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绝代小书生 > 385、省试第二场

绝代小书生 385、省试第二场

作者:沐晨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9:08:10 来源:笔趣阁

次日起床洗漱以后,郑辰走出大厅,和彭维樊同回合以后,正打算往礼部而去。

春春立刻拿了一个食盒走到了郑辰的面前,春春把食盒递给了郑辰道:“郑公子,这是我家掌柜的一点心意,你拿着。”

郑辰看了看那食盒,又看了看二楼上的杨清柠,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接过了那食盒。然后对二楼的杨清柠道:“掌柜的,谢谢你对我的关心!”

杨清柠咬了咬牙道:“我是怕你饿死了,我那一千两银子就打水漂了。”

郑辰淡淡一笑,没再多言,和彭维樊同直接离开了清柠客栈。

走在去礼部的路上,樊同猥琐的看了看郑辰道:“郑兄,那老板娘对你似乎有意思啊,居然还给你做吃食。”

郑辰翻了翻白眼道:“樊兄,难道你没听见老板娘的话?而且,你是知道的,我心仪的女人是谁。”

樊同嘿嘿一笑道:“陈慕瑶小姐远在永州,这男人嘛!寂寞了重新找一个女人又有什么?”

郑辰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可是对感情很专情的,而且杨清柠这种人,可不是我的菜。”

此刻,彭维也插了一句道:“行了,郑兄,到底是不是你的菜,我们不知道,但是你手中的东西,可就是事实啊!”

郑辰老脸一黑,看了看彭维和樊同,无奈的耸了耸肩道:“随便你们想吧!哎~!”

说罢,郑辰加快了速度,朝礼部而去。

省试第二场,考的是诗词歌赋,考试时间,却不像第一场那样需要两天。这一场,也只有一天时间。但是这一场,要求考生必须到点才能离开考场。考题的难度,再一次升级。

郑辰还是第一场的那个808号舍,在郑辰的两侧依旧还是那两人。

那两人看见郑辰的时候,他们都愣了一愣,郑辰第一场考试才一天就离开了。他们可是记忆深刻的。

本以为,郑辰会被第一场给淘汰了。结果这第二场居然又出现了。

郑辰走进了号舍,开始准备考试时间的到来。

而礼部侍郎袁宗平走到郑辰号舍的时候,多看了郑辰几眼,一个花费一天时间几乎答对了所有题的天才,是值得袁宗平多多关注的。

咚咚咚~

考试的钟声响起,差役们发下来考卷,郑辰看了看,这第一题,要求的是是写景的诗。

可以说,在前世的古代,最不缺的便是那些写景诗。这一类写景诗,流传千古的特别多。

在永州参加苏烟尘烟考验会那场,郑辰拿出来的《望岳》便就是写景诗的名篇,而这一次,郑辰看见写景诗的时候,脑中却又出现了一首前世特别出名的写景诗《春晓》。

这首诗,乃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可谓是十个有九个可能都知道的。

想到这首诗,郑辰提笔就写。

唰唰唰~

加上标题,短短二十二个字,郑辰一气呵成,直接写在了考卷上。

这时,外面一直关注郑辰的袁宗平刚好经过这里,他看见郑辰已经提笔写字,不由暗自嘀咕道:“这家伙,才开始考试,他就开始写了?写的是什么啊?这也太快了吧。”

袁宗平心中奇怪,他本想过去看看,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没有过去打扰郑辰。

郑辰自然也看见了前面的袁宗平,他只看了袁宗平一眼,便又看向了第二题。

第二题,要求写的是一首乐府旧题诗,类型不限。

什么是乐府旧题诗,郑辰并不了解,他又赶紧打开脑中手机界面的浏览器搜索了起来。

他这一搜索。才知道,乐府旧题诗也就是沿用古代乐府诗所作的翻作。这种诗,是可以配曲演唱的。

知道了何为乐府旧题诗以后,郑辰开始在浏览器上面搜寻了起来。乐府旧题诗,前世唐朝所作盛多,大诗仙李白就写了不少,而且成名的也特别多。

郑辰搜寻了半天,最终才拿起笔,写下了《蜀道难》三个字。这首《蜀道难》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特别经典。

唰唰唰唰!

郑辰站起身来,直接开写。整首诗,二百九十四个字,郑辰也是一口气喝成,写得心中澎湃不已。感觉整个人都已经融入了那首诗里面一样,而他就是前世的李白,行走在蜀道上,感受着李白感受的那一切。

写完以后,郑辰把毛笔放在了砚台边上,他拿起自己的考卷看了看这首《蜀道难》,心里面别提有多满意了。

郑辰满意的自言自语道:“嗯!好,真是太好了。”

袁宗平经过这里的时候,看见里面郑辰的那些表情动作,他又特别好奇的想进去看看,最终还是忍住了。

欣赏完自己的大作以后,郑辰又坐了回去。这个时候,才不过中午时分。

郑辰拿过杨清柠给他准备的食盒,打算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郑辰打开了食盒,只见那食盒里面,切了一盘子牛肉,还有一些糕点什么的,特别丰盛。

郑辰把食盒里面的东西拿了出来,摆在桌上就开始吃了起来。他这一吃,发现味道都特别棒。

郑辰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自语道:“也不知道这是谁的?还真是好吃。”

吃完吃食,郑辰把餐盘什么都收回了食盒,拿起考卷继续往下看。

省试第二场的考题一共有三题,目前就剩下了最后这一题。这最后一题,要求的是写一篇赋。

关于赋,在前世初中高中的语文课本上,郑辰可是背诵了很多首赋。

但是郑辰记忆最深刻的便是苏轼的《赤壁赋》、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及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

前两位可都是隋朝以后的大文学家,可抄!

思前想后,郑辰决定把苏轼的《赤壁赋》拿出来加以改编。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郑尘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赤壁赋》分为前后两篇,郑辰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把通篇都写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