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阁六论

两府相公 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阁六论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几天光阴转眼就到,昨日傍晚之际,柳云卿、李仙儿、三郎一行就住在了惠和坊一带的连升店中。柳云卿自昨日饭后饱睡一番,东方才微微发白之际,这就沐浴盥洗。饱餐一顿后与三郎一人一骑取道来到了东华门外。

这届制科与富彦国那届一般,唤作博通坟典明于教化科,待那上早朝的官员次第入内之后。应试制科之人,大约二三十个,在小黄门的带领下,也走进了东华门内。

这制科与进士科大相径庭,应试者寥寥无几。倒不需要准备那笔墨与砚台等物,空手而走,倒也悠闲一些。

东华门内,长长的街北廊全是金瓦红墙,不时设有铜钉朱漆的垂花门来。在晨光熹微之中,可以看见那层层大殿披着晨光,如星光一般闪烁不定。

斗拱飞檐之上挂着铃铛在风姿作响,四周寂静,听得见同行者匆匆的脚步声。众人自东向西而去,大约走了二三里之后,自集英门而入了集英殿院,集英殿正是那进士科取士之所。

不过制科考试却不在此处,柳云卿随众人自安乐门而入,走过含和门,最后来到了龙图阁前。

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便是皇家藏书之处。而今日的制科考试便设在龙图阁中。

数层木质大楼矗立眼前,作为图书馆来说已经颇为庞大。金瓦映照着朝阳,熠熠生辉。柳云卿夹在人群之中,抬头仰望,只见窗棂比比皆是,想着是为了透气,而防止虫蚁叮咬书籍的缘故。

又见那金砖铺就的院子之中,摆着巨大的铜缸,想是全都装满了水,用以防止宝阁着火而为了能及时扑救而设。

还未走到宝阁那数十层踏步之处,便有一些皂衣小吏在搜觅夹带。都是男人,柳云卿自然不会过于别扭,而那一众同伴,多是进士及第之人,搜身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他们岂能不知,但仍然有人深感奇耻大辱,斯文扫地,小声叫骂着。

一番搜身之后,众人拾级而上,鱼贯而入。柳云卿眼见大殿颇为开阔,东西二侧书架林立,中间摆着数十张低矮的书案,案下蒲团一个,却并无桌椅。

大家好

我们公众

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

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

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落座之后,柳云卿以为这是要按照古礼席地而坐,也就是如秦汉魏晋之际一般,跪着书写。谁承想,自己才方跪坐完毕,就见众人纷纷盘腿而做,有的神情肃穆,闭着眼睛在回味那九经诗书,好似老僧入定一般。

有的则乜斜着眸子,打量着阁中情景。有的已然汗流浃背,才要磨墨,却在那砚台之中倒了太多的水来。柳云卿要说不紧张那自然是假的,不过经过数月的题海战术训练,他深知此刻自己大约是最佳状态,故而弄错了坐姿之后,略略紧张一阵,也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不慌不忙的,仿照着众人的模样,磨起墨来。

制科考试,一日之间,要做出六篇文章,每篇都要在三千言左右之多,共一万八千多字,又要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的写出,任务之艰巨,非是后世高考所能比。

而经过题海战术训练之后的柳云卿做这等文章,应该略有优势。因为纵然你文思如泉涌,但一天能蓄满大湖吗?一万八千言,照抄写来,一般之人也着实难以完成了。故而柳云卿于速度之上,优势就体现了出来。

这不,当那紫色袍服的馆阁官人联袂而来,点上长香,宣读了圣旨,又训话一阵,宣布考试之后,柳云卿一看那题目,不由的露出了笑意。

原来这六道题目之中有三篇分别出《汉书》、《史记》、《春秋公羊传》之中,三篇都是名人列传之言,柳云卿有着近千年的知识积累,所能发议论自然新颖,不过引经据典,符合儒家圣人之言方面还要仔细斟酌一番。

第四道题目又出自《尚书》之《大禹谟》,该篇柳云卿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其经义也曾与李仙儿多次探讨,也曾逐字逐句的割裂,尝试着做过策论,故而这题也不难。

其余两道题目,一者出自《诗经》,由于与十三娘鸿雁传书的缘故,《诗经》竟然是柳云卿之所长,故而也不至于生涩。而另外一篇就对柳云卿来说,难度就很高了,竟然出自那《礼记》篇。

柳云卿秉承小学老师所交代的金科玉律,合理利用时间,先从那最简单的开始,先易后难的原则之下,铺上稿子,拿起《诗经》那题便咬着笔杆,思付起来。

俄而下笔如有神助,洋洋洒洒之际,不经意之间已经写了五千多言,这才完毕。

此时已经是日上三竿之际,柳云卿伸着双臂,活动下筋骨,举目四望,只见众人也都奋笔疾书,虽然是仲春时间,不少人已经开始汗流浃背。

柳云卿暗暗欢喜之际,目光与一馆阁官人四目相对,那官人目露怒意,柳云卿急忙低下头来,摊开一张试卷,又拿起了那道出自《大禹谟》之题咬起了笔杆。

时光就在众人落笔挥洒之际,就在考官来回巡视当中匆匆而过。眼看着外面已经是红霞漫天之际,柳云卿还捧着那道出自《礼记》的题目苦思冥想,而一众同考之人也大多一般无二的表情,有的虽奋笔疾书,但那神色暗淡,方寸早已经大乱了。

良晌,柳云卿眉头一皱,嘴角一扬提笔写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礼乐之盛,而后可以约束人臣,错踪万几,有以致尧舜之治……”

几个考官此时早已经饥肠辘辘,百无聊赖,四下走动之际,看到柳云卿的卷面字迹,不尽纷纷点头称赞不已。

当暮色渐渐笼罩之际,那三根胳膊粗细的长香终于燃尽,考官大喝一声,皂隶进门开始收卷。而柳云卿正巧写下了最后一个字来。

柳云卿抬头眼见其余同考之人,多是匆匆茫茫的模样,有人只不过才写了三四篇而已。有人甚至苦苦央求那皂隶,请再等他一会儿,自然引来紫袍乌纱帽,挂着金玉袋子的馆阁官人高声呵斥,只得无可奈何的交了上去。

走出东华门之际,已然是繁星漫天,而李仙儿在三郎的陪同下早就焦急的等待在不远之处,眼见柳云卿大步流星而来,李仙儿眉飞色舞的迎了上去。

柳云卿激动之下,将李仙儿拦腰抱起,转着圈子,高声叫喊道:“仙儿,你小乙哥哥大约是中了!”

此番情形,古人怎会见过,纷纷瞩目,柳云卿耳畔便响起了了河南先生的呵斥之声,“天子宫阙之下,不敢放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