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绝代小书生 > 176、策论(上)

绝代小书生 176、策论(上)

作者:沐晨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9:08:10 来源:笔趣阁

就在两人还在说着他们的土味情话的时候,李秀儿和念夏已经回来了。

看到李秀儿和念夏,两人都回归了正常,郑辰看着李秀儿和念夏问道:“水烧好了吗?”

李秀儿回答道:“嗯!烧好了,我和念夏姐姐都已经放好洗澡水了。”

“嗯!”

郑辰转过来看了看陈慕瑶,扎针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他开始一根一根的把银针都拔了下来。

拔完银针以后,郑辰抓起陈慕瑶的手,把了把脉,陈慕瑶的脉搏已经没有一点问题了。

而且,郑辰还发现经过他这次扎针,陈慕瑶的身体都得到了升华,变得更加健康。

此刻,郑辰高兴的笑了笑道:“慕瑶,这一次扎针,效果简直太好了,继续保持这个心态和状态,最多半年,你就能够痊愈了。”

听到郑辰的话,陈慕瑶脸上一喜道:“真的吗?谢谢你,郑辰。”

郑辰贱贱一笑道:“不用那么客气,你实在想感谢我,要不,现在就亲我一下。”

“滚!”

陈慕瑶瞪了郑辰一眼道:“我去洗澡去。”

说罢,陈慕瑶转身离开了。李秀儿和念夏也跟着离去。

看着三女,郑辰淡淡的笑了笑,这种生活节奏,真是舒服。

……

……

八月十三日。

解试的第三场正式开考。

第三场考得是策论,可以说这个是郑辰最大的短板,但是如果论治世,后世有无数的经典案例可以供他参考。

而且,这第三场考试,可是历朝历代科举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

无论你前面两场考得有多好,但是这第三场要是考得不好,无疑同样考不中,真正能够考中的人并不多。

今日,陈慕瑶、李秀儿和念夏都来送郑辰。

经过第二轮考试,第三场考策论的只剩下了七八百人,在第三场考试中,金陵只取前一百名入举人,参加来年开春的京师省试。

贡院大门口,人已经少了很多。

陈慕瑶帮郑辰整理了一下衣服道:“郑辰,加油!只要你这一场再一次夺得头名,你就是我们永州城的解元了。”

郑辰看了看陈慕瑶,温柔的笑道:“我一会加油的。”

李秀儿也看了看郑尘,鼓励道:“少年,你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努力就行,相信你自己,在成为状元郎的丫鬟之前,我一定会先成为解元的丫鬟的。”

郑辰转过来看着李秀儿,揉了揉李秀儿的脑袋道:“知道了,秀儿,你家少爷我啊,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秀儿连连点头道:“嗯嗯!”

念夏也给郑辰加油打气道:“郑公子,加油!”

郑辰看了看念夏笑道:“谢谢!”

“不客气。”

像郑辰这样,有人陪伴而来的不在少数。就连那樊同,他的娘子孩子,甚至连孙子都来了。

樊同斜着眼睛看到郑辰这边,有数美陪同的时候,羡慕不已。

郑辰和陈慕瑶他们聊了一会儿,眼看时间将至,郑辰接过了李秀儿递过来的考篮,然后看了看陈慕瑶她们道:“那我就进去了。”

“加油!”

“加油!”

“……”

郑辰点了点头,走向了贡院方向,陈慕瑶她们站在外面,静静的看着走入贡院的郑辰,一个个脸上都充满了期待。

李秀儿更是紧握拳头道:“少爷,你可一定要考中啊!”

陈慕瑶拍了拍李秀儿的背道:“秀儿,我相信郑辰一定会考中的,你就放心吧!”

李秀儿看着陈慕瑶道:“慕瑶小姐,我知道少爷会考中,但是,我是祈祷他能够考中解元。”

陈慕瑶:“……。”

念夏:“……。”

……

郑辰走进了贡院,然后径直走到了属于自己的号舍!

郑辰依旧习惯性的把考篮里面的笔墨和砚台放在书桌上,然后开始磨墨,等待考试时间的到来。

那樊同来到了号舍以后,他又走进了郑辰的号舍里面,拱手道:“郑辰兄。”

郑辰看了樊同一眼道:“樊同兄,有事吗?”

樊同笑了笑道:“没事,就只是过来看看你。”

郑辰淡淡的说道:“这样啊!樊同兄,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号舍好好休息休息吧!争取今年能够考过。”

樊同笑眯眯的说道:“多谢郑辰兄的关心,今年我一定会努力考中的。”

“嗯!”

郑辰嗯了一声,便没在理会樊同了,继续磨他的墨。

樊同见郑辰不理会自己,也只好尴尬的离开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锣鼓声终于响起。没过多久,差役就把考卷发了下来。

郑辰拿到考卷看了看,这一场策论也只有两道题。

第一道题,论当前农业发展。

在古代重农抑商,其实农业本就属于第一产业,在任何年代都是无法被其他行业取代的。

策论,其实也就是郑辰在前世毕业时候写的论文差不多。不过古人要求的是写古文,什么之乎者也之类的文章。

如果要求郑辰来写古文,就算时间给他加长几倍都不一定写得出来。前世虽然也学习古文,但是,郑辰根本就不擅长啊!

沉默了片刻,郑辰并没有多少犹豫,直接提笔用白话文来写。

前世生长在农村,见到的东西不少,他根本不需要浏览器去查,就可以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全部写出来了。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原料等等。

根据自己的后世经验,郑辰提出了“开垦田地,分发农户。”“降低农户赋税,鼓励农户种植。”“加强农田管理,研发新型农业产品。”这三点。

郑辰所写的三点,都是经过前世实践而得出的好办法,如果采用,那对整个国家农业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虽然写的是白话文,郑辰写完这第一题,可是差不多花费了郑辰两个时辰的时间。

古代考这个策论,那是真的深不得,浅不得,要是写过了,过不到明天就衙门里面去吃官家饭了。

所以郑辰在写的时候,还是规避了一些隐晦的东西,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可不愿得罪了方便的皇家。

第二场郑辰并没有要吃食,而这第三场,他可是准备了很多吃的东西。

答完了第一题,郑辰拿起陈慕瑶她们为自己准备的吃食,美美的吃了起来。

吃饱了以后,郑辰又继续看第二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