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朝奸佞,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 167 谈判

满朝奸佞,你要我当千古一帝 167 谈判

作者:暗夜舞者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11:09:01 来源:笔趣阁

突厥。

可汗大帐。

此时突厥的颉利可汗坐在上面,下面两派都是颉利可汗的将领,董卓的特使李儒则是站在下面。

“李先生,不知道你们大将军同意本汗意见没有?”

颉利可汗对着李儒问道。

“可汗,我们大将军自然同意可汗意见,不然在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李儒脸上带着笑容开口说到。

突厥颉利可汗统治半个草原,手下号称有五十万骑兵,是草原上面霸主之一。他们大将军以后有了突厥支持,想要在大夏争霸,也算有了靠山。

虽然对方需要他们称臣还有纳贡,不过这个世界干什么事情不需要付出代价。

“可汗,既然我们大将军同意可汗建议,不知道可汗什么时候发兵,我们大将军也好早日拿到洛京,到时候给可汗好处。”

李儒接着看着颉利可汗说到。

“一个月后,本可汗的大军就会南下,希望到时候你们大将军抓住机会。”

颉利看了一眼李儒说道。

“多谢可汗,我马上就回去面见我们大将军,让我们大将军做好准备。”

听到颉利可汗明确回答,李儒赶快站起来说道。

“本汗就在这里先祝贺你们大将军能够心想事成。”

颉利对着李儒说道。

“多谢可汗。”

接着李儒就走出去大帐,走出去大帐以后以后。

突厥一个将领站了出来,对着颉利可汗说道。

“可汗,我听说夏人狡猾,我们这次出动大军帮助夏人,如果到时候干完事情,夏人不认账了怎么办?”

“对啊,可汗,这个事情,我们不得不防,夏人不可信。”

“·······”

有一个将领站出来说以后,其他将领也站出来说道。

如果比勇武,这些突厥自认为那些夏人不是他们对手,可是说是比脑子,他们就不如夏人了。从他们祖先开始,他们不知道受过夏人多少次欺骗。

“你们说的事情,本可汗已经想过,如果董卓乖乖把我们需要东西给我们,我们就退兵,如果他不乖乖把东西给我们,我们突厥男人就用最近手中的刀枪去夺取。”

“那些粮草,丝绸,只是本可汗第一层谋划,本可汗最终谋划,是想要挑起来夏人之间战争,只要那些夏人相互之间打起来,他们必定死伤无数,如果机会合适,我们未尝不能乘着大夏实力虚弱时候,占领一些地盘,扩充我们实力。”

颉利可汗说出来他的计划。

“可汗威武,可汗英明。”

“可汗正式高瞻远瞩,这样的计划,估计只有可汗大人才能想出来,我们这些最多只能打打杀杀。”

“听到可汗的话,我现在心中放心了。”

“·······”

颉利可汗下面两排将领,听到颉利可汗的话,都站起来,高兴对着颉利可汗说道。

他们以为颉利可汗帮助董卓,只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没有想到,颉利可汗谋划竟然如此深,之他们不明白,现在颉利可汗说出来,他们也全部都明白过来。

洛京,太极殿。

“陛下,西凉潜伏的锦衣卫密探今天传来一个消息,请陛下过目。”

青龙接到西凉锦衣卫传过来秘密消息,看了一眼以后,大吃一惊,马上就带着消息过来给天子汇报这个事情。

毕竟这个可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军国大事。

“董卓,这头狼终于有动作,勾结突厥,袭击洛京,果然是一个好想法。”

苏宇结果青龙递过来秘密消息,看完了消息以后,忍不住说道。

他早知道董卓这样对的人,肯定不会安安分分等着他去讨伐,肯定会有小动作,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动作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大动作,勾结突厥,吸引朝廷兵力去防御突厥,自己则是带着精锐骑兵突袭洛京。

如果不是锦衣卫在董卓身边安插了间谍,他不知道这个消息,真的有可能会被董卓计策给迷惑了。

可是现在知道了董卓的谋划,他们就可以来个将计就计。

“青龙,锦衣卫这次做的很好,你继续让人盯着董卓那边情况,一旦有什么消息,赶快让人给报回来。”

爱好中文网

苏宇对着青龙鼓励说道。

“是,陛下。”

青龙说道。

等到青龙退下以后,苏宇让小郑子连夜把陈平岳飞秦琼尉迟恭给请了进来,说是有事情要协商。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四个人全部都已经到了。

“几位,这么晚请你们进来,麻烦你们了。”

苏宇对着下面四个人说道。

“陛下,能够位陛下服务,多晚都是值得,只是不知道,这么晚了,陛下让臣等进来,是有什么事情。”

陈平第一个开口说道。

上次的时候,天子问他计策,他就用一些方法湖弄过去了,这次天子连夜邀请他进来,一定是有什么了不得事情,所以他赶快最先开始说话,表明他的态度。

“小郑子,把锦衣卫刚刚传回来消息给下面几位大人看看。”

苏宇对着一边小郑子说道。

接着小郑子就把苏宇桌子上面的奏折给拿起来,走到下面,递给了陈平。

“几位大人,我们一起看。”

陈平拿到奏折以后,没有自己一个单独看,而是邀请其他三个一起看奏折。

“陛下,董卓这个老匹夫竟然想要勾结突厥,突袭洛京,简直就是罪该万死,陛下,给臣五万大军,臣一定踏平董卓所在西凉。”

第一个说话的是尉迟恭,奏折还没有看完,他就朝着天子表明他的态度,给他几万大军,踏平西凉。

“尉迟兄,不要这么急躁。”

秦琼看到尉迟恭这么急躁,拉了一下他说道。

“陛下,臣认为我们应该将计就计,只要在董卓突袭路上预先埋伏,就一定能够干掉董卓手下的大军。”

秦琼接着说出来他建议。

“陛下的意思,是不是想要同时收拾董卓还有突厥,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谋划得当,一定能够消灭董卓,重创突厥,可谓是一举两得。”

“臣建议陛下先在洛京附近埋伏董卓大军,消灭董卓大军,接着以董卓名义,去接触突厥大军,麻痹突厥大军,接着重兵突袭,重创突厥大军。”

岳飞说出来他的建议。

“陛下,岳将军说的很好,臣建议采用岳将军谋划,到时候臣陈平愿意出使突厥大营,稳定住突厥大军。”

陈平站出来说道。

“既然岳将军提出来这个建议,你们伏击董卓大军的这个事情,就由岳将军负责,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将军为副将。”

“朕希望你们能够通力合作,消灭任何敢进犯我们大夏敌人。”

苏宇对着岳飞说道。

刚才岳飞说的计策,很对他的心思,所以他任命岳飞作为主将,同时任命秦琼还有尉迟恭作为副将,他相信有他们三个人联手,还有陈平这个军师出谋划策,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事情。

“多谢陛下,臣一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忠。”

岳飞听到天子的话,回答说道。

岳飞也没有想到,他原本以为,这次天子召见他,只是询问一下他计策,没有想到,天子竟然直接把伏击董卓还有重创突厥大军主帅的位置,让直接担任。

面对天子的信任,他打算一定要好好报答天子器重,把这个事情给天子办好。

很快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锦衣卫潜伏在西凉的间谍,再次穿回来好几次消息,每次消息传回来的时候,苏宇都会单独召见岳飞,把消息告诉岳飞。

这一个月的时间中,岳飞也在不停的调兵遣将,不过这些事情都是在暗地中进行,表面上其他都不知道。

毕竟朝廷上面,虽然他表面已经收复大部分臣子的心,可是还是有一部分大臣,很有可能是其他诸侯耳目。

如果这些事情在朝廷上面说了,就等于谁都知道了这些事情。

所以这些事情,只能少数几个人知道,同时由岳飞统一进行安排。

这天苏宇刚刚下了早朝的时候,突然灵州前线报上来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公文,说是灵州出现大量的突厥骑兵,这些骑兵数量不下于二十万,甚至在这些骑兵的旗帜中,发现突厥可汗颉利的旗帜,显然是突厥可汗亲自率领大军南下。

这个事情是由兵部报上来,苏宇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基本上整个朝廷大部分人都知道整个消息。

为了不让其他人知道他早就知道这个消息,苏宇亲自把兵部高层基本上都请了过来,朝廷武将也都请了过来。

他怎么做原因,就是为了演戏,给董卓表演一场戏,让董卓手下暗探或者朝廷中有通知董卓的人,知道这个事情。

所以把十几个兵部高官叫到了太极殿,同时来的还有十几个将领,这些将领中,自然也包括了岳飞,秦琼,尉迟恭。

“几位,你们听说了,突厥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现在已经到了灵州外面,二十万大军,灵州怎么能够抵挡住。”

“这可麻烦了,灵州军队不到两万,面对突厥二十万军队,根本守不了多久,如果突厥二十万大军攻破了灵州,短时间就可以南下,三日内就可以到了洛京。”

“问题是现在应该怎么办,我们要不要支援灵州,可是如果支援灵州,洛京就有些防御空虚了。”

“洛京现在总共就只有十几万大军,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就算数目有些差距,也不下十五万,这样情况下面,想要抵抗突厥攻击,总少需要十万十万精锐大军支援灵州。”

“十万大军,如果派遣走了十万大军,洛京安全如何保证?”

“如果我们只管洛京安全,那么大夏安全怎么算,灵州安全,洛京外数千万老百姓安全,还有大夏社稷。”

“杨士奇,现在不是我们不管洛京外安全,我们想要保证洛京外安全,首先要保证洛京安全,只有洛京安全了,其他地方安全才是值得。”

“如果洛京安全得不到保证,其他地方就是再安全一万倍,有什么用处。”

“·······”

下面官员分为两排,其中一排主张不出兵,护卫洛京,这一派的人占据了大多数,另外一派则是主张出站,不过只有几个人。

其中主张坚守洛京的人,有兵部尚书严嵩,兵部侍郎来俊臣,还有后面一大批兵部官员。

当然他们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那就是十万大军如果派遣出去,很有可能收到对方半路袭击,还有洛京安全问题。

另外一派认为,如果朝廷不能把突厥拦在国门外面,你们洛京安全虽然得到保护,可是其他地方老百姓怎么办,朝廷江山社稷怎么办?

主张出战的几个人中其中一个是兵部,不过年级大概三十岁出头而已,另外其他都是武将,其中就由赵括,潘凤。

“你的名字叫做杨士奇?”

苏宇打算下面大臣争吵,朝着唯一支持出站三十多岁官员看过去,对方是兵部主事,六品官,在兵部一堆高官中官职算是低。

他之所以关注这个官员的名字,是因为对方叫做杨士奇,永乐大帝朱棣手下文臣中最杰出的几个人之一。

传闻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在建文帝入仕,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左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五朝,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等同心辅政,并称“三杨”,时人称之“西杨”。

“是,陛下,臣名字叫做杨士奇。”

杨士奇回答说道。

不过他有些好奇,天子问他名字是什么意思,他只是一个六品兵部主事,在一堆大官中不起眼,天子为什么专门问他名字。

“你说说,你为什么主张出兵灵州抵御突厥?”

苏宇看着杨士奇继续问道。

“陛下,突厥这次来势汹汹,灵州前线,只有不到两万大军,如果朝廷不去援助,灵州前线支撑不了十天时间。”

“一旦灵州被攻破,突厥就能够长驱直入,到时候不止洛京危险,洛京外两个省,也都暴露在突厥铁蹄下面,到时候对于朝廷来说,才是巨大灾难。”

“就现在情况来说,只有守住灵州,才能守住洛京大门,才能保住大夏江山社稷。”

杨士奇看着天子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