢照兴皱着眉头,来回的跺着步子,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

“千算万算,竟然被侯文远、甘蔗和圣上联手摆了一道,看来镇沅的事并非巧合,定然是他们设计好的!”

卢照兴想明白其中关键,忙命人唤来剑北狂,因为他要好好嘱咐一番才行,免得被人斩去一臂……

大乾朝的几位尚书大人,可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就算那最低调的刑部尚书,得知此事后,也皱起了眉头。

刑部尚书郑经玄,乃荥阳郑氏家主,此人要比侯文远痴长几岁,身材颇高却瘦弱,就像风吹细竹,随时会折断一样。可这风吹了好些年,这位大人却依旧好好的,可是把很多人等的没了脾气。

郑经玄虽人过中年,可那精神头却比年轻人都要好,长得更是颇为帅气,那张脸如刀劈斧削菱角分明,特别是那颗眉心痣,为他又增添了几分魅力。

刑狱档案室足有三层高,里面存放着大乾朝各地的犯罪记录。此时狱档三楼,郑经玄正手捧着东阳郡乐善人的卷宗细看……

郑经玄在乎的不是案子,而是破案的人,因为当年三司会审谋逆大案,他也是有份的。若是李太平真得是李国泰的后人,现在又得老皇帝力捧,他不谨慎些是不行的,谁知道那把剑会不会砍到他的脑袋上。

刑部尚书这个位置他已经坐了十几年,若是还想坐下去,庙堂里的一举一动,他就得多留个心眼,因为小心方能使得万年船。

郑经玄命人唤来刑部侍郎,指着卷宗上的名字说道:“查清楚,我要他一切资料,是一切!”

刑部侍郎已经好些年没见过大人如此认真,不由得躬身道:“下官这就去办。”

刑部侍郎离开不久,便见油光满面的刑部员外郎郑渠,挺着个大肚子,满头大汗的跑进狱档室……

“叔父,这么急唤小侄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郑经玄微微一笑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一会回去找你婶婶支取五千两白银,到开源赌坊以我的名义押李太平胜。”

郑渠点头应是,心中却很是不解,叔父向来不凭运气做事,所以从不好赌,怎么今天却转了性,还出手如此阔绰。

这就是身居高位者的格局,可不是一个小小员外郎能琢磨透的。

郑经玄在大兴城最大的赌坊,以他自己的名义下重金押李太平胜,就是要告诉百官和当今圣上,他郑经玄很看好李太平。

别看是个小小的赌坊,后面却藏着无数高官的影子,因为这买卖一本万利,而郑经玄通过这件事摆明立场,便不是在朝堂上摆明车马,他迂回的空间和可操作的空间便大了许多。

郑渠离开不久后,郑经玄低着头看着卷宗,忽然开口说道:“你跑堂秦淮酒家,帮我定些老酒,明日送到我府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