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四十章 中秋月宴(二)

两府相公 第四十章 中秋月宴(二)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柳云卿有着近一千年的“先见之明”,这一席话言来,范仲淹几人听后茅塞顿开,感叹连连,又呼柳云卿大才不已。

范仲淹不由得站起身来,西望汴梁城,只见月光把周围景色照耀的恍若白昼,姗姗可爱。沉吟道:“闻听远山兄之言,好似已然成竹在胸,既然已有医国之策,何不言来,仲淹等不胜荣幸之至。”

“啊”

柳云卿此刻方知话已然说的多了。心下道:“我又不能说那守旧派强悍,新法实难实行。也不能说你主持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皆中途流产,非但没有富国强兵,反而引起党争,致使国家政事糜烂,以至于后来的靖康之耻,与之也不无关系。”

柳云卿思虑片刻,一抬起头来,就与那六双热烈的目光相对。先是诺诺不能成言,俄而才说道:“博学如希文兄,文章锦绣似如河南先生,正气凛然若希古兄都束手无策,东西二府相公,皆人中龙凤,亦无良策良法。小生岂有这番经天纬地之才,医国救民的乾坤巨匠之艺矣!”

明明是发自内心之言,三人听后偏偏满脸疑惑,互相大眼瞪小眼的瞪了起来。场面一时安静无声,都能隐隐听见十三娘与李仙儿几人的欢声笑语“耶!二筒!自摸清一色!”

“听雨楼”中十三娘尖叫一声,范仲淹三人好似醒过神来,余靖言道:“如此治国良策,自然是远山兄进身之阶梯。岂能轻言,是我等无礼了,还请见谅则个!”

听余靖之言,柳云卿今日要不说出个一二三来,自然不能与范仲淹几人交下心来。放着如此名人,又是一直敬仰的范仲淹,柳云卿怎能与之失之交臂。

一咬牙,柳云卿这就言道:“非是小生藏拙,只是三冗之下,已然积弱。眼下国朝犹如久病陈疴之人,用药之际,量少则见效缓慢,剂大则有丧命之可能。只是一家之言,难免挂一漏万,反而不美,因此羞于开口而已。”

“纵然非是良法,终归医家方剂。何不言来,我等思虑一二,或能查漏补缺也未可知。”尹洙言道。

“小生以为三冗乃是沉疴,不敢轻易拔除。官职冗繁而多贪腐之辈;冗兵虽广,然战力不强;虽有法典,然令出多门。故而小生有三纲十目用以徐徐图之。

其一曰:澄清吏治。其下五目,曰:明黜陟;曰:抑侥幸;曰:精贡举;曰:择长官;曰:均公田。

其二曰:富国然后强兵。其下三目,曰:厚农桑;曰:减徭役;曰:修武备。

其三曰:厉行法制。其下二目,曰推恩信,曰:重命令。”

其实柳云卿这番长谈,乃是范仲淹在庆历年间召对之际,答仁宗的《条陈十事》。此刻范仲淹听来,已然觉得特别有理。而后柳云卿又逐条剖析,三人听后皆言良策。

见范仲淹三人神情激动,“提出”如此良策的柳云卿深知历来变法,非是皇帝态度坚定,名望极高的大臣署理不可。生怕这几个愤青头脑发热,原封不动的上奏朝廷。

而此时三人官职地位,最高的范仲淹都不过是谏院的区区右正言而已。此刻上奏,动了豪强利益,影响三人前途不说,就是他三人落得个贬黜流放,发配沙门岛都不无可能。

故而柳云卿又言道:“目下官家纵然初掌大权,然不过沉迷女色之中的少年而已。可谓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又是弱冠之年,能有多少磨砺,对于天下大势了解多少,对于民间疾苦,国朝吏治,禁军战力诸多事宜可否清楚一二?而其心性不坚,变法之事官家纵然采纳,但谁能确保他不半途而废。”

三人听后又是一番唏嘘不已,范仲淹道:“远山兄远见卓识,仲淹不及也。”

“以远山兄之见,如此良策却无良机?”余靖颇为揪心的说道。

“正是如此。目下朝堂政出多门,相公们互相掣肘。言官御史不只是希文兄这般君子。而地方州府更是鱼龙混杂。以小生之拙见,此救国之策,一旦上陈御案,则上奏之人辗转变为众矢之的。官家若不支持一二,则上奏之人,或有性命之忧也未可知。”

“远山兄有些耸人听闻了吧!”尹洙满脸疑惑的说道。

“河南先生。非是小生耸人听闻,想那卫国商鞅,秦孝公奉为国士,那般支持。待变法之后,虽然富国强兵,但商君落得车裂之酷刑。

眼下诸公,官职不比商君高秩厚禄。而陛下不过弱冠之年,自然不比孝公。若行商鞅之举,则置三尺微躯之于险地矣!”

“商鞅乃行酷吏之法。我等皆孔门弟子,自然与法家不同。以仲淹之意,只要国富兵强,纵然受那车裂之刑,也亦不可。”

柳云卿听后,深感其凛然大义,浩然之气,急切的劝慰道:“此刻行此十条富国强兵之目。非但置希文兄于险地,而又于国无利。只如飞蛾扑火,徒然生灭。而一旦守旧势力聚而为党,则以后变法者毫无生计。

如此以来,朝堂皆昏聩老朽,更无一二希文兄这般国之干才,国将不国矣!”

尹洙终于明白此中厉害,他扶额而叹道:“虽然良策,但此刻行来。不仅不能富国强兵,而且祸国殃民。以后再无人敢谈那三冗沉疴了。”

柳云卿闻听此言,心下一喜,说道:“诚如河南先生所言。虽然良策,奈何时机不对。假以时日。官家春秋正盛,也晓得祖宗成法不得不改之际,希文、河南先生、希古兄出将入相之时,才可言此。届时诸君皆身经大事,定然见识不凡,云卿如此拙见,三纲十目,尽皆厕纸也未为可知。”

余靖与范仲淹听后,这才理解了柳云卿之所以苦苦相劝的愿意。一向洒脱的范仲淹道:“某家年过不惑,远山兄方才弱冠。然见识超群,让仲淹佩服之至。他日若有远山兄所说之日,还请襄助一二才好。”

“固所愿不敢请耳,能与希文兄这般忠直之名士,成就一番大业,岂非人生快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