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离别(四)

两府相公 第一百九十九章 离别(四)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知州本由管理当地厢军之权力。而赵祯之意,竟然要派一个武官随自己而去,这让柳云卿不得不怀疑这是要在自己身边安插眼线。于是他便不由得隔应起来。

随着赵祯话音一落,从跟随在赵祯身后的几个随从之中,走出一人来。

这厮竟然是柳云卿早就认识之人,而同行这好长一段路之后,柳云卿竟然没有发现这厮的身影,于是又不由得怀疑这人是否有隐身的特异功能了。

这人一身的英武之气,生的长挑身材,一看就是久经沙场之辈,乃是经常习武之人。而其年级却相当年轻,正是霍去病一般的人物了。

全旭,字东升,其父乃是大宋开国功臣的私生子。

其祖父王全斌最终官至武宁军节度使,开宝九年(976年)病逝,终年六十九,获赠中书令。

全旭之父全禹(王全斌私生子故尔姓全)在全禹十岁时王全斌去世,全禹成年后从军,进入军中后全禹履历战功官至彰武节度使,封爵武威侯。全旭之母高氏(高琼之女)。

全禹英年早逝,故而全旭早早就袭封了武威侯。而其母族也是开国功臣之后,故而虽然是私生子,为王家所排斥,但却有母族所支持,诚然高门大族了。

应全旭与紫阳县主赵颖儿有着婚约。而赵颖儿又与王十三娘乃是闺阁好友,故而柳云卿与武威侯全旭早就认识了,而且交情不错。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而高门大族三代之后,也多纨绔子弟。但是全旭却非此辈,反而文武双全,不但一身的好武艺,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而起精通兵书,愣是《孙子兵法》,《九韬》等书籍无不倒背如流,信手拈来,却也能够灵活运用。

少年之时,就曾随军于延绥等地。后来又在赵祯身边,做了大汉将军,殿前司的武官了。

其人冷静果断,勇武果敢,毫爽大气,重情重义,心思缜密,精通兵法,善于领兵。

全旭缓缓走来,对着柳云卿笑着拱手,说道:“远山兄别来无恙?”

“我倒是谁,原来是武威侯东升兄在此,云卿怠慢了。”

眼见如此光景,柳云卿与全旭一副久别重逢的模样,赵祯恍然大悟,说道:“原来你们认识,如此最好不过了!”

“好叫六郎知道,拙荆与紫阳县主乃是手帕之交。”柳云卿也是十分的开心,这武威侯全旭为人豪爽大气,与之共事,岂不是人生快事!

“哦!”赵祯闻言,又是恍然大悟的神情,又对着武威侯全旭说道:“原来如此。”

赵祯说着,又往笼烟街上迈起步来,一面走,一面说道:“汝南王府的那丫头正是豆蔻年华,若东升兄能够保得柳知州周全,使他再建奇功,我想天子会为东升兄与那紫阳县主完婚的。”

武威侯全旭闻言,喜不自禁,说道:“圣恩浩荡,旭无以为报。就是肝脑涂地,也会保得远山兄周全的。”

柳云卿此时,这才明白,赵祯让全旭与自己同去广南西路邕州,就不是为了监视自己,而真的是为了确保自己安全,而前去对付广南西路邕州之地的山贼,土人头领的。

柳云卿念及此处,也颇为感动的说道:“天子天恩浩荡,我辈纵然千难万险,就是鞠躬尽瘁,也实难保之于万一!”

赵祯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我辈为人臣子,只要心中常存爱民之心,也就是报国忠君了!”

言毕,又道:“不想远山兄之妻子,与紫阳县主有如此源缘,以我之见,待远山兄与东升兄于广南西路邕州功成而回之后,远山兄之妻子当有诰命之封,而东升兄之未婚妻,汝南王府的紫阳县主,当进封为郡主!”

闻听此言,柳云卿只得再次谢恩,说道:“官家天恩浩荡,为臣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有如此。难报圣恩于万一。”

武威侯全旭更是感激涕零,说道:“某家世受皇恩,旭之子孙也誓要报得大宋江山,万万年了。”

赵祯闻言,微微一笑,对着柳云卿与全旭说道:“二位皆后起之秀,乃是大宋中粮,假以时日,当出将入相,以小底之见,当今天子

对远山兄与东升兄当有厚望矣!”

赵祯说着,又不无惆怅的说道:“小底为家业所累,一直忙碌不休,大宋大好河山虽有千万里,但小底却被困于汴梁皇都一地,更不能肋生双翼,与远山兄及东升兄一道,行万里路,看近天下名胜,看近秀丽河山,阅尽人间百态哩!”

赵祯所言,乃是肺腑之言,那一种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柳云卿只得说道:“世人皆知历代人杰风光无限,好不羡煞旁人。只是其背后所付出者,又有几人能知道!”

赵祯闻言,苦笑一下,又说道:“远山兄乃当世大才。弱冠之年,便能制科三等及第,一定是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又晓得地理。如此学富五车,可愿意谈一谈当下朝廷为政之利弊!”

柳云卿原本乃沉着冷静之人,只是被赵祯连连抬举所感染,脑袋一热,便就此侃侃而谈了。

柳云卿看着满河烟波,说道:“自太祖以降,大宋已经历有四主,天下承平已久。就是宋辽边境,戴白之人不识兵革。

看似花团锦簇,好不繁华富庶。然则东京之繁华,靠着天下几多州县在输血?

士人只知诗词文章,锦衣玉食而走马章台。岂知民间疾苦?又岂知强敌环视,而内弊丛生?

契丹虎狼之国,且又占据形胜之地,居燕云险要之关隘,鹰视中原膏庾之地。

吐蕃分分合合,党项悄然崛起!

自太祖以降,大宋已有四代君王,无不偃武修文,而厚待官绅。百弊之下,以三冗为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