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瑞雪兆丰年

两府相公 第一百三十二章 瑞雪兆丰年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腊月二十九,除夕。

清早间,黑云压城,四野好似被扣在了锅底一般。

无忧居中,前院倒座房中炊烟袅袅,直上云霄。

在这没有一丝微风的清晨,那几敢翠篁就那般静静的立在听雨楼前,仿佛被定格在画款之中一般,哪怕狭长的竹叶微微的晃动都没有。

时光好似被禁止了一般。柳云卿早读完毕,在小院花径之上渡着步子,抬头仰望那低矮的苍穹,自言自语的说道:“要下雪了!”

就在李仙儿与柳云卿坐到饭桌上,喝着小米粥的时候。那大雪便纷纷扬扬的下了下来。

霎时间,四野一片苍茫。李仙儿倚立在那朱漆绿纱的小轩窗前,美目四望,就见墙角那几枝老梅也都隐约在了雪幕当中。假山小亭影影绰绰,而邀约度假村之中那巍巍假山却消失在了蒙蒙四野当中。

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洒洒,自不可见之处缓缓飘落,又渐渐的消失在大地上,于是那青石小路上便有了一片又一片的水渍来。

看着这漫天雪花,李仙儿不由得想起那谢女咏雪的故事,随着那六幅湘裙摇摆之际,朝着柳云卿款款而来,浅浅一笑,露出两行贝齿,吟诵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言毕,又嗤嗤地笑着,用那露出皓腕玉指的袖摆半掩着一点朱唇,含笑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言毕又莞尔一笑,柔情脉脉的望着柳云卿说道:“小乙哥哥才思敏捷,眼看着如此雪景。就没有佳作吟诵出来。”

“呃!”

柳云卿好不尴尬,看来抄写名人诗词,就是在挖坑呐,迟早要把自己掉进去。

心中嘀咕一阵,眼见李仙儿满脸的希翼,怎能让她失望哩。搜肠刮肚之际,又计上心来。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来,渡着步子,时而眺望一下那窗外的雪景,时而作推敲苦思状,良久才吟诵道:“一片两片三四片”。

“呃?”

李仙儿远山横岫般的黛眉微微紧蹙了起来。

柳云卿嘿嘿一笑,又道:“五片六片七八片。”

“噗嗤!”

仙儿格格地笑着,腮晕红潮,趴在桌子上,削肩细腰一抽一抽的,鬓云横洒,一支鎏金镶玉的步摇摇摇晃晃,环佩之声叮叮作响。

柳云卿愈加得意,负手而立,凭栏远眺那窗外雪景,又吟诵道:“百片千片万万片”。

“格格格格格格!”

李仙儿捧腹大笑,一手托着盈盈一握的杨柳细腰,一手伸出尖尖春笋,朝柳云卿摆着,笑道:“罢了,罢了,小乙哥哥。你真若是江郎才尽,也不至于数起数儿来。”

柳云卿闻言不为所动,大有陈子昂在幽州台上御风而立,满目千山万壑的感觉,脱口而出道:“飞人梅林都不见”。

“咿?”

李仙儿满是笑意的小脸上,霎时间满是新奇,缓缓起身,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倚靠在柳云卿的胸膛上,沉吟一会儿,猛地转过身来,桃花美目,神采飞扬,惊讶地说道:“画龙点睛……神来之笔。”

~~~~~~~~~~~

繁忙生活之中,与李仙儿调笑之事,便成为了柳云卿不可或缺的趣味了。几句闲言碎语,被李仙儿温情脉脉,风姿绰约的说来,听在柳云卿耳中,便如同醴酪般的甘之如饴,令他心头暖暖的,久久不散。

踩着满地碎玉,看着纷飞的六出冰花,柳云卿缓缓地来到了汴河大堤上。

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汲着一双草鞋,行走在白茫茫的天地间,心中胡思乱想着,渐渐地便来到了联合商行的工地上了。

今日除夕,难民自然也忙着准备过年守岁。而联合商行也不是周扒皮,黄世仁之流。除夕正旦给了三天假,昨日也还发了少许的肉米来。

由于那诸多管事,全都回城守岁而去。只留下新任研发中心副经理的柳家朝奉王大郎值班。眼下大雪纷纷,柳云卿担心那地窝子被积雪压塌,故而前来查看。

影影绰绰的看见,那“夭桃街”两边人影攒动,走上前去,却看见那王大郎正带着人,指挥着难民们扫着积雪。

不过小半个月的光景,难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昔日乞讨而脏兮兮,病怏怏的情景早就消失的的无影无踪。此刻虽然住在地窝子之中,但那青砖大院也不遥远。

眼尖之人,见到柳云卿到来,纷纷作揖唱诺,柳云卿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一一还礼。

王大郎凑上前来,先是长了一个肥诺,又笑哈哈的说道:“都到瑞雪兆丰年,但这些地窝子,甚是简陋。难民穴居此处,一旦被积雪压塌了地窝子,那就埋在里面了。”

“是要勤打扫,夜间也要派人督促巡视哩。”柳云卿不无担忧的说道。

“不敢懈怠片刻的。”王大郎回头看着隐约在雪幕当中的地窝子,又说道:“今日除夕,自淮南,京东而来的难民,大多已经云集于此,不下三万之多哩。商行一日花费就要三千多贯哩,曹、潘几家向朝廷要那赈灾粮米,迟迟未有下文,时日一长,可如何是好哩。”

柳云卿闻言,也是眉团紧蹙,俄而又说道:“一应工厂建造之事,要尽快展开,商行一丹营业,也就养的起这些难民了。”

“以往朝廷赈灾,想是年后有的难民也要返乡而去。而商行以工代赈,不但衣食无忧,还许下钱帛工钱来。想是返乡之人寥寥无几了。”

“此事想来,好不叫人头疼。”柳云卿说着猫着身子,钻进来地窝子,又道:“不过这于是机遇了。只要安抚好难民,按照其所长,分门别类,加以教习,不难成为商行的伙计。而彼等难民多有报恩之意,定然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为商行做工了。”

柳云卿说着,眼见地窝子之中一个老妪抱着三岁左右的小孩,好似吓了眼睛似的,闻听有人进来,侧着耳朵仔细听着。

一个三十三四的妇人,过来匍匐在地,行了大礼。柳云卿回礼问了几句闲话。眼见昏暗的地窝子之中,家徒四壁,唯有几块木板搭成的床上,铺着草席,只一张被子。

此时棉花还没有引入中原,小康之家用丝被,而这些难民用的便是装了柳絮,芦花的被褥了。

地窝子之中空气不流通,不能生火,故而只在门外挖着地炉烧汤做饭。由于是穴居,所以也并不是十分寒冷,见那小孩子朝着自己闪着大眼睛,柳云卿也是鼻子发酸,将蓑衣底下的貂皮大氅脱了下来,盖到了那小孩子身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