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两府相公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起

两府相公 第一百一十五章 风起

作者:皓月蒹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11 03:25:59 来源:笔趣阁

一个小小的美人,这般放肆,那还有对自己的一丝尊重哩,分明已经是挑衅了。郭皇后心中原本懊恼,此刻那真是怒火中烧,气的浑身颤抖,胳膊一轮,就是一个大耳瓜子。

“啪!”

尚美人缓缓睁开了眼帘,欣喜地看着挡在自己前面的官家,而暗暗得意。

郭皇后看着赵祯脖子上红红的一个巴掌印来,瞳孔之中满是惊愕的神色。她原本想打那贱人来着,谁承想官家却挡在了前面。

赵祯脖子上火辣辣的痛,只觉得热血涌上头啦,气的牙关打颤。心念道:“都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刻无法齐家,又如何治国平天下。”故而骂道:“贱人,朕要废了你这贱人。”

赵祯言毕拂袖而去,尚杨二位美人匆匆尾随其后,只留下皇后郭氏哭倒在地。

在赵祯眼中,皇后郭氏跋扈,又是大行太后选来的,自己对她感情自然不深,废后的想法也不止一次的闪现过。但想到那台谏官员来,赵祯不免得又哆嗦起来,所以郭皇后才能稳坐中宫之位。

但是今日不同于往日,郭皇后殴打赵祯,又且无子,妇人七出之条,已然有二。那些两府大臣,谏院,御史台红袍子的官人们还能有何说辞?

赵祯这般想着,竟然开心激动起来。回头对尚杨二位美人吩咐了几句,这就沿着那长长的甬道,匆匆往政事堂而去。

赵祯喜色匆匆地出了内东门,内侍们自然不敢阻拦。宣祐门那些站岗的大汉将军看着独自一人而来的少年天子,甚是诧异。但又岂敢询问。

沿着街北廊大街向西走了一里多路来,还未有内侍将赵祯独自走出后苑的消息告知那入内都知阎文应知道。步履匆匆的赵祯又从右银台门而入,过嘉肃门而来到了政事堂。

不知李迪何往,吕夷简带着官吏将赵祯迎接进去。

赵祯一副怒气冲天的模样,指着通红的脖子骂道:“皇后妒忌之心甚重,殴打于朕。朕欲废之,卿家有何说辞。”

吕夷简闻听此言,心中狂喜止。眼看所谋之事已成,强按捺着心中雀跃,面露为难之色,言道:“圣人云,夫为妻纲。寻常人家,若妻犯七出之条,也能一纸休书,将其休掉。况宫中圣人,母仪天下,眼下郭后如此行径,与市井泼妇何已,岂能再做大宋皇后,而为天下夫人楷模哉!

官家此言,自是无可厚非。然台谏官人,口含天宪,往往群起。彼辈好耿直之名,犯天颜而沽名钓誉。承平时节,尚且跋扈。陛下一旦有废后之意,臣恐难堵悠悠之口。”

赵祯闻言,拍案而起,又歪着头,指着脖子上那猩红的五道指印,怒目喷着火说道:“相公乃朕肱骨之臣,而今天子受辱,就高坐而视,不为朕分忧吗?”

吕夷简闻言,拜倒在地。等他抬起头来,那狭长的眼睛里分明已由泪花闪烁,一副凄凄楚楚的模样,哽咽着说道:“臣本愚钝之臣,幸赖陛下拔擢于州县,而列职于百官之上。隆恩浩荡至此,臣铭记于心,一日不敢忘怀!

国语有云: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眼下陛下深受郭氏之辱,臣岂敢高坐而不为陛下分忧矣。只是皇后大位,废立之事,关乎社稷,一旦颁旨昭告天下,中外侧目。为台谏所攻伐。”

赵祯闻言,好似看到了御史台御史中丞孔道辅一副大义凌然,已在口诛笔伐于自己。好似看到了谏院右司谏范仲淹,盛气凌人的站在眼前,仿佛当日犯言直谏大娘娘称制一般。

刹那间,赵祯心灰意冷,站起身来,目光呆滞如死水,有气无力的迈着步子,无可奈何地就要出政事堂而去。

“陛下留步。”吕夷简跪着掉过身子,小声说道:“陛下明鉴,废后之事并非不可为。臣已有主张,不过如臣所谋,朝堂便会风起云涌了。”

赵祯此时一心想着废后,听说吕夷简这厮已经有了主张,原本万念俱灰的心思瞬间便活络起来,将跪在地上的吕夷简搀扶起来,满脸喜色的说道:“坦夫(吕夷简)实乃朕臂膀之臣,此事干系甚地,坦夫若能成全,朕岂能忘记今日之事哩。”于是吕夷简便低声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诉说,天子闻言,龙颜大悦,一口一个爱卿的唤个不停。

这天旁晚。从东华门外涌出了一队一队的中贵人,竟然有数百人之多。他们穿着皂色衣袍,一人提着一个朱漆盒子,熙熙攘攘的走在马行街街上。喧闹着,叫嚷了一阵,这才四散而去。

也有一些小太监年纪过于幼小,那盒子又很重,一不小心便打翻在地,露出了明黄色的绸子,那些珠宝珍奇便也散落一地,在夕阳照射之下,发射着炫目的光晕。

入内都知,阎文应呵斥着这小小太监道:“都给咱家仔细些,办得怎生的差事。这是官家赏赐于朝堂上诸多官人的宝物,若要是差了一件来,小心尔等的脑!”

或者是今日出宫的中贵人太多的缘故,场面颇为混乱。阎文应一边招呼着太监们四散而去,一边又仔细的叮嘱道:“那个官人府上该去,那个官人府上不能去,都记清楚了吗?”

也有一些年龄还实在过于幼小,不知轻重的小太监,高高兴兴的说道:“台谏官人府上是万万不敢去的。”

“知道就好,可万万不敢挂在嘴上的。”

阎文应看着渐渐远去的小太监们,摇着头,自言自语的说道:“官家贿赂大臣,恐怕几千年来,也只有大宋朝廷了。”言毕这才迈着八字步来,在东华门上那些站岗的大汉将军们点头哈腰之际,闲庭信步的走了进去。

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汴河清波之际。这天旁晚,暮色渐渐浓起来的时候,汴梁市民们可算是看了一会不常见的景象。

如此之多的中贵人蜂拥而来,穿梭在汴京城纵横交错的道路上,步履匆匆的走着,扣响了一座又一座的朱漆大门。

就在一个又一个的门子雀跃激动之中,这些中贵人放下东西,回头便走,就连一点意思都不需要意思,这可确实有一番耐人寻味的意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