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暴力奶爸 > 第218章 小人物的奢侈

大明暴力奶爸 第218章 小人物的奢侈

作者:还未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5:39:35 来源:笔趣阁

秦良玉笑得很开心,也很满足:“你知道春节刚过的时候,我送第三批人去,看到我们的人在渤泥干什么吗?”

刘嘉玲不太明白:“在干什么?”

秦良玉微笑着说:“他们在种水稻。在大明冬天的时候,我的族人在种水稻,而且第一批过去的人都已经收了一季,用的是首相给他们的种子,一亩地收了八百斤。”

秦良玉没等刘嘉玲答话,脸上带着一点回忆,一点幸福:“我们石柱人,从来没有在那么平坦的地方种过地,从来没有种过那么多地,也没有收获过那么多粮食。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开肚子吃饭。”

刘嘉玲看着秦良玉的表情,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但还是有点为秦良玉的族人担心:“听说那边还有几百万土人,没有问题吗?”

秦良玉笑得更开心了:“我们第一批过去的十万人,首相就给他们五万只燧发枪,十万套工具,还包括长刀盔甲,你不会以为,我们石柱人有了这些装备,连那些猴子都打不过吧?”

刘嘉玲有点懂了:“看来秦将军的族人赚了不少?”

秦良玉微笑着点点头:“他们把水稻种下之后,空闲时间就去找土人,首相大人帮我们移民花了几百万,但我们石柱人肯定不能让他亏本。”

刘嘉玲突然想起来渤泥不光是一个石柱土司,还有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大批的官员士绅呢!

“那些前面发配过去的人怎么样了?”

秦良玉答道:“其实他们都过得还不错,大家都按华夏公司的指点,建立了市镇,每个市镇都有华润百货,交通也有华夏公司的客船,有的种地,有的在华夏公司的炼油厂做工,有的去找土人发财,除了要靠自己的劳力赚钱以外,跟在大明差不多。”

刘嘉玲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那些以前的官老爷会自己种地,自己吃饭穿衣?”

秦良玉被她这个问题逗笑了:“不然呢?等着饿死?四书五经可填不饱肚子,现在他们不光种地,还自己组织了队伍,在华润买了燧发枪,去找土人赚钱,毕竟比种地强多了。”

刘嘉玲简直惊呆:“那些人满口仁义道德,现在居然也会拿枪打土人了?”

“呵呵,那地方的粮食根本不值钱,华润收购价才一角钱一百斤,除了自己吃,养鸡养鸭,你想买点好东西都难。那些人要吃好的,穿好的,还要买书本,笔墨纸砚,华润的好东西又多,靠种地,他们就只能吃白米饭,穿麻布。”

秦良玉眼里满满的对那些人的鄙视。

说完还把自己的手腕伸了出来,上面一块黄金的腕表差点没刺痛刘嘉玲的眼睛:“看到没有?在渤泥的远房大侄子过年送给我的,他们年前突袭了当地的一个土人部族,黄金就捞了一千多两,看我过去了,直接在华润给我买了这块五千元的金表。”

一千两黄金七八千元,花五千给家族族长,大家的领头人买一块表根本不算什么。

这块表刘嘉玲在华润百货也看到过,她现在算是大明的金领阶级,依然狠不下心来,用一年的收入来买一块表,但秦良玉在那种蛮荒之地瞎胡混的侄子,出手就送了一块给她。

刘嘉玲又想起自己的相公周遇吉来,夫妻已经大半年没见了,周遇吉也是天南地北的跑。

去年还在湄公河跟柬埔寨打,打着打着,柬埔寨打没了,又去打暹罗。

等回大明又去打刘泽清,打着打着,年就没在家里过,接着又要抄孔家,又要抄扬州盐商,还没歇口气,接着又要满大明到处跑,处理那些卫所,简直停不下来。

“哎,咱们这位首相什么都好,就是用起人来,还真是像他们说的,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用。”

秦良玉当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微笑着说:“现在虽然看起来军队动不动就远赴万里之外,但真说起来,比以前我们走一千里还轻松。我记得前些年我来北京勤王的时候,在路上就走了三个月,现在我去万里之外的渤泥,也不过十来天,还是一路睡着去的,可轻省太多了。”

两人就这样站在归化城上随便聊着天,看城下的劳工一点点的将地基往西边铺过去。

现在在归化城下组织劳工的正是二子。

这小子天生机灵,从升了他们那一队的队长之后,每天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晚上也不顾浑身疲惫,上完夜校后,还要自己多学一会,争取多认几个字。

趁着过年回家,欢天喜地的把赵家丫头娶进了门,整个人更有干劲了,翻过年来就考过了扫盲文化课,成为天肃铁路局的一名正式员工,手下现在管着上千名劳工。

赵家丫头就留在家里,和母亲一起,靠着缝纫机,给大家伙缝缝补补,每个月还能落下一点钱。

他也不是胡来的人,每个月的月俸到账,其他人都要去喝几顿好酒,到窑子里面去瞎混几天,他却是只留一点零钱防身,其他的都在归化城的华润百货转回了家,让娘子存了起来。

现在天津的铁轨已经快要铺到北京了,到时候他作为优秀工人代表,也能回去参加通车仪式,就可以回家去见自己的小娘子了。

李斌当然不会让这种聪明能干的员工两地分居,这怎么能留住人才呢?

转为正式工不久,上面就有领导跟他谈话,让他把母亲和娘子都搬到归化城来,这里劳工数都数不过来,娘子在这里赚的钱更多,而且还有安置补贴。

“岳丈大人,你说我到底是搬还是不搬呢?”

遇事不决问岳父,二子这种机灵人当然不会让自己为难。晚上一起吃饭,二子就向坐对面的赵大爷求教。

赵大爷夹起一块鲸鱼肉,放在嘴里嗦了嗦。即使吃了大半年了,他还是感觉没吃够。

赵大爷瞟了他一眼:“搬,为什么不搬,你小子还没看出来?现在你是正式工了,肯定不是想走就走,这样和丫头分隔两地像什么样子,你自己现在住着宽敞的大房子,把我丫头丢那破草棚里,有良心吗?”

二子哭笑不得:“我那里是那样的人,这不是看塞外苦寒,怕她们过来受苦么。再说还有蒙古鞑子。”

赵大爷唾了一口:“苦寒,那里苦寒了?冬天炕烧得暖暖的,粮食肉鱼没断过,蒙古鞑子敢来?外面那么多军队是干什么的。你小子以后肯定是要随着铁路一起走的,难道就让丫头一直呆家里等着你?”

二子犹豫了一下:“北京毕竟是天子脚下……”

赵大爷看他这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更来气:“我呸,你以为你是侯爷还是王爷?天子脚下以前也没看你吃过几顿饱饭?人家在北京城做大官,关你屁事,现在你跟着华夏公司才有饭吃!”

赵大爷也愁啊,这小子在家就呆了十来天就跑出来了,男人嘛,赵大爷自己就是,太懂了,不把两口子放一起,指不定以后有什么破事。

现在眼看着这小子成器了,可不能大意了。

被自己的岳父一顿喷,二子也想清楚了,点点头:“那行,明天我就写信回家,让她们跟着后勤组的人一起过来。要不让岳母大人也一起来吧,丫头她们过来了,岳母在家真就一个人了。”

赵大爷有点意动,但还要扛一下:“都过来,都过来你养得起么?”

二子胸脯一拍:“岳母大人跟自己的亲娘有什么区别?当然是一起养了。”

赵大爷看二子如此上道,喜得眼睛都看不见了:“你小子就会油嘴滑舌,老子现在还能干,不用你养,你和丫头两人把日子过好就行,赶紧生几个大胖小子,到时候分一个姓赵,老子死也瞑目了。”

作为正式工家属,二子他们两家,直接就分到了归化城里面的一套小院,把这辈子没住过砖瓦房的二子他娘喜得合不上嘴。

赵大爷就剩了这么一个丫头,两家人直接就合成了一家。

两个男人上班,在铁路线上拿工钱,三个女人就靠着缝纫机,给劳工和城里的军人缝缝补补,每天下来居然比两个男人挣得还多,只搞得两个男人没了脾气。

“来来来,都过来吃饭!”

三个女人事情多,岳父大人做的体力活,晚上做饭的任务就落在了二子身上,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

等到饭菜都上了桌,大家看着一桌子的菜都以为是过年,岳母大人先就发话了:“这孩子,今天是捡钱了不成,鸡鸭鱼肉样样齐全!”

没等他们从这满满一桌子硬菜的震撼中清醒过来,二子又从身后摸出一罐鱼籽酱放到丫头面前:“尝尝这个,上面写着孕妇多吃,生的孩子都聪明。”

众人吸了一口冷气,这玩意他们在华润都见过,十元一罐,简直颠覆他们的想象。

但现在大家都说不出话来。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从昨天丫头到医院检查出喜脉,整个家所有人都乐得不行,似乎吃一顿大餐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虽然丫头吃十元一个的鱼籽酱罐头是有点夸张了,但这都是长辈,难道不希望自己的孙子聪明一点?

二子娘最先反应过来:“这是好事,咱们现在又不是挣不到钱,丫头有身孕,吃点好的是应该的,咱们也跟着庆祝庆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