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三十章 山不在高

两府相公 第三十章 山不在高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苏仙尚未降世,柳云卿为了使度假村增色一二,故而让这阙中秋之词提前问世,直惊得十三娘反复吟诵,李仙儿欣喜莫名,自己脸红心跳。

好在外面风雨大作,尴尬之人又说起了方才十三娘的狼狈,借以掩饰窘迫之情。

无奈十三娘与李仙儿二人只是沉迷词中,就连十三娘也早就将方才的不快抛向了九霄云外,此刻纵使柳云卿目光不时偷看自己,也毫不在意。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及至那风雨渐渐小了下来,回过神的十三娘又言道:“登徒子瞒的奴好苦,这度假村又是怎底勾当哩?”

柳云卿见李仙儿也是一头雾水,又解释了一番,二人听后喜不自禁,十三娘言道:“登徒子端的是好手段,这度假村借着两阙新词开业以后,不知那几个衙内该恼成何等模样了?”

“哈哈哈哈!”说着三人大笑起来。

饭后,乌云渐渐散去,雨势也停了下来,天空碧蓝如洗,又见阳光明媚。

柳云卿、李仙儿,、十三娘三人出了宅子,看那新落成的度假村之际,则见一条长虹从那度假村之中横空而去,一头扎进了汴河之中。

二美雀跃,彩虹之近,柳云卿也是初次见到。三人快步而行,一路景色被大雨冲刷,显得格外清丽。

正见度假村大门崔巍,又见里面溪水缓缓而流,尽头一眼清泉,咕嘟咕嘟冒着清水。那长虹正从泉眼而来,远看十分艳丽,走得近来,却又模模糊糊起来。

沿着曲曲折折的溪流,遍布亭台楼阁,皆雕梁画栋。所雕刻之物无非梅兰竹菊,再就是珍禽异兽,栩栩如生,姿态顽皮可爱。

或方寸之间画着文王访贤于渭滨,萧何月下追那韩信的故事;或刻着长卷,千里长江烟波浩渺,巍巍山峦起伏不定。

小溪经过之处,可以流觞曲水,尽头又是占地近半的湖泊,上面也泊着画舫几艘。

千二百步长堤,树之以绿柳。

近岸荷叶田田,湖心则假山一座,有浮桥连接堤岸,其上遍植花木,顶上又是屋舍森然。

见此处湖中有山,山上又有农家小院隐藏在绿荫之中,设计之精巧,让二美为之拍案叫绝。十三娘喜不自禁,“登徒子,这里真是花费五万贯就建成的勾当?”

“让十三娘追加投资两万贯,小生一直心下不安。奈何工期极短,仓促建造,尤其移栽树木使其成活,花费不少。三十亩地虽不大,但耗费之大,终让人唏嘘!”

“说你胖,你还喘起来了。如此度假村,实至名归。像那些案牍劳形之人,往往饱读诗书。此处清幽,远胜桃源。彼等高官厚禄之辈,心向往之,自然前来。届时千金易得。区区五万贯何足挂齿!”

这些日子以来,大兴土木,兼着夏末初秋移栽树木虽然悉心照料,奈何往往十不存一。开销之大,令柳云卿心下不安,今日听十三娘之言,这才稍慰。笑着遥指而言“巧的是此处一眼清泉细流从不间断。小生将之巧妙利用,开挖深池,所得之土,磊之为山。小溪自西北而入胡泊,自东南而出。”

“登徒子,奴见那东南角上皆是黛瓦之华屋,山上又皆是茅屋。想是东南角上居住贵宾,山上便次一些来,是也不是。”

“非也,非也。京畿一带,皆一马平川,并无山峦。文人墨客思山久矣!此山随系人工堆积,并非天成。对外地之人而言,不过土丘而已。

然在那汴京豪富而言,又是起伏山峦。正可登临送目,以解思山之苦。故而山上虽是茅屋,但却奢华,非是那东南角上的几座华屋所比拟的。”

就在柳云卿与十三娘一问一答之际,李仙儿又言道:“小乙哥哥为何不在东南角起上一片茅屋,山上盖起华屋哩。”

“此山方圆不过二三亩之地,其高不过十三四丈。那白墙黛瓦的屋舍能放得下几处。再者山上清幽,盖起大屋,反而不美。唯有茅屋颇具农家气象,让那些高官厚禄,住惯深宅大院之人心痒难耐哩!”

“登徒子好巧的心思。”十三娘感慨之际,又问道:“可有山名”

“曰:不在高。”

“不在高,不伦不类。”十三娘颇为鄙视。

“妙!真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李仙儿忽而叫嚷道。

柳云卿听后,笑着说道:“仙儿聪慧。山名正取自那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上亭子便唤作“有仙亭”。”

十三娘听后亦觉有趣,“如此来看,这胡泊便唤“不在深”了。”

柳云卿听后嘿嘿而笑,言道:“龙乃天子。此不过一洼之水,岂能藏下真龙。”

“嗯”十三娘沉吟片刻,言道:“登徒子所言有理,那又叫的怎底名字?”

“未名湖”柳云卿仰望苍穹而言道。

“未名。终归也算有名。”李仙儿看着面前碧波言道“未名湖,不在高山,忒的精妙。非是小乙哥哥这般大才,谁能想到哩。”

“未名湖,黔驴技穷而已。”

“小生的确技穷了。这泉,这溪,就劳十三娘赐名了。”

十三娘听后跃跃欲试,沉吟片刻,小脸已然酡红下来,“既然小溪也能流觞曲水,便唤作“兰溪”,想彼辈官员亦仰慕魏晋风流,想着参与兰亭之盛会哩。但那眼清泉,到底唤作何名,奴实在技穷,就请阿姊赐教了。”

“彼此彼此。想不到十三娘也甘愿做黔之驴了。”柳云卿言毕,又哈哈大笑起来。

十三娘瞪了一眼,“登徒子”三字还未出口,就听柳云卿吟诵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如取惜流二字可好?”

“好一首七言诗。小乙哥哥出口成章。曹子建都比下去了。”李仙儿听后叫嚷道。

柳云卿见李仙儿激动不已,十三娘也是颤抖着身姿,反复吟诵。莫名其妙的说道:“此乃本朝杨万里的七言而已,你们何必这般。”

“杨万里是谁啊,阿姊可曾听过。”

“哪有此人?”李仙儿一脸崇拜的看着柳云卿,对十三娘言道:“此乃小乙哥哥推脱之词罢了。”

“啊!老杨难道是南宋的不成?”柳云卿心中嘀咕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