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芙蓉城(四)

两府相公 第一百七十四章 芙蓉城(四)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六月初,暑气袭来。烈日曝晒之下,柳家湾一带游人纷纷涌向那树荫之中,汴河里画舫明显多了起来。丝竹管弦大作,而夏虫也在那高柳枝头低吟浅唱。

成片成片的芦苇荡铺天盖地延伸而去,水鸟间或出没其中。又被游人画舫所惊起,引颈大叫,互相呼喊着冲天而起。

晴空万里,一片碧蓝。四五月间那连日阴雨连绵的天气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乃是一个又一个的艳阳天。入了三伏之后,更是滴雨未下,河北、京东几路旱情严重,那蝗虫又肆虐开来,铺天盖地,恰似垂天之云一般。蝗虫群过境,那原本几欲枯死的禾苗好似凭空消失一般,至留下桔梗茬子而已。

俗语有云,好死不干六月活。地面之上,热气腾腾而起,天地仿佛偌大的蒸笼一般。公子王孙坐在树荫之下,池塘水榭之中,尚且要挥着扇面。难民、役夫们在那烈日曝晒之下忙碌,那真是挥汗如雨,又被烈日晒干,麻布短衫之上,布满了析出的盐渍一片又一片。

好在管勾提举芙蓉城建造的柳说书,柳官人心善。不但难民们一日有四五百钱的工钱,就是那些前来服徭役的祥符县农户,每人每日也有二三百钱的进项。

故而在如此天气,工匠、力工们热情高涨,那建造城池的进度之快捷,那真是一日一样了。

柳云卿身穿深绿色丝绸官袍,宽袍大袖,行走之间,有清风自袖口与下摆之间游走,倒还凉快。只是那平翅乌纱帽戴在头上,致使他稍有不雅动作,那乌纱便倾斜开来,故而只得四平八稳,挺胸抬头的迈着八字步来。

他心中嘀咕着“赵匡胤还真有办法,如此官帽,就是轻佻的二流子戴在头上,也不得不严肃起来,慢慢的自有一股正气在身。”

柳云卿就这般出了夭桃街的军巡铺。那圆领官袍穿并无花纹,穿在身上,显得他修长而儒雅不少。提举杨召南自然尾随其后,青衫直裰的书办们撑开两把大伞,罩着柳、杨二人。而几个押司又一路陪侍在侧,不时地奉承几句。数人身后,又是衙役二三十名,场面之大,也称得上是浩浩荡荡。官威之下,那夭桃街两侧纳凉之人,纷纷让出道来。

沿着夭桃街榆柳绿荫之中的人行道,柳云卿一路往北,过了那“咏荷轩”不久,但见铺面整齐罗列,叫卖着蜂窝煤炉,成衣,香皂等物,也有那珠宝、文玩、字画,蔬菜瓜果、一应小吃。

一条条小巷子向东而去,两侧俱是粉白的马头墙,朱漆铜环的大门此地排列。正是联合商行已经售卖出去的院落。不少牙人穿梭其中,领着前来此地置业之人穿街走巷,络绎不绝。

柳云卿一行一路往北,又见夭桃街一路延伸,两侧又出现了一个个的地窝子,接着又是一片片的工地。间或厂棚连连,挂着“柳家湾联合商行建筑中心第三项目点”等等的牌子。柳云卿看着看着便会心一笑,不急不忙的继续向北而行。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夭桃街已经修通,南面经披云桥与笼烟街交叉而过,又绕着那拓荒广场、联合中心总部一分为二,之后又汇合一起,只抵达芙蓉城南门。北面自然直通北门,与南侧一般分别与一环,二环,三环大街交叉而过。

三条环形大路只具备雏形,不少的工匠,力夫们在铺着方砖,而那路面中间的矮矮花墙已经砌成。砖乃是汴梁北郊有名的大砖,而经水泥砂浆砌成,自与夭桃街中间一带的花墙不同,自然牢固不少。

柳云卿笑着向身边同杨乌纱帽子,青色官府的杨召南几人指指点点之际,众人已经走过了四五里地,而来到了那芙蓉城北门。

目力所见,无数力工们挖出了两道深沟,又用巨石经水泥砂浆砌着城墙地基,而护城河已经挖了三尺之深,挖出的土堆积在里侧,紧靠着堆放如山的城砖。

就在那正在深挖的护城河外面,新修的官道已经竣工,并不铺砖,只用黄土垫高了一尺有余。柳云卿一行行走其上,远远望去,只见官道,护城河壕沟,城墙地基隐隐呈圆环之状。

连日不雨,铺着黄土的官道之上,已经是尘土飞扬,使得柳云卿眉头微微皱起,脸色不快起来。

提举杨召南见状,苦笑道:“大宋官道历来如此,咱们新修的这一段,已经是上好的了。”

柳云卿闻言,摇了摇头,也苦笑道:“这一段官道原本就在城中,自芙蓉城东门而至西门,临着汴河。眼下芙蓉城已经修建,以后自然天黑关闭城门,而天黑之后汴梁自然也会关门九门。就是有人要经官道而往汴梁,天黑之后也就不多,故而本说书是不想修此路的。奈何朝廷两府坚持,才不得不为之了。”

“以下官之见,那两府相公所坚持者,无非是若逢重要书信、邸报来往,有官道直通汴梁,可保无虞吧!”

“若是有军国重事之消息来传,就是星夜而往,芙蓉城岂能不予放行,两府所虑,诚乃杞人忧天,而修此官道,自芙蓉城东门,绕了整整半圈。如此以来,不是就远了许多吗?”

杨召南闻言,思付一阵,又道:“若有客商,星夜活动在郊外苑郭,有了此路也终归方便一些。”

“以本官所见,芙蓉城东西二门夜间不关闭,而畅通无阻,那星夜而来,意欲前往汴梁之人,自然直流芙蓉城中,也为芙蓉城增添人气,何乐而不为哩。”

“说书官人言之有理,只是夜间不关城门,无有前例。若是如此,又何必建造城池哩。”

杨召南耿直,这般直抒胸臆,柳云卿也不生气,笑着说道:“太平时节,自然大开城门。而当有贼人劫掠,或者敌国来袭之际,自然紧闭四门了。”

“说书官人之言,也不是毫无道理。只是汴梁开宵禁之际,就有不少两府重臣反对。而芙蓉城若连城门都不关闭,想必反对之声音,要高上许多了。”

柳云卿闻言,也觉得说的在理,心中嘀咕道:“看来移风易俗,确实不容易,也不是朝夕可定的。那没有城墙,宵禁的城市出现,还需要各种条件哩。路漫漫其修远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