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 第217章 与杨老先生的辩论

现在才早上**点钟,周易觉得这会杨老先生应该早就起来了才对。

杨老先生居住在水木大学照澜院,因为年龄太大,行动不便,所以水木大学专门给杨老先生盖了一栋二层楼的独栋房屋。

平时一般都有官方的J人进行保护。

一般除了学校的领导级别人物,普通人平时很难见到。

虽然一百多岁了,但是思维的敏捷程度比起普通的年轻物理学家只快不慢。

国内对于杨老先生的评价毁誉参半,但杨老先生与邱老先生做出的贡献,也就只有业内的人才知道。

某京大学的学生除外,在周易看来,某京大学的学生碰瓷丘杨二人就是小丑一样。

据周易所知,1971年10月,杨振宁在丑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CS协定”听证会上作证。

他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渔岛是大夏国领土的事实,为维护大夏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与震旦大学谷超豪等十几位教师长达数年富有成果的合作,推动丑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同震旦签订交流协议。

周易老师三奖数学得主米尔诺也曾在石溪大学。

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

当初杨老先生回国,石溪大学直接把他们学校的物理所改名成为了杨振宁研究所。

还有很多很多,当初****都听了杨老先生不少的建议,做出了很多变革。

包括现在的中科大少年班,等等,太多了,牡丹在周易耳机上说都说不完。

比如与邱老先生合作创办了不少的科研机构,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中坚、高端人才,在大夏国发光发力。

没有他们,现在大夏国很多方面的科技根本无法突破,

不仅是被卡脖子,而且是很多年都难以追上。

这里的警戒人员根本不认识周易,看到周易如此年轻,还以为是某个本科生。

安保人员走了过来,说道:

“这位同学,没事就不要来打扰杨先生了,好好学习,未来说不定在某些学术会议上能够见到杨老先生。”

周易:...。

这些警戒人员还是十分客气的,周易说道:

“我是周易,我想请见一下杨老先生。”

警戒人员愣了一下,他们是J方中人,根本不了解外面的事情,

警戒人员耐心的说道:

“这位周易同学,不管你有什么事情,没有上面的许可,我是不会放你进去的。”

周易:“...。”

周易也十分礼貌的说道:

“我是周易,那个很有名的周易,大数学家周易。”

警戒J人说道:

“我不管你是谁,就算是你是周文王姬昌写的那本原本《周易》,没有上面的许可,都进不去。”

周易:...。

MMP,你们逼我的,本来我还想低调一下,现在看来,又要高调一波了。

周易掏出手机,然后给邱校长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没一会,周易就把情况说明了一下,邱校长当即放下没开完的会,然后直接往这边赶。

留下一群人员一脸懵逼。

不少人吐槽道:

“邱校长什么事情,开会到一半还得让您亲自去啊。”

邱校长丢下一句:

“周易要见杨振宁先生。”

众人这才闭嘴。

两位神仙,他们可惹不起。

水木大学公认的三个神仙不能惹,

一个杨老先生、一个邱老先生、剩下的一个就是最年轻的教授周易。

惹了谁估计可以直接从水木大学除名了。

不多时,邱校长来到了周易这里,跟安保人员解释了许久之后,

周易与邱校长才一起进去了。

安保人员则是一脸懵逼,这年轻人太夸张了,水木大学校长亲自来解释,整个水木大学恐怕都没几个人吧。

翁女士看到邱校长带着一个年轻人也没多问,而是直接通知了杨振宁。

没一会,杨振宁在翁女士的搀扶之下缓缓走了出来。

虽然脸上的皱褶十分多,但是其双目炯炯有神,透出一股智慧的精光。

“你是周易?”

杨振宁对着周易问道。

杨老先生是相当自傲的,曾经年轻的时候还骂过爱因斯坦老糊涂了。

周易十分礼貌的说道:

“杨老先生好,我是周易。”

杨老先生感叹道:

“年轻啊,真的年轻啊,坐吧,找我聊什么事情?”

杨老先生刚刚说完,就看到了一旁还站着一个人,

“咦,小邱啊,你也在啊,要不坐下一起谈谈?”

杨老先生淡淡说道,语气不急不快。

邱校长:...。

“我就不打扰两位大佬聊天了吧?”

杨老先生说道:

“什么打扰不打扰,来都来了,坐下陪我们也好啊。”

就这样,邱校长如坐针毯的在旁边听两位神仙谈话,也不知道两位神仙要说些啥。

此时,杨振宁看着周易,周易也看着杨振宁。

气氛霎时有点微妙,周易还是开口了,说道:

“杨老先生,我准备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比欧洲那个还要大,建造一个超级对撞机。”

周易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让杨老先生、翁女生、邱校长震惊。

本以为会是什么学术上的事情,结果竟然是建造超级大型对撞机。

杨振宁脸上的震惊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这么多年,从抗战到现在,见过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冷静下来之后反而饶有兴趣的说道:

“跟我说这个事情没用,当初王怡芳那小子也说过,你准备用什么来说服我?

不要说你天赋比他好,成果比他大这些空话,我承认你的天赋与成果很强,但是比起我,我觉得还差了很多,

也许在未来有机会超越我,但是现在还不行。

所以这些说服不了我。”

周易内心一阵MMP,人老成精,古人诚不欺我,直接把周易准备说的话堵死了。

而且还不着痕迹的装了一波逼。

当今物理界第一,世界物理史第三,可见其强悍之处。

现在的标准模型都是受了杨振宁的非阿贝尔场论启发创立,

至今CERN都在沿用这个模型。

周易暗道还好我有另外准备。

周易十分郑重的说道:

“cern建立成功以后,一直都是世界科技的中心,这里面出了无数的成果,现在互联网能够如此发达,其中万维网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想我们国家也是时候可以尝试引领世界科技的潮流了。”

杨老先生不屑的笑了笑,十分不屑的说道:

“还以为你会说出什么点新东西呢,王怡芳那小子也跟我这么说过,在13还是16年。

从16年到现在,也才过去了7年,我国高能物理研究人员能占据到世界2%不?

知道当初丑国吗?

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们可是有着足够的技术与足够的这方面人才,我们有什么?

丑国曾于1989年开始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但建设不到一半就被迫下马了,劳民伤财白白花了数十亿镁金。

下马的原因是经费一再突破,预算从初始计划的30亿镁金增加到80多亿镁金,引起了国内民众巨大的反对声浪,在1992年时不得不废止了这个项目。

当初的30多亿镁金可不少,不是现在的三十亿镁金。”

说道最后,杨老先生显然十分失望。

一旁的邱校长内心MMP,就说了让我走,非要留我在这里听你们吵架?

这种事情是我能够听的吗?

周易沉默了一会,说道:

“我有百分百的把握建造成功,强子对撞机必须建立,

光是附带的科研成果就能回本,还能引起各个学科的革命。”

杨老先生说道:

“这些丘老头跟我说过,王怡芳也说过,没有新的理由,我不会赞成,更不支持国家划拨这笔经费。”

周易也没想到这个老先生这么难缠,简直是无懈可击。

周易孜孜不倦的劝说道:

“我来找您,也没指望国家给我划拨经费,我会自己出钱建造,我有钱。”

说道最后,周易目光坚定,语气也十分铿锵。

杨老先生颇有些意外的说道:

“你有钱,你才20岁,有多少钱?他们之前的计划我知道,大致计划是分为了两期,

第一期的经费都高达了360亿,第二期至少1400亿,保守估计,想要建成最少3000亿。

这可是三千亿啊,别想了,好好研究数学与物理吧,国家也在准备一些工作,时机还不到。”

杨老先生说道最后,有些感慨,语气也没之前那么凌厉,

“是不是丘老头蛊惑你来这里的?”

一个十分优秀的后辈,大夏国未来数学物理的接班人与引领者,

杨老先生也只是劝说而已。

周易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邱老师让我修建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而是我让邱老师再次有这个想法的,

我语音系统卖了不少钱,大概三四百亿吧,后面每年还有钱,具体多少不知道,

科大讯飞的刘庆峰还在跟各个手机公司谈。”

杨振宁摇了摇头,说道:

“那也不够啊,仅仅是对撞机的运行费用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且不说维护成本,耗电量就不得了。

目前LHC的运行耗电量是20万千瓦时,即每小时需要约20万元的电费。

而他们之前的计划建造的对撞机长度是LHC的4倍,耗电量更是惊人。如果每小时运行需要100万元电费,一天就是2400万元,每年就需要87.6亿元,每次开机连续运行4年的话,运行的电费就需要350亿元。

加上设备维护升级以及配套设施等费用,这个负担十分惊人。

这还仅仅是资金问题,还有人才、技术等许多问题,建设期就有无数难以克服的困难,建设成功的几率只有40%,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建设不成功,则劳民伤财;建设成功了,也还有许多使用问题。”

周易直接开始放大招,说道:

“数学数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辉煌的时代了,周氏解析法的诞生就注定我们要提前迎来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科技,都是可以预见的,这里面赚的钱将会超越很多科技公司,足够我们支撑一个大型强子对撞机,

我们又不是一年两年建造成功,不是吗?

而且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将会是变革性的发展,可控核聚变、航天航空、军事、民用等等各个方面,对撞机的建造我觉得可以开始了。”

杨振宁听到这里,原本不为所动的心境竟然有些波折,问道:

“你能带领人工智能产生变革?”

周易十分自信的说道:

“当然,不然我也不会一开始做数论了,直接一开始研究NS方程不是更好吗。”

对于周易的数学能力,杨振宁还是十分认可的,至少他这么多年以来,

见过的数学天才,能够得到他的认可的人不多,

有这种开创性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显然周易是其中一个。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或许能够带来一丝契机。

杨老先生眯着眼没说话,显然是在沉思。

一旁的邱校长一脸懵逼,不是,刚刚都快打起来了,怎么现在又谈得这么愉快了?

不一会邱校长还是想了过来,二人都是为了国家的前途,

只是出发点不一样罢了,杨老先生不同意就是因为看不到希望,

现在周易所说,显然给了杨老先生一丝希望。

“说说你做的铺垫与准备。”

杨老先生说道。

周易说道:

“国外之前联系的人才已经回来了,另外我六个徒弟,四个走的是人工智能方向,对于数学的造诣很高,

那份语音系统也是我给的思路,他们负责操作,

算上陈丹琦几人,我手下的人才已经接近十个世界级顶尖大师了。

在多做几次大型系统,或许会强,他们手下的人也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不仅是杨振宁一脸震惊了,就连一旁的邱校长也一脸震惊,

你这盘棋下了多久,竟然下得这么大。

怪不得从几何方向转向了数论方向,原来是这个布局。

这么年轻,心眼咋就这么多呢。

邱校长内心腹诽。

杨振宁想了一下,说道:

“看来你也是早有准备,不过物理方向的人才还是奇缺,我还是有些拿不稳。”

周易说道:

“对撞机又不是一天两天建成,多培养几个大师级的徒弟不就好了。

国外的华人也可以想办法拉回来嘛,他们毕业也是华人,从我们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

杨振宁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也知道你们年轻人想法比较激进,可能会引进外国人,

这里不得不说,我与丘老头就是最好的例子。”

周易与邱校长一阵冷汗,有这么举例的吗。

把自己跟丘老头一起骂了进去。

周易说道:

“无论普通人怎么评价,在我心里,你们都是为国家做出来非凡且伟大工作的巨人。”

“建造大型对撞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想再考虑一下,另外也不可能让你一个人出经费,我在想想。”

杨老先生显然也有些意动了。

虽然嘴上说着周易成果不如自己,实际上周易在数学上的造诣,已经不低了。

两个学派的开创者,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周易听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没有上面的支持,光是地址问题都很难抉择。

周易说道:

“建造大型对撞机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也是能够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啊。”

杨老先生说道:

“这也是我意动的一个原因,你还年轻,能够执掌我们的对撞机几十年,有你在,我相信不会出什么大差错。

几十年的时间,也能培养很多代的接班人。”

培养人才?

杨老先生好像想到了什么,渝州高等研究院。

好家伙!

这小辈布局这么久,原来还有这一层。

要是渝州高等研究院的科研氛围浓厚,还真有可能请不少的华人学者回来。

至少在渝州,当地官府肯定会给与最大的支持。

类似科大、类似南方科大。

怪不得周易这么积极推动渝州高等研究院的建立,想到这里也不足为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