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三十九章元夕灯会(三)

两府相公 第一百三十九章元夕灯会(三)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一番闲谈,以柳云卿之精明,竟然没有套出赵六郎的底细。而赵六郎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见柳云卿一口一个赵相公的叫着,便说道:“远山兄与小底年纪相当,此处又是勾栏瓦肆,不若便如坊间一般,小底唤远山兄为小乙,而元山兄便唤小底为六郎吧!”

此番话虽说是笑着说来,但那言语之外,却透着一种无法拒绝的意味,柳云卿只得遵命。

就在二人小乙,六郎地互相捧哏之际,十三娘却提溜着那贼人的衣领从那勾栏背后走了出来。

柳云卿目光一亮,竟然连一个招呼都不打,径直凑到了那十三娘的身边。

十三娘呵斥那贼人之际,眼角瞥见了正喜冲冲走过来的柳云卿,一时之间,愣了下来。那贼人乘机逃窜,十三娘一跃而起,又拦住了贼人去路,目光又不由得望向了柳云卿。

贼人猫着身子,再次逃窜而去。十三娘却浑然不知。

虽说离别不过一二月的光景,而此刻见面那话儿不知从何说起,于是柳云卿与十三娘便不远不近的站着,用那充满了内涵的目光互相看着。

良久,还是那赵六郎走了过来,诧异的看着二人,对着十三娘作揖说道:“两位义士高义,小底所丢之物也非甚地要紧的东西。而两位这般侠义之风,令小底所感怀,无以为报,略被薄酒,一同浅酌一番可好?”

十三娘这才回过神来,对赵六郎抱了抱拳说道:“公子高义,不过如今贼人逃窜,令人懊恼。又逢故友,就不叨扰公子了。”

十三娘说着,那目光之中满是欣喜,只静静的看着柳云卿来,那大眼见忽闪忽闪着,好似在诉说着万千思念一般。

柳云卿看着那高挑修长的身姿,斜飞着的剑眉,秋波流转的丹凤美目,早就有了避开赵六郎,而与十三娘一诉衷肠的意思。

而那赵六郎诚心实意,要感谢追贼讨脏之恩,与柳云卿好似还有未尽之言。柳云卿怎好意思将心中所思所想说出来呢。

二人相看两不厌的模样,看在赵六郎眼中,令他好不尴尬。

就在如此情形之中,丽儿簇拥着春姨走了进来。那春姨看到十三娘先是一喜,及至看到柳云卿之后,不由得眉团紧蹙起来,匆匆而来,就在柳云卿恋恋不舍的目光当中,扯着十三娘就要离开。

十三娘被春姨拉扯着手臂,倒退着,退到那门口之时,却调皮的吐了吐舌头,笑语盈盈地说道:“登徒子,好生珍重!”

“十三……十三郎也好生珍重!”

赵六郎此时却哈哈大笑,在柳云卿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看来小乙还是一个重情之人矣!”

闻听此言,柳云卿明白,此人已然识破了十三娘是闺阁女儿一事,便自嘲着说道:“两情相悦,却无法朝夕相处,好不叫人恼恨矣!”

此一言说来,赵六郎好似触动很大,脸上的神色倒与柳云卿相差无几了,重新落座之余,吟道:“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咏诵之余,又唉声叹气的说道:“此情此景,想来最令人神伤。小乙既然与那持剑佳人两情相悦,怎不前去提亲呐!”

柳云卿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小乙不过商贾而已,她家门第甚高,贸然提亲,徒然为他人添一笑料耳!”

赵六郎闻听此言,愈加长吁短叹道:“实不相瞒,早年间小底也与一商人之女两情相悦,情投意合。奈何小底门户与方才那佳人大约仿佛,小底与那商人之女的婚事自然为长辈所厌恶,终止劳燕分飞,她最终嫁作了他人之妇。。”

赵六郎满脸落寞,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柳云卿少不得宽慰几句。又听赵六郎说道:“想不到小底与小乙竟然同病相怜,今日何不一醉方休!”

“呸呸!”柳云卿心中暗付道:“你与那商人之女已然没有可能,你那心爱的姑娘已经嫁作他人之妇。而我与十三娘可是有着三年之约的哩。怎能说是同病相怜。”

柳云卿心中虽这般嘀咕着,但还是与那赵六郎频频举杯。三杯两盏下肚,那话儿就渐渐多了起来。

“小乙求学于范希文门下,假以时日,想必登科不难。待东华门外唱名之后,与方才那持剑佳人或能成为小乙如花美倦也未为不可。”

柳云卿闻听此言,不由得神情激动,问道:“那以六郎之见,小底唱名之后,一定能攀上方才那高枝吗?”

“或有可能!”

赵六郎前言不搭后语,话里话外也就有了不可能的意思。柳云卿惴惴不安的问道:“怎底就有不可能之处哩。”

赵六郎见他这般急切模样,不禁笑了起来,说道:“小底见方才唤那持剑佳人而去的夫人装束,像是勋贵之家。这些勋贵养了女儿,先想着配与宗室,如若没有合适的宗室子弟,而蹉跎了年岁,那就要去东华门外榜下捉婿了。

以小底来看,那持剑佳人已经过了二九年华,如若没有配与宗室子弟。今年春闱大比之后,有莫大的可能是要去榜下捉婿的。”

“啊!”柳云卿闻言大惊失色,说道:“怪不得弄了一个三年之约,难道是在推诿搪塞。”

赵六郎闻听此言,自然煞是诧异,柳云卿少不得说起春姨曾提及的三年之约。

赵六郎闻言,也颇为担忧的说道:“要说推诿搪塞,倒也不像。不过那三年之约,只是那夫人所言,并非出自其家主之口,此中若有变数,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柳云卿闻言,呆呆的半躺在交椅上,良久又狠狠的说道:“今年尚未发解,看来非得中那制科不可!”

“制科!”赵六郎惊讶的脱口说道:“小乙竟有把握中那制科!”

柳云卿闻言,又苦闷地摇了摇头,说道:“进士及第都求之不得,遑论制科。”

赵六郎见他情绪波动很是厉害,安慰道:“小乙能写出明月几时有那般诗词,制科也不是没有可能。”说着又打趣道:“小乙高才,方才一番情行也是人间难得的光景,何不赋上新词来,小底也好看看小乙能否有那制科之才哩。”

柳云卿正在苦闷之际,闻听此言,便鬼使神差地吟诵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词,好词!”赵六郎拍案叫绝,激动地说道:“此词堪当为元夕词之首哩。看来小乙中那制科也有可能!”

柳云卿闻言先是一喜,想到此词不过抄袭而来,不尽心中又打起鼓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